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玉华,著名女高音歌唱艺术家,上世纪60年代初以甜美的歌喉崭露头角,1964年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以一曲《情深谊长》的出色演唱闻名全国。1995年获第三届中国金唱片奖。代表作品还有:电影《地道战》插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闪闪红星》插曲《映山红》等。如今,年过天命的她仍然活跃在歌坛,致力于歌唱教育事业。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会有一个优秀的女人,一个成功的女人身后也同样会有一个出色的男人。在接受采访时,邓玉华深情地说:“我非常庆幸嫁给了一个待我如珍宝的人。”
有缘相爱
邓玉华和冯宗师是因为歌唱事业而结缘的。
上世纪60年代初,年轻的北京姑娘邓玉华以甜美的歌喉在中国歌坛崭露头角,成为中国煤矿文工团的独唱演员。为了保护这棵文艺幼苗,文工团领导给她“约法三章”:所有求爱或态度暧昧的来信一律送交组织处理;不得不回复的信件须经组织审阅后方可寄出;未经组织同意不许谈恋爱。他们还警告文工团里的小伙子:“你们听好了,谁都不许打邓玉华的主意,让她好好唱歌!”
面对“警示”,团里的小伙子们对邓玉华退避三舍。但还是有胆大的人。一天,歌剧团的歌唱演员冯宗师偷偷塞给了她一封信:“如果你有时间,我们聊聊天吧……”平时谨小慎微的邓玉华没有将信交给组织,而是暗中观察这位帅气、憨厚的小伙子。不久,她便摸清了冯宗师的底细:歌剧团的团支部书记,1940年出生,比自己大两岁,是来自河北农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子弟。因为喜欢唱歌,1959年他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考入了中国煤矿文工团歌剧团,不仅歌唱得好,而且为人忠厚,酷爱学习……
经过观察和了解,邓玉华对冯宗师有了较好的印象,“破例”和他聊了几次天。然而让她出乎意料的是,憨厚的冯宗师没有说一句爱慕的话,还毫不客气地对她的演唱大加“点评”:哪支歌曲没唱到位、哪种演唱方式需要改进……同样出乎冯宗师的意料,他的“批评指教”不但没有激起邓玉华的反感,反而让她心生敬佩:“这个人不一般!”于是,两个人聊天的次数和时间多了起来,两颗年轻的心也渐渐靠近了。
尽管很小心,但他们俩的接触还是被组织发现了。文工团领导立即找邓玉华谈话,逼着她给刚刚调到空政歌剧团的冯宗师写了一封“绝交信”。信寄出后,焦虑不安的邓玉华马上给冯宗师打了一个电话:“信里的内容不是我的本意……如果你觉得我们在一起合适,那你就等我吧!”冯宗师毫不犹豫地坚定回答:“除非你另有选择,我会终生等你!”
1964年,邓玉华已年满22周岁。考虑到她已经事业有成,而且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文工团领导决定解除对她的“约法三章”。
邓玉华与冯宗师的恋爱关系总算由秘密状态转入公开。
1967年2月6日,邓玉华与冯宗师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在煤矿文工团提供的一个小房间里安了家。当时邓玉华的名字在全国差不多家喻户晓。1964年,她因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演唱《情深谊长》而名声大振;1965年她演唱的《革命熔炉火最红》不仅流行全国,还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喜爱;随后为电影《地道战》配唱的插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也脍炙人口……最初决定嫁给冯宗师的时候,邓玉华对今后漫长的婚姻生活多少有点担忧,不知道他对一个视唱歌为生命而且名声显赫的妻子的理解和支持能够达到什么程度。
走过艰难
和那个年代的许多文艺工作者一样,邓玉华也经历了太多的身心伤痛。幸运的是,她在爱人的呵护和支持下走了过来。
1971年7月,因为周总理亲自过问,邓玉华结束了两年多的“劳动改造”,重新走上了舞台,一年后,被任命为中国煤矿文工团副团长。而冯宗师当时还是一名普通的歌剧演员。因为经常下基层慰问演出,邓玉华一年当中至少有半年时间不在北京,即便在北京,也因为工作太多太累,无暇顾及家庭。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包括照顾老人、辅导儿子的学习等等,全落在了丈夫的肩上。不仅如此,邓玉华性格直爽,脾气急躁,在外面遇到不顺心的事,回到家里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发泄出来,把丈夫当作自己的“出气筒”。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从来没有因此吵闹,小家庭总是温馨如故。总结婚姻成功之道,邓玉华感激地说:“我丈夫是一个能忍的儒生!”
