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支持

来源 :科学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jiu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及各区域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成绩显著。但也存在着创新能力及动力严重不足和产业层次较低等问题,关注科技自主创新对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信息产业 自主创新
  
  信息产业较长时期的持续高增长,使得产业规模总量迅速扩张,从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呈现出持续性和规模性的特征。信息产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感应度和带动性都很高的产业。因此,认识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区域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研究区域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问题,探讨其发展对策,对于信息产业自身可持续发展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持续不断地促进尤为重要。
  
  1,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信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信息产业平均增长速度为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3倍左右。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势头更是强劲,它不仅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而且已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行业,其增加值在GDP的比重不断提高。
  2000年至2005年间,信息产业增加值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长率22.9%(按当年价格计算),明显高于GDP1O.75%的年均增长速度。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为信息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年均增长率26.58%;2002年后邮电业实现电信业务与邮政业务的分离,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通信行业增加值总量大幅增加,年均增长12.08%;随着软件技术和产品创新取得较大进展,国产软件业保持快速发展,软件业年均增长率38.22%,仅2005年一年的增加值就占全国GDP的2.1%,占全球软件产业总额的5.9%;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势头也非常强劲。我们发现,信息产业规模发展日益成型,速度提高明显,产业增加值增量占GDP增量的贡献率比率呈上升趋势,GDP增量中信息产业的贡献比率逐年提高,地位凸显。由此得到的信息产业对GDP的拉动率也呈上升趋势,由2001年的O.78%上升到2005年的2.91%,对GDP的拉动效应不断加强。
  近年来,信息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尽管我国信息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信息产业发展不平衡
  信息产业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和产业门类不平衡。我国信息产业的地区分布相对集中在经济发达的省区,目前已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地区和环渤海京津地区的四大信息产业生产基地,而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地区信息产业极其薄弱。就信息产业门类而言,也呈现不平衡态势,表现在计算机、数据库、通讯等产业发展较快,而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相对滞后。
  
  1.2信息产业集群发展优势不明显
  当前,全球信息产业发展已经越来越呈现出集群化的趋势。产业集群所具有的协调效应、网络效应,可以有效地降低要素的协调成本和使用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使信息产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目前我国信息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产业、信息传媒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业,并呈现出产业链短,结构单一,且链条之间缺乏关联性的现状。信息产业集群的行业分布也很不均衡。集成电路产业、IT服务业,软件产业及其他信息服务业所占比重较低的问题十分突出。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水平落后,直接导致信息产业发展遭遇瓶颈制约。同时,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滞后,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发展与扩大的需要。如果不尽快改变我国软件产业落后的局面,电子信息产业也会变成无源之水,信息化变成无本之木,还会制约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1.3信息产业“空心化”现象明显
  我国较多地区以发展信息技术组装型产业为主,但发展这种组装型信息产业容易形成“被动信息技术经济化”倾向。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缺乏已成不争的事实。如我国1 00%的光纤制造设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和石油化工装备,70%的数控机床、纺织机械都被进口产品占据。信息产业的发展因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众多企业在面对跨国公司的专利和知识产权壁垒时,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和话语权,知识产权因素导致的成本问题凸显,这对于我国信息产业向高端发展构成很大制约。由干企业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也不具有自主品牌,结果是企业虽还年轻,但产品已经老化,也就很难谈到可持续发展。
  
  2,科技创新工作对信息产业发展的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信息技术综合竞争力在世界上的排名位列中下。影响我国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问题是自主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专利缺乏,使得企业的竞争力与跨国企业相比明显较低。同时,在国际标准的竞争中,由于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我国参与的核心标准和建议还达不到全球标准总数的2‰,核心技术的缺乏成为中国企业的“短腿”,也是跨国公司压制中国企业的一张“王牌”。
  创新是经济发展与竞争的重要推动力。创新可以把新的知识与科技成果创造、扩散和应用到市场中,进而实现创造新价值的目标。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科技创新,成功的国家一个首要的特点就是充分结合本国的发展阶段和资源等特点,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创新体系。如美国采用的是一种“科学——技术——生产”的创新模式,重视基础科学和高新科技的研发,通过科学创新技术,然后运用到生产;日本采用的是典型的“生产——技术——科学”的创新模式,通过购买、引进技术以后再针对生产过程进行改进。我国信息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大都经历了进口——防止裂变——零部件加工——国产化提升的路径,长期遵循这样的发展路线,不可避免地酝酿产生一种“产业危机”: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弱,缺乏具有知识产权的技术核心产品;多数产品位于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较低;企业规模偏小,缺少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和国际品牌;信息技术应用还不够广泛,信息化程度还很低,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的能力有限、对技术输出国的过度依赖等。因此,大力发展我国信息产业,促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工作担负着重要使命。
  
