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和朋友闲聊,说起几件挺神奇的事。
有一位我们都认识的家长,他的孩子叫东东,今年读小学四年级,平时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而且他们学校的数学老师是很厉害的奥数带教老师,每天都会给成绩不错的同学留两道比较难的奥数题目。但最近东东妈发现她对数学慢慢失去了学习兴趣,老师留的奥数题目也不太愿意去做,总说很难不会做。东东妈很生气,指责她不愿意动脑筋。
有一次,东东妈带东东出境旅游,中途到一个有时差的地区换机,候机时东东妈看到时差钟,突发奇想,问东东一个问题:在有时差的情况下,航班到达目的地是几点钟?这样类似的题目在东东数学老师布置的奥数题目中出现过,而且东东都是做对的,但是那一刻,面对现实问题,她却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回答。
东东妈觉得不可思议,之后就上了心。经过多次观察,东东妈发现凡是在需要使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情况时,东东都茫然不知所措。东东妈心里打起了鼓,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东东数学会越学越笨呢?她甚至觉得,是不是孩子脑子里有一个“开关”,有关数学的问题,只要一上课做题就“啪”一声打开,一下课就“啪”一声关掉,要是这样那可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还有一个正读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小石头,这个孩子20以内的加减法能脱口而出,非常熟练。要知道20以内的加减法是一年级上学期的主要学习内容,人教版还把20以内的减法放在一年级下学期。中班的孩子就达到一年级的心算能力还是非常厉害的。其他家长也说,这孩子好聪明。但我们的老师也发现,小石头虽然拥有超强的心算能力,可让他数清楚10块积木后,拿走4块,他却不知道剩下几块。更奇怪的是,如果你继续问他“10-4=?”他马上能轻松回答出来。
为什么孩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为什么孩子无法理解数字的含义?奥数究竟要不要去学?
这些问题总在不同程度上困惑着家长。
这两个都是真实的故事,而且并不鲜见,可很多家长往往在初期意识不到孩子数学思维的启蒙进入了误区,等暴露出来,会觉得为时已晚。
第一个故事中,东东正在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种兴趣的缺失可能源自于数学老师给她出的奥数题,超出了她目前的真实能力。她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后,知道了解题套路,能迅速解出题目答案,却无法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联系起来。
奥数本意是在孩子扎实掌握了现阶段基础数学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对数学的探索和拓展,而现在已经异化为对知识点简单的拔高,也就是二年级做四年级的题目,四年级做六年级的题目。个别孩子在数学上具有较强的天赋,经过适当的训练,确实可以通过这样的路径得到提升。但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种难度超越了他们的年龄水平,会给孩子造成无法跨越的困难,势必带来挫败感,如果孩子的抗挫败能力比较弱,就会削弱孩子的学习兴趣,对孩子的自信心造成影响,严重的还会产生厌学情绪。
至于东东无法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其实和小石头是同一个问题,小石头能够轻松回答出来20以内的加减法,却不能解决10块积木拿掉几块积木还剩几块的问题,这说明,孩子并没有真正理解加减的意义。小石头超强的计算力只是一种强化后的直觉反射记忆,说得再直白点,就是背出来的。这些相关的数学知识,并没有经过思考、运算内化为小石头自己的认知,更别提自主应用和表达了。
这些现象是目前许多数学、思维启蒙教育不足的地方,简单说来:
孩子学习了一种“不落地”的数学。我有时会在地铁上看见一些年轻家长,在耐心地教孩子学数学。然后仔细听来,他们的方法无非就是不断重复地问孩子:“1加3等于几啊?2加2等于几啊?”遇到这样的情景,我总会感到无奈。这些机械的重复教育,最终会导致孩子出现假听、假说、假读、假写的情况,换一种说法,也就是孩子是靠记忆而不是靠思维掌握了相关知识,孩子进入记忆学习层面,却不能进入思维学习层面。
数学是关于问题的学科,要让数学真正起到思维发展的作用,问题和探索过程就必须要成为孩子学习中的焦点,而不是结果和答案。和其他任何学科一样,孩子在探索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而且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但是我们依然需要鼓励孩子,将眼光永远专注在过程中,这些过程包括:
“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是什么?”
“你有什么条件?”
“按照这条思路走到底能不能走的通?”
“走不通了有没有别的路?”
“从思考中发现了什么模式?”
