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籍的多元化,让高校跨文化交流研究的必要性日益凸显。学生工作是高校中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工作内容之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从学生工作的角度探讨如何避免跨文化冲突,建立符合国情的科学的中外学生融合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外学生融合是共处于高校校园中的中外学生能彼此适应并建立有效的社会交际关系的过程。高校应从学校政策层面整合校园学生活动资源,为中外学生的交流与融合创造更多的机会,合理优化学校学生活动资源的配置,重视中外学生互动平台的搭建,允许并鼓励成立留学生社团组织或者允许留学生加入中国学生社团组织。
关键词: 高校学生工作 中外学生融合 机制建设
与美国等移民大国跨文化交际在社会中的广泛性和普遍性不同,中国最具典型性的跨文化交际环境便是接收来华留学生的高等学府。自1950年我国首次接收第一批来自东欧的留学生开始,我国已接收来华留学人员共计98万人次。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的人数逐年递增,来华留学人数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仅2011年5412万人次外国人入境者中来华留学生人数就超过29.2万人次,留学生已经成为高校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群体。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不但巩固了留学生教育在我国外交政策中的重要地位,而且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留学生的规模和结构优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大学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2010—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十六章强调要“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优化来华留学人员结构,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搭建高层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与政策对话平台,加强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籍的多元化,让高校跨文化交流研究的必要性日益凸显。学生工作是高校中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工作内容之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从学生工作的角度探讨如何避免跨文化冲突,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建立符合国情的科学的中外学生融合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跨文化高校校园环境特点
(一)多元文化环境的复杂性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汉语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到中国学习,来华留学生规模将不断膨胀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世界各地涌入中国高校的外国学生带来的不仅有他们对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向往,还有留学生本国的文化价值观。来华留学生群体的加入打破了中华文化价值观独占高校校园文化环境中的局面,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理念随着来华留学生群体一并进入中国高校的社会环境中。文化是涵盖思想信念、表意符号、道德规范等内容的多层次复合体①。它植根于人们的灵魂深处,对人们的行为习惯、伦理道德和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予以改变。一百多个国家的不同文化与中华文化并存一校,决定了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多元化的基调。这种高度集中的多元文化并存现实,让文化价值观相互碰撞和异质文化相互交融的现实问题更突出,多元文化环境更复杂,不同文化之间存在与发展关系的处理更谨慎和微妙,文化冲突的危险系数直线上升。
(二)文化价值观的相对可塑性
文化对人类的影响自个人出生开始直至死亡,随着时间的积累,文化不断从伦理传统等社会深层次结构中汲取营养,由表及里,不断深入。单纯从理论的角度看,文化对个体外在行为表现和内在思想观念的影响强度与时间之间的联系可以用正相关的关系表述,人们在某一文化环境中浸濡的时间越长,他们对这一文化的认同感会越高。在不考虑其文化传统核心理念对于异质文化的包容程度差异的基础上,在遇到与其本身文化价值观存在冲突的异质文化时,其本身文化价值观念越坚定的人采取抵触和排斥的处理方式的概率越高。
目前中国高校中的外国留学生群体以20岁左右的“90后”为主体,这一年龄段的青年正在摆脱“别人告诉我的世界”,进入“我认为的世界”,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我架构的关键时期。他们从小树立起来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根基并不牢固,容易受到新的文化环境的影响。21世纪网络技术的普及让世界青年学生的信息来源更丰富,思维更活跃,更具有自我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更客观地审视陌生的文化,并愿意了解不同的文化,对多元文化环境更包容。相比较其他外国人来说,在中国留学期间所处的多元文化相互渗透、冲突和融合的校园文化环境会对外国留学生自身文化价值观的确立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三)跨文化交际的行业特点
