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不管是学生自己预习的过程,还是导学课、展示课的上课步骤,都是以导学案的步骤来实施的。教师应以教变导,将课堂还给学生。
关键词:三课型;教学;以教变导
笔者采用“导学课—展示课—反馈课”三课型的课改基本模式,以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尝试在课堂上进行课改。通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些收获。
一、精心编学案
在新课程理念下,笔者认为,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在整个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学生自己预习还是导学课、展示课的上课步骤,都是以导学案的步骤来实施的。
第一,导学案的难度要有梯度,且难易适中。
第二,导学案要尽量做得精彩,导学案内容应尽量将知识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多涉及学生感兴趣的知识。
第三,导学案中自主探究部分的概念或重要结论推导过程的给出,应采用问题或填空的方式。讲解导学案的主要内容时应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尽量不要直接写出。
第四,应准确掌握每节课的难点。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尽量多设计教具演示、课堂小活动等环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力争用最有效的方法攻克难点。
二、课堂巧导学
笔者的导学课是本着学生独立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内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间在课堂上解决的原则来具体实施的。
实施步骤:提前一天将导学案发下去,学生提前预习完成导学案,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留到课上解决。但一定要找出问题。上课前笔者先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框架写到黑板上。上课时由笔者或主持人导入新课,接着提问学生,参照黑板上的知识框架说出导学案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同时用彩笔在黑板上标出。对没有标出的、学生都掌握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讲解,点明重点,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让会的学生给不会的学生讲解,问题尽量在小组内解决。笔者进行巡视,适时点拨、讲解,这个过程一般7-10分钟。讨论后由各小组间合作,在课堂上把问题讲出来,笔者在此过程中把握问题的深度,并做补充和讲解。这个过程笔者一般设计得尽量精彩,提前准备一些教具,也会准备一些小活动,尽量将知识讲得透彻。知识讲完后进入课堂训练阶段,若时间足够,可以用学生展示的方式来完成。
三、展示升华
展示课一般分为知识回顾、展示升华两部分。知识回顾就是回顾导学课上的内容。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为主,这部分一般由中差生回答。
展示升华部分则采用小组合作展示的方法。课前,让学生在小黑板上将题抄好。课上,在进行知识回顾后,通过抓阄的形式将题目分给每个小组,各小组在小组长的组织下简单讨论后,在黑板上完成需要展示的题目。小组内要事先讨论好怎样展示这个题目,要有讲的、有写的、有总结的、有补充的,争取让每一个组员都有任务。然后各小组按分工、题号逐一展示每一个题目,展示后其他小组做出评价和补充。教师在设计展示内容时,尽量做到由易到难,重点抓主要知识。
四、反馈巧撒网
学完知识后,也要及时反馈,而反馈课的实施则可灵活一点,可以一节课一反馈,也可以一周一反馈,要视内容的多少和内容之间的联系而定。笔者认为,反馈课实施的关键是不要认为反馈课就是做练习。反馈课既要做到知识全练,还要做到知识精炼。其实准备一节反馈课并不比准备一节导学课或展示课简单。教师在准备题时要尽量涉及所有的重要知识点,内容要有梯度,由易到难。
五、小组合作是关键
小组合作是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步骤,所以小组的组建很重要。在小组组建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具体安排尤为关键。一般以四人为一组,每组都安排一到两个学习扎实、组织能力强或爱表现的学生任小组长或副组长,以便在学习中起到带头作用。并让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基础差的学生,小组长负责本组的纪律管理。小组中应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每个小组都应有自己的名字和座右铭。每个组员都要为小组的荣誉而努力加分,尽量避免扣分。
六、评价要得法
要想让小组合作能够顺利进行,每位学生都能长期保持参与课堂的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因此,设置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是很有必要的。课堂上的表现和导学案的完成情况都可以作为加减分的依据。每个学校可能都有自己的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制定的内容可能各不相同。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评价机制中融入一些新鲜的、有趣的内容,如我们正在实行的以游记中人物为主线索的评价机制。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真正让课堂变得高效起来,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学习合作参与度不均衡;有些小组角色分工不到位,没做好准备工作就匆匆讨论,发言没有中心,讨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价值。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将进一步实践、探索。
