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子的建筑模式

来源 :安邸A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wo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主义模块化建筑先驱Fritz Haller是首位将完整建筑语言转化为家具的设计师,其设计的USM橱柜系统,已成为收纳型家具的永久典范。
  瑞士建筑师Fritz Haller从未想过成名。作为现代主义浪潮中的一分子,当建筑师的身份伴随建造效率与劳工分配的力量日益增强时,建筑师本身便成为建筑的代名词。不过Haller是低调的,他更倾向于成为一种纯粹理性结构背后的无形手。比如他曾基于极尽理性的钢架结构,针对当时的住宅及办公建筑、高层建筑以及工业建筑,构思了3种模块化建筑模式。有趣的是,在一个流动性增强的时代里,最初那些为满足灵活乔迁、便于改动布局及拓展的建筑理念,却在USM的橱柜系统中被长久保留下来,继而使其成为能够长久使用、兼容世界各地不同生活与工作环境的家具。灵活多变且坚固耐用——USM的橱柜系统就像可乐,早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基础事物。
  20世纪60年代,Haller设计了USM的工厂与办公楼,并在1969年完成了他的首座预制式住宅项目——Villa Buchli,作为USM创始家族的私宅使用。建筑坐落于倾斜的山坡上,生活区位于建筑高悬于地面的前半部分,享有最好的山景视野。建筑物仿佛是Haller所构想的模块化橱柜的衍生之作,建筑结构的四处顶角保留了开放性的节点,可满足建筑向水平方向的扩展,外墙的所有构件能在钢管框架内便捷拆卸与更换。当USM第四代传人Alexander Scharer引领USM继续发展时,Fritz Haller与父亲的思想仍然指引着他,“Haller早于他的时代去思考能源、交通、人口与建筑的关系。受其影响,USM也一直努力降低生产及建筑的能耗。”
  AD:听说你的童年是在Villa Buchli里度过的,当时这座建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Alexander Scharer(以下简称AS):我在这儿长大,许多童年记忆都与之有关。它最近正在被全面翻修,我们不仅保留了建筑原有的结构与外观,同时遵循文物保护的严格标准修缮它。Buchli如今向USM的顾客开放,偶尔我也会来到这里度假。我记得童年时,我站在房子里,会被远处阿尔卑斯山脉身后的大海吸引。高山与大海之间模糊莫辨的距离令我意识到,必须先征服高山才能驶向海洋。
  AD:Fritz Haller曾畅想过“太空殖民”,这让人感到意外。你曾与晚年的他一起工作,这透露出他怎样的个性?
  AS:我曾深入研究Haller的思想,他反对自己所在时代的主流意识,固执地追求现代化和集体进步。“太空殖民地”(Space Colony)是1977年他与德国卡尔斯鲁厄技术学院的学生们共同完成的项目,受当时全球政治智囊组织“罗马俱乐部”一项关于“增长限制”的研究影响,他认为鉴于地球资源有限,应構思一种得以自给自足的太空生活空间,它可容纳上千名居民,最终他构思了一个直径约为500米的胶囊形结构,胶囊会围绕其轴心旋转,以此借助内部离心力形成重力。他在某年圣诞节送了我一本波兰作家Stanislaw Lem的书,是本科幻小说,关于人类如何突破思维极限,比《星际迷航》可难读多了。
  AD:你是工程学出身,从结构学出发,你认为建筑与家具设计存在怎样的联系?
  AS:与父亲一样,我在瑞士联邦技术学院学习了机械工程专业。技术始终是建筑与家居设计共通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工程师,我自然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几年来USM也始终在投资新的生产工具和机器。从现代主义建筑开始,当建筑物的结构从隐藏变得裸露可见时,其与家具的关系就愈加紧密,它们共同形成定义一个空间的美学风格。
  AD:USM模块化系统中标志性的“转接”小球专利至今几十年了,它从未改变。当产品已经如此“完美”,你们如何创新?