……
真正让家长感到焦虑的是对孩子学习结果的关注,而不是对学习过程的关注。当把视线关注在“是什么”、排除掉“为什么”,数学就被降格为一个空壳子,思维的发展再也无从谈起。
实际上,真实的学习和数学历史上的进程非常相似。英语老师知道在阅读和写作的情景下学习拼写和发音最为有效;历史老师知道如果拿走背景故事,人物和日期就非常无趣;音乐老师同样明白脱离旋律、乐章,单讲音符和乐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如果让解题技巧成为数学思维教育的主要内容之后,数学教育认知就会变得割裂,缺乏乐趣,并且狭隘,孩子的数学成绩就会越变越差。
有一位我们都认识的家长,他的孩子叫东东,今年读小学四年级,平时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而且他们学校的数学老师是很厉害的奥数带教老师,每天都会给成绩不错的同学留两道比较难的奥数题目。但最近东东妈发现她对数学慢慢失去了学习兴趣,老师留的奥数题目也不太愿意去做,总说很难不会做。东东妈很生气,指责她不愿意动脑筋。
有一次,东东妈带东东出境旅游,中途到一个有时差的地区换机,候机时东东妈看到时差钟,突发奇想,问东东一个问题:在有时差的情况下,航班到达目的地是几点钟?这样类似的题目在东东数学老师布置的奥数题目中出现过,而且东东都是做对的,但是那一刻,面对现实问题,她却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回答。
东东妈觉得不可思议,之后就上了心。经过多次观察,东东妈发现凡是在需要使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情况时,东东都茫然不知所措。东东妈心里打起了鼓,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东东数学会越学越笨呢?她甚至觉得,是不是孩子脑子里有一个“开关”,有关数学的问题,只要一上课做题就“啪”一声打开,一下课就“啪”一声关掉,要是这样那可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还有一个正读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小石头,这个孩子20以内的加减法能脱口而出,非常熟练。要知道20以内的加减法是一年级上学期的主要学习内容,人教版还把20以内的减法放在一年级下学期。中班的孩子就达到一年级的心算能力还是非常厉害的。其他家长也说,这孩子好聪明。但我们的老师也发现,小石头虽然拥有超强的心算能力,可让他数清楚10块积木后,拿走4块,他却不知道剩下几块。更奇怪的是,如果你继续问他“10-4=?”他马上能轻松回答出来。
为什么孩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为什么孩子无法理解数字的含义?奥数究竟要不要去学?
这些问题总在不同程度上困惑着家长。
这两个都是真实的故事,而且并不鲜见,可很多家长往往在初期意识不到孩子数学思维的启蒙进入了误区,等暴露出来,会觉得为时已晚。
第一个故事中,东东正在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种兴趣的缺失可能源自于数学老师给她出的奥数题,超出了她目前的真实能力。她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后,知道了解题套路,能迅速解出题目答案,却无法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联系起来。
奥数本意是在孩子扎实掌握了现阶段基础数学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对数学的探索和拓展,而现在已经异化为对知识点简单的拔高,也就是二年级做四年级的题目,四年级做六年级的题目。个别孩子在数学上具有较强的天赋,经过适当的训练,确实可以通过这样的路径得到提升。但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种难度超越了他们的年龄水平,会给孩子造成无法跨越的困难,势必带来挫败感,如果孩子的抗挫败能力比较弱,就会削弱孩子的学习兴趣,对孩子的自信心造成影响,严重的还会产生厌学情绪。
至于东东无法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其实和小石头是同一个问题,小石头能够轻松回答出来20以内的加减法,却不能解决10块积木拿掉几块积木还剩几块的问题,这说明,孩子并没有真正理解加减的意义。小石头超强的计算力只是一种强化后的直觉反射记忆,说得再直白点,就是背出来的。这些相关的数学知识,并没有经过思考、运算内化为小石头自己的认知,更别提自主应用和表达了。
这些现象是目前许多数学、思维启蒙教育不足的地方,简单说来:
孩子学习了一种“不落地”的数学。我有时会在地铁上看见一些年轻家长,在耐心地教孩子学数学。然后仔细听来,他们的方法无非就是不断重复地问孩子:“1加3等于几啊?2加2等于几啊?”遇到这样的情景,我总会感到无奈。这些机械的重复教育,最终会导致孩子出现假听、假说、假读、假写的情况,换一种说法,也就是孩子是靠记忆而不是靠思维掌握了相关知识,孩子进入记忆学习层面,却不能进入思维学习层面。
数学是关于问题的学科,要让数学真正起到思维发展的作用,问题和探索过程就必须要成为孩子学习中的焦点,而不是结果和答案。和其他任何学科一样,孩子在探索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而且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但是我们依然需要鼓励孩子,将眼光永远专注在过程中,这些过程包括:
“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是什么?”
“你有什么条件?”
“按照这条思路走到底能不能走的通?”
“走不通了有没有别的路?”
“从思考中发现了什么模式?”
……
真正让家长感到焦虑的是对孩子学习结果的关注,而不是对学习过程的关注。当把视线关注在“是什么”、排除掉“为什么”,数学就被降格为一个空壳子,思维的发展再也无从谈起。
实际上,真实的学习和数学历史上的进程非常相似。英语老师知道在阅读和写作的情景下学习拼写和发音最为有效;历史老师知道如果拿走背景故事,人物和日期就非常无趣;音乐老师同样明白脱离旋律、乐章,单讲音符和乐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如果让解题技巧成为数学思维教育的主要内容之后,数学教育认知就会变得割裂,缺乏乐趣,并且狭隘,孩子的数学成绩就会越变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