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模块化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新环境下行业岗位标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介绍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实施过程,分析了实施过程存在的诸多问题,需逐步探索改进。
关键词:汽车检测与维修;模块化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10-0053-04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度程度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正呈良好态势快速发展,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不够灵活,培养出的适合社会需求和市场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相对较少。专业模块化教学是现阶段职业教育普遍认可的教育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全方位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模块化教学的教法与学法均强调知行一体,是集中师资、场地、设备等资源学习理论知识和培训操作技能相辅相成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的建设实施,通过市场人才需求分析,岗位能力分析,结合课程的知识点进行课程建设。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汽车工程系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试点探索实施了模块化教学,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共同探索解决。
一、模块化教学实施过程
(一)确立专业模块化教学目标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施模块化教学,宗旨是服务各层次的职业类学生,实现中职到高职、高职到本科的快速衔接,促进职业教育联合办学模式发展。也可承接汽车技能社会培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实施模块化教学,建立淘汰机制,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维修、服务能力,使就业率提升,就业质量明显提高,自主创业人数明显提高,形成专业特色,提升汽车类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品牌形象。
(二)专业模块设置
模块设置要立足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素养和能力本位为出发点。汽车工程系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学制的学生使用一套教学资源进行不同层次的模块化教学。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模块设置遵循实用性和系统性原则,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遵循模块设置与技能考核原则,根据培养目标将专业教学内容分为九个模块(见表1),各模块的时间分配按模块复杂程度和难易程度划分。
将学生分成9组,分别进入9个模块学习,各模块同时开始同时结束,学生轮替循环进行各模块的学习。学生进入模块,教师告知本模块的操作规程、安全事项、学习要求和考核要求。学生正常学完9个模块共需72周,剩余时间为论文、就业指导模块。2学年在校学习期间结束。
(三)模块化课堂教学实施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实操为主,理论为辅,理实结合一体化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实行分组管理,采用组组竞争、人人竞争的学习方式,将压力施加于每一位学生身上。最大程度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令学生做到自觉学习,自我约束,文明规范。
每个教学模块在相应的模块教学区实施,并将其分成若干个教学任务,每一个教学任务在实施前,教师须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案,学生须完成对应的学习计划,选定学习方法。任务结束,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表现填写评估单,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要进行自我评价。一个完整的模块学习结束后,请第三方进行测评,并进行学习成果展示。
二、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问题
实施模块化教学改革,要具体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的难题,就必须打破传统学科教学体系,建立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破旧立新,是实施模块化教学的核心难题。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要考虑培养目标是否明确,课程体系主线是否明确,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与行业是否脱轨。新的课程体系要顾及不同学制、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优化,能指导新且具体的问题。课程体系的是否健全,影响模块化教学推进速度和实施质量。
(二)模块化教材问题
相应的模块化教材对教学能否实施也尤为重要。目前,各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模块化教学各自为政,专业、行业内没有出台权威且标准的模块内容,这导致模块化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这给专业教学造成很多障碍,影响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三)模块化教学设施问题
模块化教学强调学生 “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这对教学硬件的投入要求较高,教学设备、教学软件、检修设备工具和耗材的质量和数量要有保证,教学软、硬件的先进性及配套性要有保证,教学场地(实训室和理论教室)及多媒体设备要有保证,多媒体教学资源要有保证,这样,才能较好地实施模块化教学。
(四)模块化教学师资问题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执行者、指挥协调者。模块化教学对专业教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是帮助专业教师更加专业化和精英化,挑战是新的教学模式下的适应性。模块化教学要求“双师型”师资的职业技术能力和水平更高,模块化教学要求专业教师更新专业理念、更新专业知识、更新专业教学方式方法,模块化实施要求专业教师理论通、善操作且有实际企业工作经验。
(五)模块之间的衔接问题
模块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模块与模块之间是各自独立的环节,相互之间的联系不紧密。模块与模块教学之间没有衔接的过程,很难把不同的模块联系在一起,这对专业知识体系的建立有一定影响,部分简单问题,反而会混淆。
