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中职语文的说明文教学,面临双层问题:学生不愿意学,老师不喜欢教。本文以中职语文说明文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为主题,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杂志和学术期刊搜集相关的资料文献,整理分析,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确定研究的切入点和定位。结合中职语文教材的特点,选取不同类型具有代表性的说明文案例,挖掘文本的职业因素,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实践。针对不同学生情况、不同专业类型、不同说明样式,在说明文教学中采取横纵比较,最终选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陶冶情感并塑造其健康的人格,寻找出适合中职生未来发展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职;说明文;实用性;专业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241-01
一、中职语文说明文教学方法的实施原则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要求技工院校必须培养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有文化、有技术、有道德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即人文素养与操作技能兼容的非机器人。技工院校更突出“职业技能性”,培养的是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能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运作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除了应掌握相关职业的技能和知识以外,还应具备理解和接受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并以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处理、指导、解决一线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身心素质、思想道德与文化素质等方面得到自由、充分、和谐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对阅读能力的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写作等表达能力的培养,都是可持续发展潜能的一部分。
1、结合专业的原则
在技工院校中,各专业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兴趣不相同,今后的工作岗位和对语文能力的要求也是有差异的。因此,中职语文说明文教学,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确定不同的教学侧重点,而不是茫然地进行完全没有专业特性的统一教学。这就要求语文老师首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了解学生即将从事或能从事怎样的工作,工作中将可能会用到哪种语文能力。
从总体上讲,文科类专业的学生语文基础要好一些,对说明文的学习兴趣也要浓厚一些,毕业后所从事的行政管理、文秘等工作,对文章写作要求较高;导游、营销、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语文能力决定着就业的发展前景。因此,要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必须增加课余阅读量,让学生在阅读和熏陶中提高文学素养。
2、提高素质的原则
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中职学生要学好专业,提升职业能力,离不开说明文的基础。要成为本专业中出类拔萃之辈,更需具备深厚的语文素养。仅仅能够胜任某一特定岗位的劳动者是不够合格的,只教授“一技之长”并不能真正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真正的高技能人才应该是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均具备的人才。要使学生对人生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情感,就必须在重视专业课的同时“重视人文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明确的社会责任、合作和宽容的精神”。这样才可能消除单纯的专业教育所造成的学生精神世界貧乏和人格的孱弱。
二、中职语文说明文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1、按照不同的学生情况,设定说明文的中职教学目标
中职学校的学生具有较为特殊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
(1)心理幼稚长期厌学:这部分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学习基础差,长期被贴上“差生”标签,以至于厌学情绪严重。对于平实枯燥的说明文,更是连书都懒得翻,他们大多对未来没有人生规划,容易自我否定,缺乏自信心。
(2)自认成熟思想偏激:这部分学生入学前曾经一度进入社会,有过短暂的打工经历,但同时也沾染了一些社会的不良风气和习惯,更为严重的是,他们大多抱有“知识无用论”、“金钱大于一切”等偏激思想,对于“真、善、美”有一定的排斥心理,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
2、按照不同的专业类型,激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关心、参与、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去努力探索事物的底蕴。如何激发职校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课题。
中职学校按照专业不同来划分班级,但整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文科类(例如: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多媒体专业,会计专业等)
(2)工科类(例如:机电技术专业、数控技术专业,汽车维修专业等)
文科类专业相对女生居多,情感丰富心思细腻,善于观察和感受;工科类专业基本以男生为主,他们活泼好动,爱好新鲜事物,操作能力强。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好之”、“乐之”,才能顺利完成说明文的最终教学目标。