自世界上第一所现代意义大学的建立至今,学术自由都是东西方高等教育的绝对核心理念。大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为不同学术观点的老师和学生提供开放的平台进行沟通与交流,同一学院甚至同一科室教授的学术观点可以完全相左,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就一个学术观点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高校文化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学生有独立的思考和自己的意见,而不是墨守成规,唯书本和老师马首是瞻。高校对文化自由的追求是学术自由精神在文化层面的支撑。相比较社会团体和公司企业对团队文化融合的重视,大学对文化差异有更高的容忍度。无论你是穆斯林还是信仰耶稣,无论你是黑皮肤还是黄头发,都可以在大学里平等地学习和生活。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是大学之“大”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诠释。
二、高校中外学生融合现状
依据跨文化关系理论的观点,中外学生融合是中华文化与异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是共处于高校校园中的中外学生彼此适应,并建立有效的社会交际关系的过程。中外学生融合不仅会受到国家政策导向、学校规章制度等“看得见的”的因素的直接影响,不同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深层次结构也在其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中外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程度和现实阻碍具有更强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一)多元校园文化的困境
多元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主题词是“不同”,不同的饮食习惯、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学习态度、不同的传统风俗和文化禁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信仰等。在接受大学教育前,大部分中国学生都没有与外国人长期真实接触的经历,他们了解不同国家青年人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外国影视作品和网络媒体,他们的成长中没有接受“如何处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与沟通问题”的有关教育。正因为如此,中国学生对真正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外国人充满好奇,希望认识并了解他们,但面对如此多的“不同”,中国学生并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恰当的处理能力。在外国留学生群体中,这种“不同”带来的心理冲击更明显。在到山东大学学习之前,俄罗斯留学生侯强很憧憬中国,认为“这里有神秘古老的文化,人们都很善良,并严格遵守孔子的思想”,到山东大学后,他发现现实的中国很不一样,“我在中国有时候觉得生活得很累,因为人很多,而且中国人不喜欢排队。我觉得中国人很自私,只关心自己,不会去帮助陌生人”。来自智利的留学生阿诺则对中国人的说话方式很不适应,“中国人对不同身份的人说话的用词和语气都很不一样”,让他难以理解。外国留学生因个人经历、媒体宣传或心理落差等原因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的刻板印象,成为跨文化适应的一个重要阻碍。
外国留学生在山东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会遵循跨文化适应U-曲线模式,有着蜜月期、危机期、复原期和双文化适应期的阶段划分。跨文化适应危机期通常出现在外国留学生到中国以后六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内,陌生环境带来的新鲜感逐渐褪去,截然不同的文化环境和语言障碍让他们变得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选课、听不懂老师的授课内容、找不到可以谈心的朋友……这是留学生最难度过的时期。在巨大的文化冲击下,外国留学生会变得脆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山东大学为留学生单独选课、有条件地独立组班上课等留学生集中管理的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也无法满足中外学生对彼此自由开放了解的渴望。
(二)中外学生有效融合的局限性
1.理论指导的欠缺
中外学生的融合机制建设需要在跨文化交际学、高等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理论的指导下完成。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尚不完善,其理论成果主要依据西方国家的社会调研得来。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状况有特殊性,国外的跨文化交际理论架构对中国高校跨文化融合机制建设的指导价值要经受实践的检验。高等教育学和心理学中的跨文化研究重要针对中华文化圈内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研究,管理学视角下的跨文化研究更多地存在于企业管理方向,研究跨国公司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各学科都没有针对高校中文学生之间沟通与交流机制建设研究的成熟理论。
2.政策性引导未能有效落实
促进高校中外学生在管理和教育上的相互融合,是本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点关注课题。教育部多次发文倡导在高校中逐步实现外国留学生的“趋同化”管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在政策保障方面:不断完善来华留学政策、法规、制度。明确政府、来华留学教育机构和留学人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保证来华留学工作依法、科学、规范,营造来华留学工作良好的法制环境,形成有利来华留学事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在教育管理方面:积极推动来华留学人员与我国学生的管理和服务趋同化,加强中国法律法规、优秀传统文化和国情教育,帮助来华留学人员客观了解中国社会发展情况……”中外学生的趋同化管理是在包容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创造多元文化间相互碰撞与交锋,相互交流与融合的条件,让不同文化的学生具有同等地位的校园身份,都有了解和学习彼此之间文化的机会,是中外学生融合机制的一个很好的探索。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的指导方针切合目前中国高校中外学生融合机制建设的需求,但这一宏观指导政策在高校中没有得到切实执行,在缺乏实践经验的前提下高校对管理方式的深入改革普遍持谨慎态度。