确实,冯宗师是一个性格温和而且十分恋家的男人,更重要的是他非常爱自己的妻子。在邓玉华出差的日子里,他会把家里的事料理得井井有条,让妻子在外面安心演出。邓玉华每次外出,他总要一一准备好需要的物品,甚至路上吃的小食品,并依依不舍地将妻子送上火车;妻子每次从外地回京,他总要先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兴高采烈地到站台迎接。30多年如一日,这样的接送从未间断过;每次妻子在家里发脾气,他从不还嘴,总是憨厚地一笑化解妻子所有的烦恼,然后帮她分析问题的症结,找出化解矛盾的办法。因为有爱,他心甘情愿地充当妻子的护花使者,即便有时很累,他也觉得甜蜜无比。
有一段时间,邓玉华一家住在三里屯的单位宿舍楼。从大马路到住地要经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邓玉华无论多晚回家,冯宗师都要到马路上来接她。1974年冬天一个寒冷的夜晚,邓玉华和同事们在北京友谊宾馆演出结束后,被主办单位挽留观看内部电影(那个年代看内部电影是一种特殊待遇)。当时已经是10点半了,按常规,冯宗师11点就会出来接她。邓玉华连忙打电话通知丈夫。传达室守电话的同志告诉她,冯宗师刚刚出门。邓玉华犹豫半天还是留了下来。她以为丈夫不会在马路上死等。
连着看完两场电影后已是半夜三更。接送演员们的专车把邓玉华送到体育馆路。下了车,邓玉华老远就看见一个穿军大衣的男人在电线杆子下转悠。她的心怦怦直跳:“这么冷的天,谁还站在那儿,是值勤的吧?千万别是我们家那口子!那可会把他冻坏了。”她走近一看,果然是冯宗师。邓玉华心里一阵酸痛,可嘴里迸出的却是一连串的责备:“你怎么搞的?这么晚了还在等我,都几点了?”冯宗师愣了一下,低声说:“我总觉得你该回来了。我没带手表,几点了?”“都两点了,你怎么这么死心眼?”“我不放心!”回到家中,冯宗师一脸疲惫地说:“水烧好了,你等会儿烫烫脚,饭也热着……”此刻,邓玉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内疚和感激的眼泪夺眶而出。
冯宗师的点点滴滴让邓玉华常常感受到丈夫的关爱与呵护。作为回报,她尽量克制自己的急脾气,做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子。只要不出差,她不管多晚都要赶回家;在家的时候,她常常亲自下厨给丈夫和家人包饺子、烙千层饼,做上几样拿手的菜;到了秋天,她还要抽出时间给丈夫、儿子和婆婆织毛衣;冬天,带婆婆到澡堂洗澡、为她搓背……邓玉华知道,在中国做名人的丈夫会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为此,邓玉华从不勉强丈夫一道出席社交活动。她十分尊重丈夫的建议,自己拿不定主意的事总要征求丈夫的意见后才做决定。
相互尊重和信任换来的是夫妻恩爱和家庭温馨。1987年,他们的儿子冯玢考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通讯兵艺术团,继承了父母的事业,成为一名颇有成绩的歌唱演员。他们的儿媳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舞蹈家。2002年8月1日,他们有了可爱的孙儿,每到节假日,小俩口就带着儿子来看父母,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如今,年过半百的冯宗师最怕邓玉华出差:“她一走,我们连饭菜也吃得没味道。她一回来,家里就暖融融的了。”
晚霞醉人
上世纪70年代是邓玉华演唱事业的高峰,也是她最忙碌、最劳累的时期。频繁的慰问演出让她的体力严重透支,以致她几次晕倒在舞台上。从1978年开始,她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先是患上了哮喘病,病情稍稍稳定后,她喉部又长出了一个肿瘤。医生说,最快捷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但有可能波及声带。
1979年10月,在亲人的劝说下,邓玉华同意接受手术治疗。手术结束后,医生用盘子端着小核桃般大的肿瘤告诉他们:“肿瘤顺利切除,经化验为良性,邓玉华还能唱歌!”那一刻,冯宗师掉下了一串欣慰的眼泪。
