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堂要实施有效教学.教师要保持课堂教学的新鲜感,要创造充满感情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教学:鲜活
和谐、民主、平等、活跃、自然的教学环境能够使教师与学生处于自由开放的状态,消除心理和空间隔阂,增强交往活动,融洽人际关系,使课堂成为具有生态性的相互依存、平等共生的“学习共同体”。然而现阶段,不少同学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客观因素:语文学科太枯燥。内容陈旧而且有许多“假大空”的东西,难以吸引富有现代气息的“喜新厌旧”的学生;高中学生叛逆心很强.空洞的政治说教与日益成熟的学生思想相抵触:有些学生对语文不敏感.学习上总是找不到感觉.语文老师无能为力。
2.主观因素:语文老师性格不活泼,难以和学生打成一片;教学观念陈旧.对新课标新课改不理解也不能实施:高考指挥棒下应试教育的沿袭.使大多数老师仍然认为应试教育实在而摒弃素质教育,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语文课。
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关键在于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自己的课堂“鲜活”起来。
一、实施有效教学,语文课堂要保“鲜”
1.与时俱进,引进鲜活素材
语文到处都是.教师既要让学生从课本经典的神龛上学会对文学的崇敬和向往.也要在现实的文学中让学生真实地触摸文学的体温,感受文学是如何反映生活的。在教学中,大胆地引进一些时文杂志上的好文章在课堂上推荐给学生.同学生一起体会这些优美的时文,是一种很不错的尝试。例如,给学生讲从《读者》、《演讲与口才》、《美文》等杂志上选出来的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新鲜的文章”,讲这些文章的结构美、教学生体会这些文章的语言美,选材的独到之处,行文的精彩之处等等。再如,关注社会时事,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组织学生探讨辩论。高考辽宁卷作文材料“明星代言虚假广告”和江西卷作文材料“兔首鼠首拍卖”.这类社会热点话题走进高考试题.就是要我们教师能课内联系课外,积极引进鲜活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时俱进。
2.勇于创新,尝试鲜活教法
语文课堂应是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尝试新鲜教法.让课堂成为真正有意义的教学活动过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我在高二美术班教学《将进酒》时,引进数学坐标轴知识,要求学生根据文本内容,画出诗歌情感变化曲线,请两位同学的板演并陈述各自的理由.然后由全体同学就两种曲线进行比较分析评价,不断完善,由此促进学生深入探究文本,在教师引导下达成教学目标。这节课学生参与热情很高,连一个平时语文课上比较懒散的学生都有让听课老师大为赞赏的深刻见解。
3.多方参与,实行鲜活评价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不只在于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好的每一句教学语言是否精彩,更在于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过程中,有没有充满思想个性的课堂评价语的有效发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锤炼教学评语,研究语言艺术,使我们的评价真正有效地创设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要积极推行学生之间互动评价,让学生在观点碰撞中彰显语文课堂的多姿多彩。例如,2006年我参加上海市宝山区教学展示活动中,讲授了闻一多先生的《发现》,采用了朗读教学法,一位同学示范朗读后,由另一位同学评价,并进行修正性的示范朗读,这样在互动评价中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课堂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激情与活力。
二、实施有效教学,语文课堂要以情激“情”
1.以文本的深情激活学生的深情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教师的感情投入.较之其他学科更为重要。因为课文本身都饱含着丰富的感情,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情境.以文本情感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跨越时空界限,直面主人公,深刻感知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例如在讲授《陈情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如果你是晋武帝,看到李密的《陈情表》,你会怎样处置李密?”,“如果你是李密,你又会怎样对待晋武帝的征召?”。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研究,学生自然走进李密内心,感知到他那千古至孝之情。
2.以教师的激情激发学生的激情
有了激情,思维更敏捷、思路更清晰、思想更活跃、感情更丰富、涵养更优秀;有了激情,对事业全身心的追求是不懈的、有成的,并且更自信,时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责任感、使命感;有了激情,新课程理念活了,钻研教材活了,采用方法活了,那么在课堂上定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这样的教师才有可能由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上课前不管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一定要及时地调整自己,涵养情感,确保在上课时充满激情。
3.以生活的真情激起学生的真情
教育家陶行知早在上世纪30年代即提出这样的口号“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主张在做中学,学中做。用生活来解读课本,用“人本”来参悟、补充“文本”,让生活的知识库与学习的知识库交汇、交融,实现课本与生活的对话,从而使语文学习充满生活与生命的气息。只有这样,语言才是活的,课文才是生动的,学习才是愉悦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如果我们用人生体验来赏析宋人赵师秀的《约客》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我们是不难理解那一个“闲”字的——闲得无聊.闲得发慌.闲得焦躁!