教学中我们可借助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文科类专业适合的方法有:
(1)“用情朗读”——教师应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带领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去经历感情和智慧的旅行。例如《中国,水的困惑》这篇文章,指出中国是贫水国,朗读时学生可结合现实生活,表现一种节水保水的使命感。
(2)“描摹绘画”——让学生根据说明文的描写片段,抓住说明对象的外在特点,进行绘画。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画,其他同学在笔记上画,之后点评作品,借图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例如《古代的服装及其他》的服装颜色与花饰、《南州六月荔枝丹》的荔枝解剖图。
相对而言,工科类专业更适合的方法有:
(1)“动手实践”——这里面包括实物展示与实地参观。《景泰蓝的制作》我们可以让工科学生模拟景泰蓝的制胎拼接,材料可借用专业课学生制作的工件成品。
(2)“情境表演”——教师出示一组无声的影片,让学生根据所学文章,挑选其一进行讲解配音(如《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也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充当导游向游客介绍讲解(如《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
3、按照不同的说明样式,把握说明文的审美角度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通常情况下,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包括以下三种样式:
(1)文艺性说明文,指科学小品。如《南州六月荔枝丹》、《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蝉》、《意大利蟋蟀》、《伯格曼法则在北极》等。这类说明文兼顾了科学与文学之美,教学时应重点把握文章的两个审美角度。
①语言之美:说明语言是变化多样的,有的具体,有的概括;有的丰腴,有的简练;有的风趣幽默,有的通俗易通。例如《景泰蓝的制作》作者叶圣陶在介绍六道制作工序的过渡句上就力求变化,口语的运用使文章读来亲切自然。
②情感之美:同样还是《景泰蓝的制作》这篇文章,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中国传统手工艺制品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制作工人高超技艺的钦佩之意。
(2)平实性说明文,科普文为主。如《眼睛与仿生学》、《神奇的极光》、《中国,水的困惑》等。学习科普文章,我们的审美角度应有所改变。
①科学之美:教授此类说明文应突出作者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让学生明白只有用心去观察生活,才能发现科学的七彩光芒。
②结构之美:说明文的结构取决于写作内容和写作目的。比如介绍景物,建筑,多是根据地理环境、方位布局;介绍事物源出、演变,多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阐述事理又多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总之,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由表及里,由实到虚,由分到合,由远及近,由浅入深,逐步阐述。
说明文教学中的审美转化,对中职语文整体教学的影响虽然是细微的,却能帮助技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继而形成“真、善、美”之风。这正是即将走入社会、接受历练的“准技术工人”所必备的审美素养,也是职校学生在未来实习与工作中化茧成蝶的一份可能性。
[关键词]中职;说明文;实用性;专业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241-01
一、中职语文说明文教学方法的实施原则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要求技工院校必须培养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有文化、有技术、有道德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即人文素养与操作技能兼容的非机器人。技工院校更突出“职业技能性”,培养的是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能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运作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除了应掌握相关职业的技能和知识以外,还应具备理解和接受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并以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处理、指导、解决一线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身心素质、思想道德与文化素质等方面得到自由、充分、和谐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对阅读能力的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写作等表达能力的培养,都是可持续发展潜能的一部分。
1、结合专业的原则
在技工院校中,各专业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兴趣不相同,今后的工作岗位和对语文能力的要求也是有差异的。因此,中职语文说明文教学,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确定不同的教学侧重点,而不是茫然地进行完全没有专业特性的统一教学。这就要求语文老师首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了解学生即将从事或能从事怎样的工作,工作中将可能会用到哪种语文能力。
从总体上讲,文科类专业的学生语文基础要好一些,对说明文的学习兴趣也要浓厚一些,毕业后所从事的行政管理、文秘等工作,对文章写作要求较高;导游、营销、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语文能力决定着就业的发展前景。因此,要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必须增加课余阅读量,让学生在阅读和熏陶中提高文学素养。
2、提高素质的原则
