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在断裂处穿行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pa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育现代化作为一个标志时代进步的口号,它不仅激励教育本身去探求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树立了一个新的目标。本文在分析了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的基础上,指出了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及解决这一关键性问题的有关设想。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当代世界教育 核心问题 解决设想
  
  一、引言
  
  江苏省在全国率先提出“三个教育”的基本主张,即素质教育、科教兴省、教育现代化,并结合江苏省为经济文化大省这一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出“江苏在全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口号。参照现阶段中等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将江苏省21世纪前期教育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确定为: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化,基础教育素质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社区环境学习化。在这一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表现出一系列的问题:诸如,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的不同步;教育目标与评价体制的不配套;教师素质与时代要求的不相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不合拍;教育条件与教育效益的不吻合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进一步审视和探究一条符合中国教育现状的教育现代化之路。
  
  二、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一)教育思想的现代化
  教育思想主要解决对于教育若干基本问题的看法,如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与怎么培养人的问题等。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是指能把握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时代特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人才观,如全面发展的观念、终身教育的观念、民主平等的观念、多元化教育的观念、素质教育的观念、人本主义观点等。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
  (二)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又称教育体系的现代化,它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策略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一般来说,课程的水平决定着学生的素质水平,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决定着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在当前,除了要优化学科课程、强化活动课程、开发环境课程外,很重要的是建立起一套符合终身教育理念、建立学习型社会、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课程与教学体系。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三)教育设施的现代化
  教育设施的现代化又称办学条件的现代化,它是指校舍设施、装备条件具有比较先进的水准,能够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体能训练器械、艺术教育手段以及先进的科学实验与生产实习设备、充足的图书资料来装备学校。教育设施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图书资料是教育设施现代化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四)教师队伍的现代化
  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是指教师具有专业的知识,包括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心理的专业知识。除此之外,教师从事教学工作还须具有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程序、组织课外活动等各种技能。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教育,有敬业、乐业的精神。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教师队伍现代化的标志是由专业新手向专家型教师、教育家型教师转变。建立起一套教师的培养、选用、进修、晋升制度以及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地位与待遇,是教师队伍现代化的关键。
  (五)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是指管理队伍、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三方面的现代化,即具有一支用现代化教育思想武装、具备现代化管理知识的高素质管理队伍,具备一整套现代教育管理制度,具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从而使教育管理科学化和高效率。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保证。在当前,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评价与激励机制,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当务之急。教育发展水平的现代化可以视为教育管理现代化的一个方面,是指能形成各类教育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门类齐全、具有特色的教育体系。教育发展水平的现代化实际上是宏观教育管理的结果,同时又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六)社区教育的现代化