总之.有效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构建的.需要教师的课堂智慧、深厚涵养以及孜孜不倦探求的心灵。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就是它施展的场所。让我们的课堂少一点热闹多一点热度.少一点花哨多一些效率,真正把语文学科的特胜落到实处。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教学:鲜活
和谐、民主、平等、活跃、自然的教学环境能够使教师与学生处于自由开放的状态,消除心理和空间隔阂,增强交往活动,融洽人际关系,使课堂成为具有生态性的相互依存、平等共生的“学习共同体”。然而现阶段,不少同学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客观因素:语文学科太枯燥。内容陈旧而且有许多“假大空”的东西,难以吸引富有现代气息的“喜新厌旧”的学生;高中学生叛逆心很强.空洞的政治说教与日益成熟的学生思想相抵触:有些学生对语文不敏感.学习上总是找不到感觉.语文老师无能为力。
2.主观因素:语文老师性格不活泼,难以和学生打成一片;教学观念陈旧.对新课标新课改不理解也不能实施:高考指挥棒下应试教育的沿袭.使大多数老师仍然认为应试教育实在而摒弃素质教育,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语文课。
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关键在于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自己的课堂“鲜活”起来。
一、实施有效教学,语文课堂要保“鲜”
1.与时俱进,引进鲜活素材
语文到处都是.教师既要让学生从课本经典的神龛上学会对文学的崇敬和向往.也要在现实的文学中让学生真实地触摸文学的体温,感受文学是如何反映生活的。在教学中,大胆地引进一些时文杂志上的好文章在课堂上推荐给学生.同学生一起体会这些优美的时文,是一种很不错的尝试。例如,给学生讲从《读者》、《演讲与口才》、《美文》等杂志上选出来的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新鲜的文章”,讲这些文章的结构美、教学生体会这些文章的语言美,选材的独到之处,行文的精彩之处等等。再如,关注社会时事,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组织学生探讨辩论。高考辽宁卷作文材料“明星代言虚假广告”和江西卷作文材料“兔首鼠首拍卖”.这类社会热点话题走进高考试题.就是要我们教师能课内联系课外,积极引进鲜活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时俱进。
2.勇于创新,尝试鲜活教法
语文课堂应是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尝试新鲜教法.让课堂成为真正有意义的教学活动过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我在高二美术班教学《将进酒》时,引进数学坐标轴知识,要求学生根据文本内容,画出诗歌情感变化曲线,请两位同学的板演并陈述各自的理由.然后由全体同学就两种曲线进行比较分析评价,不断完善,由此促进学生深入探究文本,在教师引导下达成教学目标。这节课学生参与热情很高,连一个平时语文课上比较懒散的学生都有让听课老师大为赞赏的深刻见解。
3.多方参与,实行鲜活评价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不只在于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好的每一句教学语言是否精彩,更在于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过程中,有没有充满思想个性的课堂评价语的有效发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锤炼教学评语,研究语言艺术,使我们的评价真正有效地创设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要积极推行学生之间互动评价,让学生在观点碰撞中彰显语文课堂的多姿多彩。例如,2006年我参加上海市宝山区教学展示活动中,讲授了闻一多先生的《发现》,采用了朗读教学法,一位同学示范朗读后,由另一位同学评价,并进行修正性的示范朗读,这样在互动评价中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课堂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激情与活力。
二、实施有效教学,语文课堂要以情激“情”
1.以文本的深情激活学生的深情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教师的感情投入.较之其他学科更为重要。因为课文本身都饱含着丰富的感情,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情境.以文本情感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跨越时空界限,直面主人公,深刻感知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例如在讲授《陈情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如果你是晋武帝,看到李密的《陈情表》,你会怎样处置李密?”,“如果你是李密,你又会怎样对待晋武帝的征召?”。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研究,学生自然走进李密内心,感知到他那千古至孝之情。
2.以教师的激情激发学生的激情
有了激情,思维更敏捷、思路更清晰、思想更活跃、感情更丰富、涵养更优秀;有了激情,对事业全身心的追求是不懈的、有成的,并且更自信,时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责任感、使命感;有了激情,新课程理念活了,钻研教材活了,采用方法活了,那么在课堂上定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这样的教师才有可能由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上课前不管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一定要及时地调整自己,涵养情感,确保在上课时充满激情。
3.以生活的真情激起学生的真情
教育家陶行知早在上世纪30年代即提出这样的口号“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主张在做中学,学中做。用生活来解读课本,用“人本”来参悟、补充“文本”,让生活的知识库与学习的知识库交汇、交融,实现课本与生活的对话,从而使语文学习充满生活与生命的气息。只有这样,语言才是活的,课文才是生动的,学习才是愉悦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如果我们用人生体验来赏析宋人赵师秀的《约客》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我们是不难理解那一个“闲”字的——闲得无聊.闲得发慌.闲得焦躁!
总之.有效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构建的.需要教师的课堂智慧、深厚涵养以及孜孜不倦探求的心灵。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就是它施展的场所。让我们的课堂少一点热闹多一点热度.少一点花哨多一些效率,真正把语文学科的特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