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皖南事变、新四军重建军部
1941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由安徽泾县云岭一带出发北移。当部队行至茂林地区时,突然遭到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袭击。新四军指战员不怕牺牲,浴血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阵地全部失守。除约2000人突出重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和被捕。军长叶挺下山谈判被国民党扣留,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被叛徒杀害,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在突围中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1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表命令和谈话,反诬新四军为“叛军”,宣布“撤销”其番号,声称要将军长叶挺“交军法审判”,从而将反共高潮推向顶峰。
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决定在军事上坚决进行自卫,在政治上展开猛烈反攻。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
1月25日,新四军新军部在苏北盐城成立。新军部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为基础组成,将新四军和活动于陇海路以南的八路军部队,统一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其中,第一师由原苏北指挥部所属部队编成,师长粟裕,政治委员刘炎;第二师由原江北指挥部所属部队编成,师长张云逸(兼),政治委员郑位三;第三师由原八路军第五纵队编成,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第四师由原八路军第四纵队编成,师长兼政治委员彭雪枫;第五师由原豫鄂挺进纵队编成,师长兼政治委员李先念;第六师由江南第二支队所属部队和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编成,师长兼政治委员谭震林;第七师由原无为游击纵队、第三支队挺进团及皖南突围出来的部队合编而成,师长张鼎丞(未到职),政治委员曾希圣;独立旅由原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第五旅编成,旅长梁兴初,政治委员罗华生。重建后的新四军共9万余人,战斗在大江南北。不久中共中央军委华中分会组成,刘少奇为书记,陈毅、张云逸、邓子恢、赖传珠为委员。新军部成立后,调整充实了领导阵容,恢复了政治委员制度,加强了党的领导和军政建设,为新四军坚持华中敌后抗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坚持敌后抗战,创建了8块华中抗日根据地,并深入建设根据地
皖南事变后的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在中共中央华中局和刘少奇、陈毅等领导下,坚持执行中共中央的正确路线,大胆放手向敌后发展,发动群众,扩大武装,独立自主地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坚决反击国民党反共军队的进攻,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一)新四军第一师战斗在苏中抗日根据地
1941年3月,新四军第一师活动区域正式定名为苏中区,因其位于江苏省中部地区而得名。它东濒黄海,西至京杭大运河,南临长江,北接盐城、淮阴,面积2.3万平方公里,当年人口约800余万。它与南京、上海隔江相望,扼制着长江下游北侧的通道,因而敌顽我三角斗争异常激烈。
1941年1月,日军第十三军提出“苏北作战计划”,诱使国民党军苏皖边区游击军副总指挥李长江率部公开投敌,并“扫荡”黄桥以南地区。第一师主力发起讨李战役,一度攻克泰州城,俘伪军3000余人。此后一师主力分散在各地袭击日伪军,粉碎了日伪的“扫荡”。1941年,苏中军民对敌作战520次,生俘日军16名、伪军5008名,为长期坚持苏中抗战打下了基础。1941年10月,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八旅主力从苏南东路日伪清乡区转移到苏中根据地,开辟了江(都)高(邮)宝(应)地区。
1942年和1943年苏中根据地面临严重困难。日军对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其中1000人以上的大“扫荡”平均半月一次,500人左右的小扫荡每周一次。为适应反扫荡的需要,第一师建立独立作战的地方军,实行主力部队地方化,广泛建立民兵自卫军,形成三结合的抗日武装体制,以人民战争粉碎敌人的军事进攻。在夜袭海门县城、石港战斗、谢家渡战斗中,予敌以重大打击。1942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新四军第一、第六师领导机关对内实行合并,原番号不变,从而使苏中、苏南两个战略区的联系与配合更加密切。12月底,第一师第二旅渡江南移,与原驻苏南的十六旅合编,加强了苏南的抗日力量。
1943年,日伪在苏中实行清乡,采取军事“清剿”、政治伪化、特工破坏等诸种手段,企图以点线控制扩大为全面伪化。日伪在苏中通如海启地区(苏中四分区)进行空前残酷的清乡,构筑150公里竹篱笆封锁线,增设100多个据点,形成梅花桩式的据点群。苏中四分区军民积极反清乡,主力部队在清乡区外寻机歼敌,精干武装在清乡区里坚持原地斗争,清乡区群众进行大规模的反封锁斗争,锯电杆,割电线,破公路,焚篱笆,使日偽经营3个月的封锁线化为灰烬。同时开展反保甲斗争,袭击清乡人员和日伪军,镇压死心塌地的汉奸。据1943年4月至12月的统计,苏中四分区在反清乡中共战斗2100余次,毙伤、镇压日伪军和清乡人员2400名,争取伪军等1700余名。1944年以后,日伪清乡已成强弩之末,抗日军民乘胜发动攻势,拔除据点,彻底粉碎了日伪对苏中军分区的清乡。
(二)新四军第二师战斗在淮南抗日根据地
