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使用人教版化学教材已四年,对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各种各样的报章书刊,还有专著都说了很多很多,让人看了为之鼓掌,但就如何在课堂上实施,结合每节课如何做,却没有现成的答案,何况学习的主体(学生)各不相同,他们的学情各不一样,这都给教学带来难处。在新形式下如何“教”,我感觉教师首先要做好教学反思,再者就是更新观念,优化课堂。
我认为教学反思不仅仅是课后反思,还包括在课前反思,教学过程中反思,而且要注意他人的反思,相互交流反思内容。《走进新课程》一书对反思是这样说的: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新课标把发展学生的素质放在首要位置,带来的是教育教学新气息,同时将教育者的责任上升到了新的境界。新课标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因此教学更应富有创新性、探索性和指导性。
一、课前反思: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研究教学方法 课前反思很重要,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前反思主要反思过去的得和失。我们总感觉新教材内容不多,却有说不完的话题,如人教版《化学.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节的第一部分:“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材内容虽然简化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没有出现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的计算例题与练习,但在“学与问”中出现了相关的问题(计算),并且我认为学生也很有必要掌握这部分知识,也就是说教学中有必要下功夫让学生掌握它。教材中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内容是在“科学视野”中出现的,学生需要掌握吗?我们打开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化学.1》,在第二单元的“物质的聚集状态”一节中有讲解,并介绍了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那么这部分知识我们能不让学生掌握吗?因此“我们研究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将它放在整个课程教学的体系中,来合理制定这一节课知识点的落实与拓展计划,综合拟定教学、教育和学生发展的任务(目标)”。我们必须查阅相关教材(各种版本),综合拟定一个单元、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落实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中反思:注重学生反馈,控制教学进程,优化师生行为
课堂教学中的反思看起来有点为时过“早”,其实是我们调控教学过程的最佳时机。课前备课了、准备了,课前想好了你要问学生的问题,但学生却“一问三不知”,这说明你的设计不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你就得改,就得变。我们可以反思是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是否把自己当成学生在处理问题。我在教学中实践“创设情境—启发引导—自我实践—讨论深化—归納总结”的情境导学式教学模式,旨在为学生创设一个个问题情境,让学生沿着一级级的情境台阶去养成“问题意思”,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营造学习氛围 魏书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绝活”,就是“商量、商量、再商量”,什么都商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留作业、批改作业、出题考试,全都商量着进行。这是他长期以来形成的民主习惯,也是他在教育教学中刻意追求的境界。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营造问题情景,关注学生的动向,重视学生的反馈,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而不是一味地讲授知识,不顾学生的情趣。让教学过程活跃起来,要让学生动起来。
2.优化教和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要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进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赋予我们课堂教学全新的使命。据科学测算,现代学校只能使学生获取一生所需知识的15%左右,因此就更有必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和能力。“教”是为了“不教”,自主学习需要教师进行激励和指导,教师组织教学的水平,直接影响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等方面的程度。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的时间内尽量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愉快;让学生在吸收知识时像前人创造知识时那样思考(发现或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习、领会和应用知识,鼓励学生在观点、见解、方法上有所创新;让学生变换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开辟新的途径,寻找新的突破口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多讨论、多尝试;让学生在尝试中产生激情的冲动。
3.发展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并且在教学中学生不合作、不理会,启而不发是常有之事。学生是可持续发展的人,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实现学习主体各方面素质的主动、生动、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上,要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基础。创新力的开发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更应采用多样活泼的方式,借助多种媒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对标新立异的想法给予分析性指导和支持,以养成学生全面进取、不断创新的习惯。有时教师可有意识地提供假信息,从反面刺激学生的选择和判断能力,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论证的根据,在反复磨炼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课后反思:总结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得和失,为以后的教学服务。课后反思,总感觉是亡羊补牢,其实不然,我们不但要反思我们教学过程中过失和不当的地方,还要反思成功的地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启发,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适合学生,师生配合是否默契,学生学得是否轻松愉快……我们都要加以回顾和总结,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服务。
四、更新教育观念
