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用情景建构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

来源 :世纪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cier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目标和历史学习的特点,可以用情景建构的方法来缩短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缩短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让历史活起来,立体起来,提升历史的亲近感,打破历史等于距离的印象,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效果,达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情景建构;历史;缩短距离
  一、《纲要》课情景建构的必要性
  90后大学生其学习的经历、个性特点,以及以历史为载体的思政课程的需要决定了情景建构的重要性。
  (一)学生及其学习的特点决定情景建构的重要性
  首先,中学阶段的历史学习让大一新生对历史学习缺乏好奇感,更有甚者存在负担感。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1](P.33)大一的新生刚刚经历过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对于中国近现代史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他们很少会产生好奇,进而减弱了学习的兴致;而过度重视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让学生产生了历史学习就等于背书的刻板印象。因此,如何提升历史的亲近感就成为非常迫切的问题。
  其次,如今的大学生大都为90后,他们个性强,自主性强,相对于被灌输,他们更期待主动学习,亲身探究,进而建构自己的认知和感受。感受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认知过程是建构性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进而主动地建构意义。历史情景的建构和历史学习情景的建构将会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二)课程的需要
  1.历史学科的特点容易给人距离感
  通过和学生交流,很多学生认为,历史是讲过去的人和事,是看不见抓不着的,无法感知,这种认识让学生对历史既有时空上的距离感,又有心理上的隔膜和疏离感,还容易产生学习历史没有意义的想法,因而对于有疏离感的事物学生就很难有亲近感并产生兴趣。情景建构有利于缩短距离,减少隔膜。
  2.思政课的性质需要情景建构
  由于《纲要》课是以历史为载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此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的四个选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是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这让自主意识强烈的90后大学生存在些许警觉。
  《纲要》课由于学时有限,课本内容是纲要式的,理论和结论很多,再加上有些现实社会因素的干扰等,如果课程讲授方式和学习方式等问题处理不当,就会容易让学生产生被说教被灌输的感觉,进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反感,使得学生对思政课不能从心里信服。因此,如果建构情景或者让学生通过建构亲身体验,就会减少了学生被说教被灌输的感觉,达到真懂真信入脑入心的效果。
  二、《纲要》课用情景建构缩短距离感的办法
  在《纲要》课中可以用情景建构的方法来缩短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缩短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一)用情景建构缩短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1.历史情景的建构
  首先,用充分的史料营造历史情景。对于历史的学习,不能只是有干瘪的说教,要用具体充分的史料进行鲜活的展现,让学生通过史料的充分阅读而走进历史情景之中,形成一种历史感。
  历史的学习和研究要史论结合,用大量确凿的原始史料展现真实的历史场景才能让学生更为信服。比如,在讲到抗日战争时,可以用具体的战场伤亡数据展现国民党正面战场对中华民族抗战做出的贡献;可以用大量口述史料、具体数据和生动的案例展现中国共产党全面的人民战争路线等。用这些史料来还原历史情景就会使得这段历史更为真实、更为立体和鲜活的再现学生中,进而会让学生认识到一场全面的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的全民族抗战的恢弘图景,达到教育的目的。
  其次,历史场域的重返、再现与构建。置身于历史的具体空间和场域之中会缩短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从而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学校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掘当地的历史资源,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和感受。历史的遗址、旧址是历史事件发生的见证者,是历史人物生活和情感的感受者,纪念馆、博物馆等是历史进程的呈现者,是历史发展的记录者。学生身处其中会感受到历史氛围的影响和熏陶,使得历史不再空洞和遥远,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再次,多种手段实现历史情景的再现。空间形象的建构、亲身体验历史人物的心路历程和历史发展的脉络,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缩短与历史的距离感,使得历史更有感染人心的力量。
  教师可以在仔细甄别的前提下播放一些符合历史事实的影视作品;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音频、视频、图像、文字等进行综合呈现,再现历史情景,这种视觉听觉的感官刺激会让学生印象深刻,更为真实地感受历史的存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历史剧的表演,亲身进入历史演进的场景中,与历史人物合二为一,真实体验历史人物的情感和历史跳动的脉搏。
  最后,历史本身就是鲜活的人的历史,不单单是抽象的政策条文和规章制度等的堆砌,也不是历史大事记的简单枯燥的罗列,历史教学和研究本身是要见“人”见“事”,使学生见到鲜活的人的历史,这样学生才会感同身受。因此,在《纲要》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兼顾‘生活化’的原则,将一些历史人物的个人生活、事业、兴趣、交友也呈现给学生,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提供尽可能的助力”。[2]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减少枯燥乏味的程式化的东西,学生才能对历史学习产生同理心和认同感。
  当然,用历史情景的建构来缩短学生与历史的距离,都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提出、认识和分析问题,达到《纲要》课的教学目标。
  2.学习情景的建构
  学习氛围的营造对于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问题情景的建构可以引发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学习能力的提高、价值观的培养等,都需要具体的参与情景。   首先,教学中可以建构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而方法之一就是创设问题情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和能力储备的情况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但是经过积极努力预期能够进行思考分析的问题,把学生带入到思考情景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参与情景的建构。学习过程、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等都需要具体的情景。利用辩论赛、演讲、小组讨论和撰写研究报告等方式进行合作学习、研讨学习等都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且能培养团结合作、分析思辨和语言表达等能力。而这些学习方式都需要构建一种参与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学习的过程,在和谐、自由、活泼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 用情景建构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用情景建构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可以在教学中引入现实热点问题,还可以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和介绍学术的前沿,即学术的现实情况。
  1.教学中引入现实热点问题
  首先,在课堂上联系现实热点问题。了解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在,进而更好地展望未来,让历史之光照亮现实之路,让历史成为现实的指路明灯。再加上现在的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非常关注,在教学中引入现实热点问题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很多现实问题的背后都有着历史的因素,现实问题有着历史发展的内在脉络,而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现实问题会成为影响现实生活的重要事件,这些都显示出历史与现实的密切关联,这也为在《纲要》课中引入现实热点问题提供条件和依据。例如,在讲授到抗日战争时,可以适当地引入钓鱼岛问题,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思考并分析解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和日本近代对外侵略扩张之间的关系、近现代整个国际局势几经演变对钓鱼岛问题产生的影响等。