淮南抗日根据地位于安徽省东部和江苏省西部,东起运河,西至淮南铁路、瓦埠湖,北临淮河,南濒长江,津浦铁路贯穿其间,曾是中共中央中原局、华中局、新四军军部所在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941年2月,江北指挥部及其所属部队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二师,下辖3个旅、9个主力团和2个联防司令部,总兵力2.4万人。4月30日,中央军委决定:第二师军政委员会由张云逸、罗炳辉、郭述申、周骏鸣、郑位三组成,张云逸为书记。4月26日,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二师地区成立党政军委员会,张云逸、郑位三、罗炳辉、刘顺元、方毅为委员,郑位三为书记。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确定二师的任务是:巩固津浦路东,坚持津浦路西,加强对西防御,随时准备迎击顽固派军队的进攻。为此,第二师与日伪顽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在津浦路东地区,1941年4月,第二师发起天长、仪征、扬州地区反点线作战,经谢家集、金牛山等战斗,歼日伪军800余人。5月下旬,粉碎了日伪军5000余人对津浦路东的“扫荡”。6月,第二师第五旅进入皖东北地区,配合新四军第四师作战。7月,为配合苏中一师反“扫荡”,再次发起天仪扬公路破击战,歼伪军数百人,于新城消灭日军1个小队,打乱了扬州日军“扫荡”苏中的部署。1943年,淮南津浦路东根据地东南边区我军对日伪发起反蚕食、反伪化的斗争,取得重要胜利。6月,在第五旅第十三团的支援下,东南支队攻克仪征县谢家集据点,解放仪征、江都县20余乡,新成立了甘泉县,打通了二师与一师的联系。8月,第五旅击退日伪军对六合地区的进攻,在桂子山战斗中,毙伤日伪军300余人。
在津浦路西地区,1941年春,第二师粉碎了日伪军3000余人对定远、凤阳、滁县的“扫荡”,毙伤日伪军500多人。10月,国民党桂系一七一师、第十游击纵队向路西中心区进攻,侵占了大桥。第二师组成野战司令部,集中力量予以反击,经大桥、新张家战斗,歼敌顽营长以下300余人,稳定了路西的形势。1942年1月又粉碎了日伪对路西的封锁,歼灭日军1个小队、伪军1个中队,俘日伪军30余人。10月,又一次打退了桂顽一七一师等部的进攻,歼敌1500余人。
1942年1月,皖东津浦路东联防办事处改为淮南苏皖边区行署,津南路东联防司令部改为淮南苏皖边军区。习惯上,从这时起,皖东地区称为淮南地区。1943年2月,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撤销路东、路西区党委,统一成立淮南区党委,路东、路西地区才正式被称为淮南地区,路东、路西根据地被统称为淮南根据地。由于淮南地区形势相对稳定,新四军军部和中共中央华中局于1943年1月转移到淮南路东地区。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机关驻盱眙县黄花塘长达两年时间,1945年2月28日移驻天长与盱眙交界处千棵柳,直到抗战胜利。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机关驻黄花塘,使淮南抗日根据地成为华中地区政治、军事中心。
(三)新四军第三师战斗在苏北抗日根据地
苏北抗日根据地,在地域上只是苏北的北半部,它包括淮海、盐阜两个地区。该根据地南以斗龙港、大纵湖及淮安县西南一线为界,与苏中抗日根据地相依靠;北至陇海铁路,与山东抗日根据地相联系;西临运河,与淮南、淮北抗日根据地相呼应;东濒黄海,总面积为4.2万平方公里,当年人口610万,其中在抗日民主政府管辖下的人口有450万。
苏北地区是日军“扫荡”最多的地区。1941年至1943年间,大规模“扫荡”就有3次,小“扫荡”更是不断。1941年7月20日,日伪军1.7万人,分4路合击新四军军部盐城。第三师在第一师的配合下,经过1个多月的激战,共进行战斗135次,击毙日伪军1931名,活捉日军15名、伪军1074名,粉碎了敌人的“扫荡”。第三师在反“扫荡”中也伤亡900余人。
1942年11月,日伪军8000余人,分5路同时出动,直趋淮海根据地中心区,奔袭淮海区党政军领导机关。第三师经过一个多月反“扫荡”作战,沉重打击了敌人,日伪军被拖得精疲力竭,不得不撤回原防。
1943年2月,日伪军2万余人,向盐阜根据地发起春季大“扫荡”,企图围歼华中党政军领导机关和第三师主力。盐阜区军民历经2个月作战,共战斗658次,攻克据点50余处,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俘780人,粉碎了日伪军消灭新四军领导机关和摧毁苏北抗日根据地的计划。从当年的5月中旬至年底,淮海、盐阜两区军民积极发动攻势作战,扩大了根据地,缩小了敌占区,使根据地面积基本恢复到大扫荡以前的水平。
(四)新四军第四师战斗在淮北抗日根据地
淮北抗日根据地,位于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接壤的广大地区。东临運河,西达商(邱)亳(县)公路,南濒淮河,北抵陇海铁路。面积4万余平方公里,人口600余万。
1941年5月,新四军第四师在豫皖苏3个月反摩擦战斗中失利,撤到皖东北,进行集中整训。1942年11月,日伪军2000余人对淮北根据地进行空前规模的“扫荡”,第四师主力部队浴血奋战,经过朱家岗、马公店、关帝庙等37次战斗,歼灭日伪军700余人,取得了33天反“扫荡”的胜利。从1943年开始,第四师依靠群众在边缘区全面开展反“扫荡”、反蚕食、反伪化的斗争,拔除日伪据点34处,新开辟13个区,收复2500平方公里的领土,解放了50万人民,稳定了边缘区的形势,保证了根据地中心区的各项建设。第四师还进行了山子头反摩擦战斗,于1943年春将侵入根据地的韩德勤部消灭,生俘韩德勤及其官兵千余人,为团结抗战,释放了韩德勤,礼送出境。此外,第四师还先后取得程道口战役、张小圩战斗、灵北反雷(杰三)战斗、张大路战斗等重大战斗的胜利,巩固了淮北抗日根据地。
(五)新四军第五师战斗在鄂豫边抗日根据地
鄂豫边抗日根据地,东起安徽宿松、太湖和江西彭泽,西至湖北宜昌、当阳、荆门、襄樊,北界河南舞阳、叶县,南临幕阜山麓和洞庭湖畔,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300余万。
皖南事变后,第五师主力以大小悟山为中心坚持斗争。1941年6月,五师主力南下汉孝陂边,一度攻入孝感县城,至9月开辟了陂孝礼、汉孝陂、陂安南3块游击根据地,形成了对武汉北面的战略包围圈。1941年10月至1942年2月,第五师主力进行了三打侏儒山的战斗,解放了长江、汉水之间的大片国土,建立了川汉沔游击根据地,形成了对武汉西面的战略包围。与此同时,第五师派出部队东进鄂皖边,一度挺进到皖西的岳西、霍山、潜山等大别山腹地,后又回师浠、蕲、黄、广,对地方顽军和桂军发起反击,开辟了鄂皖边沿江敌后抗日阵地,实现了从东面包围武汉的战略部署。1943年,第五师派一部挺进到襄南,创建以洪湖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另一部到达洞庭湖桃花山地区,开辟了石公华抗日根据地,完成了对武汉西南面的战略包围。
至1943年底,第五师在战斗中发展、扩大到32061人,鄂豫边区的抗日根据地,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形成了对武汉的战略包围,辖区扩大到51个县,1020余万人。 (六)新四军第六师战斗在苏南抗日根据地
苏南抗日根据地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地区和浙江、安徽两省的一部分地区。横贯苏南的京沪铁路将全区自然分成两大部分。京沪铁路以南称茅山地区,铁路以北称东路地区,面积2.5万平方公里,人口600万。
1941年2月上旬,新的江南指挥部成立,谭震林任指挥。3月上旬,新四军第六师正式成立,谭震林任师长兼政委。第六师担负着坚持苏南抗战,阻止反共军北渡长江破坏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艰巨任务。
反清乡是第六师坚持抗战的主要形式。1941年7月到1943年10月,日伪相继对苏南抗日根据地的苏常太、澄锡虞、澄武锡、淞沪、太滆、丹北和茅山地区进行了残酷的清乡。第六师为保卫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清乡斗争。