3.体制制约
根据留学生管理职能归属的不同,目前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机制主要有六种模式:大部制模式、留学生处模式、国际教育学院模式、国际处模式、留学生委员会模式和一体化模式。无论是哪种留学生管理模式,高校的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职能都分别归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在工作协调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难度,外国留学生不能与中国学生平等地享受学校资源,在工作都未能从根本上打破高校中外学生交流与融合的体制性障碍。
三、构建中外学生融合机制的路径
(一)留学生社团组织建设
人的社会属性不会因为文化的不同而改变,来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学生都有相互认识和了解、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内在需要。留学生社团与自治组织在打造和谐跨文化校园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在欧美高校中得到广泛的印证,在中国高校中建立留学生社团组织或者允许留学生加入中国学生的社团组织是促进中外学生交流与融合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各高校来华留学生群体长期以来并没有成立学生社团等自治组织,在2010年教育部发布的留学中国计划中,教育部明确在来华留学生群体中成立自治组织的合法性,鼓励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成立留学生联谊会、留学生兴趣社团等自治组织,组织建设留学生社团。留学生联谊会的性质类似于中国学生会,是来华留学生群体的民意代表机构,通过这样的学生组织可以增强来华留学生群体的团体性和归属感,留学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参与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管理,从一个跨文化环境中单纯的接受者、经历者转变为参与者。留学生联谊会这样的学生组织可以在新老外国留学生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有助于留学生提高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缩短跨文化危机适应期。学生社团是“中国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学生在自愿基础上结成的群众组织。这些社团可打破年级、系科以及学校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②。学生社团是建立在留学生共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自愿组成的学生组织,成立留学生社团或者允许留学生加入到学校已有的中国学生社团中,将一部分志趣相投的学生团结,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更重要的是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的桥梁,可以让中外学生和留学生之间迅速拉近距离,帮助外国留学生减弱对陌生环境的排斥,更好地融入校园文化生活。 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与国际事务部在2012年开始试点推行国际化社团建设,采用趋同化管理下双重指导的相对稳妥的运作模式,第一,鼓励外国留学生加入已经成立的以中国学生为主要成员的学生社团。校级学生社团是否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会员的资格由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社团联合会根据该社团上年度综合考评成绩和社团性质,兼顾外国留学生的兴趣偏好民主决定。获得精品社团和优秀社团称号的学生社团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会员的基本资格,在此基础上中华才艺类、体育类、舞蹈类等外国留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生社团会优先进入考虑名单,而政治理论研究型学生社团暂时不允许接收留学生会员。社团联合会每年10月份举办外国留学生会员纳新专场,具有接收留学生会员资格的校级学生社团统一纳新。无论是否具有接收留学生会员的资格,所有校级社团都接受社团联合会的指导,留学生会员与中国学生会员一样要遵守社团活动规则,参加社团活动。社团联合会如有涉及留学生会员的事务无法处理,可以咨询国际事务部。第二,允许留学生基于共同兴趣爱好成立自己的学生社团。留学生社团以文体类社团为主,可以根据留学生自己的特点制定社团章程,留学生社团要接受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社团联合会和国际事务部的双重指导见图。
图 山东大学留学生社团组织建设模式示意图
(二)中外学生互动平台建设
创造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校园环境,增加外国留学生了解和熟悉中国的社会生活环境的机会,帮助他们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建立社交圈,是稳定跨文化校园环境的重要方面,也是帮助留学生克服文化冲击的根本性措施。一个健康的跨文化校园文化环境应该是开放的、平等的、自由的,是一个多元文化求同存异的存在状态。高校在教学和生活设施、管理制度的设置上应考虑中外学生的共同需求,最大限度地为中外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构建便捷的平台。譬如在校园网站建设上,可以考虑加入英文版面,在页面布局和功能设置上更国际化,方便中外学生使用;在校园文化活动和比赛的安排上兼顾中外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一些中外学生合作项目,并使之常态化,等等,都对中外学生融合机制的建设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中外学生互动平台建设的重要一环应当是在中国学生自治组织与外国留学生自治组织之间建立一个有效沟通的渠道。学生自治组织在文化交流方面有独有的优势,它可以将零散的、自发的、个体的文化交流整合、以团体的形式显现,规模更大,资源占有度更广,活动影响力更强。同时,学生自治组织有活动自主性,避免过多的学校行政干预的痕迹,活动形式和内容更受到学生的欢迎。推动中外学生自治组织从学生活动层面建立常态化的联系,可以丰富两大组织的活动内容,拓展活动规模,也可以将中外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规模化。通过共同的兴趣或者参加共同的活动认识和了解,让中外学生在这种自然的跨文化交际环境中相互审视,相互了解,更容易在中外学生之间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形成彼此都能接受的第三文化沟通体系,其跨文化交际效果远比自发的个体性的语言伙伴式的交流或者是学校安排的文化考察类的互动更自然和真实。