  课堂上联系现实热点问题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其实并不遥远,这种方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用长远的历史眼光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次,可以进行实践教学。《纲要》课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学生可以走出校门,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调研,分析问题形成的历史成因,找出现实的解决方案;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比如建筑学的学生调查梳理中国的建筑史等,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专业课的基础,提升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感和兴趣,还可以增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学术前沿及时引入教学
  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的缩短还应该做好学术新成果的引入,建构现实的学术研究情景。
  现在是信息时代,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多样化,可能他们已经通过其他渠道理解了新的历史研究成果,但我们课本中没有能及时更新得以体现这些新成果,学生会认为课堂讲授的内容与现实成果脱节,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致。《纲要》课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并展示经过充分论证的具有说服力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示课堂教学的深刻性、生命力和可信度。
  陈寅恪先生曾说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对古人之学说应具有“了解之同情”,在“同情”的情况下才能更为理解历史的当事人所思所想。专业人士治史如此,普通历史学习者也是如此。由于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毕竟不同于历史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因此,利用情景的建构达到或接近“同情”,才能让学习者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与敬意,进而更深刻地理解现实。
  总之,根据大学生的特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目标和历史学习的特点,可以用情景建构的方法来缩短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缩短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让历史鲜活起来,立体起来,提升历史的亲近感,打破历史等于距离的印象,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效果,达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美]布鲁纳,邵瑞珍等译.布鲁纳的教育论著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赖佩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几个结合[J].钦州 学院学报,2012,(2).
  [责任编辑:褚永慧]
其他文献
摘要:从技术性人才培养视角,探讨应用型财经院校考试内容与方式的改革,指出其培养技术性人才的必要性,分析考试内容与方式改革的总体思路,最后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并结合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出考试改革的经验和不足,以此为应用型财经院校的考试改革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应用型财经院校;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改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高等教育分为三种类型:学术性(5A1)、应用型(5A2)和技能型
期刊
摘要: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永不衰老的主题,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改革最终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了历史学专业能够有更好更长足的发展,为了历史专业学生能够应对未来的社会发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下,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发展历史专业、培养历史人才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历史学;社会实践活动 ;专业教学  为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以卓越教师为目标的专业培养方案,加强实
期刊
摘要:我国《仲裁法》第2 条没有明确规定民商事侵权纠纷具有可仲裁性,而国际公约、域外立法、国内仲裁实践均以认可并开展了民商事侵权纠纷的仲裁。笔者认为符合可仲性标准的民商事侵权纠纷应当属于仲裁的受案范围。  关键词:民商事侵权纠纷;可仲裁性;标准  仲裁作为与民事诉讼并行的解决民商事争议的方式,以其专业、效率等优势在解决民事争议的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我国传统的仲裁受案范围一直拘泥于民商事合
期刊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的夙愿和追求,这绝不是某个人或党派组织就能独立完成的历史任务,它非合力而不能为,又缺合力理论而不可。恩格斯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无数力形成的历史合力推动的结果。现实架构下中国梦的实现有着足以形成历史合力的“五位一体”规划、“四个全面”深化、“三个倡导”实践等坚实的现实基础,构筑中国梦需要对这些现实基础之合力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  关键词:中国梦;历
期刊
摘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市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也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笔者通过实地调查与思考,主要谈谈当前郴州市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并试图结合实际探讨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环境;环境保护;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11-0091-
期刊
摘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示例,为实现本硕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衔接,教师需在教学理念上立足问题引导,把握教学对象的认知特点;在教学内容上依托专题切入,注重知识层次的深化和拓展;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灵活权变,凸显方法选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用简单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人民民主专政的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价值取向。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形势下,重温这一思想,不断校正我们的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自觉进行党性修养,对于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把握治国理政的正确方向意义重大。  关键词: 为人民服务;权为民所用;政以民为本;绩为民所
期刊
摘要:通过对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和台湾义守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管理的教学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实习与毕业安排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岸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差异性,以及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上所存在的问题。期望在相互借鉴下,提升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管理;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义守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
期刊
摘要:文化人类学家认为预考察制度起源的逻辑过程需到原始资料中去探寻,图腾制度、神话传说、亲属关系和各种仪式都可视作制度原初状态的呈现。维柯从人性和制度互构的角度揭示了制度产生的自然史,列维-斯特劳斯从人类“二元对立”的思维结构角度论证了人性与制度结构逻辑的统一性。这种思考制度源起的视角给予了制度研究诸多启示。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制度起源;思维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三位重要人类学家的作品,得出关于历史与文化的三种不同理论:格尔茨将历史作为一种文化文本;萨林斯认为文化与历史相互界定的,历史是结构化的过程;沃尔夫是将历史视为物质关系的发展过程,文化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并且要放在政治和经济的脉络中解释。  关键词:历史人类学;文化文本;结构化历史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