根据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指示,第六师找到了对付清乡的办法,确定了游击坚持和隐蔽斗争相结合的基本对策。主要有:第一,树立长期纠缠的方针和必胜的信念;建立秘密党组织,开展地下工作;加强情报交通。第二,以分区转移对付敌之分区清乡,保存有生力量;以短枪队对付敌人的特工,开展群众性的锄奸运动,严惩间谍、叛徒;主力地方化,地方干部群众化;普遍组织民兵,发动群众开展反封锁斗争。第三,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多交朋友,大胆提拔使用地方领袖人物,彻底粉碎敌人破坏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阴谋。第四,加强对伪军工作,发布《汉奸自首条例》,开展政治攻势和秘密联络。
反“扫荡”反清乡斗争异常残酷,新四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1941年11月28日,日伪军3000余人奔袭驻溧阳塘马村新四军第十六旅旅部。第十六旅苦战终日,反复冲杀10余次,掩护了党政机关和群众安全转移,十六旅旅长罗忠毅、政委廖海涛等270余人壮烈牺牲。
3年来,第六师在日伪顽严重夹击、环境十分险恶、自身力量又比较弱小的条件下,机动灵活地进行斗争,挫败了日伪军的“扫荡”、清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坚持和发展了阵地。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有了很大发展,北起长江,南至宣(城)长(兴)公路,东临太湖,西至当涂、芜湖的广大区域内,除城镇及铁路、公路线为日伪军占领外,广大乡村均为新四军控制。
(七)新四军第七师战斗在皖江抗日根据地
皖江抗日根据地(始称皖中抗日根据地)位于安徽省长江两侧地区,东起江浦、当涂,西至怀宁、彭泽,北临滁河、合肥,南抵宣城、南陵。其中巢无、和含、皖南、沿江4块较为完整的地区是皖江抗日根据地的基本区域,在基本区的周围,分布着小块抗日根据地和大块的游击区,面积3万余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
1941年5月1日,新四军第七师成立。张鼎丞任师长(未到职),曾希圣任政委。为实现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战略部署,第七师从1941年9月,先后派出部队沿长江向西、南、东北3个方向扩展,开拓地域,扩大根据地和游击活动区,打通与新四军第五、六、二师的联系。
沿长江发展,沟通与新四军第五师的联系。1941年3月中旬,林维先奉命率部挺进深入桐城地区,并活动到潜山、怀宁、舒城、霍山、岳西等地,后又转移到宿、望湖区。4月24日,在宿松县陈汉沟与第五师张体学部会合。9月,桐、潜、霍、舒地区的游击队合编为新四军桐西独立团。挺进团与独立团开辟了泊湖和桐西两块游击根据地。
沿长江南岸向东发展,建立铜、繁抗日根据地。第七师领导及中共地方组织派出干部和部队会同皖南地方党组织积极收容皖南事变中失散人员,恢复地方党组织,发展抗日武装。1941年7月,成立了铜繁行政办事处。9月,第七师派五十七团过江抵皖南地区,会同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向东进击到芜湖、当涂、宣城地区,打通了与新四军第六师的联系。
向东北开辟和、含及巢北地区。1941年9月至11月间,先后派出4个连的兵力进入含山、和县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并成立了和含指挥部。1942年2月,成立和含獨立团。独立团成立后,攻打日伪据点30多处,部队由300人发展到近900人。在巢北地区,于1942年9月成立了第七师巢合庐独立团,开辟了一条通往军部及第二师的交通线。至此,第七师初步完成了华中局和军部赋予的创建皖中根据地,打通与第五、六、二师战略联系的任务。1943年3月,皖中地区改称皖江地区,成立了中共皖江区委和皖江军区。由于错误判断新四军军部转移至皖江地区,日军于1943年3月纠集6000余人,从3个方向向巢无中心区奔袭“扫荡”。第七师师部当机立断,分路突围,使敌人扑空,又在敌侧后和后方不断进行袭击,经两周激战,毙伤日伪军300余人,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扫荡”。4月30日,日军又集中2000余人进行第二次“扫荡”,前后历时5天,也被第七师粉碎。第七师还于11月抗击了顽军第一七六师和第八游击纵队等部对巢无中心区的进攻,于磨盘山一带毙伤顽军1100余人,俘400余人。
在敌顽夹击中,第七师及地方部队英勇顽强,艰苦奋斗,终于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抗战阵地。
(八)浙东游击纵队战斗在浙东抗日根据地
浙东是新四军开辟较晚的一个抗日根据地,包括三北(余姚、慈溪、镇海3县姚江以北)、四明、金萧、淞沪4个基本区和三东(鄞县、奉化、镇海3县东部和定海县)抗日游击区。地域位于杭州湾两岸,沪、杭、甬三角地带,东濒东海,南迄金华、义乌、东阳至宁波公路,西跨浙赣路金(华)萧(山)县两侧,北达黄浦江两岸地区,是新四军发展东南抗日游击战争的前哨阵地。面积2万余平方公里,人口400万。
1941年2月,根据皖南事变后的形势,中共中央作出了开辟浙东战略基地的决策。4月,日军进攻浙东,宁绍地区沦陷。5月,中共中央华中局将开辟浙东的任务交由新四军第六师师长兼政委、江南区党委书记谭震林负责实施。同年夏秋,浦东两支抗日武装约800人渡海至浙东三北,成为开展浙东抗日游击战争的骨干力量。这以后,华中局、新四军军部和第一、六师陆续派干部和武装抵浙东,同浙东地方党和武装共同创建浙东抗日根据地。为统一党和军队的领导,1942年7月,中共浙东区委员会成立,书记谭启龙,同时成立第三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何克希为司令员,谭启龙为政治委员,共1200余人。三北游击司令部巩固三北地区,开辟了四明地区,又在会稽、浦东地区不断取得胜利,初步建立起以四明山为中心的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 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和力量的壮大,1943年12月22日,新四军军部命令三北游击司令部所属部队正式编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员何克希,政委谭启龙。浙东游击纵队决定主力分散游击,保存有生力量。除以一部坚持四明山外,主力转移至三北地区。另派出一部进入会稽山区,与诸暨、义乌、东阳等县的地方武装会合,成立金萧支队,活动于浙赣线两侧地区。
浙东远离华中基本根据地,敌情严重,情况复杂。在人民的支持下,浙东游击纵队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粉碎了日伪军无数次的清乡、“扫荡”和国民党顽军的进攻,胜利地创建了浙东抗日根据地。