①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是学习“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和方法”的过程,又是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教育不再是为了谋求一纸证书,而是为了开发学习者的个体潜能,教育也不再是仅仅为了追求“就业”,而是一种贯穿于学习者终身的活动。②动态的知识观。现代教育观认为,知识不仅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分析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③综合的课程观。随着分科课程局限性的逐渐暴露和人类活动领域中综合性的问题的不断凸现,以及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与方式的日趋多样化,要求更高层次的综合课程的呼声愈来愈高。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更高层次的综合课程并不意味着对传统分科课程的抛弃,恰恰相反,它是建立在传统分科课程基础上的,没有学科的分化,没有分析性的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综合化便无从谈起。 五、改进教育方式
①在知识的传授和掌握上,由面向结果向面向过程转变。所谓面向结果,是指教师把引导学生寻找现成的说明、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认证、现成的答案等视为教学过程的首要任务,教学效果的衡量也是以学生接受知识的多少为标准的。所谓面向过程,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理解其产生的基础以及它与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等。②在教和学的方式上,由单向输导向多向交流转变。师与生、生与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思想相互摩擦、碰撞、共振。同时在这种互动中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情感、体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③在对待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上,由因材施教向因材择学转变。也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切合自己认知水平的一系列学习方式和学习材料,使学的过程真正个性化。针对学生间的差别开展多侧面、多层次的引导,学生能否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关键取决于教师能否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条件。在学习主体心理能力的调动与投入上,由注重认知向注重情感转变。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和情感交融的过程,教学双方不仅要实现知识信息的相互传递和融合,而且要实现情感信息的相互传递和融合。在教学中,教师没有感召力和缺乏激情的教学,常常使学生们的心理能力处于“冬眠”状态。因此,在情感上与学生实现沟通融合比在认知上与他们取得沟通融合更为重要。
六、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1、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由好奇心转化成强烈的求知欲,进而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的动力。
2、鼓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体验成功的经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当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被激活了以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处于高峰状态,继续提出更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创造性发挥出来。
3、适当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在知识运用中深化认识 通过练习,学生对课题的知识就掌握得更牢固,思维也更开阔。通过实践对學到的理论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营造探索研究的氛围、情景,使学生以探索者、研究者的角色进行分析、对比、探讨。经过实验,通过教学经验总结,得出了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激情设疑,设置探点──实践探索,发现新知──尝试分析,形成结论──迁移运用,反馈矫正。通过改进教法、注重学法指导,从而“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找到了自信,尝试了成功,提高了学习质量。
七、优化教学过程,向课堂要质量
1、调整教学关系,实现“两个”和谐
和谐是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是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主要抓了两点:一是与各科之间目标的和谐,既注重整体性,又突出特点;二是与各科之间联系的和谐。注重相互迁移提高,促进各科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优化。研究本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及采取的教育方式等,寻找本学科教学的最佳着力点。师生联系内容包括学生学习情况、非智力因素情况和有关学习效果信息反馈等情况。这样较好地保证了教师教学做到有的放矢,促进和谐。
2、发挥“双主”作用,培养创新精神
一是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我们坚持把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和参与多少来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重点,努力使教师做到六个尽量,即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尽量让学生动脑思考,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尽量让学生动口表述,尽量让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尽量让学生想象创造、标新立异。二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关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参与不是可以自发形成的,而必须由教师有计划的逐步引导。教学贵在引导,妙在开窍,启发式教学是教师主导作用的最直接的体现。
3、活化训练手段,提高参与意识
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首先在精选训练题方面要做到三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及知识结构的形成;二是有利于形成综合运用知识的技能;三是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次在“激活”上下功夫,采用艺术性手段,把单调的课堂练习变得活泼多样,让学生在愉快活动的气氛中巩固和运用新知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自主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尽管“教”与“学”同等重要,但人们对学法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教法的研究,极不适应学习方法的改革。为了强化这个薄弱环节,为了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维、用学习方法的改革保证教法改革的实现。在教学中努力探索学法指导的精髓,总结成功的学法指导经验,我相信通过大家的不断努力,课堂会真正的活跃起来。