因为身体亏欠太多,加之长时间在肿瘤压迫下唱歌形成的不良发声习惯,手术后,邓玉华进入了漫长而又艰难的身体和演唱功能恢复期。
考虑到疾病对发声功能造成的损伤,唱了20多年民歌,已经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的邓玉华打算尝试新的演唱方法。这一想法得到了丈夫的赞同。他认为采用更科学的发声方法,不但能减轻对声带的压力,还可以延长艺术生命,毕竟邓玉华已经年逾40了。在丈夫的鼓励下,已有歌唱家之称的邓玉华拜著名声乐专家卢德武教授为老师,潜心学习发声、演唱方法。回到家中,她再请丈夫为自己开小灶。冯宗师一直从事歌剧演唱艺术,对演唱技巧特别是西洋发声方法颇有心得。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邓玉华很快形成了全新的演唱风格,既能演唱充满泥土芳香的民歌,也能把艺术创作歌曲及外国民歌唱得韵味十足。
1989年,邓玉华在演唱艺术道路上已走过了30个春秋,这年上半年,她忽然产生了在北京举办独唱音乐会的念头。这对她来说并不容易,因为1986年她因胆汁性腹膜炎又做了腹部手术,身体再次受到损伤,然而她认为自己宝刀未老,而且相信在流行歌曲越来越盛行的时代,民歌仍然会受欢迎。冯宗师又一次成为她最坚定的支持者。
1989年秋天,“情深谊长——邓玉华独唱音乐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在上万名观众期待的目光中,邓玉华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闪亮登场,一口气唱了18首歌曲,除了她的成名曲和原来的拿手曲目,她还演唱了3首外国民歌。让许多老观众惊喜的是,邓玉华的歌喉依然那样圆润甜美,清亮淳厚。演唱会获得巨大成功,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在鲜花和掌声的簇拥下,邓玉华泪水涌动,激动地连连说着两个字“谢谢!”“谢谢!”一直为妻子捏着一把汗的冯宗师欣慰地笑了。他走上前去祝贺妻子:“演出非常成功!”
2003年,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将这场音乐会实况刻录成VCD光盘出版发行,对丈夫心存感激的邓玉华执意把幕后功臣冯宗师的名字刻录在光盘上。她说:“这张VCD是留给后人的,我想让我们的孙子们将来也知道,这场音乐会成功的一半功劳应该归于他们的爷爷冯宗师。”
在20世纪90年代和进入21世纪后,邓玉华一直活跃在舞台上,每年演出100多场。当然唱得最多的还是那首《情深谊长》,每次演唱都会博得观众的热烈掌声。在她身后,冯宗师依然是最得力的支持者和后勤官。她的家庭被作家称为“温馨的后院”。1997年邓玉华创办了北京育华艺术学校并兼任校长,冯宗师作为副校长兼做声乐指导,依然不知疲倦地为妻子献计献策,分忧解难。妇唱夫随,他们在歌唱事业的道路上又携手走过了8年时光,向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歌唱人才。
“我对他还是有意见,他老是批评,很少表扬我。我每次叫他改改这个毛病,说点好听的让我高兴高兴,他就笑笑说,‘我不是改了很多吗,你没看到?’”在采访中,邓玉华微笑着向记者“诉苦”。但笔者从她脸上看到的却是幸福。回首自己与冯宗师共同走过的38年婚姻之路,邓玉华感慨万千:“找冯宗师做伴侣,我真是幸运。几十年里,他在事业上给我最大的支持,在生活中一直呵护着我。如果没有他,我不可能有今天。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会有一个优秀的女人,一个成功的女人身后也同样会有一个出色的男人。在接受采访时,邓玉华深情地说:“我非常庆幸嫁给了一个待我如珍宝的人。”
有缘相爱
邓玉华和冯宗师是因为歌唱事业而结缘的。
上世纪60年代初,年轻的北京姑娘邓玉华以甜美的歌喉在中国歌坛崭露头角,成为中国煤矿文工团的独唱演员。为了保护这棵文艺幼苗,文工团领导给她“约法三章”:所有求爱或态度暧昧的来信一律送交组织处理;不得不回复的信件须经组织审阅后方可寄出;未经组织同意不许谈恋爱。他们还警告文工团里的小伙子:“你们听好了,谁都不许打邓玉华的主意,让她好好唱歌!”