在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反摩擦斗争,以武装保卫根据地建设的同时,新四军也从各方面积极参加了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参加减租减息斗争和助民劳动,减轻群众负担和改善军民关系;参与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与巩固,实行精兵简政;全面加强地方武装建设;帮助地方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同时,新四军自身的党的建设、后勤工作、军事生产、文化建设、敌军工作等,也有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为进一步加强部队建设,打败日本侵略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在反攻作战中恢复与再发展
跨入1944年,根据形势的变化和中共中央的指示,新四军军部决定,各师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主动地向日伪军发动攻势作战,打击和牵制日伪军,配合正面战场新四军作战,恢复和扩大解放区。新四军各师随之积极行动起来,进行局部攻势作战。
第一师发起东桥等战役,密切苏中、苏北、淮南、淮北之间的联系;第二师挫败日伪军和桂顽对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夹击,组织路西战役,确保淮南、皖中根据地的联系;第三师发起高(沟)杨(口)、阜宁等战役,恢复与扩大苏北抗日根据地;第四师发动春季攻势和睢宁战役,扩大淮北解放区;第五师保卫大悟山,恢复四望山、白兆山,巩固扩大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第六师向苏浙皖边发展,扩大了苏南抗日根据地;第七师保卫皖中,开辟皖南,巩固和发展皖江抗日根据地;浙东游击纵队在粉碎敌顽进攻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发展壮大。
1944年春,日军发动河南战役,国民党军队丧师失地,中共中央提出了向河南发展,绾毂中原的战略任务。为此,新四军第四师、第五师努力完成这个任务。1944年8月,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率部西进,经过4个多月的艰苦斗争,共歼灭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军1.3万余人,拔除据点36处,控制了东起津浦路、西至商亳公路、北至陇海路、南迄涡河的广大地区,完成了西进收复原豫皖苏边的任务。
新四军第五师于7月下旬组成1200余人的豫南游击兵团,任命黄林为兵团指挥部指挥长,率部向河南敌后进军。后又于1945年初增调一批干部到豫中,协助发展河南。从1944年7月到1945年4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第五师挺进河南敌后的部队,迅速开辟了东起汝南,西至竹沟、牛蹄,南起信阳,北达舞阳,东西宽70公里,南北长100公里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开展苏浙皖地区工作的指示,1944年12月底,粟裕率第一师主力渡江南下,于1945年1月初到达浙江长兴地区,与第十六旅会合,成立苏浙军区,粟裕为司令员。在随后的斗争岁月里,苏浙军区部队在天目山地区进行了3次自卫反顽战役,歼顽军近万名,开辟了苏浙皖边敌后新区,进一步发展了苏南抗日根据地,初步完成了发展东南的战略任务,扩大了在江南进行战略反攻的前进阵地。
进入1945年后,新四军在华中敌后进行局部反攻,歼灭日伪军8.2万余名,解放了阜宁、睢宁县城,攻克日伪据点670余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独立自主对日军作战,迫使日伪军向各地抗日军队投降。
从8月10日至9月2日,华中解放区军民贯彻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严格执行延安总部朱德总司令的命令,全力向一切拒不投降的日伪军进攻,在20天的作战中,共解放县城32座,重要市镇400余个,歼灭日伪军2.8万余人,基本上完成了占领武汉外围的广阔地区和南京、太湖、天目山之间的广大乡村,将苏北、苏中、淮南、淮北打成一片的任务。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无条件投降书上正式签字。历经8年浴血奋战,付出重大牺牲的中国人民,终于获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946年1月至1947年1月,新四军番号虽还存在,但战略任务已经转换。1947年1月21日,原新四军部队被合编为华东野战军,新四军番号至此撤销。
新四军最初是由在红军主力长征北上后,留在南方8省14个地区坚持3年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在挺进敌后抗战过程中,华中各地共产党组织的抗日武装和八路军南下部队,陆续加入和壮大了这支队伍。
新四军以其所处的特殊战略地位,在抗战中起了据局部而扼全局的重大作用,正当国民党军大步后撤,失败情绪弥漫华中沦陷区的时刻,新四军深入华中敌后中枢,以首战告捷、连连取胜的行动,在沉闷的沦陷区炸响了一声声春雷,振奋了中国军队的抗战精神。在武汉失守以前,新四军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正面战场保卫徐州、武汉的作战。在武汉沦陷以后,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正面战场日益沉寂,新四军独立自主地担负起华中地区抗战的重任。
新四军是华中敌后抗战的中流砥柱。华中敌后地区,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有重要价值,新四军战斗于日军占领的南京、上海、徐州、武汉、杭州、合肥等大中城市周围和水陆交通干线两侧,最多时迫使16万日军和23万伪军困守华中地区而不得脱身,从而减轻了对国民党和盟军的压力。新四军对日伪军作战共2.46万余次,毙伤日伪军29.37万余名,俘日伪军12.42万余名,另有5.4万余名日伪军军官兵投诚、反正。对阻碍新四军抗日、制造反共摩擦的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被迫进行反击作战3200余次,毙伤俘顽军官兵14.3万余名。新四军建立了地跨苏、皖、鄂、豫、浙、赣、湘等广大地区的苏中、淮南、苏北、淮北、鄂豫边、苏南、皖江、浙东等8块抗日民主根据地,先后光复国土25.3万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达3400余万。新四军从组建时的1万,发展到抗战胜利时的主力部队21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在战争和根据地建设中,新四军造就了一大批治军、治党、治国的领袖人才和党政军民各级领导骨干。
新四军成立距今已有70年了,她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上,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史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将会永遠占有其光辉的篇章。随着历史的发展,会更加证明其在中国现代历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