总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原有教育课程基础上的重大突破。随着教育工作者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随着课改实验的实施和推广,将给我们的教育改革带来活力和生机。结合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我认为教学反思不仅仅是课后反思,还包括在课前反思,教学过程中反思,而且要注意他人的反思,相互交流反思内容。《走进新课程》一书对反思是这样说的: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新课标把发展学生的素质放在首要位置,带来的是教育教学新气息,同时将教育者的责任上升到了新的境界。新课标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因此教学更应富有创新性、探索性和指导性。
一、课前反思: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研究教学方法 课前反思很重要,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前反思主要反思过去的得和失。我们总感觉新教材内容不多,却有说不完的话题,如人教版《化学.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节的第一部分:“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材内容虽然简化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没有出现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的计算例题与练习,但在“学与问”中出现了相关的问题(计算),并且我认为学生也很有必要掌握这部分知识,也就是说教学中有必要下功夫让学生掌握它。教材中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内容是在“科学视野”中出现的,学生需要掌握吗?我们打开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化学.1》,在第二单元的“物质的聚集状态”一节中有讲解,并介绍了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那么这部分知识我们能不让学生掌握吗?因此“我们研究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将它放在整个课程教学的体系中,来合理制定这一节课知识点的落实与拓展计划,综合拟定教学、教育和学生发展的任务(目标)”。我们必须查阅相关教材(各种版本),综合拟定一个单元、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落实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中反思:注重学生反馈,控制教学进程,优化师生行为
课堂教学中的反思看起来有点为时过“早”,其实是我们调控教学过程的最佳时机。课前备课了、准备了,课前想好了你要问学生的问题,但学生却“一问三不知”,这说明你的设计不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你就得改,就得变。我们可以反思是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是否把自己当成学生在处理问题。我在教学中实践“创设情境—启发引导—自我实践—讨论深化—归納总结”的情境导学式教学模式,旨在为学生创设一个个问题情境,让学生沿着一级级的情境台阶去养成“问题意思”,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营造学习氛围 魏书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绝活”,就是“商量、商量、再商量”,什么都商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留作业、批改作业、出题考试,全都商量着进行。这是他长期以来形成的民主习惯,也是他在教育教学中刻意追求的境界。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营造问题情景,关注学生的动向,重视学生的反馈,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而不是一味地讲授知识,不顾学生的情趣。让教学过程活跃起来,要让学生动起来。
2.优化教和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要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进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赋予我们课堂教学全新的使命。据科学测算,现代学校只能使学生获取一生所需知识的15%左右,因此就更有必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和能力。“教”是为了“不教”,自主学习需要教师进行激励和指导,教师组织教学的水平,直接影响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等方面的程度。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的时间内尽量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愉快;让学生在吸收知识时像前人创造知识时那样思考(发现或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习、领会和应用知识,鼓励学生在观点、见解、方法上有所创新;让学生变换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开辟新的途径,寻找新的突破口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多讨论、多尝试;让学生在尝试中产生激情的冲动。
3.发展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并且在教学中学生不合作、不理会,启而不发是常有之事。学生是可持续发展的人,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实现学习主体各方面素质的主动、生动、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上,要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基础。创新力的开发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更应采用多样活泼的方式,借助多种媒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对标新立异的想法给予分析性指导和支持,以养成学生全面进取、不断创新的习惯。有时教师可有意识地提供假信息,从反面刺激学生的选择和判断能力,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论证的根据,在反复磨炼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课后反思:总结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得和失,为以后的教学服务。课后反思,总感觉是亡羊补牢,其实不然,我们不但要反思我们教学过程中过失和不当的地方,还要反思成功的地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启发,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适合学生,师生配合是否默契,学生学得是否轻松愉快……我们都要加以回顾和总结,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服务。
四、更新教育观念