面对“警示”,团里的小伙子们对邓玉华退避三舍。但还是有胆大的人。一天,歌剧团的歌唱演员冯宗师偷偷塞给了她一封信:“如果你有时间,我们聊聊天吧……”平时谨小慎微的邓玉华没有将信交给组织,而是暗中观察这位帅气、憨厚的小伙子。不久,她便摸清了冯宗师的底细:歌剧团的团支部书记,1940年出生,比自己大两岁,是来自河北农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子弟。因为喜欢唱歌,1959年他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考入了中国煤矿文工团歌剧团,不仅歌唱得好,而且为人忠厚,酷爱学习……
经过观察和了解,邓玉华对冯宗师有了较好的印象,“破例”和他聊了几次天。然而让她出乎意料的是,憨厚的冯宗师没有说一句爱慕的话,还毫不客气地对她的演唱大加“点评”:哪支歌曲没唱到位、哪种演唱方式需要改进……同样出乎冯宗师的意料,他的“批评指教”不但没有激起邓玉华的反感,反而让她心生敬佩:“这个人不一般!”于是,两个人聊天的次数和时间多了起来,两颗年轻的心也渐渐靠近了。
尽管很小心,但他们俩的接触还是被组织发现了。文工团领导立即找邓玉华谈话,逼着她给刚刚调到空政歌剧团的冯宗师写了一封“绝交信”。信寄出后,焦虑不安的邓玉华马上给冯宗师打了一个电话:“信里的内容不是我的本意……如果你觉得我们在一起合适,那你就等我吧!”冯宗师毫不犹豫地坚定回答:“除非你另有选择,我会终生等你!”
1964年,邓玉华已年满22周岁。考虑到她已经事业有成,而且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文工团领导决定解除对她的“约法三章”。
邓玉华与冯宗师的恋爱关系总算由秘密状态转入公开。
1967年2月6日,邓玉华与冯宗师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在煤矿文工团提供的一个小房间里安了家。当时邓玉华的名字在全国差不多家喻户晓。1964年,她因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演唱《情深谊长》而名声大振;1965年她演唱的《革命熔炉火最红》不仅流行全国,还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喜爱;随后为电影《地道战》配唱的插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也脍炙人口……最初决定嫁给冯宗师的时候,邓玉华对今后漫长的婚姻生活多少有点担忧,不知道他对一个视唱歌为生命而且名声显赫的妻子的理解和支持能够达到什么程度。
走过艰难
和那个年代的许多文艺工作者一样,邓玉华也经历了太多的身心伤痛。幸运的是,她在爱人的呵护和支持下走了过来。
1971年7月,因为周总理亲自过问,邓玉华结束了两年多的“劳动改造”,重新走上了舞台,一年后,被任命为中国煤矿文工团副团长。而冯宗师当时还是一名普通的歌剧演员。因为经常下基层慰问演出,邓玉华一年当中至少有半年时间不在北京,即便在北京,也因为工作太多太累,无暇顾及家庭。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包括照顾老人、辅导儿子的学习等等,全落在了丈夫的肩上。不仅如此,邓玉华性格直爽,脾气急躁,在外面遇到不顺心的事,回到家里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发泄出来,把丈夫当作自己的“出气筒”。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从来没有因此吵闹,小家庭总是温馨如故。总结婚姻成功之道,邓玉华感激地说:“我丈夫是一个能忍的儒生!”