  学校与社区的互动机制,形成“学校为主,社区协调,政府统筹,社会参与,齐育人才”的全方位教育格局,达到“学生关心社区,社区关心学生;学校对社会开放,社会设施对学校开放”的境界。
  这6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以教育思想的现代化为逻辑起点而展开的,其重中之重是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经说过:学校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因此,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应成为各级领导在推进教育现代化时首先考虑的战略重点。作为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但必须注重整体推进、系统优化的原则,保证教育现代化的整体发展。
  
  三、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在推进教育现代化事业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其时代背景,只有使时代精神融入现代化的教育之中,才能使教育现代化具有生命力与时代感。
  当代世界教育正在使现代化教育的思想和理论日益从理想和概念逐渐转变为现实,内涵更加丰富。这些变化正在形成一些重要的趋势。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丰富化和现代化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也更加成熟,教育正日益加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教育和社会生产更加紧密联系
  教育和社会生产相联系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现代社会进一步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教育和社会生产紧密联系的主要形式有:1.产学合作;2.教育、生产和科学一体化。
  (三)终身教育的理想正在逐步实现
  当终身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后,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极大赞同和广泛传播,各国都积极把终身教育的理论付诸实践。
  (四)提高教育质量成为重点
  21世纪,质的问题比量的问题更引人注目,反映了科学技术方面从能源到信息的重点转移。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质量成为突出的问题。
  (五)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日益现代化
  被称为信息革命的信息科技迅速发展,引起教育手段的革命性的变化,使教育技术更加现代化。这有两个含义:一是教育培养适应于信息化社会的人才;二是教育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的应用于教学和科研。
  (六)当前世界教育日益与各国实际相结合
  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是现代化与民族化统一、国际化与多元化统一。因此,当今世界的教育也在国际化、现代化与多元化的同时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走向民族化的道路。
  (七)教育个性化趋势显著
  这是为了克服当前教育中存在的划一性、僵化和封闭性,树立尊重个人、发展个性、培养自我责任意识的需要。而且,新的生产方式要求新一代具有创造性、个性和广泛的适应性,这就是教育个性化的社会基础。
  这些趋势不是各自孤立地生长和发展,是以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新技术革命地不断深入、以综合国力为中心的国际竞争不断激烈化、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不断矛盾斗争为背景,在不断的教育改革过程中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推动,从而在整体上把现代教育逐渐推进到一个更高更新的阶段。
  
  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及解决设想
  
  (一)教育目标与评价体制的不配套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全面发展,素质全面的提高。而长期以来我们实施的所谓的“应试教育”则只关注有望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少数学生,使他们的课业负担偏重,从而导致了学生的片面发展。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育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目前采取了一些措施,试图否定应试教育的评价体制而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体制,但这些措施能否保证学生课业负担的减轻,同时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呢?以下是目前试行的一些办法:
  1.等级制替代百分制
  等级制和百分制都是用来反映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体制。中国自汉代起使用等级制,汉代太学分及格与不及格两等。唐宋后分上、中、下三等,或甲、乙、丙、丁四等,或优、良、中、可、劣五等。到了清光绪28年(1902年),则改用百分制。上世纪50年代曾一度使用过等级制,但60年代以后,则一般采用百分制。这两种评分制度,各有所长和不足。等级制这种评价体制,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对教材的理解程度,知识的巩固性及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错误的性质和数量等作综合的评价,其评价的面较宽,但模糊性较大,不够精确。而百分制则主要是对学生最终表达的结果进行评判,其评价的面较窄,但精确度很高。
  在过去的水平合格考试或选拔升学考试中,百分制曾经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诸如,竞争过度,产生两级分化和种种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问题。
  我们不能单纯用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而应淡化分数,但淡化分数不等于取消分数。目前的升学考试仍然采用百分制,客观试题的评分已精确到1分甚至0.5分,因此等级制取代百分制实际上难以真正彻底实行。同一等级可能有十分之差,这样也难以让学生的积极性和潜力得以发挥。
  因此,我认为这两种评价体制可结合使用。以主观式为主的考试科目(如作文,政治等)和学生的操行表现等难以区分出一二分之差的领域,适合于采用等级制。而有些学科的科学性较强,能够通过客观考试做出一二分之差区分的,则适合于采用百分制。
