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瞎子岛又称抚远三角洲(俄罗斯称其为大乌苏里岛),位于中俄边界抚远县境内的黑龙江(俄罗斯称其为阿穆尔河)和乌苏里江的交汇处主航道西南侧,是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据说岛上偶有黑熊爬过来,黑熊在当地俗称黑瞎子,黑瞎子岛似乎也由此得名。它的面积约327平方千米,是香港的三分之一、澳门的12倍、珍宝岛的500倍。黑瞎子岛是由银龙岛、黑瞎子岛、明月岛3个岛系93个岛屿和沙洲组成。全岛平均海拔约40米,地势平坦,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它并非江中岛屿,而是一块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地位重要,扼守着黑龙江一乌苏里江通航咽喉,隔江与俄国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相望。它在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历来归黑龙江省抚远县管辖。
2004年10月中俄两国在北京签署协议,俄方将塔拉巴罗夫岛(即银龙岛)和半个大乌苏里岛(黑瞎子岛)移交给中国。至此已离开祖国将近80年的中国版图上的“鸡冠”回归祖国已是铁板钉钉的事情。可鲜为人知的是这里面牵涉到太多的恩恩怨怨,本文将一一向读者娓娓道来。
耻辱的不平等条约
尼布楚条约(《尼布楚议界条约》)是大清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对于这份条约,正面评价有它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遏止了俄国向东方的侵略扩张。但闻一多先生在他的《七子之歌》中表明了《尼布楚条约》是个不平等条约:“……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邶风》之七子。……”中国在该条约中放弃了从额尔古纳河到贝加尔湖的领土,该条约实际上不利于中国。
自《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后,侵吞中国黑龙江地区,夺取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是历代沙皇政府的一贯图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瑗珲条约》,夺去黑龙江以北约63万平方千米土地,是各个条约中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一个。
1860年沙俄又强迫签订《北京条约》,约定中俄东段边界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划归俄国;原住这一地区的中国人,仍准留住。这一条约又强行割占了中国领土40多万平方千米,总共达160多万平方千米,今天回归的黑瞎子岛(300多平方千米)只占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
虽然签订了上述几个不平等条约,但是那时黑瞎子岛还没有沦入俄罗斯的疆域之内,而是在下面的这次事件中失去的。
张学良与中东路事件
中东铁路又称东省铁路、东清铁路,是沙俄侵华的产物。18世纪末,沙俄为侵略中国东北和称霸远东,根据1886年贿赂李鸿章签订的《中俄密约》,建筑通过黑龙江、吉林直达海参崴的铁路,由华俄道胜银行承办,开始修筑满洲里经哈尔滨绥芬河的中东铁路主线,与俄国境内的西伯利亚铁路相接。后来又根据1898年的《旅大租地条约》,修筑了哈尔滨经长春、沈阳到大连的中东铁路支线,即今滨满线(哈尔滨—满洲里)和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由主线和支线组成的中东铁路从1897年开始修建,全长2437千米,穿行黑龙江、吉林和辽宁3省,成为沙俄对当时的中国东北进行经济、政治和军事侵略的工具与基地。
1904年,日本与沙俄为争夺中国东北而爆发日俄战争。沙俄战败后,于1905年和日本签订《朴茨茅斯条约》,将中东铁路长春至旅大一段转让给日本。‘这就是日后俗称的南满铁路。从此,中国东北以长春为界,分别成为日俄两国的势力范围。
