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东非海域近5年来发现了一系列大气田,主要分布于鲁武马盆地和坦桑尼亚盆地,可采储量达3.8×1012m3。通过区域构造演化、盆地构造—沉积特征研究,认为该区主要经历了3期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非海域近5年来发现了一系列大气田,主要分布于鲁武马盆地和坦桑尼亚盆地,可采储量达3.8×1012m3。通过区域构造演化、盆地构造—沉积特征研究,认为该区主要经历了3期构造—沉积演化阶段:1晚石炭世—早侏罗世卡鲁裂谷期,以河流相、湖相和三角洲相沉积为主;2中侏罗世—早白垩世马达加斯加裂谷期,以陆相和浅海相沉积为主,发育主力烃源岩;3晚白垩世—第四纪马达加斯加漂移期,以被动大陆边缘沉积为主,海底扇、斜坡扇和重力流水道等浊积砂岩构成主力储层,泥岩构成良好的区域性盖层。大气田主力成藏组合包括鲁武马盆地
其他文献
HJB三维工区地表起伏剧烈,低降速带速度和厚度变化剧烈,造成三维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严重,地震资料成像质量较差,目的层波组特征难以连续追踪等问题。在三维地震资料静
对周长地区延长组长9油层组浊积岩进行研究,并通过油源条件、储层特征、储盖组合、排烃压力对其致密油勘探意义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周长地区浊积岩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发育
自白垩纪以来,加蓬海岸盆地经历了裂谷期、过渡期和被动大陆边缘沉积期。Salsich区块位于加蓬海岸盆地北加蓬次盆,油气成藏以盐上层系为主,沉积建造主要为白垩系。油气藏分布
针对东部老油区日益复杂的勘探局面,提出了一种“有油推断”评价方法。其工作思路是根据油气成藏体系的基本原理提出的一种勘探目标逆推评价方法,具体流程为在成熟盆地的勘探中
含油气盆地太古宇逐渐成为现实的油气勘探领域之一.针对油气勘探工作中盆地覆盖区基底——太古宇的岩石类型难以判识的问题,以济阳坳陷太古宇为例,借鉴其周边露头区太古宇的
基于国际商业数据库油气田数据和盆地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分析了巴西东部海域深水盐上碎屑岩油气成藏条件和勘探方向。巴西东部海域盆地群经历了早白垩世凡兰吟期—早阿普特
以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基础理论为指导,系统开展了西非Termit盆地白垩系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明确了下步勘探的重点目标层系及区带。研究表明,Termit盆地白垩系可划分为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