(责任编辑:胡北)
1941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由安徽泾县云岭一带出发北移。当部队行至茂林地区时,突然遭到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袭击。新四军指战员不怕牺牲,浴血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阵地全部失守。除约2000人突出重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和被捕。军长叶挺下山谈判被国民党扣留,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被叛徒杀害,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在突围中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1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表命令和谈话,反诬新四军为“叛军”,宣布“撤销”其番号,声称要将军长叶挺“交军法审判”,从而将反共高潮推向顶峰。
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决定在军事上坚决进行自卫,在政治上展开猛烈反攻。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
1月25日,新四军新军部在苏北盐城成立。新军部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为基础组成,将新四军和活动于陇海路以南的八路军部队,统一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其中,第一师由原苏北指挥部所属部队编成,师长粟裕,政治委员刘炎;第二师由原江北指挥部所属部队编成,师长张云逸(兼),政治委员郑位三;第三师由原八路军第五纵队编成,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第四师由原八路军第四纵队编成,师长兼政治委员彭雪枫;第五师由原豫鄂挺进纵队编成,师长兼政治委员李先念;第六师由江南第二支队所属部队和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编成,师长兼政治委员谭震林;第七师由原无为游击纵队、第三支队挺进团及皖南突围出来的部队合编而成,师长张鼎丞(未到职),政治委员曾希圣;独立旅由原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第五旅编成,旅长梁兴初,政治委员罗华生。重建后的新四军共9万余人,战斗在大江南北。不久中共中央军委华中分会组成,刘少奇为书记,陈毅、张云逸、邓子恢、赖传珠为委员。新军部成立后,调整充实了领导阵容,恢复了政治委员制度,加强了党的领导和军政建设,为新四军坚持华中敌后抗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坚持敌后抗战,创建了8块华中抗日根据地,并深入建设根据地
皖南事变后的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在中共中央华中局和刘少奇、陈毅等领导下,坚持执行中共中央的正确路线,大胆放手向敌后发展,发动群众,扩大武装,独立自主地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坚决反击国民党反共军队的进攻,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一)新四军第一师战斗在苏中抗日根据地
1941年3月,新四军第一师活动区域正式定名为苏中区,因其位于江苏省中部地区而得名。它东濒黄海,西至京杭大运河,南临长江,北接盐城、淮阴,面积2.3万平方公里,当年人口约800余万。它与南京、上海隔江相望,扼制着长江下游北侧的通道,因而敌顽我三角斗争异常激烈。
1941年1月,日军第十三军提出“苏北作战计划”,诱使国民党军苏皖边区游击军副总指挥李长江率部公开投敌,并“扫荡”黄桥以南地区。第一师主力发起讨李战役,一度攻克泰州城,俘伪军3000余人。此后一师主力分散在各地袭击日伪军,粉碎了日伪的“扫荡”。1941年,苏中军民对敌作战520次,生俘日军16名、伪军5008名,为长期坚持苏中抗战打下了基础。1941年10月,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八旅主力从苏南东路日伪清乡区转移到苏中根据地,开辟了江(都)高(邮)宝(应)地区。
1942年和1943年苏中根据地面临严重困难。日军对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其中1000人以上的大“扫荡”平均半月一次,500人左右的小扫荡每周一次。为适应反扫荡的需要,第一师建立独立作战的地方军,实行主力部队地方化,广泛建立民兵自卫军,形成三结合的抗日武装体制,以人民战争粉碎敌人的军事进攻。在夜袭海门县城、石港战斗、谢家渡战斗中,予敌以重大打击。1942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新四军第一、第六师领导机关对内实行合并,原番号不变,从而使苏中、苏南两个战略区的联系与配合更加密切。12月底,第一师第二旅渡江南移,与原驻苏南的十六旅合编,加强了苏南的抗日力量。
1943年,日伪在苏中实行清乡,采取军事“清剿”、政治伪化、特工破坏等诸种手段,企图以点线控制扩大为全面伪化。日伪在苏中通如海启地区(苏中四分区)进行空前残酷的清乡,构筑150公里竹篱笆封锁线,增设100多个据点,形成梅花桩式的据点群。苏中四分区军民积极反清乡,主力部队在清乡区外寻机歼敌,精干武装在清乡区里坚持原地斗争,清乡区群众进行大规模的反封锁斗争,锯电杆,割电线,破公路,焚篱笆,使日偽经营3个月的封锁线化为灰烬。同时开展反保甲斗争,袭击清乡人员和日伪军,镇压死心塌地的汉奸。据1943年4月至12月的统计,苏中四分区在反清乡中共战斗2100余次,毙伤、镇压日伪军和清乡人员2400名,争取伪军等1700余名。1944年以后,日伪清乡已成强弩之末,抗日军民乘胜发动攻势,拔除据点,彻底粉碎了日伪对苏中军分区的清乡。
(二)新四军第二师战斗在淮南抗日根据地
淮南抗日根据地位于安徽省东部和江苏省西部,东起运河,西至淮南铁路、瓦埠湖,北临淮河,南濒长江,津浦铁路贯穿其间,曾是中共中央中原局、华中局、新四军军部所在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941年2月,江北指挥部及其所属部队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二师,下辖3个旅、9个主力团和2个联防司令部,总兵力2.4万人。4月30日,中央军委决定:第二师军政委员会由张云逸、罗炳辉、郭述申、周骏鸣、郑位三组成,张云逸为书记。4月26日,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二师地区成立党政军委员会,张云逸、郑位三、罗炳辉、刘顺元、方毅为委员,郑位三为书记。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确定二师的任务是:巩固津浦路东,坚持津浦路西,加强对西防御,随时准备迎击顽固派军队的进攻。为此,第二师与日伪顽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在津浦路东地区,1941年4月,第二师发起天长、仪征、扬州地区反点线作战,经谢家集、金牛山等战斗,歼日伪军800余人。5月下旬,粉碎了日伪军5000余人对津浦路东的“扫荡”。6月,第二师第五旅进入皖东北地区,配合新四军第四师作战。7月,为配合苏中一师反“扫荡”,再次发起天仪扬公路破击战,歼伪军数百人,于新城消灭日军1个小队,打乱了扬州日军“扫荡”苏中的部署。1943年,淮南津浦路东根据地东南边区我军对日伪发起反蚕食、反伪化的斗争,取得重要胜利。6月,在第五旅第十三团的支援下,东南支队攻克仪征县谢家集据点,解放仪征、江都县20余乡,新成立了甘泉县,打通了二师与一师的联系。8月,第五旅击退日伪军对六合地区的进攻,在桂子山战斗中,毙伤日伪军300余人。