(六)模块内容难易不均问题
由于各模块的难度不一,各模块同时开始,有些学生一开始就学习难度较大的模块,没用相关理论基础。
三、模块化教学改进策略
(一)建立灵活多变的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建立是实现模块化教学的重要保障。不同模块之间包含相互关联的课程,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初步构建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 基于行业企业的技术发展建立的课程体系。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须对当下行业、企业市场进行调查分析,确定相应模块的具体目标,明确各模块各任务应知应会的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并行,综合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实现教学效果。
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要灵活。为满足不同学制、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需要,为实现中高职、高职到本科教学衔接及学历提升,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学习同一模块时要在难易程度、知识深度、掌握熟练程度等方面有所区别,形成层层递进的教学长效机制。汽车检测与维修的不同模块,以发动机电控模块举例说明本模块具体对应课程及任务分解如图1 所示。
(二)校企联合编写模块化教材
教材建设是职业院校专业内涵建设、专业特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教材质量的高低是培养优秀人才的保证。建立以职业岗位技能为本位的新教材体系,是当今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趋势。通过长期的实践,我们深知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依托企业,校企联合开发模块化教学教材,教材的开发编写由汽车维修企业的有一定学历层次高级技术人员和学院专业教师共同完成,结合二者的优势,弥补相互不足,共同开发制定教材大纲。模块化教学的教材编写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技能为目标,秉承够用、实用原则,更新教育理念,创造性的体现实践能力培养,注重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准确把握模块化课程体系及岗位能力标准,体现模块化课程教学理念,紧扣模块教学目标。我们要明确,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不是去做研究,也不是简单的一线操作工人,而是既能从事生产又能解决生产设备及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可以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应掌握的技能等级考试内容、岗位技能要求按照各大模块分成具体学习任务,进行任务编写后汇总成独立模块教材。编写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须邀请企业专家进行探讨,初稿完成后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审定,以保证教材能够结合当下的新技术,避免闭门造车情况出现。教材内容的编排与呈现要以学生能够接受,乐于参与并能促进思考、拓展眼界、激发兴趣为目的,为学生创造出一个生机盎然的模块学习空间。
(三)完善模块化教学场地及配套设施
教学场地及配套设施应能满足基本技能训练、岗位技能训练、创新综合训练三个层次,互成体系,层层递进。
以汽车维修工程实训中心为核心,建设模块化理实一体化实训室,通过有计划和侧重点的投入建设经费,确保建设有真实过程的训练学习环境。通过大量的动手实践掌握专业技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场地及配套设施要接近企业的真实环境且适于教学的开展,技术应与企业现状同步且适当超前,以适应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在技术、工艺及规范等方面的发展创新能力,并能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核心且能提供专业群平台,实物教学与计算机辅助相结合。对现有的实训车间和一体化教室进行统一的设计和规划,按照上述九大模块建设模块化的理实一体化教室。现已建成汽车发动机模块一体化教室、汽车底盘模块一体化教室、汽车电气模块一体化教室、汽车发动机电控模块一体化教室、汽车整车检测与维修模块一体化教室等。各个一体化教室按照模块负责专业教师及企业兼职教师的要求进行工位配备,设备、工具、耗材、教学软件及教学资源进行配置,要求满足本模块教学的实施。
(四)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打破企业、学校用人界限,采用专职 兼职、技师(工程师) 教师的方式聘用教学人员,同时积极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和学位进修、技能资格认证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实行专业教学管理和企业实践的双教研室主任制度,聘用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能手作为兼职导师,满足模块化教学与企业岗位对接需求。同时,派骨干教师到企业参加岗位能力调研,通过学习和培训,提升“双师”素质。多管齐下,建设适合模块化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五)引入过渡性课程及学制互补
对于模块间的衔接与难易不均问题,在开学初期,未实施模块教学前引入汽车概论和汽车认识实习环节,先建立基础的专业整体性概念,为后续模块衔接做铺垫。在一个模块实施后,安排整车教学模块课程,让学生走出独立学习模块,进行各个模块之间的交流和组合。可以把汽车模块分解成各独立模块再组合,这样把汽车发动机、汽车变速器、汽车底盘、汽车空调等有机联系到一起,形成整车概念,这样既巩固了模块教学内容,也将不同模块有效衔接到一起,也解决了难易不均问题。再者,如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有三年制和五年制之别,三年制大专未接触过专业知识学习,可从简单、基础的模块开始,五年制学生在大专阶段已经学习过基础层次的专业课,因此可以直接从复杂的、难度较大的模块开始,这也有效避免了难易不均的问题。
汽车检测与维修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提升了学生的岗位技能水平,提高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和技能水平,技能鉴定的通过率、企业满意度明显上升。
参考文献:
[1]乔仁铭,任珊.有关动画专业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构筑研究[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2(22):75-16.
[2]张景炎,李卫.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模块化教学刍议[J].创新教育,2014(18):146
[3]曲志鹏.汽车专业模块化教学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11(4下):201-202.
