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陈钱林老师原为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校长,是全国知名校长和家庭教育专家。在他和妻子的科学教育下,他的一双儿女都非常出色,他们大学毕业后,均获世界名校全额奖学金并攻读了博士学位。陈老师在孩子教育上,虽关注孩子的学习,但更看重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让我们来看看陈老师在培养孩子幸福感方面是如何做的。
陪孩子捉苍蝇,尊重儿童的幸福感
孩子的幸福感与成人不同。孩子特别喜欢玩水、玩沙,有时玩得满头大汗还乐此不疲;孩子特别喜欢小动物,小猫、小狗的一点点表情都能引起他们快乐的情绪体验。如果以成人的标准去分析,往往把孩子的这些幸福体验看成是低境界的,这容易产生教育的偏差。
在我的书房里,有一个宽50cm,长90cm的台阶,我们大人看过去总觉得房间不美观,可我的双胞胎孩子杳与杲,说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台阶,常常躺在上面玩。
两个孩子读幼儿园时,喜欢在教室里巡视,发现纸、橡皮、铅笔头之类,便问是谁丢了,找到了失主,他们会很高兴,说自己做了好事。有段时间,教室里找不到东西,就感到很失落。这些事情,如果没有从儿童的角度去看,是很难理解的。但是,孩子的幸福感就是与这些大人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联系在一起的。
杳与杲小时候,房间常常摆满玩具,墙壁上贴满了贴纸,从大人的角度看,家里被弄得很“乱”,但我很支持。这些摆放对大人来说是乱,可对孩子来说,或许有着特别的意义和美感呢!
有一次我回家,杳与杲叫我捉苍蝇。苍蝇是脏的东西,从健康的角度是不应该玩的。但从童趣的角度看,也不宜贸然否定。我选择了引导孩子玩,捉了几只苍蝇,两个孩子很兴奋。不过,我引导两个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注意尽可能不要让手接触苍蝇,还要注意洗手。后来,他们将苍蝇作为实验品,研究了好几个课题。从中得到很多乐趣,我觉得这也未免不是好事。
一家人一唱一和:享受诗意童年的幸福
两个孩子小时,我经常即时即景作诗助兴。
孩子们8岁时,一次一家人坐火车,吃着叫“满口香”的糕点。到了昆山站,杲杲要上厕所,正遇厕所到站关门。我吟了一首诗:“昆山不见人,但闻满口香。杲杲尿尿急,厕所正换班。”
两个孩子很喜欢这些“自家的诗”,通过它可以体会到生活的“诗情画意”。有时他俩吵架了,我常说:“爸爸考考你们。”然后我自己背了一首自作的诗,问“作者是谁?”孩子还在生气,会说“李白”。一会儿,我又问一次,孩子说“诗人老爸”,大家都乐了,事情就解决了。这样,使吵架也带有“诗意”。
两个孩子10多岁时,我们常常坐火车,在火车上常一起作诗。一次,我与杲杲坐车经过青田,我们一起推敲了一首诗:“青山云戏云,碧江浪追浪。长龙逛高架,秀才回家乡。”一次,我与杳杳坐火车,车外正下着大雪,我们推敲了一首:“银妆江南树,雪雕旷野景。谁家顽皮儿,弄雪上屋檐?”孩子自己可以参与写诗了,他们的那种幸福感一定很强烈。
2008年,我陪杲杲到中国科技大学参加考试复试。回来时,正遇“海鸥”台风影响温州。杲杲即席写诗发给杳杳:“雨作矿泉水,风乃蒲扇吹。海鸥何所惧?到底谁怕谁!”一会儿,杳杳回信息:“微风送君归,细雨迎车随。得知状元来,海鸥展翅飞。小扇驱尘退,斜丝接天醉。天涯心同喜,徘徊盼君回。”
诗言志,也激情,一家人一唱一和,诗意童年,带给孩子的幸福感是极其美妙的。
家里的欢声和笑语:生活小幽默创造幸福感