在津浦路西地区,1941年春,第二师粉碎了日伪军3000余人对定远、凤阳、滁县的“扫荡”,毙伤日伪军500多人。10月,国民党桂系一七一师、第十游击纵队向路西中心区进攻,侵占了大桥。第二师组成野战司令部,集中力量予以反击,经大桥、新张家战斗,歼敌顽营长以下300余人,稳定了路西的形势。1942年1月又粉碎了日伪对路西的封锁,歼灭日军1个小队、伪军1个中队,俘日伪军30余人。10月,又一次打退了桂顽一七一师等部的进攻,歼敌1500余人。
1942年1月,皖东津浦路东联防办事处改为淮南苏皖边区行署,津南路东联防司令部改为淮南苏皖边军区。习惯上,从这时起,皖东地区称为淮南地区。1943年2月,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撤销路东、路西区党委,统一成立淮南区党委,路东、路西地区才正式被称为淮南地区,路东、路西根据地被统称为淮南根据地。由于淮南地区形势相对稳定,新四军军部和中共中央华中局于1943年1月转移到淮南路东地区。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机关驻盱眙县黄花塘长达两年时间,1945年2月28日移驻天长与盱眙交界处千棵柳,直到抗战胜利。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机关驻黄花塘,使淮南抗日根据地成为华中地区政治、军事中心。
(三)新四军第三师战斗在苏北抗日根据地
苏北抗日根据地,在地域上只是苏北的北半部,它包括淮海、盐阜两个地区。该根据地南以斗龙港、大纵湖及淮安县西南一线为界,与苏中抗日根据地相依靠;北至陇海铁路,与山东抗日根据地相联系;西临运河,与淮南、淮北抗日根据地相呼应;东濒黄海,总面积为4.2万平方公里,当年人口610万,其中在抗日民主政府管辖下的人口有450万。
苏北地区是日军“扫荡”最多的地区。1941年至1943年间,大规模“扫荡”就有3次,小“扫荡”更是不断。1941年7月20日,日伪军1.7万人,分4路合击新四军军部盐城。第三师在第一师的配合下,经过1个多月的激战,共进行战斗135次,击毙日伪军1931名,活捉日军15名、伪军1074名,粉碎了敌人的“扫荡”。第三师在反“扫荡”中也伤亡900余人。
1942年11月,日伪军8000余人,分5路同时出动,直趋淮海根据地中心区,奔袭淮海区党政军领导机关。第三师经过一个多月反“扫荡”作战,沉重打击了敌人,日伪军被拖得精疲力竭,不得不撤回原防。
1943年2月,日伪军2万余人,向盐阜根据地发起春季大“扫荡”,企图围歼华中党政军领导机关和第三师主力。盐阜区军民历经2个月作战,共战斗658次,攻克据点50余处,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俘780人,粉碎了日伪军消灭新四军领导机关和摧毁苏北抗日根据地的计划。从当年的5月中旬至年底,淮海、盐阜两区军民积极发动攻势作战,扩大了根据地,缩小了敌占区,使根据地面积基本恢复到大扫荡以前的水平。
(四)新四军第四师战斗在淮北抗日根据地
淮北抗日根据地,位于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接壤的广大地区。东临運河,西达商(邱)亳(县)公路,南濒淮河,北抵陇海铁路。面积4万余平方公里,人口600余万。
1941年5月,新四军第四师在豫皖苏3个月反摩擦战斗中失利,撤到皖东北,进行集中整训。1942年11月,日伪军2000余人对淮北根据地进行空前规模的“扫荡”,第四师主力部队浴血奋战,经过朱家岗、马公店、关帝庙等37次战斗,歼灭日伪军700余人,取得了33天反“扫荡”的胜利。从1943年开始,第四师依靠群众在边缘区全面开展反“扫荡”、反蚕食、反伪化的斗争,拔除日伪据点34处,新开辟13个区,收复2500平方公里的领土,解放了50万人民,稳定了边缘区的形势,保证了根据地中心区的各项建设。第四师还进行了山子头反摩擦战斗,于1943年春将侵入根据地的韩德勤部消灭,生俘韩德勤及其官兵千余人,为团结抗战,释放了韩德勤,礼送出境。此外,第四师还先后取得程道口战役、张小圩战斗、灵北反雷(杰三)战斗、张大路战斗等重大战斗的胜利,巩固了淮北抗日根据地。
(五)新四军第五师战斗在鄂豫边抗日根据地
鄂豫边抗日根据地,东起安徽宿松、太湖和江西彭泽,西至湖北宜昌、当阳、荆门、襄樊,北界河南舞阳、叶县,南临幕阜山麓和洞庭湖畔,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300余万。
皖南事变后,第五师主力以大小悟山为中心坚持斗争。1941年6月,五师主力南下汉孝陂边,一度攻入孝感县城,至9月开辟了陂孝礼、汉孝陂、陂安南3块游击根据地,形成了对武汉北面的战略包围圈。1941年10月至1942年2月,第五师主力进行了三打侏儒山的战斗,解放了长江、汉水之间的大片国土,建立了川汉沔游击根据地,形成了对武汉西面的战略包围。与此同时,第五师派出部队东进鄂皖边,一度挺进到皖西的岳西、霍山、潜山等大别山腹地,后又回师浠、蕲、黄、广,对地方顽军和桂军发起反击,开辟了鄂皖边沿江敌后抗日阵地,实现了从东面包围武汉的战略部署。1943年,第五师派一部挺进到襄南,创建以洪湖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另一部到达洞庭湖桃花山地区,开辟了石公华抗日根据地,完成了对武汉西南面的战略包围。
至1943年底,第五师在战斗中发展、扩大到32061人,鄂豫边区的抗日根据地,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形成了对武汉的战略包围,辖区扩大到51个县,1020余万人。 (六)新四军第六师战斗在苏南抗日根据地
苏南抗日根据地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地区和浙江、安徽两省的一部分地区。横贯苏南的京沪铁路将全区自然分成两大部分。京沪铁路以南称茅山地区,铁路以北称东路地区,面积2.5万平方公里,人口600万。
1941年2月上旬,新的江南指挥部成立,谭震林任指挥。3月上旬,新四军第六师正式成立,谭震林任师长兼政委。第六师担负着坚持苏南抗战,阻止反共军北渡长江破坏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艰巨任务。
反清乡是第六师坚持抗战的主要形式。1941年7月到1943年10月,日伪相继对苏南抗日根据地的苏常太、澄锡虞、澄武锡、淞沪、太滆、丹北和茅山地区进行了残酷的清乡。第六师为保卫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清乡斗争。
