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控专业“过程原理与设备”教学内容设计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xia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过程原理与设备”课程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此课程研究的是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化工单元设备的原理、结构、选型及工艺尺寸的计算。针对上海理工大学教学和研究的特色,对教学内容的设计进行了探讨,授课内容以传质为主,传热、传动量为辅,使学生从工程角度出发,在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单元操作的原理,设备的结构、选型及相应的单元操作的设计型、操作型的计算。
  关键词:过程装备控制工程;过程原理与设备;教学内容
  作者简介:苏文献(1967-),男,山东栖霞人,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孙丽(1982-),女,山东海阳人,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上海 200093)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1K12301002)、上海理工大学核心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581130100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120-02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前身是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简称“化机”),1998年根据发展需要,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大学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化工设备与机械(本科)专业更名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该专业主要研究石油、化工、炼油、轻工、核能与电力、冶金、环境、食品及制药等过程工业中处理流体和类流体必需的装备、技术与控制等。属于融机械、化工和控制等多工程学科领域于一体的复合交叉型学科。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本科专业相对应的研究生教育的学科名称为化工过程机械,属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主要研究能量以热和功及其他相关的形式在转化、传递过程中的基本规律,以及按此规律有效地实现这些过程的装备及系统所涉及的应用科学及应用基础科学;主要应用于工农业、国防领域,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同时又几乎与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密切有关,可以推动人类更好地利用能源与现代动力技术的发展。
  上海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依托于我校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该学科具有博士后流动站,并在1997年第一批被批准为我国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所属二级学科化工机械方向在70年代就已具有培养硕士和博士的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不断修改和丰富本科生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开设了“过程原理与设备”课程,作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和不断探索,在教学方法、授课内容设计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专业概况和课程定位
  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更名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后,其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根本变化。更名后的专业,从单纯的机械学科转向机械与控制交叉学科。虽然它自己仍然属于机械大学科,但它和通用机械有区别,与原来的行业范围局限于化工不同,新行业可以广泛服务于机械、电子、化工等相关过程工业;同时,新行业的发展也和机械电子、控制工程、化工机械、动力机械等密切相关。过程工业,通常来说,是利用化学和物理方法改变物料物化性能,用以生产新产品的加工工业,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等众多相关行业部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主要涉及的对象是与流程有关的物料,从原材料到成品或者半成品过程中需要经过一系列化学或者物理变化。因此,整个过程需要有数量不同、功能各异的单元操作并联或者串联组成,而每一个单元操作均需要一个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设备或者机器来完成。每个单元操作对应的设备称为单元设备,而这些单元设备需要用一系列的部件如阀门、管道、三通等连在一起构成过程装备。在过程工业中,通常需要确保各个单元设备以及整个装备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因此需要对各个流程中的物料的各种相关参数进行严格控制,如压力、速率、温度、浓度等。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以过程装备的设计、制造、运行、维护、管理为主体,过程工业原理与装备控制技术应用为两翼的多学科交叉型专业。通过系统学习,学生将具有较强的机械基础、过程装备、力学基础、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好的工程技术基本素质和综合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其培养目标是具备过程装备设计制造及其控制理论,并具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控制、维护管理等综合能力的高级科学研究和技术人才。
