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腾冲5.2级双震前中短临异常特征

来源 :地震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mu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1年6月20日和8月9日腾冲5.2级双震前,地震活动性、地下流体前兆和滇西实验场地震短临动态跟踪综合预测方案存在中短临异常现象。地震活动性存在云南M≥5地震低频活动、M≥3地震成条带活动和4级前兆震群活动的中短临异常,地下流体前兆水氡、水汞、固体二氧化碳和流量存在短临异常;滇西实验场地震短临动态跟踪综合预测方案存在中短临异常。在长、中、短、临渐进式预报思路的指导下,综合分析各种中短临异常,在时间上进行逐步逼近,于2011年6月16日填写短临预测卡片,对2011年6月20日和8月9日腾冲5.2级双震作出了准确的地震三要素短临预测。
  关键词:腾冲5.2级双震;前兆异常;短临预测
  中图分类号:P31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666(2013)04-0433-10
  0前言
  腾冲地区(24.6°~25.4°N,98.5°~98.9°E)位于云南西部,所属的腾冲—龙陵地震带是云南区域构造应力场分区的重要分区边界之一(皇甫岗,姜朝松,2000),主要受到北北东—北东—北东东向的区域压应力场作用,同时还受到东侧应力场分区的南南东—南东向压应力场的作用,成为可能受到多组方向构造应力场作用的地区。腾冲地区地震的活动与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两个大陆板块俯冲、碰撞,缅甸那加山、阿拉干山板块缝合线产生的斜俯冲和侧面挤压剪切作用密切相关(姜朝松等,2000)。本区产生以南北构造为主,辅以北西向、北东向配套构造的活动格架(皇甫岗,姜朝松,2000),形成了近南北向腾冲断裂和恕江断裂,以及北东向大盈江和龙陵—瑞丽断裂。区域地壳介质极不稳定,岩浆活动频繁,与火山活动相伴同,地震频繁。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耗散结构理论,从能量理论角度对煤矿开采区建筑物的动力破坏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分析。提出了建筑物能量耗散的理论判据,研究了地震作用下煤矿开采区建筑的损伤演化灾变过程。根据结构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煤矿开采区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能量演化平衡方程,定量分析了地震作用下煤矿开采区建筑物系统中耗散能量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开采沉陷和地震联合作用下,建筑物与外界产生更多的有害的能量交换,进而产生更多的
记:在您心中,第一代核潜艇对我们国家的意义是什么?杨:我个人感觉第一代核潜艇对我国的意义有两方面:核潜艇的主要作用是核反击力量,也就是第二次核打击力量,具备第二次核打击能力真
由于我国现存市场机制的需要,独立董事制度被引入到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体系中,但是该项制度并没有起到引入者预期的功效,其制度设计与运行实践,均表现出诸多问题。植根于一
结合新修订的地震速报和自动速报管理规定,设计基于12322短号的地震速报短信服务系统,实现了速报短信发送由猫池向12322短号网关转化,解决了正式速报与自动速报匹配,及自动速报短信的后续服务问题。目前系统已投入实际运行,并发挥了良好的效益。
通过开展野外调查、震源深度校核、震源机制解反演等多项工作,综合研究了2011年7月威海地震序列。利用P波初动方法反演震群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本次震群的破裂方式均为走滑型,节面Ⅰ(走向北东向)是最可能的破裂面。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初步推断震群的发生受北东向断裂的控制。通过识别地震波形的Pn震相和sPn震相,计算得到地震震源深度,推测本次地震发生在上地壳。由于震源深度较浅,地震烈度调查工作表明震中最大
随着核能的复兴,早在本世纪初,核人才资源逐渐萎缩的严峻现实就引起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美国和欧洲等国际和地区性学术组织的高度关注。
中核集团从工业管理部门、行业性总公司转变而来,管理模式上行政化色彩未完全消失,企业化、经营性转变不够彻底。在旧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之下,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市场意识,缺乏集
在川南的一个小城市——宜宾市,市里有一处令人难忘的景象:两条气势与色彩截然不同的河流岷江与金沙江向同一个点碰撞,然后慢慢融汇后。拥有了一个崭新的名字——长江。宜宾“万
日前,由中国一重承制的福清1号机组主泵泵壳在一重核电石化事业部一次通过水压试验,成功填补我国核电制造业的空白。该台泵壳是我国首台CPR1000堆型的锻造主泵泵壳,技术要求高.
2011:参与变革有序推进各项工作2011年,核动力板块积极应对福岛危机,着力推进核电自主化品牌建设,着力加强工程设计管理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