根据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指示,第六师找到了对付清乡的办法,确定了游击坚持和隐蔽斗争相结合的基本对策。主要有:第一,树立长期纠缠的方针和必胜的信念;建立秘密党组织,开展地下工作;加强情报交通。第二,以分区转移对付敌之分区清乡,保存有生力量;以短枪队对付敌人的特工,开展群众性的锄奸运动,严惩间谍、叛徒;主力地方化,地方干部群众化;普遍组织民兵,发动群众开展反封锁斗争。第三,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多交朋友,大胆提拔使用地方领袖人物,彻底粉碎敌人破坏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阴谋。第四,加强对伪军工作,发布《汉奸自首条例》,开展政治攻势和秘密联络。
反“扫荡”反清乡斗争异常残酷,新四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1941年11月28日,日伪军3000余人奔袭驻溧阳塘马村新四军第十六旅旅部。第十六旅苦战终日,反复冲杀10余次,掩护了党政机关和群众安全转移,十六旅旅长罗忠毅、政委廖海涛等270余人壮烈牺牲。
3年来,第六师在日伪顽严重夹击、环境十分险恶、自身力量又比较弱小的条件下,机动灵活地进行斗争,挫败了日伪军的“扫荡”、清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坚持和发展了阵地。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有了很大发展,北起长江,南至宣(城)长(兴)公路,东临太湖,西至当涂、芜湖的广大区域内,除城镇及铁路、公路线为日伪军占领外,广大乡村均为新四军控制。
(七)新四军第七师战斗在皖江抗日根据地
皖江抗日根据地(始称皖中抗日根据地)位于安徽省长江两侧地区,东起江浦、当涂,西至怀宁、彭泽,北临滁河、合肥,南抵宣城、南陵。其中巢无、和含、皖南、沿江4块较为完整的地区是皖江抗日根据地的基本区域,在基本区的周围,分布着小块抗日根据地和大块的游击区,面积3万余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
1941年5月1日,新四军第七师成立。张鼎丞任师长(未到职),曾希圣任政委。为实现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战略部署,第七师从1941年9月,先后派出部队沿长江向西、南、东北3个方向扩展,开拓地域,扩大根据地和游击活动区,打通与新四军第五、六、二师的联系。
沿长江发展,沟通与新四军第五师的联系。1941年3月中旬,林维先奉命率部挺进深入桐城地区,并活动到潜山、怀宁、舒城、霍山、岳西等地,后又转移到宿、望湖区。4月24日,在宿松县陈汉沟与第五师张体学部会合。9月,桐、潜、霍、舒地区的游击队合编为新四军桐西独立团。挺进团与独立团开辟了泊湖和桐西两块游击根据地。
沿长江南岸向东发展,建立铜、繁抗日根据地。第七师领导及中共地方组织派出干部和部队会同皖南地方党组织积极收容皖南事变中失散人员,恢复地方党组织,发展抗日武装。1941年7月,成立了铜繁行政办事处。9月,第七师派五十七团过江抵皖南地区,会同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向东进击到芜湖、当涂、宣城地区,打通了与新四军第六师的联系。
向东北开辟和、含及巢北地区。1941年9月至11月间,先后派出4个连的兵力进入含山、和县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并成立了和含指挥部。1942年2月,成立和含獨立团。独立团成立后,攻打日伪据点30多处,部队由300人发展到近900人。在巢北地区,于1942年9月成立了第七师巢合庐独立团,开辟了一条通往军部及第二师的交通线。至此,第七师初步完成了华中局和军部赋予的创建皖中根据地,打通与第五、六、二师战略联系的任务。1943年3月,皖中地区改称皖江地区,成立了中共皖江区委和皖江军区。由于错误判断新四军军部转移至皖江地区,日军于1943年3月纠集6000余人,从3个方向向巢无中心区奔袭“扫荡”。第七师师部当机立断,分路突围,使敌人扑空,又在敌侧后和后方不断进行袭击,经两周激战,毙伤日伪军300余人,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扫荡”。4月30日,日军又集中2000余人进行第二次“扫荡”,前后历时5天,也被第七师粉碎。第七师还于11月抗击了顽军第一七六师和第八游击纵队等部对巢无中心区的进攻,于磨盘山一带毙伤顽军1100余人,俘400余人。
在敌顽夹击中,第七师及地方部队英勇顽强,艰苦奋斗,终于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抗战阵地。
(八)浙东游击纵队战斗在浙东抗日根据地
浙东是新四军开辟较晚的一个抗日根据地,包括三北(余姚、慈溪、镇海3县姚江以北)、四明、金萧、淞沪4个基本区和三东(鄞县、奉化、镇海3县东部和定海县)抗日游击区。地域位于杭州湾两岸,沪、杭、甬三角地带,东濒东海,南迄金华、义乌、东阳至宁波公路,西跨浙赣路金(华)萧(山)县两侧,北达黄浦江两岸地区,是新四军发展东南抗日游击战争的前哨阵地。面积2万余平方公里,人口400万。
1941年2月,根据皖南事变后的形势,中共中央作出了开辟浙东战略基地的决策。4月,日军进攻浙东,宁绍地区沦陷。5月,中共中央华中局将开辟浙东的任务交由新四军第六师师长兼政委、江南区党委书记谭震林负责实施。同年夏秋,浦东两支抗日武装约800人渡海至浙东三北,成为开展浙东抗日游击战争的骨干力量。这以后,华中局、新四军军部和第一、六师陆续派干部和武装抵浙东,同浙东地方党和武装共同创建浙东抗日根据地。为统一党和军队的领导,1942年7月,中共浙东区委员会成立,书记谭启龙,同时成立第三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何克希为司令员,谭启龙为政治委员,共1200余人。三北游击司令部巩固三北地区,开辟了四明地区,又在会稽、浦东地区不断取得胜利,初步建立起以四明山为中心的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 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和力量的壮大,1943年12月22日,新四军军部命令三北游击司令部所属部队正式编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员何克希,政委谭启龙。浙东游击纵队决定主力分散游击,保存有生力量。除以一部坚持四明山外,主力转移至三北地区。另派出一部进入会稽山区,与诸暨、义乌、东阳等县的地方武装会合,成立金萧支队,活动于浙赣线两侧地区。
浙东远离华中基本根据地,敌情严重,情况复杂。在人民的支持下,浙东游击纵队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粉碎了日伪军无数次的清乡、“扫荡”和国民党顽军的进攻,胜利地创建了浙东抗日根据地。