  2.免试就近入学
  应试教育中学生分数的过度竞争的确产生了许多危害。实施素质教育,让中小学生免试就近入学。这一做法缓解了沉重的升学竞争和由此带来的各种心理压力,同时又体现了接受义务教育的公平性。但这种做法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机制又是相悖的,因而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1)孩子放松了自己的学习,而又缺乏奋发进取的外部环境。抛弃了原本对学生的学习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考试评价,又没有提出比较完善的新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些地区通过电脑派位,随机排列的方式收取学生,这样无论学得好坏,都无条件的进入学区规定的学校,使学生形成好差一个样、无需竞争的“无为”心理和“听天由命”的唯心主义心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2)教师也放松了自己的教学。
  (3)学校降低了自我管理和建设能力。原来衡量学校的办学质量好坏的标准主要看升学率、及格率、优秀率等。这些指标对激活学校的内部力量,促进办学水平的提高,确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英国政府1997年3月10日公布了小学的排名表,以鼓励学校之间的竞争。在这之前,英国已连续5年公布了初中的排名表。这使他们针对多年来过分强调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少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的竞争,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从而导致基础教育大滑坡、中小学生素质下降而采取的改革措施。「1」美国近20年中小学教育质量下降,其后果之一就是高等教育的质量受到影响。现在美国人正在想办法加强基础教育。公立学校实行就近入学,家长只能把孩子送到指定的学校,因而学校无需为争夺生源和经费去提高教育质量。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9年1月19日发表的题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的国情咨文报告在谈到解决公立学校教育质量问题时提出了5项措施,其中之一就是“社区给学校发成绩单,允许家长为孩子选择学校”「2」。由此,家长选择学校,教育经费跟人走而不是跟学校,从而把竞争机制引入公立学校。这对我们把握教育评价改革的走向是有一定启发意义的。
  这些措施都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这无疑具有合理性。高考模式由传统的“大文”、“大理”(文科考语数外政史地,理科考语数外理化生)到“三加二”(文科减去地理、理科减去生物),再到不分文理科的“大综合”,旋即又是文、理“小综合”,再到今天这“三加X”,江苏的高考模式,这些年来一直如川剧中的变脸一般换来换去没消停过。你根本无法预料下一个模式何时出台,面孔又将如何。时下采用的不分文理科、既不利于高三教学管理又不便于高校学生录取的“三加X”模式,在高教界一片诟病声中支撑了3年。据7月28日东方卫视报道,2008年将会有一个更为彻底的“变脸”:高考将分上下半年两次进行,先考理、化、生、政、史、地这类选考学科,后考语数外三门必考科目;考试成绩前者划为等第,后者计作考分;录取时得先看选考学科的等第,再看必考学科的考分,两相结合决定考生的取舍。至于最终如何改,尚不得而知。现在教育部注重考察学生的课本以外知识和信息的把握以及将课本的知识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在评价体制的改革上迈出的可喜的一步。但以上措施都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不少考生选择考试科目并非为了“扬长”而是出于更容易“挣分”这一目的,请看“政治加生物”、“物理加历史”这类莫名其妙的组合,究竟为了发挥什么样的特长?
  传统的教学评价,其评价内容过多依据学科知识,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缺少对被评价者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身心素质、学习情感态度、行为习惯、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考查,在评价内容上过于单一,缺乏整合性;评价标准过于强调共性,忽视了被评价者内涵的丰富性,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导向,评价标准过于整齐划一;评价方法主要依赖于纸笔测验,过分侧重量化评价,缺少质性评价的方法与手段,评价方法单调死板,有一纸定乾坤的倾向;评价重心过多关注结果,忽视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因此,要实现教育目标,在终身学习的社会,应视评价为一种服务,一种为学生发展创造条件的服务。评价要从强调结果转变为强调过程,这就要求从只注重考试分数这一静态评价到使用多种评价手段来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如逐步采用测验法、档案袋评定法、专题作业成果展示法、学生成长手册法、观察法等多种评价方法;评价内容逐步拓宽,形成由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思想道德、情感态度、能力发展水平、个性发展等构成的多方面评价内容,全面考察学生的整体情况;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题的多元化。真正的评价应该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的共同参与,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将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二)教师素质与时代要求的不相称
  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加强新教师的培养和老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素质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较高水平状态。它不是一种教育形式,而是表示一定的教育水平,是指教育发展所达到的较高标准,是教育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相应民族心理相适应的具有现代社会先进特征的水平状态。因此,制定出科学、完善的评价体制才能从根本上推进素质教育,真正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雷实.素质教育目标及其基础改革策略探讨.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2).
  [2]中国教育报.1999:4-19.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1).