  AS:作为20世纪60年代典型的家具设计之一,Haller系统至今也毫不过时。它拥有自身明确的功能与精确度,极简与朴素优雅并存,因此它独立于流行趋势。我认为我们无须改变这套系统,Haller系列已经运作了五十余年,与采用天然材料(如木材)制成的产品相比,它更加环保,后者的生产能耗高,“半衰期”很短。这在当下应该更加被重视。我们也期待在这里能获得更多认同,比如Cabana家具店作为独家运营方,也会为我们管理内地的USM Club会员体系,他们在提供服务之余亦会选出USM大使,配合相应的设计师开展知识分享、私宅分享等活动。这些事务都是围绕在一个永恒的产品系统之外的更加庞大的系统,它们将持续变化。
其他文献
与张永和的设计探讨,往往会从一个有趣的故事开始。这个故事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发生的理由,也让我们开启了“为什么建筑?”的思考。  8月晚夏,《安邸AD》联合上海K11建筑艺术节举办了一场名为“木‘构’进行时”的主题论坛。活动当天,我们与几位建筑界大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中国传统木结构在当代语境中的多种可能。数日后,我在非常建筑的办公室里见到张永和,对于这位植根中国的建筑师、系列活动的嘉宾之一,我迫不及
期刊
建筑师Patrizio Fradiani对这片天地开阔的景致一见钟情,耗时两年,在此创造心中那座纯朴无忧的如梦境地。  已在芝加哥生活二十多年的罗马建筑师兼室内设计师Patrizio Fradiani,将自己对意式美学的透彻了解也带到了北美,他的设计公司Studio F多年来在美国取得了突出成就。有别于现代主义建筑中涌现出的淡而无味或缺失温情的设计,他在作品中实践着另一种不被风格所限的简约:加入变
期刊
古典复兴还是当代简约?法式优雅还是意国前卫?这套大平层住宅的风格很难用单一的概念定义,但能够确定的是,它的内在丰富而浓烈。  住在上千平方米的大平层里是一种什么体验?对此,江苏南通的五口之家有他们自己的答案。两年前,在时装行业深耕多年的丹丹、凯哥夫妇带着三个孩子搬进了这处位于市中心的高层公寓,享有一梯一户的私密,还拥揽360°城市景观。  新家以毛坯交付,连隔断都不存在,干余平方米的空间中只见孤零
期刊
me欧洲进口全屋定制家居品牌源自欧洲,由欧洲大家居提供商赫曼德家居集团于2018年引进中国。2020年11月28日,为庆祝me欧洲进口全屋定制上海旗舰店开幕,一场空间美学与跨国文化交融的奇妙之夜缓缓拉开帷幕。赫曼德集团me品牌总经理Sammi Xu徐涵宇女士携手《安邸AD》全媒体内容总监Beryl Hsu许绿芸女士以及多位知名设计大咖进行了隆重的剪彩仪式,大家共举香槟美酒,纷纷对me新店开幕献上祝
期刊
提到Giorgio Armani先生的设计,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他的同名时装品牌。不过,Armani先生本人對室内设计也富有极大的热情。“室内设计的各种形式一直深深吸引着我。我可以在这一领域酣畅淋漓地进行实验创新。我喜欢幻想小小的私人世界,欲为我所处的地方或所经历的时刻营造绝佳氛围。”2004年,他成立并直接监管运营Armani/Casa工作室,致力于为一系列工程提供综合设计服务,主要服务地标性精品
期刊
在离家乡不远的另一个国度,Bournazeau夫妇从零开始打造了自己的葡萄酒庄园。他们在这片庄园里耕耘、酿造,并长久地生活在这里。这里是他们建造的商业帝国,更是他们人生的避风港。  在某个11月的秋日早晨,Marc Bournazcau与Emma驾车穿越法国的边界,前往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乡村去看一块地。两人的一位朋友曾向他们说起,那里有一块15公顷的待售土地,非常适合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这对夫妇
期刊
模特站在一张咖啡桌的中央,轻巧地抽拉起咖啡桌的层叠桌面,一条木制的裙子便上身了。这一幕发生在2000年时装设计师Hussein Chalayan的秋冬秀场。人们用“破天荒”来形容这场秀,它打破了时装与家具的界限。Chalayan之后称那是20世纪70年代“游牧精神”的延续——家具与时装都能随身而行。如今回看,这个创举何尝不是在预言即将到来的全球流动世代。两年后,意大利建筑大师Piero Lisso
期刊
Claire幸运地请到在《安邸AD》杂志上让她一见倾心的女建筑师陈暄为自己设计梦想之宅,和她并肩完成了一次珠联璧合的创作。这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家的故事,也是一段关于彼此理解、互相启迪的女性友谊的故事。  Claire和Larty是一对从事金副工作的年轻夫妇,他们和7岁的女儿、5岁的儿子生活在一起。Claire是《安邸AD》的忠实读者,在杂志过去刊登的故事中,对建筑师陈暄为自己和家人设计的私宅一见倾心
期刊
温暖的夯土围墙与白墙交错围合出入口处的中央水庭院,半通透的过廊为重庆的雨天留下了一个可以闲散一坐、细数雨珠的逗点。  雾浓雨重,随谢柯驾车疾驰在湿滑的山间,窗外景色深碧,一半杂乱,一半野趣。直到一组高低错落在树荫间的夯土建筑进入视野,似旧亦新,伴着雨雾滤镜的加持,让人一时恍惚,只是心生惊讶:这一次的确是在重庆——勒(这)是雾都。  直到手指触摸到圆弧形夯土外墙的肌理,这种亦真亦幻的感受才被落实成一
期刊
变换不断的现代生活催促着我们高速向前,而《安邸AD》将这节奏稍稍暂停,打造出一隅隐世绿洲——“AD CASA家外之家”,让人卸下铠甲,毫无保留地放松栖居。  来到《安邸AD》的“家”,空间中的家具、摆件、植物与艺术品在色彩与气质上相得益彰,它们安静优雅,洗刷了都市生活中的浮躁。  倘若咬文嚼字,“石库门”之名是方言交换中的一个误传。这种建筑样式得名于它的宅门造型:石头门框“箍”着乌漆厚木門扇,便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