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的变与不变

来源 :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i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略究竟是固定不变的还是灵活可变的?简单地回答——是灵活可变的。挑战在于如何让战略既固定又灵活,既加快公司决策和执行的速度,也提升决策和执行的质量。
  成功的战略家清楚:战略必须是可以调整、动态变化、灵活机动的。这是因为每个战略都是对未来的赌博,而每天都会出现关于未来如何发展的新知识和信息。技术革新、政治运动、法规变化、竞争对手的颠覆、客户期望的变化、组织人员的流失,以及各种各样的其他因素让那些“以事实为基础”、深思熟虑、有理有据的战略变得毫不相干、过时落伍。而且,每家公司及其业务都面临着不断涌现的新挑战和新机遇,要求它们做出变革,改变原来的经营模式和成功方式。因此,战略的真正工作从未结束,它每一年甚至每一天都在调整。
  诺思通公司(Nordstrom)认为战略是持续可变的。在每一次高管会议和董事会会议上,公司领导都会讨论如何应对那些事关公司价值的战略挑战和机遇。他们讨论的问题和机遇非常广泛,例如是否要成立面向年轻女性的时装部门,如何投身电子商务革命,如何实现零售店面的数码化,等等。旧的挑战和机遇一旦得到了合理应对,就被新的挑战和机遇所取代(每家公司都是如此)。这大大提高了公司决策和执行的效率。这也使得战略成为领导者手中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变化、灵活机动,而且极为有效的管理工具。
  按照一般经验来看,公司每年应该会做两到三个重大战略决策,而每个决策可能相当于公司经济价值的5%~10%。因此,公司战略必须每五年就彻底换一换——当然不是说一次性全部替换。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战略都应该是灵活可变的?我们还不能马上得出这个结论。尽管公司战略可以变化,而且也应该不断变化,但战略的基础不应该改变。
  从整个公司的角度出发,要建立起为公司业务增加价值的独特方式可能需要花费数年时间,而这些独特方式可能只适合特定的业务类型。这就是为什么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避开了高科技公司路线,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退出了食品领域,而富国银行(Wells Fargo)之前一直远离投资银行业务(在最近的金融危机中它收购了Wachovia银行后才开始涉足投行业务)。公司可以在短短数月内快速改变它的业务组合,但是要培养支持新业务的能力,从而改变业务组合的增值方式则需要多年时间。例如,菲多利公司(Frito-Lay)不通过物流中心直接配送至门店的模式,Inditex集团的“快时尚”供应链,丰田公司的生产体系都经过多年时间才磨炼成真正的差异化根基。公司战略的基础应该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同样,从业务单元的角度出发,要确立令人信服的价值主张,并培养能够实现这种主张的能力绝非一日之功。频繁或突然改变目标客户群或核心价值主张,会导致目标也变动不定。彭尼公司(JC Penney)可谓突然改变业务战略的最新代表。该公司原来靠促销来销售大部分自有品牌的服装,如今突然改弦更张,走店中店天天“低价”销售品牌百货的路线,让客户大为震惊,公司自身的能力体系也大受冲击。
  我们来看一下诺思通公司和彭尼公司在战略管理上的差别。诺思通公司的领导者不断对商品陈列、门店、渠道等有关战略的各个方面提出质疑,充分利用能够支撑公司战略和业务战略的重要抉择,而彭尼公司则是彻底与过去的根基告别。
  聪明的战略家能够让公司随着环境和情况的变化调整战略。他们并不抱守“制定了战略就得拼命执行”这样的思维定式。他们的思维模式是:“我们会努力执行战略,但也会不断地质疑它,改善它。”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强大的根基。如果公司一向很清楚如何为业务增加价值,领导者就能对业务组合做出更合理的安排。如果领导者了解差异化能力的构成要素,他们在给增长要务排序时,就会把重点放在利用并强化这些能力上。如果公司内各项业务定位明确,而且与自己的目标客户、价值主张,以及差异化能力保持一致,那么这些业务部门的人员对于应该出售什么商品,进入或退出哪些市场,如何管理新产品的开发,如何管理成本,投资什么领域等所有涉及赢得客户、占据市场领先地位的选择,都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公司战略必须每天都保持变化,否则就会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但是战略中的大部分也需要保持稳定,否则公司的所有决策和行动会因缺乏方向和凝聚力而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成功的战略家知道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亲爱的读者,你呢?