(三)学生活动资源的整合与分配
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的举办权、学生活动场馆的管理权等高校学生活动资源主要掌握在团委、学工部、研工部等中国学生管理部门手中,这些部门在职能设定和传统的工作理念上都没有将外国留学生纳入自己的工作服务范畴,甚至根本没有把外国留学生看做是学校的学生。因此,在学校资源的分配上留学生群体通常会被边缘化,只有在需要彰显校园国际特色的时候才会考虑外国留学生的参与,在日常校园活动资源分配上中外学生所占有的比例十分不均衡,外国留学生可以参加的校园文化活动十分有限,不能满足他们的文化活动需求。高校应从学校政策层面整合校园学生活动资源,强调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的同等地位,为中外学生的交流与融合创造更多的机会,合理优化学校学生活动资源的配置。
注释:
①苏国勋,张旅平,夏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6.
②中国大百科教育卷http://ecph.cnki.net.
参考文献:
[1]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第二版.
[2]B.D.Rubin&LP.Stewart,Communication and Human Behavior,4th ed.(Boston:Allyn and Bacon,1998).
[3][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著,闵惠泉王纬徐培喜等译.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北京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会编.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5]中国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编.来华留学教育管理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6]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编.2000-2011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内部资料,2001-2011.
[7]林宣贤著.从文化冲突看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改进.中国电力教育,2009,总第134期.
[8]强百发著,基于文化差异下的来华留学生管理.现代教育管理,2010(2).
[9]余蓝著.跨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国科技信息,2005(13).
关键词: 高校学生工作 中外学生融合 机制建设
与美国等移民大国跨文化交际在社会中的广泛性和普遍性不同,中国最具典型性的跨文化交际环境便是接收来华留学生的高等学府。自1950年我国首次接收第一批来自东欧的留学生开始,我国已接收来华留学人员共计98万人次。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的人数逐年递增,来华留学人数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仅2011年5412万人次外国人入境者中来华留学生人数就超过29.2万人次,留学生已经成为高校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群体。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不但巩固了留学生教育在我国外交政策中的重要地位,而且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留学生的规模和结构优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大学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2010—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十六章强调要“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优化来华留学人员结构,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搭建高层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与政策对话平台,加强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籍的多元化,让高校跨文化交流研究的必要性日益凸显。学生工作是高校中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工作内容之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从学生工作的角度探讨如何避免跨文化冲突,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建立符合国情的科学的中外学生融合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跨文化高校校园环境特点