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中职学生要学好专业,提升职业能力,离不开说明文的基础。要成为本专业中出类拔萃之辈,更需具备深厚的语文素养。仅仅能够胜任某一特定岗位的劳动者是不够合格的,只教授“一技之长”并不能真正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真正的高技能人才应该是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均具备的人才。要使学生对人生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情感,就必须在重视专业课的同时“重视人文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明确的社会责任、合作和宽容的精神”。这样才可能消除单纯的专业教育所造成的学生精神世界貧乏和人格的孱弱。
二、中职语文说明文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1、按照不同的学生情况,设定说明文的中职教学目标
中职学校的学生具有较为特殊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
(1)心理幼稚长期厌学:这部分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学习基础差,长期被贴上“差生”标签,以至于厌学情绪严重。对于平实枯燥的说明文,更是连书都懒得翻,他们大多对未来没有人生规划,容易自我否定,缺乏自信心。
(2)自认成熟思想偏激:这部分学生入学前曾经一度进入社会,有过短暂的打工经历,但同时也沾染了一些社会的不良风气和习惯,更为严重的是,他们大多抱有“知识无用论”、“金钱大于一切”等偏激思想,对于“真、善、美”有一定的排斥心理,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
2、按照不同的专业类型,激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关心、参与、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去努力探索事物的底蕴。如何激发职校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课题。
中职学校按照专业不同来划分班级,但整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文科类(例如: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多媒体专业,会计专业等)
(2)工科类(例如:机电技术专业、数控技术专业,汽车维修专业等)
文科类专业相对女生居多,情感丰富心思细腻,善于观察和感受;工科类专业基本以男生为主,他们活泼好动,爱好新鲜事物,操作能力强。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好之”、“乐之”,才能顺利完成说明文的最终教学目标。
教学中我们可借助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文科类专业适合的方法有:
(1)“用情朗读”——教师应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带领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去经历感情和智慧的旅行。例如《中国,水的困惑》这篇文章,指出中国是贫水国,朗读时学生可结合现实生活,表现一种节水保水的使命感。
(2)“描摹绘画”——让学生根据说明文的描写片段,抓住说明对象的外在特点,进行绘画。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画,其他同学在笔记上画,之后点评作品,借图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例如《古代的服装及其他》的服装颜色与花饰、《南州六月荔枝丹》的荔枝解剖图。
相对而言,工科类专业更适合的方法有:
(1)“动手实践”——这里面包括实物展示与实地参观。《景泰蓝的制作》我们可以让工科学生模拟景泰蓝的制胎拼接,材料可借用专业课学生制作的工件成品。
(2)“情境表演”——教师出示一组无声的影片,让学生根据所学文章,挑选其一进行讲解配音(如《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也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充当导游向游客介绍讲解(如《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
3、按照不同的说明样式,把握说明文的审美角度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通常情况下,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包括以下三种样式:
(1)文艺性说明文,指科学小品。如《南州六月荔枝丹》、《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蝉》、《意大利蟋蟀》、《伯格曼法则在北极》等。这类说明文兼顾了科学与文学之美,教学时应重点把握文章的两个审美角度。
①语言之美:说明语言是变化多样的,有的具体,有的概括;有的丰腴,有的简练;有的风趣幽默,有的通俗易通。例如《景泰蓝的制作》作者叶圣陶在介绍六道制作工序的过渡句上就力求变化,口语的运用使文章读来亲切自然。
②情感之美:同样还是《景泰蓝的制作》这篇文章,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中国传统手工艺制品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制作工人高超技艺的钦佩之意。
(2)平实性说明文,科普文为主。如《眼睛与仿生学》、《神奇的极光》、《中国,水的困惑》等。学习科普文章,我们的审美角度应有所改变。
①科学之美:教授此类说明文应突出作者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让学生明白只有用心去观察生活,才能发现科学的七彩光芒。
②结构之美:说明文的结构取决于写作内容和写作目的。比如介绍景物,建筑,多是根据地理环境、方位布局;介绍事物源出、演变,多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阐述事理又多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总之,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由表及里,由实到虚,由分到合,由远及近,由浅入深,逐步阐述。
说明文教学中的审美转化,对中职语文整体教学的影响虽然是细微的,却能帮助技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继而形成“真、善、美”之风。这正是即将走入社会、接受历练的“准技术工人”所必备的审美素养,也是职校学生在未来实习与工作中化茧成蝶的一份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