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大遗址区田野文物安全问题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7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保护文物,首先是安全问题。随着国人收藏热的升温,田野文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问题。本文探讨了大遗址区田野文物面临的安全问题,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加强大遗址区田野文物安全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大遗址;田野文物;文物安全;文物保护
  [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8-0107-02
  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郭宪曾在2011年3月4日的《中国文物报》上撰文指出:“种种迹象表明,以盗掘古墓葬、古遗址为主要特征的田野文物犯罪,正处于高发态势,文物安全的形势非常严峻。”①因此,保障田野文物安全是每一个文保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大遗址区田野文物的安全问题。
  一、大遗址区的田野文物
  大遗址是我国特有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997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其中第二条的内容是:“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以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系,切实做好文物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本着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原则,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以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局部性矛盾,把古文化遗址特别是大型遗址的保护纳入当地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
  2006年,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通知》中对大遗址作出如下定义:大遗址主要包括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特点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遗址群。本文所谈的文物安全是指隶属于大遗址保护区域,但由于各种原因至今仍未采取有效保护措施而分布于田野的遗址或者遗物的安全。
  二、大遗址区田野文物面临的安全问题
  (一)自然破坏因素
  一是风化作用的破坏。古遗址墙体、墙基、古墓封土含有大量可溶性盐,随雨水迁移富集在低处,随着环境温湿度的频繁变化,其溶解收缩—结晶膨胀—再收缩—再膨胀,产生风化。风化是地面裸露遗址受自然环境侵蚀最普遍的病害,也是加速各种危害发展的重要因素。②在风化的作用下,夯土遗址的墙面、陵冢的封土千疮百孔,有的凹凸不平呈蜂窝状,有的呈鳞片龟裂剥离甚至风蚀穿透,有的甚至倒塌。
  二是温差、冻融等破坏。温差引起土质反复涨缩,经长期雨水侵蚀,裂隙逐渐延伸,开裂坍塌现象随处可见。其次,冻融对土质影响较大,土遗址夯土中含有方解石等物质,属易冻性材料。土遗址表面易形成冰冻层,产生冻胀压力,当冰融化后,土遗址表面出现孔隙度,其强度显著降低,在冰冻、融化反复作用下,土遗址就会出现明显的裂隙。
  三是雨水的破坏。由于大多数古遗址墙体、墙基、古墓封土均有不同程度的开裂,雨水流入后,不但加速裂隙的发展,还可导致大面积的古遗址墙体、墙基、古墓封土的坍塌。
  四是动、植物的破坏。由于动、植物的活动,对田野文物产生的机械性破坏作用,如蚂蚁、蚯蚓、老鼠等钻洞取土;再如生长在裂隙中的植物,随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其根部可撑裂地下文物,造成破坏。
  (二)人为破坏因素
  一是错误保护观念造成的破坏。以西安为例,周、秦、汉、唐四大遗址保护级别是国家级且属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然而近40年来其旅游价值一直难以得到有效实现。不少遗址区群众认为,保护遗址不能有效快速地为自己带来经济利益,因此,许多群众采取出租土地、修建违章建筑等措施满足自己的经济需要,而这些违法建筑的修建必将对田野文物的安全和遗址区的历史环境造成破坏。
  二是城市化发展对遗址的安全构成威胁。由于城市的加速扩张,被现代城市叠压、半叠压或迫近的大遗址受威胁最严重。如汉长安城遗址,随着市政府的北迁,遗址区逐渐处于城市中心边缘的位置,随着遗址外围道路的拓展,交通日益便捷,遗址区的租住户不断增加,对房屋的需求量也加大,遗址区农民近年来新建宅基地和翻建原有房屋的现象突出,宅基地的建设涉及到平整土地和基址开挖问题,这些基本建房措施都对遗址本体和地下遗物造成较大危害,对遗址历史环境风貌造成“侵略”性的蚕蚀和破坏。
  三是遗址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破坏。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遗址面积大,所处区域人口多,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活动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不断提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多未经前期认真地选址论证、审批,未采取保护措施,而是直接穿越遗址区,造成对遗址及其地下文物一定的破坏。
  四是遗址区的盗掘、盗挖行为。近年来,盗掘古陵墓古遗址犯罪活动比较突出,侵害范围和对象不断扩大。在利益的驱使下,文物犯罪分子气焰嚣张,抢劫田野文物的恶性案件比过去有所增加,对文物保护造成损失。
  三、人为因素对田野文物安全的影响
  自然因素对田野文物安全的影响主要涉及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原因,下文主要分析人为因素对田野文物安全的影响:
  第一,经济建设与田野文物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有的地方政府部门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部分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在旧城改造中,有法不依,破坏古遗址、古墓葬等文物古迹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传统风貌和有特色的田野文物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第二,土地问题突出,尤其表现在大遗址范围内,文物保护管理部门没有土地使用权。例如,汉长安城遗址所在地除去地面存在的夯土遗迹外皆是集体所有的农田,遗址保护工程的实施均涉及土地问题,尽管有地方政府积极协调,但由于土地的使用涉及农民的经济利益,具体实施起来仍是矛盾不断。
  第三,文物保护经费不足,设施落后,保护技术、方法研究不足,影响了文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四,文物行政执法的难度加大,遗址区违法建筑增多,尤其是遗址区部分村庄法人违法案件时有发生,这就加大了行政处罚的难度。
  四、加强大遗址区田野文物安全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工作