(责任编辑:付安莉)
关键词:汽车检测与维修;模块化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10-0053-04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度程度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正呈良好态势快速发展,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不够灵活,培养出的适合社会需求和市场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相对较少。专业模块化教学是现阶段职业教育普遍认可的教育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全方位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模块化教学的教法与学法均强调知行一体,是集中师资、场地、设备等资源学习理论知识和培训操作技能相辅相成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的建设实施,通过市场人才需求分析,岗位能力分析,结合课程的知识点进行课程建设。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汽车工程系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试点探索实施了模块化教学,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共同探索解决。
一、模块化教学实施过程
(一)确立专业模块化教学目标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施模块化教学,宗旨是服务各层次的职业类学生,实现中职到高职、高职到本科的快速衔接,促进职业教育联合办学模式发展。也可承接汽车技能社会培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实施模块化教学,建立淘汰机制,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维修、服务能力,使就业率提升,就业质量明显提高,自主创业人数明显提高,形成专业特色,提升汽车类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品牌形象。
(二)专业模块设置
模块设置要立足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素养和能力本位为出发点。汽车工程系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学制的学生使用一套教学资源进行不同层次的模块化教学。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模块设置遵循实用性和系统性原则,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遵循模块设置与技能考核原则,根据培养目标将专业教学内容分为九个模块(见表1),各模块的时间分配按模块复杂程度和难易程度划分。
将学生分成9组,分别进入9个模块学习,各模块同时开始同时结束,学生轮替循环进行各模块的学习。学生进入模块,教师告知本模块的操作规程、安全事项、学习要求和考核要求。学生正常学完9个模块共需72周,剩余时间为论文、就业指导模块。2学年在校学习期间结束。
(三)模块化课堂教学实施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实操为主,理论为辅,理实结合一体化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实行分组管理,采用组组竞争、人人竞争的学习方式,将压力施加于每一位学生身上。最大程度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令学生做到自觉学习,自我约束,文明规范。
每个教学模块在相应的模块教学区实施,并将其分成若干个教学任务,每一个教学任务在实施前,教师须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案,学生须完成对应的学习计划,选定学习方法。任务结束,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表现填写评估单,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要进行自我评价。一个完整的模块学习结束后,请第三方进行测评,并进行学习成果展示。
二、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问题
实施模块化教学改革,要具体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的难题,就必须打破传统学科教学体系,建立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破旧立新,是实施模块化教学的核心难题。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要考虑培养目标是否明确,课程体系主线是否明确,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与行业是否脱轨。新的课程体系要顾及不同学制、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优化,能指导新且具体的问题。课程体系的是否健全,影响模块化教学推进速度和实施质量。
(二)模块化教材问题
相应的模块化教材对教学能否实施也尤为重要。目前,各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模块化教学各自为政,专业、行业内没有出台权威且标准的模块内容,这导致模块化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这给专业教学造成很多障碍,影响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三)模块化教学设施问题
模块化教学强调学生 “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这对教学硬件的投入要求较高,教学设备、教学软件、检修设备工具和耗材的质量和数量要有保证,教学软、硬件的先进性及配套性要有保证,教学场地(实训室和理论教室)及多媒体设备要有保证,多媒体教学资源要有保证,这样,才能较好地实施模块化教学。
(四)模块化教学师资问题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执行者、指挥协调者。模块化教学对专业教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是帮助专业教师更加专业化和精英化,挑战是新的教学模式下的适应性。模块化教学要求“双师型”师资的职业技术能力和水平更高,模块化教学要求专业教师更新专业理念、更新专业知识、更新专业教学方式方法,模块化实施要求专业教师理论通、善操作且有实际企业工作经验。
(五)模块之间的衔接问题
模块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模块与模块之间是各自独立的环节,相互之间的联系不紧密。模块与模块教学之间没有衔接的过程,很难把不同的模块联系在一起,这对专业知识体系的建立有一定影响,部分简单问题,反而会混淆。
(六)模块内容难易不均问题
由于各模块的难度不一,各模块同时开始,有些学生一开始就学习难度较大的模块,没用相关理论基础。
三、模块化教学改进策略