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中东路仍为流亡中国的沙俄残余势力霍尔瓦特中将所控制。北洋军阀政府在帝国主义的唆使下,不承认苏联政府,并同华俄道胜银行订立《管理东省铁路合同》。1918年至1920年春天,在日、美、法、意等武装干涉下,中东路还一度实行“国际共管”。
苏联在1919年7月25日发表了第一次对华宣言,宣布愿将中东铁路无偿移交中国,但在1920年9月27日,苏联政府发布的第二次对华宣言中,苏联政府却提出对于中东铁路经营一事要与中国政府另订新条约,表示了中苏共管中东路的意向。但当时的中国北洋政府不承认苏联,对宣言没有接受,因此中东铁路仍被沙俄残余势力控制。1923年开始,苏联政府曾先后3次派人来华,与北洋军阀商谈两国复交等事宜,于是1923年中苏开始进行建交谈判。
但就在此期间,苏方重兵屯集中苏边境,苏联政府代理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向北洋政府发出最后通牒:限北洋政府在1924年3月20日前承认会谈草案,并宣告正式谈判已结束,如要重开谈判,中国必须立即恢复与苏联的邦交。此时,北洋政府日子相当难过。一方面,国内各社会团体纷纷通电,要求政府承认苏联,签订协定。另一方面,当时的国民党“一大”正式确立的“联俄”方针使北洋政府担心苏联将会同孙中山领导的南方革命政府建交。同时国际上也出现了竞相承认苏联的热潮。这些都促使北洋政府下定决心。
1924年5月31日,北洋政府外交部总长顾维钧与加拉罕代表中苏双方签署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暂行管理中东铁路协定》。至此,苏联初步实现了对中东铁路的全面控制。
当时东北总司令张作霖自直奉战争失败后,为自身利益宣布“独立”,公开宣称:自1924年5月1日起,一切北京订立关于东三省、蒙古、热河、察哈尔之条约,未得本总司令允许者,概不承认。为了争取东北当局对有关中东路协定的支持,苏联政府又于同年9月与东北地方当局签订了《奉俄协定》,除重复《中俄协定》之内容外,苏方还作了进一步的让步,中东路无偿全部交给中国的期限从旧俄时代规定的80年缩短为60年,并在此期间内允许中国赎回。
《奉俄协定》签定以后,苏联即更换了中东铁路的主要负责人,掌握了中东路的经营管理大权,但对协定内容并没有加以认真执行。尽管双方在诸多问题上存在众多摩擦和冲突,但大体上仍相安无事,未酿成武装冲突。
1928年,东北军阀张学良将军宣布归附南京中央政府,中国实现了表面上的统一。张学良愤怒声讨红白两大帝国主义(俄、日)对中国东北进行疯狂渗透,导致北患无休无止。当时的张学良才27岁,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晚年回忆时他说当时“很想施展一下子”,其实也确实是这样子,当时正是北伐战争刚结束不久,民族情绪高涨的时期,如果这个时候能够收回中东路权,那还真就能成为民族英雄。
1929年5月27日,张学良得蒋介石密电,张学良立即按蒋要求密电哈尔滨特区长官张景惠 派军警搜查了苏联驻哈使馆,搜走两箱秘密资料,遂以“俄人宣传赤化,显违奉俄协定”为由,在搜查中将前来领事馆的中东路沿线各站、三十六棚地区各工厂职工联合会、苏联商船局、远东煤油局、远东国家贸易局等负责人39人逮捕,还抓走苏联驻哈总领事,同时封闭了苏联职工会,并强迫中东路苏方正、副局长停职。晚10时,张景惠电令“沿线军警严加防范”,其后下令封闭哈尔滨、齐齐哈尔、海拉尔等地苏联领事馆,制造了震惊当时的中东路“五二七”事件,成为引发中苏双方大规模武装冲突的直接导火索。
战争主要在中国的满洲里和扎赉诺尔地区展开。从7月末开始直到11月,大小战斗进行了数十次。起初,因为东北军方面准备比较充分,取得了一些小的胜利。苏联方面也意识到这场战争不能输,于是派了名将布留赫尔组建了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这布留赫尔就是北伐时蒋介石的俄国军事顾问加伦将军,后来在“二战”中出名的朱可夫元帅这时候也在他的麾下任职。面对这样的指挥班底,东北军怎能不败?更何况那时候东北军的装备在国内堪称翘楚,但对苏联红军却真是拿鸡蛋碰石头。仅以第一仗三江口之役来说,苏联军舰炮位多、口径大、射程远,东北海军是由商船改装而来,炮位少、口径小、射程近、射速低,苏联军舰发40炮,东北海军才能打出一炮,这仗可怎么打?