(一)多元文化环境的复杂性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汉语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到中国学习,来华留学生规模将不断膨胀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世界各地涌入中国高校的外国学生带来的不仅有他们对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向往,还有留学生本国的文化价值观。来华留学生群体的加入打破了中华文化价值观独占高校校园文化环境中的局面,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理念随着来华留学生群体一并进入中国高校的社会环境中。文化是涵盖思想信念、表意符号、道德规范等内容的多层次复合体①。它植根于人们的灵魂深处,对人们的行为习惯、伦理道德和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予以改变。一百多个国家的不同文化与中华文化并存一校,决定了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多元化的基调。这种高度集中的多元文化并存现实,让文化价值观相互碰撞和异质文化相互交融的现实问题更突出,多元文化环境更复杂,不同文化之间存在与发展关系的处理更谨慎和微妙,文化冲突的危险系数直线上升。
(二)文化价值观的相对可塑性
文化对人类的影响自个人出生开始直至死亡,随着时间的积累,文化不断从伦理传统等社会深层次结构中汲取营养,由表及里,不断深入。单纯从理论的角度看,文化对个体外在行为表现和内在思想观念的影响强度与时间之间的联系可以用正相关的关系表述,人们在某一文化环境中浸濡的时间越长,他们对这一文化的认同感会越高。在不考虑其文化传统核心理念对于异质文化的包容程度差异的基础上,在遇到与其本身文化价值观存在冲突的异质文化时,其本身文化价值观念越坚定的人采取抵触和排斥的处理方式的概率越高。
目前中国高校中的外国留学生群体以20岁左右的“90后”为主体,这一年龄段的青年正在摆脱“别人告诉我的世界”,进入“我认为的世界”,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我架构的关键时期。他们从小树立起来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根基并不牢固,容易受到新的文化环境的影响。21世纪网络技术的普及让世界青年学生的信息来源更丰富,思维更活跃,更具有自我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更客观地审视陌生的文化,并愿意了解不同的文化,对多元文化环境更包容。相比较其他外国人来说,在中国留学期间所处的多元文化相互渗透、冲突和融合的校园文化环境会对外国留学生自身文化价值观的确立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三)跨文化交际的行业特点
自世界上第一所现代意义大学的建立至今,学术自由都是东西方高等教育的绝对核心理念。大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为不同学术观点的老师和学生提供开放的平台进行沟通与交流,同一学院甚至同一科室教授的学术观点可以完全相左,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就一个学术观点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高校文化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学生有独立的思考和自己的意见,而不是墨守成规,唯书本和老师马首是瞻。高校对文化自由的追求是学术自由精神在文化层面的支撑。相比较社会团体和公司企业对团队文化融合的重视,大学对文化差异有更高的容忍度。无论你是穆斯林还是信仰耶稣,无论你是黑皮肤还是黄头发,都可以在大学里平等地学习和生活。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是大学之“大”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诠释。
二、高校中外学生融合现状
依据跨文化关系理论的观点,中外学生融合是中华文化与异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是共处于高校校园中的中外学生彼此适应,并建立有效的社会交际关系的过程。中外学生融合不仅会受到国家政策导向、学校规章制度等“看得见的”的因素的直接影响,不同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深层次结构也在其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中外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程度和现实阻碍具有更强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一)多元校园文化的困境
多元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主题词是“不同”,不同的饮食习惯、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学习态度、不同的传统风俗和文化禁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信仰等。在接受大学教育前,大部分中国学生都没有与外国人长期真实接触的经历,他们了解不同国家青年人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外国影视作品和网络媒体,他们的成长中没有接受“如何处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与沟通问题”的有关教育。正因为如此,中国学生对真正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外国人充满好奇,希望认识并了解他们,但面对如此多的“不同”,中国学生并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恰当的处理能力。在外国留学生群体中,这种“不同”带来的心理冲击更明显。在到山东大学学习之前,俄罗斯留学生侯强很憧憬中国,认为“这里有神秘古老的文化,人们都很善良,并严格遵守孔子的思想”,到山东大学后,他发现现实的中国很不一样,“我在中国有时候觉得生活得很累,因为人很多,而且中国人不喜欢排队。我觉得中国人很自私,只关心自己,不会去帮助陌生人”。来自智利的留学生阿诺则对中国人的说话方式很不适应,“中国人对不同身份的人说话的用词和语气都很不一样”,让他难以理解。外国留学生因个人经历、媒体宣传或心理落差等原因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的刻板印象,成为跨文化适应的一个重要阻碍。
