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巧用提问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效率.下面结合案例谈谈提问艺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案例1:在讲“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路设计”时,我提出如下问题:1.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多大?内阻大还是小?2.电流表应选什么量程?电压表应选什么量程?3.电流表选内接还是外接?为什么?4.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还是限流式?为什么?5.电路图如何设计?你能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吗?6.给你实物图,你会连线吗?7.根据你选的分压或限流方式,在你所连的实物图中,在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为什么?8.若只有一只电流表,再用什么器材同样可以测出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路应该怎么设计?9.若只有一只电压表,再用什么器材同样可以测出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路应该怎么设计?10.怎么进行数据处理?11.怎么进行数据分析?将这些问题提前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讨论.这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
案例2:在讲“电流”概念时,我提出如下问题:1.形成电流的条件是什么?2.电流的国际单位是什么?还有其他什么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进率是多少?3.电流的定义是什么?4.电流有方向吗?它是标量还是矢量?能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运算吗?5.电解液导电时,电流的方向怎样?其正负离子会发生中和吗?电解液中的电量指什么呢?6.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表达式是什么?7.欧姆定律有没有适用条件?适用的范围是什么?8.电流的微观表达式模型怎么建立?通过问题,怎么推导?公式中每一物理量的含义是什么?9.环形电流的模型怎么构建?怎么推导?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进行预习,并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这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电流这个概念有了深入理解.
案例3:在讲“电场强度”概念时,我提出如下问题:1.检验电荷的定义是什么?检验电荷必须具备什么条件?2.场源电荷的概念是什么?3.电场强度的定义是什么?是如何引入这个概念的?4.电场强度的定义是什么?由公式可知,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电荷量成反比.这种说法正确吗?5.电场强度有无方向?若有方向是如何规定的?怎么理解?6.在探究电场分布时,若将检验电荷移走,则检验电荷原来所在的位置的电场强度是否变化?若在该处引入另一个检验电荷,该处的电场强度是否会变?7.你对电场强度概念是如何理解的?这样,参照学生回答上述提问的熟练程度,我能判定对电场强度这个复杂概念的掌握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案例4:在讲“平抛运动”时,我提出如下问题:1.平抛的初速度为零吗?若不为零,应该有什么方向的初速度?2.平抛运动的物体受力情况如何?平抛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4.如何研究平抛运动?5.平抛水平方向做什么运动?6.平抛竖直方向做什么运动?7.这两个方向上的运动互相干扰吗?8.平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9.平抛的时间由什么决定?10.平抛的水平位移由什么决定?11.平抛落地瞬间的速度为零吗?落地的速度是合速度还是分速度?这个速度由什么决定? 12.平抛任意一点速度的方向和位移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3.平抛的轨迹方程是什么?14.平抛的速度的变化量怎么表示?这样,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预习,既能打通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也能使学生主动获得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案例5:在讲“电压表的改装”时,我提出如下问题:1.表头是什么?电路中的符号怎么表示?2.在表头的三个参数中,满偏电流,满偏电压,内阻三个参量的关系是怎样的?3.如何改装电压表?(提示:可以借助于定值电阻,是串联一个电阻还是并联一个电阻?)4.这个电阻起什么作用?分压还是限流?5.若改成一个量程更大一点的电压表,应该用一个大电阻还是小电阻?串联还是并联?6.通常表头的量程是大还是小?而我们平常接触的电压表的量程又是多少?为什么要进行改装?这样,针对所要学习的物理知识分步提问,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巧用提问艺术,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學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李云彪.有效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几点做法.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0).
案例1:在讲“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路设计”时,我提出如下问题:1.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多大?内阻大还是小?2.电流表应选什么量程?电压表应选什么量程?3.电流表选内接还是外接?为什么?4.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还是限流式?为什么?5.电路图如何设计?你能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吗?6.给你实物图,你会连线吗?7.根据你选的分压或限流方式,在你所连的实物图中,在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为什么?8.若只有一只电流表,再用什么器材同样可以测出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路应该怎么设计?9.若只有一只电压表,再用什么器材同样可以测出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路应该怎么设计?10.怎么进行数据处理?11.怎么进行数据分析?将这些问题提前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讨论.这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
案例2:在讲“电流”概念时,我提出如下问题:1.形成电流的条件是什么?2.电流的国际单位是什么?还有其他什么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进率是多少?3.电流的定义是什么?4.电流有方向吗?它是标量还是矢量?能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运算吗?5.电解液导电时,电流的方向怎样?其正负离子会发生中和吗?电解液中的电量指什么呢?6.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表达式是什么?7.欧姆定律有没有适用条件?适用的范围是什么?8.电流的微观表达式模型怎么建立?通过问题,怎么推导?公式中每一物理量的含义是什么?9.环形电流的模型怎么构建?怎么推导?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进行预习,并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这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电流这个概念有了深入理解.
案例3:在讲“电场强度”概念时,我提出如下问题:1.检验电荷的定义是什么?检验电荷必须具备什么条件?2.场源电荷的概念是什么?3.电场强度的定义是什么?是如何引入这个概念的?4.电场强度的定义是什么?由公式可知,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电荷量成反比.这种说法正确吗?5.电场强度有无方向?若有方向是如何规定的?怎么理解?6.在探究电场分布时,若将检验电荷移走,则检验电荷原来所在的位置的电场强度是否变化?若在该处引入另一个检验电荷,该处的电场强度是否会变?7.你对电场强度概念是如何理解的?这样,参照学生回答上述提问的熟练程度,我能判定对电场强度这个复杂概念的掌握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案例4:在讲“平抛运动”时,我提出如下问题:1.平抛的初速度为零吗?若不为零,应该有什么方向的初速度?2.平抛运动的物体受力情况如何?平抛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4.如何研究平抛运动?5.平抛水平方向做什么运动?6.平抛竖直方向做什么运动?7.这两个方向上的运动互相干扰吗?8.平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9.平抛的时间由什么决定?10.平抛的水平位移由什么决定?11.平抛落地瞬间的速度为零吗?落地的速度是合速度还是分速度?这个速度由什么决定? 12.平抛任意一点速度的方向和位移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3.平抛的轨迹方程是什么?14.平抛的速度的变化量怎么表示?这样,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预习,既能打通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也能使学生主动获得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案例5:在讲“电压表的改装”时,我提出如下问题:1.表头是什么?电路中的符号怎么表示?2.在表头的三个参数中,满偏电流,满偏电压,内阻三个参量的关系是怎样的?3.如何改装电压表?(提示:可以借助于定值电阻,是串联一个电阻还是并联一个电阻?)4.这个电阻起什么作用?分压还是限流?5.若改成一个量程更大一点的电压表,应该用一个大电阻还是小电阻?串联还是并联?6.通常表头的量程是大还是小?而我们平常接触的电压表的量程又是多少?为什么要进行改装?这样,针对所要学习的物理知识分步提问,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巧用提问艺术,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學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李云彪.有效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几点做法.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