1929年8月14日,苏联沿中东路一线向中国进攻,战争开始,张学良领导下的王树常、胡毓坤、于学忠、邹作华、沈鸿烈等将领均试图遏止苏联进攻,不过,因为苏联动员先进武器与大量兵力,使东北军在随后被苏军击败,东北多处地方被苏军占领。11月,苏军先后攻占扎赉诺尔、满洲里、海拉尔。
韩光第的17旅全军覆没,梁忠甲的15旅苦守满洲里结果全部被俘,最后连海拉尔也失守,哈尔滨已无险可守,黑瞎子岛也一并被占。国内虽然支持张学良的呼声较高,但蒋介石正忙于对付关内的新军阀,根本无力支援张学良。不得已,11月26日,张学良向苏联方面挥舞了橄榄枝,苏联也是见好即收。张学良派出蔡运升与苏联谈判,与苏签订《伯力协定》。12月26日,“中东路事件”以中方接受苏方提出的恢复中东铁路中苏共管的原状、双方释放被俘人员而宣告结束。结果是铁路没抢回来,苏军后撤,但停步于黑瞎子岛。
黑瞎子岛沦于敌手
1929年12月20日,张学良派代表与苏方签订《伯力协定》。中国领土黑瞎子岛就是在该次武装冲突期间被苏联红军占领的。这是历史上中苏之间发生的规模最大的一场鲜为人知的冲突。结果是“中东铁路事件”使一切回到了原点,即苏联人又重新获得了在中东铁路的“工作权”。但是,好端端的中国领土——黑瞎子岛,却从此成为苏联的领土!这也是日后中俄在领土争端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分析下来张学良之所以敢这么干,也是因为他对形势的错误判断所致。当时任职于中东铁路的吕荣寰,给他的情报是苏联“外强中干”、“国内异常混乱,困难重重,决不能打仗”,卖豆腐出身的东省特区长官张景惠也跟着嚷嚷要把俄国人赶出去。而这时日本的田中内阁刚刚因为得不到天皇的信任倒台,新上来的币原内阁对东北局势还持观望态度。最主要的原因是,张学良于7月初到达北平,与蒋介石平生第一次会面,得到了蒋介石的允诺,于是在东北就抓紧操办起来了。
中东路事件对中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失去黑瞎子岛事小,更重要的是它使得中国间接失去了在东北地区可以借以抗衡日本影响的力量,为日本发动对中国东北的占领铺平了道路。而东北军的迅速溃败,暴露了东北军外强中干的实际情况,也直接鼓励了日本关东军在东北采取行动的决心。2年后的9月就爆发了著名的九一八事变!
张学良一生做过两件震惊中外的事,一件是“西安事变”,另一件就是“中东路事件”。
斯人已逝,盖棺论定,虽然难免受指责,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民族情绪和政治需求等因素下,他的行为本身似乎也还符合当时的国内民众呼声。
[责任编辑] 林 京
2004年10月中俄两国在北京签署协议,俄方将塔拉巴罗夫岛(即银龙岛)和半个大乌苏里岛(黑瞎子岛)移交给中国。至此已离开祖国将近80年的中国版图上的“鸡冠”回归祖国已是铁板钉钉的事情。可鲜为人知的是这里面牵涉到太多的恩恩怨怨,本文将一一向读者娓娓道来。
耻辱的不平等条约
尼布楚条约(《尼布楚议界条约》)是大清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对于这份条约,正面评价有它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遏止了俄国向东方的侵略扩张。但闻一多先生在他的《七子之歌》中表明了《尼布楚条约》是个不平等条约:“……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邶风》之七子。……”中国在该条约中放弃了从额尔古纳河到贝加尔湖的领土,该条约实际上不利于中国。
自《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后,侵吞中国黑龙江地区,夺取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是历代沙皇政府的一贯图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瑗珲条约》,夺去黑龙江以北约63万平方千米土地,是各个条约中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一个。