  面对自然界风雨、温湿度等因素对田野文物的破坏,文物保护部门要运用国际先进理念,坚持科技领先的原则,从技术上尽量避免或者减少自然因素对田野文物的破坏。主要措施是与相关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的专家和学术团体加强联系和沟通,加强对土遗址、古树名木、水环境等课题的研究,在田野文物保护工作中引进先进方法、先进设备,尽量做到田野文物保护工作决策科学、方法科学、技术先进,在实际工作中争取将最先进的国际技术成果应用于田野文物保护,如,可在大遗址区安装地波探测装置系统、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电子报警等先进设备,加强安全监控。
  (二)积极征用遗址区的文保用地
  建议政府部门每年安排一些专项资金用于大遗址核心区域的征地工作,确保大遗址最为精华的部分和整体格局得到有效保护,相关部门也要在相关文物保护用地的征用政策上予以倾斜和扶持。
  (三)实施田野文物保护展示项目
  根据多年来的实践检验,我们发现,实施大遗址保护展示项目是保护田野文物安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在实施保护展示的过程中,不仅直接宣传了文物保护相关知识,提高了当地群众的文保意识,而且该措施将遗址本体与外界隔离,从根本上保证了遗址现状,避免了不可预测的人为因素对遗址的进一步破坏。
  (四)加大田野文物安全管理力度
  第一,建立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是建立《田野遗址巡查制度》、《安全保卫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防震减灾应急预案》等。实践证明,巡查制度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田野文物保护举措。③在实际工作中,文管部门工作人员要以制度为准绳,加强管理,认真贯彻执行。
  第二,严厉打击遗址区的文物犯罪案件。主要是与遗址区的公安部门联合,在文物犯罪活动猖獗的地区,特别是农闲季节,要适时开展专项斗争,震慑犯罪分子。
  第三,积极组织开展遗址区的依法行政工作。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建设加快,靠近城市的大遗址区由于文物保护要求,对遗址区内农民的经济活动有严格限制,遗址区内外农民收入差距悬殊,导致遗址区内的违法、违章建设行为时有发生,特别是农民圈占土地出租现象比较严重。针对此情况,必须加强文物、土地、规划、公安、综合执法等职能部门的执法配合力度,联合依法行政,强制拆除遗址区内的违法建筑。
  第四,进一步完善遗址区的群众文物保护体系。文保单位要在政府领导下,在遗址区加强对群众文物保护网络的领导和表彰工作,对表现突出的群保员,予以宣传、表彰、奖励;对不负责任的群保员,予以撤换。要采取措施,调动群保员的工作积极性,使田野文物得到有效保护。
  (五)加大资金投入
  大遗址面积大、可视性较差,对于其保护与展示需要很大的经费投入。目前,国家财政投入虽较以往有大幅度增加,但确实还有很大的资金缺口,特别是从国家财政下拨经费主要都是用于文物本体的保护,相对于基础管理设施、田野文物检测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少,因此,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六)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群众的文保意识
  利用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文物保护法》宣传日期间,在大遗址内外利用宣传牌、宣传册、横幅、标语等形式进行文物保护知识的宣传,同时,充分发动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增强全民文保意识,营造保护田野文物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综上所述,只有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保护管理、技术研究、宣传引导等工作,才能从多方面抓好落实大遗址区田野文物的安全保护工作,保证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注 释]
  ①郭宪曾:《从源头遏制田野文物犯罪》,《中国文物报》,2011年3月4日。
  ②张祖群、赵荣、权东计、王建新、陈稳亮:《大遗址保护中的破坏因素:汉长安城案例与思考》,《咸阳城市科学》,2007年第2期。
  ③张挺、李勤:《西安田野文物安全现状与保护》,《中国文物报》2010年6月25日。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脑内压及脑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对照表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讨氰戊菊酯染毒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分析其对小鼠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学习组和记忆组,各组40只。将学习组小鼠随机分为氰戊菊酯A组(高剂量组灌胃
随着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发展,ERP的功能已经变得越来越向外扩伸,ERP与外部系统的集成已经成为企业迫切的需求。制造执行系统(MES)是一种车间层控制系统,其与ERP的集成已经形成一个
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动力疾病,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明显减少、粪便干结,患者有排便困难和便后不尽感,慢性便秘虽不是威胁患者生命的危重症疾病,却也因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佳等
摘要:工程预算是有线电视工程建设中必须的一项工作。叙述了有线电视工程预算编制的方法和步骤,设计了一种基于Access数据库的有线电视工程预算系统,并介绍了预算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基本的功能。详细介绍了系统关键表和预算窗体的设计、材料表和机械台班表的数据追加、总计数额的计算、报表的设计和主界面的设计等建立系统所用到的关键技术。实践说明该系统可满足有线电视工程预算工作的需求。  关键词:工程预算;定额;A
摘要:NPTL(本地POSIX线程库)具有较好的性能和稳定性,已成为Glibc的首选线程库。同步是为了达到多线程协同工作目的而设计的一种机制。线程库中同步函数的底层实现大多用汇编语言编写,因此,在将NPTL移植到不同嵌入式硬件平台时,必须重写相关代码。通过引入一个虚拟的锁设备,实现原子操作,进而实现同步函数,最小化硬件平台的相关性,方便地实现不同嵌入式平台上NPTL的同步机制。  关键词:线程;同
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为目的。本文介绍精品课程网站规划和关键技术实现两个方面。
目的:探讨脑出血偏瘫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对其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05—2014‐05本院诊治的55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人体步
教务管理系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数据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该文通过设计一套完整的方案,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确保教务系统数据的安全与完整,提出规范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