在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反摩擦斗争,以武装保卫根据地建设的同时,新四军也从各方面积极参加了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参加减租减息斗争和助民劳动,减轻群众负担和改善军民关系;参与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与巩固,实行精兵简政;全面加强地方武装建设;帮助地方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同时,新四军自身的党的建设、后勤工作、军事生产、文化建设、敌军工作等,也有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为进一步加强部队建设,打败日本侵略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在反攻作战中恢复与再发展
跨入1944年,根据形势的变化和中共中央的指示,新四军军部决定,各师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主动地向日伪军发动攻势作战,打击和牵制日伪军,配合正面战场新四军作战,恢复和扩大解放区。新四军各师随之积极行动起来,进行局部攻势作战。
第一师发起东桥等战役,密切苏中、苏北、淮南、淮北之间的联系;第二师挫败日伪军和桂顽对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夹击,组织路西战役,确保淮南、皖中根据地的联系;第三师发起高(沟)杨(口)、阜宁等战役,恢复与扩大苏北抗日根据地;第四师发动春季攻势和睢宁战役,扩大淮北解放区;第五师保卫大悟山,恢复四望山、白兆山,巩固扩大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第六师向苏浙皖边发展,扩大了苏南抗日根据地;第七师保卫皖中,开辟皖南,巩固和发展皖江抗日根据地;浙东游击纵队在粉碎敌顽进攻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发展壮大。
1944年春,日军发动河南战役,国民党军队丧师失地,中共中央提出了向河南发展,绾毂中原的战略任务。为此,新四军第四师、第五师努力完成这个任务。1944年8月,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率部西进,经过4个多月的艰苦斗争,共歼灭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军1.3万余人,拔除据点36处,控制了东起津浦路、西至商亳公路、北至陇海路、南迄涡河的广大地区,完成了西进收复原豫皖苏边的任务。
新四军第五师于7月下旬组成1200余人的豫南游击兵团,任命黄林为兵团指挥部指挥长,率部向河南敌后进军。后又于1945年初增调一批干部到豫中,协助发展河南。从1944年7月到1945年4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第五师挺进河南敌后的部队,迅速开辟了东起汝南,西至竹沟、牛蹄,南起信阳,北达舞阳,东西宽70公里,南北长100公里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开展苏浙皖地区工作的指示,1944年12月底,粟裕率第一师主力渡江南下,于1945年1月初到达浙江长兴地区,与第十六旅会合,成立苏浙军区,粟裕为司令员。在随后的斗争岁月里,苏浙军区部队在天目山地区进行了3次自卫反顽战役,歼顽军近万名,开辟了苏浙皖边敌后新区,进一步发展了苏南抗日根据地,初步完成了发展东南的战略任务,扩大了在江南进行战略反攻的前进阵地。
进入1945年后,新四军在华中敌后进行局部反攻,歼灭日伪军8.2万余名,解放了阜宁、睢宁县城,攻克日伪据点670余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独立自主对日军作战,迫使日伪军向各地抗日军队投降。
从8月10日至9月2日,华中解放区军民贯彻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严格执行延安总部朱德总司令的命令,全力向一切拒不投降的日伪军进攻,在20天的作战中,共解放县城32座,重要市镇400余个,歼灭日伪军2.8万余人,基本上完成了占领武汉外围的广阔地区和南京、太湖、天目山之间的广大乡村,将苏北、苏中、淮南、淮北打成一片的任务。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无条件投降书上正式签字。历经8年浴血奋战,付出重大牺牲的中国人民,终于获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946年1月至1947年1月,新四军番号虽还存在,但战略任务已经转换。1947年1月21日,原新四军部队被合编为华东野战军,新四军番号至此撤销。
新四军最初是由在红军主力长征北上后,留在南方8省14个地区坚持3年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在挺进敌后抗战过程中,华中各地共产党组织的抗日武装和八路军南下部队,陆续加入和壮大了这支队伍。
新四军以其所处的特殊战略地位,在抗战中起了据局部而扼全局的重大作用,正当国民党军大步后撤,失败情绪弥漫华中沦陷区的时刻,新四军深入华中敌后中枢,以首战告捷、连连取胜的行动,在沉闷的沦陷区炸响了一声声春雷,振奋了中国军队的抗战精神。在武汉失守以前,新四军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正面战场保卫徐州、武汉的作战。在武汉沦陷以后,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正面战场日益沉寂,新四军独立自主地担负起华中地区抗战的重任。
新四军是华中敌后抗战的中流砥柱。华中敌后地区,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有重要价值,新四军战斗于日军占领的南京、上海、徐州、武汉、杭州、合肥等大中城市周围和水陆交通干线两侧,最多时迫使16万日军和23万伪军困守华中地区而不得脱身,从而减轻了对国民党和盟军的压力。新四军对日伪军作战共2.46万余次,毙伤日伪军29.37万余名,俘日伪军12.42万余名,另有5.4万余名日伪军军官兵投诚、反正。对阻碍新四军抗日、制造反共摩擦的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被迫进行反击作战3200余次,毙伤俘顽军官兵14.3万余名。新四军建立了地跨苏、皖、鄂、豫、浙、赣、湘等广大地区的苏中、淮南、苏北、淮北、鄂豫边、苏南、皖江、浙东等8块抗日民主根据地,先后光复国土25.3万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达3400余万。新四军从组建时的1万,发展到抗战胜利时的主力部队21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在战争和根据地建设中,新四军造就了一大批治军、治党、治国的领袖人才和党政军民各级领导骨干。
新四军成立距今已有70年了,她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上,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史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将会永遠占有其光辉的篇章。随着历史的发展,会更加证明其在中国现代历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
(责任编辑:胡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