我平时喜欢讲些小幽默,我们一家人在一起,随时都有笑声,让杳与杲也多了些童年的幸福感。例如,我们吃饭时,有鸡与鱼,我会夹着鸡,说“真奇怪,今天的鱼怎么都是鸡的味道”;有时会夹着鸡肉蘸酱油,说“这个鸡烧熟了怎么还会在酱油里游泳”。
我们一家人也常常通过手机信息进行幽默对话。一天,杲杲发信息给杳杳:“正在将温度这个物理量转化为水银的高度。”原来是杲杲感冒了在量体温。
一天上午,我和杳杳杲杲坐出租车去学校。上车不久,正遇虹桥路堵车。原来是路面修理,一些工人将水泥路面凿开,挖泥。两个孩子有点急。杳杳埋怨运气不好,杲杲叫出租车往回开,但后边的路已堵住,出租车司机也在骂人。我想,不妨借机教育孩子如何面对困难。我说:“真奇怪,难道这水泥路下面有泥鳅吗?”两个孩子正急,听不懂我的话。我又说:“你们说,这么长久在水泥路下,泥鳅还会活吗?”杳杳说:“爸爸错了,这是在修路,怎么会捉泥鳅呢?”我说:“说不定有泥鳅。”他们听出我话中有话,一会儿,会意地笑了,越想越笑。
幸福在哪里,幸福在这里,幸福就在共同追求的过程里
幸福是追求之过程而非追求之结果。杳与杲的童年一直处于不断地追求中,追求的并不一定都是“大事”。两个孩子9岁多开始玩魔方,希望多玩几面,这也是追求。几年过去了,他们就是玩不成六面。杲杲12岁时得到了魔方说明书,很快,俩孩子可以玩成六面了,而且速度越来越快,那种兴奋愉悦的幸福感很感染人。之后,两个孩子又有了新的追求,对魔方他们也慢慢不玩了。孩子都喜欢有挑战性的探索,这个挑战的过程就是追求。
把大人的事业追求告诉孩子,让孩子参与家庭的生活追求与家长的事业追求,也能培育孩子的幸福感。2001年,我到瑞安安阳实验小学当校长时,两个孩子只有7岁,我与他们慎重地就我“要不要当校长,碰到困难怎么办”这样的话题进行商量,两个孩子自然不会懂,而我喜欢将这些大人的事与孩子商量。
到2011年我离开瑞安时,10年间,瑞安安阳实验小学经历了跨越式发展,从一所新校发展为温州知名学校,这些喜事自然我都会与两个孩子分享。学校也经历了多次的危机,我感觉适合孩子知晓的,也都将事情来龙去脉详细介绍。如此一来,学校的发展,自然也变成两个孩子的共同追求。
两个孩子也总是把自己的追求对我说。这时候,不管他们的追求是什么,我几乎都是以极其赏识、肯定的语气,支持他们的追求。不管结果如何,家长支持孩子的追求,对孩子来说,就是幸福的事。
幸福感是可以培育的,希望孩子擁有幸福人生,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幸福感。童年的幸福,会在人格上留下印记,最终沉淀成幸福感。
陪孩子捉苍蝇,尊重儿童的幸福感
孩子的幸福感与成人不同。孩子特别喜欢玩水、玩沙,有时玩得满头大汗还乐此不疲;孩子特别喜欢小动物,小猫、小狗的一点点表情都能引起他们快乐的情绪体验。如果以成人的标准去分析,往往把孩子的这些幸福体验看成是低境界的,这容易产生教育的偏差。
在我的书房里,有一个宽50cm,长90cm的台阶,我们大人看过去总觉得房间不美观,可我的双胞胎孩子杳与杲,说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台阶,常常躺在上面玩。
两个孩子读幼儿园时,喜欢在教室里巡视,发现纸、橡皮、铅笔头之类,便问是谁丢了,找到了失主,他们会很高兴,说自己做了好事。有段时间,教室里找不到东西,就感到很失落。这些事情,如果没有从儿童的角度去看,是很难理解的。但是,孩子的幸福感就是与这些大人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联系在一起的。
杳与杲小时候,房间常常摆满玩具,墙壁上贴满了贴纸,从大人的角度看,家里被弄得很“乱”,但我很支持。这些摆放对大人来说是乱,可对孩子来说,或许有着特别的意义和美感呢!