其他文献
摘要: 《欲望号街车》生动描写了女主人公布兰奇的悲剧一生,然而她的一生似乎都是由她去世的丈夫——爱伦主宰的。爱伦在《欲》剧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可以说布兰奇一生几乎所有行为和追求都源于对爱伦的爱。本文试用法国哲学家亨利·伯格森的时间理论阐述爱伦在《欲望号街车》中的双重意义。  关键词: 爱伦 瞬间 虚幻 梦    田纳西·威廉斯是战后至上世纪60年代美国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继承了奥尼尔以来的
期刊
摘要: 本文以某高校校园网日志数据为应用实例进行日志挖掘,并根据挖掘结果对校园网网站的结构改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数据挖掘 Web日志挖掘 Agent技术    1.引言    Web是一个开放性的全球分布式网络,资源分布在全球不同的地方,并且网上的资源没有统一的管理和结构,导致了信息搜寻的困难。本文设计了一个利用Agent技术实现Web日志挖掘的系统模型,把Web挖掘任务分配给多个Agen
期刊
摘要 : 针对目前部分本科院校在《CAD制图》教学时存在教学内容陈旧、重理论轻实践等现象,本文从课程体系改革、多媒体教学及上机实践训练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该课程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 AutoCAD 课程体系 多媒体教学    一、前言     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重要工具,AutoCAD应用于机械、电子、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纺织、建筑等诸多领域。它的广泛运用,大大提高了产
期刊
摘要: 在中职计算机VB等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适应中职学生现状,对数学和英语功底较弱的中职学生来说,学习程序语言是力不能及,导致中职学生学习程序的兴趣不浓。案例教学具有形象、生动、授课效果好的特点,因而被广泛使用。笔者介绍了在计算机VB程序设计教学中选择和使用案例教学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 VB程序设计 案例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一、引言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具
期刊
摘要: 魏晋时期诔文的功能中述哀职能的加强与当时社会中普遍弥漫的忧伤的死亡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当时产生了两种社会心理:对死亡的极度迷茫与哀伤,对生命的放纵与狂欢。这两种心理的矛盾作用产生了魏晋以哀为美的审美气质。本文旨在探讨这种死亡情绪在诔文中的表现及寻找死亡情绪的根源和其在社会风气中的扩展。  关键词: 诔文 死亡 魏晋心理    诔文是古代的六辞之一,主要是讲述死者生前功绩之文,用来“述德”的,
期刊
摘要: 设计管理是一门研究设计资源的有效化利用和设计过程有效控制的科学,它既是设计的需要也是管理的需要。宏观而言,设计管理中有两个最主要的点——“人的管理”、“事的管理”。与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就将其列入设计教育体系不同,中国的设计管理还处在探索阶段。  本文结合中国设计管理的现状,以设计管理中的“人”与“事”为切入点,提出将“沟通”与“创新”作为设计管理中“人”与“事”高效运转的手段。  关键
期刊
摘要: 本文首先对数学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做了简单介绍,然后利用SPSS对学生成绩进行分析,分析学习成绩的过程中利用了数学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等数学函数,这可使得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更好地理解SPSS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SPSS 数学平均数 标准差 相关系数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考试是社会衡量学校教师教育效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如何使用好考试这种手
期刊
摘要: 在作品《简·爱》和《倾城之恋》中,其主人公简·爱和白流苏面对同样的生活遭遇,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生活的态度,特别是对爱情的态度采取了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本文就东西方女性的性格的异同对两个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简·爱 白流苏 女性 坚强 柔弱    一座城市的倾覆成全了她的爱情,一座庄园的毁灭挽救了她的婚姻。范柳原伴随着炮声回到惊慌的白流苏的身边,简·爱满怀微笑返回失明的罗彻斯
期刊
摘要: 古希腊悲剧作品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十全十美的悲剧”。这部伟大的作品对后来的众多悲剧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当代小说家金庸的著名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我们也似乎能找到一点这部悲剧作品的影子。本文试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在悲剧描写方面的一些异同之处。  关键词: 《俄狄浦斯王》 《天龙八部》 悲剧 英雄    在接触比较文学之前,我们许多人似乎对之有所误解
期刊
摘要: 根据新疆少数民族小学数学双语教师培训工作的需要,本文选取了自治区小学数学少数民族教师培训班和乌鲁木齐市小学数学少数民族教师培训班的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以及试卷分析等多种调查方法与手段,分析少数民族小学数学“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培训的策略。  关键词: 少数民族数学双语教师培训 现状 策略    引言    长期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