  ■ 翻译:李君
其他文献
“对品牌而言,要进入海外市场,就要讲国际语言,不单只是中英文的文字表述,而且包括商业的规范,设计和视觉的‘语言’。”  品牌设计绝对会影响拓展海外市场的结果。许多中国品牌,甚至亚洲品牌,在进军海外市场时,都面临着如何使品牌“被看见”的难题——对品牌而言,要进入海外市场,就要讲国际语言,不单只是中英文的文字表述,而且包括商业的规范,设计和视觉的“语言”。方圆品牌要快速进入海外市场,仅凭一个以中文为主
期刊
我有一匹神奇的坐骑,一旦跃上它,整个人就自动换成探险模式;一旦它启动起来,我就别无他想,头脑和身躯瞬间融为一体;一旦它转动起来,我唯一能期待的就是意料之外的狂喜。从慢到快,再到飞快,直到风驰电掣,我无法预测我前方的挑战是什么,而这正是它给我带来的最大乐趣。  这个坐骑是什么?你们应该已经知道答案了。没错,它是自行车,我的自行车。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最喜欢的运动是骑自行车。走出办公室,骑自行车就是我
期刊
一提到董事会,人们眼前浮现出的是权力、财富与特殊待遇交织而成的显赫图景。董事会会议室的中央是一张象征着权力的会议桌,宽阔巨大,油光铮亮,董事们围着会议桌正襟危坐,会上的决策事关公司治理大事与众多员工的生计。这里理所当然是工商大亨的“皇庭”。  至少一般人都是这么认为的。25年前,我与伊丽莎白·麦基弗(Elizabeth MacIver)合作撰写了Pawns or Potentates: The R
期刊
从1900年通用电气(GE)建立第一个工业实验室开始,研发便成了企业的绝密之事。安全协议被认为与科学笔记同等重要。工业间谍就如同政治间谍一样盛行。  苹果公司(Apple)是全世界最具创新力的公司之一,在保密工作方面非常出名。即便是号称“不作恶”的谷歌公司(Google)也推出了自己超级保密的研究中心。  但是,在暗中较劲的间谍活动之外,开放式创新已渐成气候。转折点就是亨利·切斯布罗(Henry
期刊
多年前拜访一个身为知名外企中国区总裁的朋友,他谈及自己历经的酸甜苦辣以及今日的成就,我问:So what?他一下子激动起来:你可别问我这个问题,闹得我头痛。呵,朋友的玩笑也不完全是玩笑。So what?这个问题真的让人头痛,尤其对于许多功成名就,却还年轻力壮的领导者而言,更是如此。  某些企业将愿景用特大号字体写在墙上:在某某年以前将我们公司带到行业前三或者第一。岂知,这样的口号或许激励着老板自己
期刊
目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市场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来自国际企业的竞争也不断加剧,中国企业已经无法像过去那样依赖于低成本优势。《中国汽配:离世界一流有多远》一文所描述的中国汽车配件供应商的境遇,也正是其他行业的企业所面临的困境。那么,中国企业该如何在变化的环境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对于这个问题,埃森哲公司在今年发表的关于“中国企业如何实现卓越绩效”的报告中指出:在严峻的内外挑战下,中国企业必须实施战略性
期刊
前几天在微信群里和大家讨论了西贝莜面村的“非常好吃”战略和业务模式,当时比较零散,现在整理出来,继续和大家探讨。  一、为什么是“非常好吃”战略?  还得先从战略讲起,因为战略讲求先胜而后战,那么,什么战略能让西贝未战先胜呢?我们的愿景是开遍全球每一个城市,成为顾客最爱。这是一个比我们自己更博大的承诺,如何实现?靠西贝原有战略和业务模式基本没戏,必须变革。  前段时间我参加眉州东坡王刚、梁棣带队的
期刊
迷惑的L(外企职场新人):  去年11月我来到现在的公司,到今天一年多了,刚来的时候是在客服岗位,试用期一过,就被老板提拔到市场部。  这家公司是个小型外企,主营世界500强企业的软技能培训。客服的工作就是准备培训所需的教材,并和客户沟通好培训前后的一些事宜。到市场部后,我的工作强度和压力都比之前大很多,但是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即使加上提成,工资也要比之前在客服部时低很多。目前老板回他自己的国家去
期刊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对产品进行公开评论,他们的声音会被无限放大,可能一个差评就能毁掉一家企业,一个好评就能成就一个品牌。所以说,消费者对企业的影响举足轻重。因此,拥有一批忠实的粉丝,建立稳定增长的消费者资产,对所有企业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也成为企业在这个时代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1消费者资产立方体  消费者是企业的资产,这句话我们总挂在嘴边,尤其是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但究竟如何
期刊
餐饮是一个神奇的行业。中国人创业,最有可能的选择就是开餐馆。多少闯荡海外的华人靠餐饮谋生,国内多少影视明星大腕下海首选开餐厅,似乎餐饮业的门槛最低。然而,餐馆也是最考验管理能力的行业之一。君不见,电商界公认个人能力超强的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生平唯一折戟沉沙的憾事就是做餐饮失败。1996年,刘强东倾所有积蓄二十多万元开了一家餐厅,采用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和现在的海底捞火锅如出一辙,却不到一年就全部赔光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