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07年,重庆—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已诞生十年。这十年,是重庆金融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无论是金融机构数量与种类、金融资产规模与质量,还是金融产业发展潜力与速度方面,都排在了西部十二省区市前列。
斐然成果让雄心勃勃的重庆瞄准了一个新的目标:到2015年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
围绕这一目标,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首届重庆金融博览会暨重庆直辖十周年金融成果展,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3486亿元GDP、4202亿元工业总产值、529.5亿元并以每年30%速度增长的财政收入、西部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级能源基地,重庆能否实现其区域性金融中心之梦,人们拭目以待。
2007年是重庆直辖十周年。十年建设,全市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经济社会发展跨出坚实步伐,金融改革创新发展取得丰硕成果,重庆站在了又一个新的起点上。在我们紧锣密鼓谋划重庆今后十年发展大计的关键时刻,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新阶段发展“导航定向”,明确了三大定位—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一大目标—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四大任务—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步伐。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我们将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概括为“314”总体部署。
经济发展,金融先行。为落实“314”总体部署,我们在今年4月召开的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到2015年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即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乃至中西部地区金融功能最完善、金融创新能力最活跃、金融品种最多、金融实力最强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最广泛的金融中心。
我们的总体思路是,按照金融业比国民经济整体率先推进的要求,围绕2015年建成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以“314”总体部署为统领、以培育金融产业为主线、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监管为保障,全面提升重庆金融业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金融与经济良性互动。
金融中心的四大功能
强化资金集散功能。到2015年,存贷款余额、资产证券化率、保险深度和密度要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金融机构总部要成为西部第一平台。各项主要指标要位居长江上游地区乃至西部地区的前列。
培育具有区域优势的金融市场。这是金融中心的核心标志。目前,重庆最现实、最有潜力的两块就是产权交易中心和票据中心,要争取做成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都有名气的中心。
提高金融创新能力。这是金融中心的显著标志。要力争成为西部地区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争取保险资金的运用、市政资产支持证券等金融创新产品在重庆率先推广。要在金融组织制度创新上下功夫,让新型金融机构、金融中介组织和金融新产品百花齐放。
建设金融核心区。这是金融中心的形象展示。目前重庆解放碑—江北嘴—弹子石一带是金融业发展条件最好的地区,要加大规划建设的指导力度,加快把江北嘴建设成“重庆的陆家嘴”,把解放碑“十字金街”建成“重庆的华尔街”。
建设金融中心的五项重点工作
提高金融创新能力,促进金融产业发展。抓住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的契机,逐步提高金融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规模和占比,到2010年力争金融产业占全市GDP的5%,2015年达到全市GDP的10%以上。
加强金融机构体系建设,增强市场主体的综合实力。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在渝设立全国或地区总部,形成中外资、多元化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格局;引进各类金融中介组织,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发展金融辅助产业。
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增强金融市场功能。重点打造西南票据交易中心市场,争取推出非上市公司股权柜台交易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上市企业市值力争2010年达到3000亿元,2015年达到10000亿元;扩大债券发行规模,增加债券品种,重点发展公司债、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提高资产证券化率;大力发展保险市场,提高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全力推进被征地农民保险、农民工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四项重点业务。
改善金融运行的基础条件,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着力推进法治环境建设,规范金融秩序;着力提升信用环境,提高全社会信用服务水平;着力优化人才环境,集聚高端金融人才;着力加强金融监管,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建设重庆金融核心区。以渝中区解放碑、江北区江北城为载体,在10平方公里左右的范围内,高起点规划、分阶段推进、高标准建设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金融核心区,引导金融机构集中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