  3、我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形成
  国外企业都强调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项目并重,以增强企业在技术上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我国政府间部门的条块划分以及责权范围的割裂,使得现有体制并不能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无法适应信息产业对自主创新的需求。企业则对自主创新重视不够,自身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储备、产品开发、 引进消化吸收能力较弱,而国家也对企业的自主创新投资较少。在信息产业中,企业往往重引进而轻吸收,不断为核心技术专利费“买单”。
  
  3.2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低,产学研缺乏配合
  信息产业领域中的科研机构如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在科技发展链上出现缺位、错位和越位,科技界过分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大量基础性研究机构忽略或放弃基础性研究工作,纷纷转向工程项目研究,致使我国信息产业中的基础创新能力弱,基础研究滞后于应用研究,产业发展的后劲明显不足。而且,在科技创新领域,由于市场机制作用较弱,使得科研工作与产业发展脱节,科研机构普遍偏向于知识创新领域的研究,其研究成果距离产业化和商品化有很大的差距,成果转化难度大,研究和产业发展协调成本高,协调机制不畅,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3.3支撑区域创新的软硬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①缺乏科技创新必要的政策环境。具体体现在:保护创新的法律制度、市场制度和知识产权制度不够健全,鼓励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力度不够,税收政策的灵活性体现不足,缺乏专门的科技信贷和风险融资机构等等。②未能依托市场机制,建立起支持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的长效运转机制。很多中介因派生于政府的行政职能而难以摆脱互为依赖的行政干系使得整体科技中介服务成为瓶颈环节,原有的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呈“线断、网破、人散”状况。④各区域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布局。资源分割和封闭现象严重,部分资源重复和短缺共存,平台建设中新的资源分割、封闭和重复购置现象新有滋生。④创新人才缺乏。企业中科技人才数量极少,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人员严重缺乏,同时,科技人才缺乏有序流动,科技普及和顶尖的科技领军人物的培养机制还有待改进。
  
  4,加强信息产业科技创新支持的几点建议
  
  当前,我国已进入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新阶段的重要建设目标。我国信息产业存在众多核心专利较多受制于人的局面,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提高我国整体创新能力的关键之一。因此,信息产业如何创新,如何处理好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成为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1正确处理市场主导与政府调控的关系
  市场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手段。市场机制的作用面及作用力程度取决于政府的管制。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不能替代市场,但能调控市场。政府通过加强科技宏观管理,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提供符合自主创新体系的“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对事关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长远利益的基础性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重点支持,充分激发企业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从而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的市场竞争力。
  
  4.2处理好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之间的关系
  信息产业自主创新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自主创新包括三方面涵义: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在广泛吸收全球科技成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也就是说,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决不能排斥引进先进技术,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和能力。
  
  4.3重视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之间关系的处理
  基础研究是信息产业科技创新的先导,也是应用开发的源泉。这就要求政府和社会必须首先引导和支持企业成为产业科技自主创新的主体,承担起建设我国自主创新体系的责任和使命,而不只是短期经济利益的受益者。因此,既要重视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研究,又要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大力开展应用开发研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二者协调发展而不可偏废。
  
  4.4正确处理国家创新整体部署与区域创新体系局部规划的关系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区域基础和特定层次,国家创新系统核心要素的集约化配置不能脱离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为国家创新系统知识和技术创新成果的转移和扩散提供了操作平台,两者间形成密切嵌入、互为依托的关系。因此,区域创新体系的规划设计必须纳入国家创新系统的区域安排之中,在国家创新系统的框架下,协调跨区域、超区域创新体系间的战略合作和高效运行。此外,注意与周边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形成战略联盟,实现地缘优势的充分利用,尤其要重视承接国家创新系统的战略任务。
其他文献
合作教学模式是国内外一套比较成熟的教学理论,被教育学者认为是近年来最成功和最重要的教学改革之一。合作教学模式是建立在群体动力理论、教学工学理论、选择理论等一系列的
我国长期坚持优先发展义务教育的重大战略方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应当重视教育财政经费的投入。本文针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政策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应对的措施,以期实
技术标准涉及专利的对外许可一直都是在标准制定完成之后由专利权人或标准化组织与使用方谈判确定。VITA推出的新专利政策中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采用了事先披露原则,要求专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