外国留学生在山东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会遵循跨文化适应U-曲线模式,有着蜜月期、危机期、复原期和双文化适应期的阶段划分。跨文化适应危机期通常出现在外国留学生到中国以后六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内,陌生环境带来的新鲜感逐渐褪去,截然不同的文化环境和语言障碍让他们变得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选课、听不懂老师的授课内容、找不到可以谈心的朋友……这是留学生最难度过的时期。在巨大的文化冲击下,外国留学生会变得脆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山东大学为留学生单独选课、有条件地独立组班上课等留学生集中管理的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也无法满足中外学生对彼此自由开放了解的渴望。
(二)中外学生有效融合的局限性
1.理论指导的欠缺
中外学生的融合机制建设需要在跨文化交际学、高等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理论的指导下完成。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尚不完善,其理论成果主要依据西方国家的社会调研得来。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状况有特殊性,国外的跨文化交际理论架构对中国高校跨文化融合机制建设的指导价值要经受实践的检验。高等教育学和心理学中的跨文化研究重要针对中华文化圈内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研究,管理学视角下的跨文化研究更多地存在于企业管理方向,研究跨国公司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各学科都没有针对高校中文学生之间沟通与交流机制建设研究的成熟理论。
2.政策性引导未能有效落实
促进高校中外学生在管理和教育上的相互融合,是本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点关注课题。教育部多次发文倡导在高校中逐步实现外国留学生的“趋同化”管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在政策保障方面:不断完善来华留学政策、法规、制度。明确政府、来华留学教育机构和留学人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保证来华留学工作依法、科学、规范,营造来华留学工作良好的法制环境,形成有利来华留学事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在教育管理方面:积极推动来华留学人员与我国学生的管理和服务趋同化,加强中国法律法规、优秀传统文化和国情教育,帮助来华留学人员客观了解中国社会发展情况……”中外学生的趋同化管理是在包容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创造多元文化间相互碰撞与交锋,相互交流与融合的条件,让不同文化的学生具有同等地位的校园身份,都有了解和学习彼此之间文化的机会,是中外学生融合机制的一个很好的探索。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的指导方针切合目前中国高校中外学生融合机制建设的需求,但这一宏观指导政策在高校中没有得到切实执行,在缺乏实践经验的前提下高校对管理方式的深入改革普遍持谨慎态度。
3.体制制约
根据留学生管理职能归属的不同,目前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机制主要有六种模式:大部制模式、留学生处模式、国际教育学院模式、国际处模式、留学生委员会模式和一体化模式。无论是哪种留学生管理模式,高校的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职能都分别归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在工作协调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难度,外国留学生不能与中国学生平等地享受学校资源,在工作都未能从根本上打破高校中外学生交流与融合的体制性障碍。
三、构建中外学生融合机制的路径
(一)留学生社团组织建设
人的社会属性不会因为文化的不同而改变,来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学生都有相互认识和了解、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内在需要。留学生社团与自治组织在打造和谐跨文化校园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在欧美高校中得到广泛的印证,在中国高校中建立留学生社团组织或者允许留学生加入中国学生的社团组织是促进中外学生交流与融合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各高校来华留学生群体长期以来并没有成立学生社团等自治组织,在2010年教育部发布的留学中国计划中,教育部明确在来华留学生群体中成立自治组织的合法性,鼓励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成立留学生联谊会、留学生兴趣社团等自治组织,组织建设留学生社团。留学生联谊会的性质类似于中国学生会,是来华留学生群体的民意代表机构,通过这样的学生组织可以增强来华留学生群体的团体性和归属感,留学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参与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管理,从一个跨文化环境中单纯的接受者、经历者转变为参与者。留学生联谊会这样的学生组织可以在新老外国留学生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有助于留学生提高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缩短跨文化危机适应期。学生社团是“中国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学生在自愿基础上结成的群众组织。这些社团可打破年级、系科以及学校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②。学生社团是建立在留学生共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自愿组成的学生组织,成立留学生社团或者允许留学生加入到学校已有的中国学生社团中,将一部分志趣相投的学生团结,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更重要的是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的桥梁,可以让中外学生和留学生之间迅速拉近距离,帮助外国留学生减弱对陌生环境的排斥,更好地融入校园文化生活。 