1860年沙俄又强迫签订《北京条约》,约定中俄东段边界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划归俄国;原住这一地区的中国人,仍准留住。这一条约又强行割占了中国领土40多万平方千米,总共达160多万平方千米,今天回归的黑瞎子岛(300多平方千米)只占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
虽然签订了上述几个不平等条约,但是那时黑瞎子岛还没有沦入俄罗斯的疆域之内,而是在下面的这次事件中失去的。
张学良与中东路事件
中东铁路又称东省铁路、东清铁路,是沙俄侵华的产物。18世纪末,沙俄为侵略中国东北和称霸远东,根据1886年贿赂李鸿章签订的《中俄密约》,建筑通过黑龙江、吉林直达海参崴的铁路,由华俄道胜银行承办,开始修筑满洲里经哈尔滨绥芬河的中东铁路主线,与俄国境内的西伯利亚铁路相接。后来又根据1898年的《旅大租地条约》,修筑了哈尔滨经长春、沈阳到大连的中东铁路支线,即今滨满线(哈尔滨—满洲里)和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由主线和支线组成的中东铁路从1897年开始修建,全长2437千米,穿行黑龙江、吉林和辽宁3省,成为沙俄对当时的中国东北进行经济、政治和军事侵略的工具与基地。
1904年,日本与沙俄为争夺中国东北而爆发日俄战争。沙俄战败后,于1905年和日本签订《朴茨茅斯条约》,将中东铁路长春至旅大一段转让给日本。‘这就是日后俗称的南满铁路。从此,中国东北以长春为界,分别成为日俄两国的势力范围。
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中东路仍为流亡中国的沙俄残余势力霍尔瓦特中将所控制。北洋军阀政府在帝国主义的唆使下,不承认苏联政府,并同华俄道胜银行订立《管理东省铁路合同》。1918年至1920年春天,在日、美、法、意等武装干涉下,中东路还一度实行“国际共管”。
苏联在1919年7月25日发表了第一次对华宣言,宣布愿将中东铁路无偿移交中国,但在1920年9月27日,苏联政府发布的第二次对华宣言中,苏联政府却提出对于中东铁路经营一事要与中国政府另订新条约,表示了中苏共管中东路的意向。但当时的中国北洋政府不承认苏联,对宣言没有接受,因此中东铁路仍被沙俄残余势力控制。1923年开始,苏联政府曾先后3次派人来华,与北洋军阀商谈两国复交等事宜,于是1923年中苏开始进行建交谈判。
但就在此期间,苏方重兵屯集中苏边境,苏联政府代理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向北洋政府发出最后通牒:限北洋政府在1924年3月20日前承认会谈草案,并宣告正式谈判已结束,如要重开谈判,中国必须立即恢复与苏联的邦交。此时,北洋政府日子相当难过。一方面,国内各社会团体纷纷通电,要求政府承认苏联,签订协定。另一方面,当时的国民党“一大”正式确立的“联俄”方针使北洋政府担心苏联将会同孙中山领导的南方革命政府建交。同时国际上也出现了竞相承认苏联的热潮。这些都促使北洋政府下定决心。
1924年5月31日,北洋政府外交部总长顾维钧与加拉罕代表中苏双方签署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暂行管理中东铁路协定》。至此,苏联初步实现了对中东铁路的全面控制。
当时东北总司令张作霖自直奉战争失败后,为自身利益宣布“独立”,公开宣称:自1924年5月1日起,一切北京订立关于东三省、蒙古、热河、察哈尔之条约,未得本总司令允许者,概不承认。为了争取东北当局对有关中东路协定的支持,苏联政府又于同年9月与东北地方当局签订了《奉俄协定》,除重复《中俄协定》之内容外,苏方还作了进一步的让步,中东路无偿全部交给中国的期限从旧俄时代规定的80年缩短为60年,并在此期间内允许中国赎回。
《奉俄协定》签定以后,苏联即更换了中东铁路的主要负责人,掌握了中东路的经营管理大权,但对协定内容并没有加以认真执行。尽管双方在诸多问题上存在众多摩擦和冲突,但大体上仍相安无事,未酿成武装冲突。
1928年,东北军阀张学良将军宣布归附南京中央政府,中国实现了表面上的统一。张学良愤怒声讨红白两大帝国主义(俄、日)对中国东北进行疯狂渗透,导致北患无休无止。当时的张学良才27岁,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晚年回忆时他说当时“很想施展一下子”,其实也确实是这样子,当时正是北伐战争刚结束不久,民族情绪高涨的时期,如果这个时候能够收回中东路权,那还真就能成为民族英雄。
