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故事是历史传承的主要途径,故事取材于历史,而将历史故事运用于中学教学中具有独特的真实性、趣味性、针对性和教育性特点。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及中学历史课程编排特点,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具有极大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本文就此探讨了将历史故事运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策略和效果。
关键词: 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历史故事
随着现代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要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此,高中历史教师必须活用故事教学法,将历史知识和教学内容融入历史故事中,通过叙述故事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知识,以此增长学生的知识。笔者立足实践经历,分析运用故事教学法开展历史教学策略。
1.通过故事叙述导入历史教材中的教学内容
高中生的集中力虽然好于初中生,但从下课过渡到上课状态仍然需要一些时间。为了加快高中生进入历史学习状态的速度,教师可以使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平滑地导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逐渐调整状态、集中精神。比如历史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辛亥革命》的重点知识时,可以先给学生介绍孙中山的人生经历,并为学生讲述一两个与孙中山有关的故事,运用故事导入课程内容。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孙中山放弃当从医而选择组织革命运动的故事:在清朝末年,孙中山是一名年轻尤为的医生,他立志救死扶伤,用自己的学问救助世人。但很快他就发现,使用医术只能救少数人,拯救祖国的危亡可以使更多国人解脱。因此,孙中山决定放弃行医,走上反帝反封的道路。教师在为学生讲述了故事内容后,可以根据故事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比如:(1)孙中山拥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孙中山组织革命运动的根本目的、辛亥革命的性质?在正式讲课之前,教师要给学生一些时间预习《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并通过小组讨论形式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2.在讲解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插入故事情节
历史的课程知识结构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并且部分历史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很大差距,如果教师仅仅为学生讲解教材,就很难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历史知识。为了降低讲解历史知识的难度,帮助学生从浅入深地逐步理解历史知识,历史教师要灵活运用故事教学法,在讲解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插入故事情节,激活学生思考历史知识的思维。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大泽乡起义的知识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分析引发农民起因的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可以给学生讲述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组织起义的故事,使学生通过分析故事内容总结农民起义的发生原因。例如,教师可以将《过秦论》中关于大泽乡起义的故事内容翻译为白话文并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起义故事。在讲完故事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将大泽乡起义爆发的原因提取出来并总结为笔记。除了分析大泽乡起义的原因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和成功原因,使学生逐渐掌握分析起义的模式。
3.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之前通过讲述故事进行知识扩展
为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扩展,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之前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个与本节课学习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并在故事中插入下节课要讲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外教活动时,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与丝绸之路相关的故事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西汉使者张骞的生平故事。张骞曾经代表西汉两次出初始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在张骞初次踏上丝绸之路的旅程时,曾经被西域国家的军队俘虏。但张骞不惧险阻,克服了种种难关最终圆满地完成了汉武帝交托的任务,回到了长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打通了中西经贸要道,同时张骞也为汉武帝收集了西域各国的经济、局势、社会情报,使汉武帝针对唏西域国家的国情部署军事防线。张骞第二次踏上丝绸之路前往西域各国,进一步拉近中原与西域各国的距离。教师在给学生讲完故事后,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外自己思考答案。比如:张骞是沟通中原与西域的使者,在张骞去世之后,西域国家与西汉的关系是否会发生变化?丝绸之路对西汉和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有怎样的影响?开通丝绸之路,是否有助于民族融合?学生在课外可以通过网络查找与丝绸之路有关的信息或到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并从资料中分析问题的答案。
总之,学习历史能够提高高中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顺应新课改要求,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法为学生讲解历史知识。从实践效果看,采用故事教学法不但能使学生主动思考历史问题、提升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程度,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使学生灵活运用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1]刘春华.巧用历史故事,提高课堂效率[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6).
[2]卢春建.选择怎样的故事来开展历史教学——以《历史教学》刊登的部分教学设计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09(36).
[3]王德民.故事开发:历史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6).
[4]张元.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以材料与问题为主的教法演示[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8(10).
[5]冯秀芹.浅析故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06).
关键词: 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历史故事
随着现代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要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此,高中历史教师必须活用故事教学法,将历史知识和教学内容融入历史故事中,通过叙述故事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知识,以此增长学生的知识。笔者立足实践经历,分析运用故事教学法开展历史教学策略。
1.通过故事叙述导入历史教材中的教学内容
高中生的集中力虽然好于初中生,但从下课过渡到上课状态仍然需要一些时间。为了加快高中生进入历史学习状态的速度,教师可以使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平滑地导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逐渐调整状态、集中精神。比如历史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辛亥革命》的重点知识时,可以先给学生介绍孙中山的人生经历,并为学生讲述一两个与孙中山有关的故事,运用故事导入课程内容。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孙中山放弃当从医而选择组织革命运动的故事:在清朝末年,孙中山是一名年轻尤为的医生,他立志救死扶伤,用自己的学问救助世人。但很快他就发现,使用医术只能救少数人,拯救祖国的危亡可以使更多国人解脱。因此,孙中山决定放弃行医,走上反帝反封的道路。教师在为学生讲述了故事内容后,可以根据故事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比如:(1)孙中山拥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孙中山组织革命运动的根本目的、辛亥革命的性质?在正式讲课之前,教师要给学生一些时间预习《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并通过小组讨论形式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2.在讲解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插入故事情节
历史的课程知识结构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并且部分历史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很大差距,如果教师仅仅为学生讲解教材,就很难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历史知识。为了降低讲解历史知识的难度,帮助学生从浅入深地逐步理解历史知识,历史教师要灵活运用故事教学法,在讲解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插入故事情节,激活学生思考历史知识的思维。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大泽乡起义的知识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分析引发农民起因的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可以给学生讲述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组织起义的故事,使学生通过分析故事内容总结农民起义的发生原因。例如,教师可以将《过秦论》中关于大泽乡起义的故事内容翻译为白话文并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起义故事。在讲完故事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将大泽乡起义爆发的原因提取出来并总结为笔记。除了分析大泽乡起义的原因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和成功原因,使学生逐渐掌握分析起义的模式。
3.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之前通过讲述故事进行知识扩展
为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扩展,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之前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个与本节课学习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并在故事中插入下节课要讲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外教活动时,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与丝绸之路相关的故事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西汉使者张骞的生平故事。张骞曾经代表西汉两次出初始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在张骞初次踏上丝绸之路的旅程时,曾经被西域国家的军队俘虏。但张骞不惧险阻,克服了种种难关最终圆满地完成了汉武帝交托的任务,回到了长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打通了中西经贸要道,同时张骞也为汉武帝收集了西域各国的经济、局势、社会情报,使汉武帝针对唏西域国家的国情部署军事防线。张骞第二次踏上丝绸之路前往西域各国,进一步拉近中原与西域各国的距离。教师在给学生讲完故事后,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外自己思考答案。比如:张骞是沟通中原与西域的使者,在张骞去世之后,西域国家与西汉的关系是否会发生变化?丝绸之路对西汉和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有怎样的影响?开通丝绸之路,是否有助于民族融合?学生在课外可以通过网络查找与丝绸之路有关的信息或到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并从资料中分析问题的答案。
总之,学习历史能够提高高中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顺应新课改要求,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法为学生讲解历史知识。从实践效果看,采用故事教学法不但能使学生主动思考历史问题、提升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程度,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使学生灵活运用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1]刘春华.巧用历史故事,提高课堂效率[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6).
[2]卢春建.选择怎样的故事来开展历史教学——以《历史教学》刊登的部分教学设计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09(36).
[3]王德民.故事开发:历史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6).
[4]张元.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以材料与问题为主的教法演示[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8(10).
[5]冯秀芹.浅析故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