①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是学习“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和方法”的过程,又是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教育不再是为了谋求一纸证书,而是为了开发学习者的个体潜能,教育也不再是仅仅为了追求“就业”,而是一种贯穿于学习者终身的活动。②动态的知识观。现代教育观认为,知识不仅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分析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③综合的课程观。随着分科课程局限性的逐渐暴露和人类活动领域中综合性的问题的不断凸现,以及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与方式的日趋多样化,要求更高层次的综合课程的呼声愈来愈高。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更高层次的综合课程并不意味着对传统分科课程的抛弃,恰恰相反,它是建立在传统分科课程基础上的,没有学科的分化,没有分析性的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综合化便无从谈起。 五、改进教育方式
①在知识的传授和掌握上,由面向结果向面向过程转变。所谓面向结果,是指教师把引导学生寻找现成的说明、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认证、现成的答案等视为教学过程的首要任务,教学效果的衡量也是以学生接受知识的多少为标准的。所谓面向过程,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理解其产生的基础以及它与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等。②在教和学的方式上,由单向输导向多向交流转变。师与生、生与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思想相互摩擦、碰撞、共振。同时在这种互动中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情感、体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③在对待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上,由因材施教向因材择学转变。也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切合自己认知水平的一系列学习方式和学习材料,使学的过程真正个性化。针对学生间的差别开展多侧面、多层次的引导,学生能否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关键取决于教师能否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条件。在学习主体心理能力的调动与投入上,由注重认知向注重情感转变。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和情感交融的过程,教学双方不仅要实现知识信息的相互传递和融合,而且要实现情感信息的相互传递和融合。在教学中,教师没有感召力和缺乏激情的教学,常常使学生们的心理能力处于“冬眠”状态。因此,在情感上与学生实现沟通融合比在认知上与他们取得沟通融合更为重要。
六、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1、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由好奇心转化成强烈的求知欲,进而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的动力。
2、鼓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体验成功的经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当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被激活了以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处于高峰状态,继续提出更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创造性发挥出来。
3、适当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在知识运用中深化认识 通过练习,学生对课题的知识就掌握得更牢固,思维也更开阔。通过实践对學到的理论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营造探索研究的氛围、情景,使学生以探索者、研究者的角色进行分析、对比、探讨。经过实验,通过教学经验总结,得出了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激情设疑,设置探点──实践探索,发现新知──尝试分析,形成结论──迁移运用,反馈矫正。通过改进教法、注重学法指导,从而“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找到了自信,尝试了成功,提高了学习质量。
七、优化教学过程,向课堂要质量
1、调整教学关系,实现“两个”和谐
和谐是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是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主要抓了两点:一是与各科之间目标的和谐,既注重整体性,又突出特点;二是与各科之间联系的和谐。注重相互迁移提高,促进各科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优化。研究本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及采取的教育方式等,寻找本学科教学的最佳着力点。师生联系内容包括学生学习情况、非智力因素情况和有关学习效果信息反馈等情况。这样较好地保证了教师教学做到有的放矢,促进和谐。
2、发挥“双主”作用,培养创新精神
一是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我们坚持把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和参与多少来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重点,努力使教师做到六个尽量,即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尽量让学生动脑思考,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尽量让学生动口表述,尽量让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尽量让学生想象创造、标新立异。二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关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参与不是可以自发形成的,而必须由教师有计划的逐步引导。教学贵在引导,妙在开窍,启发式教学是教师主导作用的最直接的体现。
3、活化训练手段,提高参与意识
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首先在精选训练题方面要做到三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及知识结构的形成;二是有利于形成综合运用知识的技能;三是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次在“激活”上下功夫,采用艺术性手段,把单调的课堂练习变得活泼多样,让学生在愉快活动的气氛中巩固和运用新知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自主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尽管“教”与“学”同等重要,但人们对学法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教法的研究,极不适应学习方法的改革。为了强化这个薄弱环节,为了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维、用学习方法的改革保证教法改革的实现。在教学中努力探索学法指导的精髓,总结成功的学法指导经验,我相信通过大家的不断努力,课堂会真正的活跃起来。
总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原有教育课程基础上的重大突破。随着教育工作者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随着课改实验的实施和推广,将给我们的教育改革带来活力和生机。结合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