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覆纳米Cu-Zn层的铜基复合材料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sij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复合粉末加压成型的方法 ,在铜基体表面上复合了纳米Cu Zn合金表面层 ,获得了具有纳米结构表面层的铜基复合材料。对基体与表面的界面结构、纳米表面层的微观结构、相变特征及其对材料表面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纳米表面层与基体结合良好 ,纳米表面层在经 35 0℃左右退火可获得最佳表面性能 ,显微硬度可达到 2 90HV左右 ,耐磨性明显优于基体材料。对纳米Cu Zn合金的相变过程分析表明 ,Cu Zn纳米晶体 β′相中弥散α相沉淀物的析出有助于强化纳米Cu Zn结构表层。 The surface of the Cu Cu alloy was compounded with the Cu Zn alloy surface layer by composite powder pressure forming method to obtain the Cu-based composite material with nanostructured surface layer. The interface structure between the substrate and the surface,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nano-surface layer, the phase trans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ano-surface layer is well bonded with the substrate. The nano-surface layer can be annealed at about 35 0 ℃ to obtain the best surface properties. The micro-hardness can reach about 2 90 HV, and the wear resistance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matrix material. The analysis of the phase transition of nano-Cu-Zn alloy shows that the precipitation of dispersed α-phase precipitate in the β ’phase of Cu-Zn nanocrystals is helpful to strengthen the surface layer of Cu-Zn nano-structure.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16个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连梁的伪静力试验研究了配筋砌块连梁的抗震性能,考察了跨高比和配筋率两个影响因素。探讨了不同影响因素下连梁在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
为有效解决铸造 Al- 2 8Pb润滑材料存在的 Pb分布不均问题 ,开发了半固态 Al- 2 8Pb加工技术 ,通过对不同固相率半固态浆料的常规铸锭中 Pb的分布进行研究 ,得到了半固态浆料
建立了磁流体耦合轮对转向架车辆的动力学计算模型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较恶劣的小半径曲线通过工况进行了动态仿真计算 ,找出了磁流体耦合轮对转向架前后轮对的耦合度对曲
对旅客列车垃圾的理化特性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旅客列车垃圾的规范取样方法,测定垃圾的组成,分析垃圾中C、H、O、N、S的含量,测定垃圾的水分、可燃成分及灰分含量的三组分构成
交通监视系统通过采集实时交通流量数据 ,为智能化交通运输服务和控制管理提供依据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基于视频图像的交通监视系统中 ,由路边建筑、树
对中国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前景预测进行了定性分析 ,并对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前景及水泥工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通过分析GDP增长率与水泥工业增长率的比值变化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等级公路中 ,桥头跳车问题是一个技术难题。在国内目前解决这一问题常用方法是采用粉喷桩处理桥头软基 ,以达到减小差异沉降的目的。本文介绍了在杭州市绕
燃烧室内的空气运动对燃烧过程有重要影响 ,然而实际发动机的缸内气流运动不便直接测量 本文根据稳流气道试验台的试验结果 ,建立了进气涡流预测模型 ,将稳流试验与实际进气
讨论了光纤法珀应变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其传感系统构成 ,分析了它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特点 ,介绍了该系统的等强度梁标定实验及结果 ,并重点介绍了在芜湖长江大桥连续钢桁梁模型实验的测试中、该系统与电阻应变测量仪的对比实验 ,结果表明 ,光纤法珀应变传感器系统的测量精度优于 3 με、测量范围大于 60 0 με ,安装工艺与电阻应变片相同 ,但测量仪使用时不需调零
介绍了自动化立体仓库中各种出入库方式的分类和分层结构模式 ,着重给出一种基于状态图和数据库表的出入库管理软件及其算法 ,其中包含了所有各种出入库操作方式 ,并给出了立体仓库货位货箱的一种数据库通用表示方法 .经实际使用证明 ,所提出的软件算法是灵活有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