1929年5月27日,张学良得蒋介石密电,张学良立即按蒋要求密电哈尔滨特区长官张景惠 派军警搜查了苏联驻哈使馆,搜走两箱秘密资料,遂以“俄人宣传赤化,显违奉俄协定”为由,在搜查中将前来领事馆的中东路沿线各站、三十六棚地区各工厂职工联合会、苏联商船局、远东煤油局、远东国家贸易局等负责人39人逮捕,还抓走苏联驻哈总领事,同时封闭了苏联职工会,并强迫中东路苏方正、副局长停职。晚10时,张景惠电令“沿线军警严加防范”,其后下令封闭哈尔滨、齐齐哈尔、海拉尔等地苏联领事馆,制造了震惊当时的中东路“五二七”事件,成为引发中苏双方大规模武装冲突的直接导火索。
战争主要在中国的满洲里和扎赉诺尔地区展开。从7月末开始直到11月,大小战斗进行了数十次。起初,因为东北军方面准备比较充分,取得了一些小的胜利。苏联方面也意识到这场战争不能输,于是派了名将布留赫尔组建了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这布留赫尔就是北伐时蒋介石的俄国军事顾问加伦将军,后来在“二战”中出名的朱可夫元帅这时候也在他的麾下任职。面对这样的指挥班底,东北军怎能不败?更何况那时候东北军的装备在国内堪称翘楚,但对苏联红军却真是拿鸡蛋碰石头。仅以第一仗三江口之役来说,苏联军舰炮位多、口径大、射程远,东北海军是由商船改装而来,炮位少、口径小、射程近、射速低,苏联军舰发40炮,东北海军才能打出一炮,这仗可怎么打?
1929年8月14日,苏联沿中东路一线向中国进攻,战争开始,张学良领导下的王树常、胡毓坤、于学忠、邹作华、沈鸿烈等将领均试图遏止苏联进攻,不过,因为苏联动员先进武器与大量兵力,使东北军在随后被苏军击败,东北多处地方被苏军占领。11月,苏军先后攻占扎赉诺尔、满洲里、海拉尔。
韩光第的17旅全军覆没,梁忠甲的15旅苦守满洲里结果全部被俘,最后连海拉尔也失守,哈尔滨已无险可守,黑瞎子岛也一并被占。国内虽然支持张学良的呼声较高,但蒋介石正忙于对付关内的新军阀,根本无力支援张学良。不得已,11月26日,张学良向苏联方面挥舞了橄榄枝,苏联也是见好即收。张学良派出蔡运升与苏联谈判,与苏签订《伯力协定》。12月26日,“中东路事件”以中方接受苏方提出的恢复中东铁路中苏共管的原状、双方释放被俘人员而宣告结束。结果是铁路没抢回来,苏军后撤,但停步于黑瞎子岛。
黑瞎子岛沦于敌手
1929年12月20日,张学良派代表与苏方签订《伯力协定》。中国领土黑瞎子岛就是在该次武装冲突期间被苏联红军占领的。这是历史上中苏之间发生的规模最大的一场鲜为人知的冲突。结果是“中东铁路事件”使一切回到了原点,即苏联人又重新获得了在中东铁路的“工作权”。但是,好端端的中国领土——黑瞎子岛,却从此成为苏联的领土!这也是日后中俄在领土争端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分析下来张学良之所以敢这么干,也是因为他对形势的错误判断所致。当时任职于中东铁路的吕荣寰,给他的情报是苏联“外强中干”、“国内异常混乱,困难重重,决不能打仗”,卖豆腐出身的东省特区长官张景惠也跟着嚷嚷要把俄国人赶出去。而这时日本的田中内阁刚刚因为得不到天皇的信任倒台,新上来的币原内阁对东北局势还持观望态度。最主要的原因是,张学良于7月初到达北平,与蒋介石平生第一次会面,得到了蒋介石的允诺,于是在东北就抓紧操办起来了。
中东路事件对中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失去黑瞎子岛事小,更重要的是它使得中国间接失去了在东北地区可以借以抗衡日本影响的力量,为日本发动对中国东北的占领铺平了道路。而东北军的迅速溃败,暴露了东北军外强中干的实际情况,也直接鼓励了日本关东军在东北采取行动的决心。2年后的9月就爆发了著名的九一八事变!
张学良一生做过两件震惊中外的事,一件是“西安事变”,另一件就是“中东路事件”。
斯人已逝,盖棺论定,虽然难免受指责,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民族情绪和政治需求等因素下,他的行为本身似乎也还符合当时的国内民众呼声。
[责任编辑] 林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