关键词:三课型;教学;以教变导
笔者采用“导学课—展示课—反馈课”三课型的课改基本模式,以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尝试在课堂上进行课改。通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些收获。
一、精心编学案
在新课程理念下,笔者认为,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在整个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学生自己预习还是导学课、展示课的上课步骤,都是以导学案的步骤来实施的。
第一,导学案的难度要有梯度,且难易适中。
第二,导学案要尽量做得精彩,导学案内容应尽量将知识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多涉及学生感兴趣的知识。
第三,导学案中自主探究部分的概念或重要结论推导过程的给出,应采用问题或填空的方式。讲解导学案的主要内容时应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尽量不要直接写出。
第四,应准确掌握每节课的难点。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尽量多设计教具演示、课堂小活动等环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力争用最有效的方法攻克难点。
二、课堂巧导学
笔者的导学课是本着学生独立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内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间在课堂上解决的原则来具体实施的。
实施步骤:提前一天将导学案发下去,学生提前预习完成导学案,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留到课上解决。但一定要找出问题。上课前笔者先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框架写到黑板上。上课时由笔者或主持人导入新课,接着提问学生,参照黑板上的知识框架说出导学案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同时用彩笔在黑板上标出。对没有标出的、学生都掌握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讲解,点明重点,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让会的学生给不会的学生讲解,问题尽量在小组内解决。笔者进行巡视,适时点拨、讲解,这个过程一般7-10分钟。讨论后由各小组间合作,在课堂上把问题讲出来,笔者在此过程中把握问题的深度,并做补充和讲解。这个过程笔者一般设计得尽量精彩,提前准备一些教具,也会准备一些小活动,尽量将知识讲得透彻。知识讲完后进入课堂训练阶段,若时间足够,可以用学生展示的方式来完成。
三、展示升华
展示课一般分为知识回顾、展示升华两部分。知识回顾就是回顾导学课上的内容。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为主,这部分一般由中差生回答。
展示升华部分则采用小组合作展示的方法。课前,让学生在小黑板上将题抄好。课上,在进行知识回顾后,通过抓阄的形式将题目分给每个小组,各小组在小组长的组织下简单讨论后,在黑板上完成需要展示的题目。小组内要事先讨论好怎样展示这个题目,要有讲的、有写的、有总结的、有补充的,争取让每一个组员都有任务。然后各小组按分工、题号逐一展示每一个题目,展示后其他小组做出评价和补充。教师在设计展示内容时,尽量做到由易到难,重点抓主要知识。
四、反馈巧撒网
学完知识后,也要及时反馈,而反馈课的实施则可灵活一点,可以一节课一反馈,也可以一周一反馈,要视内容的多少和内容之间的联系而定。笔者认为,反馈课实施的关键是不要认为反馈课就是做练习。反馈课既要做到知识全练,还要做到知识精炼。其实准备一节反馈课并不比准备一节导学课或展示课简单。教师在准备题时要尽量涉及所有的重要知识点,内容要有梯度,由易到难。
五、小组合作是关键
小组合作是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步骤,所以小组的组建很重要。在小组组建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具体安排尤为关键。一般以四人为一组,每组都安排一到两个学习扎实、组织能力强或爱表现的学生任小组长或副组长,以便在学习中起到带头作用。并让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基础差的学生,小组长负责本组的纪律管理。小组中应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每个小组都应有自己的名字和座右铭。每个组员都要为小组的荣誉而努力加分,尽量避免扣分。
六、评价要得法
要想让小组合作能够顺利进行,每位学生都能长期保持参与课堂的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因此,设置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是很有必要的。课堂上的表现和导学案的完成情况都可以作为加减分的依据。每个学校可能都有自己的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制定的内容可能各不相同。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评价机制中融入一些新鲜的、有趣的内容,如我们正在实行的以游记中人物为主线索的评价机制。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真正让课堂变得高效起来,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学习合作参与度不均衡;有些小组角色分工不到位,没做好准备工作就匆匆讨论,发言没有中心,讨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价值。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将进一步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