  我校以科研教学型为办学定位。“过程原理与设备”课程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之一,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课程。该课程既讲原理又讲设备,涉及知识全面;由理论到应用,教学逻辑明确。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有很大帮助。同时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因此,做好“过程原理与设备”课程建设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二、授课内容设计
  过程工业,一般来说,都与热量传递、能量传递及质量传递有关。过程工业中涉及的所有的机器(动设备)和(静)设备,均属于过程装备。过程装备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流体动力过程及设备
  满足流体力学等相关规律的过程及设备。如液体的输送与气体的增压,气液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液体的搅拌等。所用的设备有泵、鼓风机、离心机、压气机、管道、沉降室等。
  2.传热过程及设备
  满足热量传递等相关规律的过程及设备。如冷却、蒸发等。所用的设备有冷凝器、蒸发器、锅炉等。
  3.传质过程及设备
  满足质量传递等相关规律的过程及设备。如干燥、分馏、吸附、吸收、结晶等。所用的设备有:干燥器、萃取塔、结晶器等。
  4.机械过程及设备
  满足固体力学等相关规律的过程及设备。如固体的粉碎、筛分、输送、给料等。常见的设备有粉碎机、振动筛、输送设备、给料器等。   5.化学过程及设备
  满足化学反应等相关规律的过程及设备。如还原、氧化、加氢、水解、加聚等。常见的设备有搅拌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以及流化床反应器等。
  “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为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三大基础课程。“过程原理与设备”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主修课程,其授课内容大体与化工原理相近。由于传热、传动量两部分内容已由其他老师在“传热学”、“过程流体机械”中主讲,故在本课程中授课内容以传质为主,传热、传动量为辅。课程讲述质量传递原理、换热、蒸发传热单元操作及吸收、精馏、萃取、吸附、结晶、膜分离等传质单元操作;热量、质量同时传递过程的特点及增减湿和干燥操作。具体内容包括:
  分离过程与传递现象,介绍混合物组成,基本操作方法和常用设备,传质分离的动力学方程;吸收基本原理,气液相平衡、传质机理与传质速率、低浓度气体的吸收与计算,高浓度气体吸收、多组分吸收、化学吸收和解吸,吸收塔的结构和设计;蒸馏基本原理,双组分溶液的气液相平衡、简单蒸馏、平衡蒸馏和精馏及其双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和分析,间歇精馏和特殊精馏、多组分精馏,蒸馏塔的结构和设计;气液传质设备的工艺设计;液液平衡关系、部分互溶物系的萃取计算、完全不互溶物系的萃取计算及溶剂的选择,其他萃取方法及萃取设备;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干燥速率和干燥时间,干燥器的类型、性能、结构;蒸发原理、设备及计算热量传递基础,单效蒸发和真空蒸发的概念和计算,单效蒸发和提高加热蒸汽经济性的其他措施及其蒸发设备;颗粒与颗粒层的特性、流体与颗粒间的相对运动及其流体通过颗粒床层的流动、重力沉降和过滤计算,了解气体净化的其他广泛应用和设备;膜分离传质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
  目前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所用教材是陈敏恒等编著的《化工原理》(上、下)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所用参考教材有:蒋维钧等编著的《化工原理》(上、下)(清华大学出版社),何洪潮等编著的《化工原理》(科学出版社),张斌编著的《过程原理与设备》(东北大学出版社)等。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不断探索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总学时数受限定的情况下,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既压缩了课时,又避免了该课程与学院基础课程内容上的重复;在与其他课程的配置上,将该课程与“专业实验”课程的进度合理搭配,用实验设备模拟真实设备,边学边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同时,还注意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利用计算机教学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论
  “过程原理与设备”课程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内容涵盖广、实践应用性强。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和探索,我校走出了一条内容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实践和创新的特色之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连续多年的高就业率和来自企业的积极反馈,体现了我校“过程原理与设备”教学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敏恒,丛德滋,方图南,等.化工原理(上、下)[M].第三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2]蒋维钧,戴猷元,顾惠君.化工原理(上、下)[M].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冯宵,何洪潮.化工原理(上、下)[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张斌.过程原理与设备[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王意琴)
其他文献
弹性体部件的使用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老化过程。使用过程中,机械动态(疲劳)、氧化过程、温度、紫外光(光氧化)和腐蚀性介质的作用均会导致弹性体材料物理、化学性能上
刘焯教授认为多发性抽动症的发生主要与肝风、痰火有关,病位在肝,与心、脾、肺关系密切。辨证属心肝火旺证,自拟文静汤,重在镇肝息风、清火化痰,并随症加减。同时配合良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