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与国际事务部在2012年开始试点推行国际化社团建设,采用趋同化管理下双重指导的相对稳妥的运作模式,第一,鼓励外国留学生加入已经成立的以中国学生为主要成员的学生社团。校级学生社团是否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会员的资格由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社团联合会根据该社团上年度综合考评成绩和社团性质,兼顾外国留学生的兴趣偏好民主决定。获得精品社团和优秀社团称号的学生社团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会员的基本资格,在此基础上中华才艺类、体育类、舞蹈类等外国留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生社团会优先进入考虑名单,而政治理论研究型学生社团暂时不允许接收留学生会员。社团联合会每年10月份举办外国留学生会员纳新专场,具有接收留学生会员资格的校级学生社团统一纳新。无论是否具有接收留学生会员的资格,所有校级社团都接受社团联合会的指导,留学生会员与中国学生会员一样要遵守社团活动规则,参加社团活动。社团联合会如有涉及留学生会员的事务无法处理,可以咨询国际事务部。第二,允许留学生基于共同兴趣爱好成立自己的学生社团。留学生社团以文体类社团为主,可以根据留学生自己的特点制定社团章程,留学生社团要接受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社团联合会和国际事务部的双重指导见图。
图 山东大学留学生社团组织建设模式示意图
(二)中外学生互动平台建设
创造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校园环境,增加外国留学生了解和熟悉中国的社会生活环境的机会,帮助他们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建立社交圈,是稳定跨文化校园环境的重要方面,也是帮助留学生克服文化冲击的根本性措施。一个健康的跨文化校园文化环境应该是开放的、平等的、自由的,是一个多元文化求同存异的存在状态。高校在教学和生活设施、管理制度的设置上应考虑中外学生的共同需求,最大限度地为中外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构建便捷的平台。譬如在校园网站建设上,可以考虑加入英文版面,在页面布局和功能设置上更国际化,方便中外学生使用;在校园文化活动和比赛的安排上兼顾中外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一些中外学生合作项目,并使之常态化,等等,都对中外学生融合机制的建设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中外学生互动平台建设的重要一环应当是在中国学生自治组织与外国留学生自治组织之间建立一个有效沟通的渠道。学生自治组织在文化交流方面有独有的优势,它可以将零散的、自发的、个体的文化交流整合、以团体的形式显现,规模更大,资源占有度更广,活动影响力更强。同时,学生自治组织有活动自主性,避免过多的学校行政干预的痕迹,活动形式和内容更受到学生的欢迎。推动中外学生自治组织从学生活动层面建立常态化的联系,可以丰富两大组织的活动内容,拓展活动规模,也可以将中外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规模化。通过共同的兴趣或者参加共同的活动认识和了解,让中外学生在这种自然的跨文化交际环境中相互审视,相互了解,更容易在中外学生之间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形成彼此都能接受的第三文化沟通体系,其跨文化交际效果远比自发的个体性的语言伙伴式的交流或者是学校安排的文化考察类的互动更自然和真实。
(三)学生活动资源的整合与分配
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的举办权、学生活动场馆的管理权等高校学生活动资源主要掌握在团委、学工部、研工部等中国学生管理部门手中,这些部门在职能设定和传统的工作理念上都没有将外国留学生纳入自己的工作服务范畴,甚至根本没有把外国留学生看做是学校的学生。因此,在学校资源的分配上留学生群体通常会被边缘化,只有在需要彰显校园国际特色的时候才会考虑外国留学生的参与,在日常校园活动资源分配上中外学生所占有的比例十分不均衡,外国留学生可以参加的校园文化活动十分有限,不能满足他们的文化活动需求。高校应从学校政策层面整合校园学生活动资源,强调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的同等地位,为中外学生的交流与融合创造更多的机会,合理优化学校学生活动资源的配置。
注释:
①苏国勋,张旅平,夏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6.
②中国大百科教育卷http://ecph.cnki.net.
参考文献:
[1]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第二版.
[2]B.D.Rubin&LP.Stewart,Communication and Human Behavior,4th ed.(Boston:Allyn and Bacon,1998).
[3][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著,闵惠泉王纬徐培喜等译.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北京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会编.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5]中国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编.来华留学教育管理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6]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编.2000-2011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内部资料,2001-2011.
[7]林宣贤著.从文化冲突看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改进.中国电力教育,2009,总第134期.
[8]强百发著,基于文化差异下的来华留学生管理.现代教育管理,2010(2).
[9]余蓝著.跨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国科技信息,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