有一次我回家,杳与杲叫我捉苍蝇。苍蝇是脏的东西,从健康的角度是不应该玩的。但从童趣的角度看,也不宜贸然否定。我选择了引导孩子玩,捉了几只苍蝇,两个孩子很兴奋。不过,我引导两个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注意尽可能不要让手接触苍蝇,还要注意洗手。后来,他们将苍蝇作为实验品,研究了好几个课题。从中得到很多乐趣,我觉得这也未免不是好事。
一家人一唱一和:享受诗意童年的幸福
两个孩子小时,我经常即时即景作诗助兴。
孩子们8岁时,一次一家人坐火车,吃着叫“满口香”的糕点。到了昆山站,杲杲要上厕所,正遇厕所到站关门。我吟了一首诗:“昆山不见人,但闻满口香。杲杲尿尿急,厕所正换班。”
两个孩子很喜欢这些“自家的诗”,通过它可以体会到生活的“诗情画意”。有时他俩吵架了,我常说:“爸爸考考你们。”然后我自己背了一首自作的诗,问“作者是谁?”孩子还在生气,会说“李白”。一会儿,我又问一次,孩子说“诗人老爸”,大家都乐了,事情就解决了。这样,使吵架也带有“诗意”。
两个孩子10多岁时,我们常常坐火车,在火车上常一起作诗。一次,我与杲杲坐车经过青田,我们一起推敲了一首诗:“青山云戏云,碧江浪追浪。长龙逛高架,秀才回家乡。”一次,我与杳杳坐火车,车外正下着大雪,我们推敲了一首:“银妆江南树,雪雕旷野景。谁家顽皮儿,弄雪上屋檐?”孩子自己可以参与写诗了,他们的那种幸福感一定很强烈。
2008年,我陪杲杲到中国科技大学参加考试复试。回来时,正遇“海鸥”台风影响温州。杲杲即席写诗发给杳杳:“雨作矿泉水,风乃蒲扇吹。海鸥何所惧?到底谁怕谁!”一会儿,杳杳回信息:“微风送君归,细雨迎车随。得知状元来,海鸥展翅飞。小扇驱尘退,斜丝接天醉。天涯心同喜,徘徊盼君回。”
诗言志,也激情,一家人一唱一和,诗意童年,带给孩子的幸福感是极其美妙的。
家里的欢声和笑语:生活小幽默创造幸福感
我平时喜欢讲些小幽默,我们一家人在一起,随时都有笑声,让杳与杲也多了些童年的幸福感。例如,我们吃饭时,有鸡与鱼,我会夹着鸡,说“真奇怪,今天的鱼怎么都是鸡的味道”;有时会夹着鸡肉蘸酱油,说“这个鸡烧熟了怎么还会在酱油里游泳”。
我们一家人也常常通过手机信息进行幽默对话。一天,杲杲发信息给杳杳:“正在将温度这个物理量转化为水银的高度。”原来是杲杲感冒了在量体温。
一天上午,我和杳杳杲杲坐出租车去学校。上车不久,正遇虹桥路堵车。原来是路面修理,一些工人将水泥路面凿开,挖泥。两个孩子有点急。杳杳埋怨运气不好,杲杲叫出租车往回开,但后边的路已堵住,出租车司机也在骂人。我想,不妨借机教育孩子如何面对困难。我说:“真奇怪,难道这水泥路下面有泥鳅吗?”两个孩子正急,听不懂我的话。我又说:“你们说,这么长久在水泥路下,泥鳅还会活吗?”杳杳说:“爸爸错了,这是在修路,怎么会捉泥鳅呢?”我说:“说不定有泥鳅。”他们听出我话中有话,一会儿,会意地笑了,越想越笑。
幸福在哪里,幸福在这里,幸福就在共同追求的过程里
幸福是追求之过程而非追求之结果。杳与杲的童年一直处于不断地追求中,追求的并不一定都是“大事”。两个孩子9岁多开始玩魔方,希望多玩几面,这也是追求。几年过去了,他们就是玩不成六面。杲杲12岁时得到了魔方说明书,很快,俩孩子可以玩成六面了,而且速度越来越快,那种兴奋愉悦的幸福感很感染人。之后,两个孩子又有了新的追求,对魔方他们也慢慢不玩了。孩子都喜欢有挑战性的探索,这个挑战的过程就是追求。
把大人的事业追求告诉孩子,让孩子参与家庭的生活追求与家长的事业追求,也能培育孩子的幸福感。2001年,我到瑞安安阳实验小学当校长时,两个孩子只有7岁,我与他们慎重地就我“要不要当校长,碰到困难怎么办”这样的话题进行商量,两个孩子自然不会懂,而我喜欢将这些大人的事与孩子商量。
到2011年我离开瑞安时,10年间,瑞安安阳实验小学经历了跨越式发展,从一所新校发展为温州知名学校,这些喜事自然我都会与两个孩子分享。学校也经历了多次的危机,我感觉适合孩子知晓的,也都将事情来龙去脉详细介绍。如此一来,学校的发展,自然也变成两个孩子的共同追求。
两个孩子也总是把自己的追求对我说。这时候,不管他们的追求是什么,我几乎都是以极其赏识、肯定的语气,支持他们的追求。不管结果如何,家长支持孩子的追求,对孩子来说,就是幸福的事。
幸福感是可以培育的,希望孩子擁有幸福人生,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幸福感。童年的幸福,会在人格上留下印记,最终沉淀成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