确实,冯宗师是一个性格温和而且十分恋家的男人,更重要的是他非常爱自己的妻子。在邓玉华出差的日子里,他会把家里的事料理得井井有条,让妻子在外面安心演出。邓玉华每次外出,他总要一一准备好需要的物品,甚至路上吃的小食品,并依依不舍地将妻子送上火车;妻子每次从外地回京,他总要先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兴高采烈地到站台迎接。30多年如一日,这样的接送从未间断过;每次妻子在家里发脾气,他从不还嘴,总是憨厚地一笑化解妻子所有的烦恼,然后帮她分析问题的症结,找出化解矛盾的办法。因为有爱,他心甘情愿地充当妻子的护花使者,即便有时很累,他也觉得甜蜜无比。
有一段时间,邓玉华一家住在三里屯的单位宿舍楼。从大马路到住地要经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邓玉华无论多晚回家,冯宗师都要到马路上来接她。1974年冬天一个寒冷的夜晚,邓玉华和同事们在北京友谊宾馆演出结束后,被主办单位挽留观看内部电影(那个年代看内部电影是一种特殊待遇)。当时已经是10点半了,按常规,冯宗师11点就会出来接她。邓玉华连忙打电话通知丈夫。传达室守电话的同志告诉她,冯宗师刚刚出门。邓玉华犹豫半天还是留了下来。她以为丈夫不会在马路上死等。
连着看完两场电影后已是半夜三更。接送演员们的专车把邓玉华送到体育馆路。下了车,邓玉华老远就看见一个穿军大衣的男人在电线杆子下转悠。她的心怦怦直跳:“这么冷的天,谁还站在那儿,是值勤的吧?千万别是我们家那口子!那可会把他冻坏了。”她走近一看,果然是冯宗师。邓玉华心里一阵酸痛,可嘴里迸出的却是一连串的责备:“你怎么搞的?这么晚了还在等我,都几点了?”冯宗师愣了一下,低声说:“我总觉得你该回来了。我没带手表,几点了?”“都两点了,你怎么这么死心眼?”“我不放心!”回到家中,冯宗师一脸疲惫地说:“水烧好了,你等会儿烫烫脚,饭也热着……”此刻,邓玉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内疚和感激的眼泪夺眶而出。
冯宗师的点点滴滴让邓玉华常常感受到丈夫的关爱与呵护。作为回报,她尽量克制自己的急脾气,做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子。只要不出差,她不管多晚都要赶回家;在家的时候,她常常亲自下厨给丈夫和家人包饺子、烙千层饼,做上几样拿手的菜;到了秋天,她还要抽出时间给丈夫、儿子和婆婆织毛衣;冬天,带婆婆到澡堂洗澡、为她搓背……邓玉华知道,在中国做名人的丈夫会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为此,邓玉华从不勉强丈夫一道出席社交活动。她十分尊重丈夫的建议,自己拿不定主意的事总要征求丈夫的意见后才做决定。
相互尊重和信任换来的是夫妻恩爱和家庭温馨。1987年,他们的儿子冯玢考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通讯兵艺术团,继承了父母的事业,成为一名颇有成绩的歌唱演员。他们的儿媳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舞蹈家。2002年8月1日,他们有了可爱的孙儿,每到节假日,小俩口就带着儿子来看父母,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如今,年过半百的冯宗师最怕邓玉华出差:“她一走,我们连饭菜也吃得没味道。她一回来,家里就暖融融的了。”
晚霞醉人
上世纪70年代是邓玉华演唱事业的高峰,也是她最忙碌、最劳累的时期。频繁的慰问演出让她的体力严重透支,以致她几次晕倒在舞台上。从1978年开始,她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先是患上了哮喘病,病情稍稍稳定后,她喉部又长出了一个肿瘤。医生说,最快捷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但有可能波及声带。
