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与丰富性的追求:提升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质量

来源 :档案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dg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建立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必要性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但农村学生总体的生存、教育状态与城镇学生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调查显示,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养育观念仍然停留在吃饱穿暖、考高分上,对其心理发展的关注几乎处于空白。在农村中小学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也同样几乎处于空白,更不可能为他们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时常关注其心理发展动向。所以,自卑、敏感、人际交往能力不强、缺乏健康的自我意识、自信心不足等情况,普遍存在于农村大学生群体中。
  大学阶段是他们走向社会前接受全日制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若能在此阶段,为其建立科学的、丰富的、系统完善的心理健康档案,为农村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规划自我,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识,提供可靠的依据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2 建设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有效策略
  2.1 转变观念,转问题导向为资源取向。农村大学生在具有独立能力强、吃苦耐劳、坚韧等优势资源的同时,也存在自我意识差、自信心不足等多方面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应该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内容设置上,除涵盖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量与调查外,还应将农村大学生性格倾向与人格特質、职业倾向能力、人际关系评定、生命意义感、自尊水平、自我效能感等心理测量作为主要测试范围。为农村大学生建立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档案,为其全面提升自我认知水平、挖掘个人潜能等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对学生因材施教提供科学依据。
  2.2 从理论和体验两方面着手,提升新生对心理健康档案的认知水平,进而增强心理健康初始档案的可靠性。一是在新生入校后,首先通过讲座等形式,对新生开展关于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档案和心理学知识的宣教工作,从理论方面提升新生对心理健康档案的认知水平。二是将团体音乐辅导融入新生入学教育和班级组建活动中。团体音乐辅导活动具备非语言交流、不教而教的体验式学习、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优势。团体音乐辅导可以为学生们创建更加自然、真实、平等、民主、无评判的互动交流世界。所以,在入学教育和班级组建阶段,为他们举办团体音乐辅导活动,他们会放下防备心理,非常自然地参与其中。
  2.3 将团体音乐辅导融入班级日常活动中,提升心理健康档案体系的丰富性、系统性。在大学四年中,根据教育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团体音乐辅导活动,并在活动中进行相对应的心理测试。并结合团体引导对学生的实际观察,对每次活动做好文字记录、录像等。在切实促进学生心灵成长,及时全面地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的同时,为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提供第一手资料。在一年级时,运用歌曲讨论、歌圈、鼓圈、歌曲再创作等,开展班级建设、环境适应、促进人际交往等主题的团体音乐辅导活动,增强他们支持与被支持、接纳与被接纳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在活动中进行人际关系测试、心理适应性测试等。在二、三年级,运用歌曲讨论、音乐绘画、即兴演奏等团体音乐辅导活动形式,开展自我探索、接纳自我等主题的团体音乐辅导活动。让其在活动中自由探索自我,体验给予与收获、爱和归属的同时,进行挫折商测试、EQ测试、人格测试等多方面的测试。在四年级时,开展以激发自身潜能、团体支持等为主题的团体音乐辅导活动,在帮助学生理清目标、思路的同时,进行人格、能力、兴趣等测试。每次测试后,及时对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将活动期间的文字记录、录像和测试结果数据等资料一起归档保存。
  2.4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成立以学工部为牵头单位,由学生处、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招生就业处共同参与的心理档案管理部门,形成以心理健康档案体系服务于学生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大心理格局;二是制定《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条例》,规范大学生档案的统计分析、归档、保存、查阅和使用;三是加强对辅导员、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学生处相关工作人员、院系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对心理健康档案的认识、分析管理能力、开展活动等相关工作的实施能力,增强其责任意识、保密意识等。使心理健康档案切实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成长、职业发展乃至人生幸福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夏慧君,罗艳丽.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必要性、内容及应遵循的原则[J].黑龙江档案,2006(2).
  [2]丁兆叶.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使用[J].当代教育科学,2011(5).
  [3]张晓红,邰杨芳.立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大学生心理档案[J].山西档案,2012(3)
  (作者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来稿日期:2018-06-14)
其他文献
中国东部晚中生代广布的陆相火山盆地沉积,由于海相生物化石的匮乏造成与层型地区对比的困难,长期以来该地层时代仅笼统被认为属于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通过岩石组合、构造层和
以广泛收集的数据资料为依据,运用含油气盆地理论方法,总结南苏门达腊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和油气地质特征,探讨油气分布规律,分析其勘探潜力。结果显示,南苏门达腊盆地是新生代
笔者研究了内蒙古索伦地区中二叠统哲斯组泥质岩石中有机质的激光拉曼光谱特征,并探讨了拉曼光谱参数对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的表征。研究区样品D1谱带吸收峰平均值位于1350.55cm-
应用岩芯和成像测井资料对南堡地区碳酸盐岩潜山进行内幕储层的精细标定,在标定段内系统分析储层特征并划分储层类型,通过优选出的敏感测井参数建立识别函数,最终实现全井段
柴达木盆地被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围限,新生代盆地发育受周边山体隆升的控制。柴西地区是整个盆地内构造最复杂的地区,形成了NWW和NEE走向的两套断裂体系,地震剖面上明
《档案管理》2015年第3期李宗富、张向先以《从干人一面到干人干面》为题对河南省档案网站建设提出了中肯的意见。文章从网站研究的方法与指标,比较对象的可比性,政府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