(一)建立灵活多变的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建立是实现模块化教学的重要保障。不同模块之间包含相互关联的课程,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初步构建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 基于行业企业的技术发展建立的课程体系。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须对当下行业、企业市场进行调查分析,确定相应模块的具体目标,明确各模块各任务应知应会的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并行,综合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实现教学效果。
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要灵活。为满足不同学制、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需要,为实现中高职、高职到本科教学衔接及学历提升,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学习同一模块时要在难易程度、知识深度、掌握熟练程度等方面有所区别,形成层层递进的教学长效机制。汽车检测与维修的不同模块,以发动机电控模块举例说明本模块具体对应课程及任务分解如图1 所示。
(二)校企联合编写模块化教材
教材建设是职业院校专业内涵建设、专业特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教材质量的高低是培养优秀人才的保证。建立以职业岗位技能为本位的新教材体系,是当今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趋势。通过长期的实践,我们深知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依托企业,校企联合开发模块化教学教材,教材的开发编写由汽车维修企业的有一定学历层次高级技术人员和学院专业教师共同完成,结合二者的优势,弥补相互不足,共同开发制定教材大纲。模块化教学的教材编写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技能为目标,秉承够用、实用原则,更新教育理念,创造性的体现实践能力培养,注重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准确把握模块化课程体系及岗位能力标准,体现模块化课程教学理念,紧扣模块教学目标。我们要明确,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不是去做研究,也不是简单的一线操作工人,而是既能从事生产又能解决生产设备及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可以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应掌握的技能等级考试内容、岗位技能要求按照各大模块分成具体学习任务,进行任务编写后汇总成独立模块教材。编写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须邀请企业专家进行探讨,初稿完成后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审定,以保证教材能够结合当下的新技术,避免闭门造车情况出现。教材内容的编排与呈现要以学生能够接受,乐于参与并能促进思考、拓展眼界、激发兴趣为目的,为学生创造出一个生机盎然的模块学习空间。
(三)完善模块化教学场地及配套设施
教学场地及配套设施应能满足基本技能训练、岗位技能训练、创新综合训练三个层次,互成体系,层层递进。
以汽车维修工程实训中心为核心,建设模块化理实一体化实训室,通过有计划和侧重点的投入建设经费,确保建设有真实过程的训练学习环境。通过大量的动手实践掌握专业技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场地及配套设施要接近企业的真实环境且适于教学的开展,技术应与企业现状同步且适当超前,以适应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在技术、工艺及规范等方面的发展创新能力,并能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核心且能提供专业群平台,实物教学与计算机辅助相结合。对现有的实训车间和一体化教室进行统一的设计和规划,按照上述九大模块建设模块化的理实一体化教室。现已建成汽车发动机模块一体化教室、汽车底盘模块一体化教室、汽车电气模块一体化教室、汽车发动机电控模块一体化教室、汽车整车检测与维修模块一体化教室等。各个一体化教室按照模块负责专业教师及企业兼职教师的要求进行工位配备,设备、工具、耗材、教学软件及教学资源进行配置,要求满足本模块教学的实施。
(四)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打破企业、学校用人界限,采用专职 兼职、技师(工程师) 教师的方式聘用教学人员,同时积极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和学位进修、技能资格认证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实行专业教学管理和企业实践的双教研室主任制度,聘用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能手作为兼职导师,满足模块化教学与企业岗位对接需求。同时,派骨干教师到企业参加岗位能力调研,通过学习和培训,提升“双师”素质。多管齐下,建设适合模块化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五)引入过渡性课程及学制互补
对于模块间的衔接与难易不均问题,在开学初期,未实施模块教学前引入汽车概论和汽车认识实习环节,先建立基础的专业整体性概念,为后续模块衔接做铺垫。在一个模块实施后,安排整车教学模块课程,让学生走出独立学习模块,进行各个模块之间的交流和组合。可以把汽车模块分解成各独立模块再组合,这样把汽车发动机、汽车变速器、汽车底盘、汽车空调等有机联系到一起,形成整车概念,这样既巩固了模块教学内容,也将不同模块有效衔接到一起,也解决了难易不均问题。再者,如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有三年制和五年制之别,三年制大专未接触过专业知识学习,可从简单、基础的模块开始,五年制学生在大专阶段已经学习过基础层次的专业课,因此可以直接从复杂的、难度较大的模块开始,这也有效避免了难易不均的问题。
汽车检测与维修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提升了学生的岗位技能水平,提高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和技能水平,技能鉴定的通过率、企业满意度明显上升。
参考文献:
[1]乔仁铭,任珊.有关动画专业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构筑研究[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2(22):75-16.
[2]张景炎,李卫.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模块化教学刍议[J].创新教育,2014(18):146
[3]曲志鹏.汽车专业模块化教学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11(4下):201-202.
(责任编辑:付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