1979年10月,在亲人的劝说下,邓玉华同意接受手术治疗。手术结束后,医生用盘子端着小核桃般大的肿瘤告诉他们:“肿瘤顺利切除,经化验为良性,邓玉华还能唱歌!”那一刻,冯宗师掉下了一串欣慰的眼泪。
因为身体亏欠太多,加之长时间在肿瘤压迫下唱歌形成的不良发声习惯,手术后,邓玉华进入了漫长而又艰难的身体和演唱功能恢复期。
考虑到疾病对发声功能造成的损伤,唱了20多年民歌,已经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的邓玉华打算尝试新的演唱方法。这一想法得到了丈夫的赞同。他认为采用更科学的发声方法,不但能减轻对声带的压力,还可以延长艺术生命,毕竟邓玉华已经年逾40了。在丈夫的鼓励下,已有歌唱家之称的邓玉华拜著名声乐专家卢德武教授为老师,潜心学习发声、演唱方法。回到家中,她再请丈夫为自己开小灶。冯宗师一直从事歌剧演唱艺术,对演唱技巧特别是西洋发声方法颇有心得。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邓玉华很快形成了全新的演唱风格,既能演唱充满泥土芳香的民歌,也能把艺术创作歌曲及外国民歌唱得韵味十足。
1989年,邓玉华在演唱艺术道路上已走过了30个春秋,这年上半年,她忽然产生了在北京举办独唱音乐会的念头。这对她来说并不容易,因为1986年她因胆汁性腹膜炎又做了腹部手术,身体再次受到损伤,然而她认为自己宝刀未老,而且相信在流行歌曲越来越盛行的时代,民歌仍然会受欢迎。冯宗师又一次成为她最坚定的支持者。
1989年秋天,“情深谊长——邓玉华独唱音乐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在上万名观众期待的目光中,邓玉华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闪亮登场,一口气唱了18首歌曲,除了她的成名曲和原来的拿手曲目,她还演唱了3首外国民歌。让许多老观众惊喜的是,邓玉华的歌喉依然那样圆润甜美,清亮淳厚。演唱会获得巨大成功,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在鲜花和掌声的簇拥下,邓玉华泪水涌动,激动地连连说着两个字“谢谢!”“谢谢!”一直为妻子捏着一把汗的冯宗师欣慰地笑了。他走上前去祝贺妻子:“演出非常成功!”
2003年,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将这场音乐会实况刻录成VCD光盘出版发行,对丈夫心存感激的邓玉华执意把幕后功臣冯宗师的名字刻录在光盘上。她说:“这张VCD是留给后人的,我想让我们的孙子们将来也知道,这场音乐会成功的一半功劳应该归于他们的爷爷冯宗师。”
在20世纪90年代和进入21世纪后,邓玉华一直活跃在舞台上,每年演出100多场。当然唱得最多的还是那首《情深谊长》,每次演唱都会博得观众的热烈掌声。在她身后,冯宗师依然是最得力的支持者和后勤官。她的家庭被作家称为“温馨的后院”。1997年邓玉华创办了北京育华艺术学校并兼任校长,冯宗师作为副校长兼做声乐指导,依然不知疲倦地为妻子献计献策,分忧解难。妇唱夫随,他们在歌唱事业的道路上又携手走过了8年时光,向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歌唱人才。
“我对他还是有意见,他老是批评,很少表扬我。我每次叫他改改这个毛病,说点好听的让我高兴高兴,他就笑笑说,‘我不是改了很多吗,你没看到?’”在采访中,邓玉华微笑着向记者“诉苦”。但笔者从她脸上看到的却是幸福。回首自己与冯宗师共同走过的38年婚姻之路,邓玉华感慨万千:“找冯宗师做伴侣,我真是幸运。几十年里,他在事业上给我最大的支持,在生活中一直呵护着我。如果没有他,我不可能有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