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井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zheng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方姨家的交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
   那时我刚刚出生,母亲因忙于食品所的公务,把我交给方姨的奶奶代养。母亲告诉我,“太”抚养了我有大半年的光景,在生活上对我呵护备至,比对自己的亲孩子还好。
   方姨住在浠水马垅一个偏僻的山村,家里四世同堂、人多地少。方姨有三个子女,丈夫年青时在部队服役。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物质贫乏、资源单一,而上有老、下有小的方姨家又缺少了一个主要劳动力,其贫困是可想而知的。
   1976年村子遭遇大旱,颗粒无收。过年了,方姨家连锅盖都揭不开,一家人愁眉不展,欲哭无泪。母亲知道了,连忙给方姨送去了一大麻袋红薯片,帮助他们渡过了一个温暖的春节,方姨全家对此感恩不已。
   渐渐地我长大了,“太”却一天天地衰老。在我四岁时,“太”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那时我还小,对“太”的记忆是模糊而又残缺,而对方姨的印象却在随后的岁月中日益加深。
   在读小学的时候,每逢夏天,我都要去母亲那里过暑假,也会到方姨家小住。方姨的儿子——保子,总是带着我去捉树上的知了,摸湖里的虾鱼。保子读书不行,但却是此中的高手,我们玩得是不亦乐乎。每次离开的时候,方姨总会从缸里抓一把花生或是蚕豆硬塞在我的口袋里,而保子只能眼巴巴的在旁边瞅着。
   1988年,母亲因故离开食品所,那时没有电话,交通也多有不便,和方姨的交往由此中断。随着时间的流逝,方姨的样子也渐渐的淡出了我们的脑海,而这一晃就是二十多年。
   2012年重阳节,食品所的领导盛情邀请母亲回马垅参加老干部茶话会,年过七旬的母亲推辞不过,欣然前往。方姨闻讯连忙到所里找寻,可母亲却是来去匆匆。方姨了解到我们的住址后,随即携全家来登门看望。那一次方姨在家里住了三天,每天都和母亲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
   和方姨的交往,再度重拾。
   今年大年初七,我们去给方姨拜年。
   方姨的新房子明亮、宽敞,家中的彩电、冰箱等电器一应俱全,保子还买了一辆小轿车。在一阵鞭炮声后,母亲和方姨拉起了家常,我和女儿涵涵则由保子陪着去看看村里的变化。
   这个在童年中留下无限回忆的小山村,此刻却变得如此之陌生。当年那满山松柏只有手指头粗细如今却有碗口般大了,路边那一片竹林也变得愈加茂盛、愈加苍翠。村子里建起了篮球场,架起了一排排路灯。儿时的记忆只有淹没在那一望无际的油菜花中!
   不经意间,村口那披着黄色琉璃瓦、镶着白色大理石的纪念碑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走到近前,我们仔细的端详着,碑文上刻录着乡亲们捐资筑路的故事。村子里原来的山路崎岖不平、坑坑洼洼,汽车无法通行,就是人走,也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前年县里将公路修到了村口。村委会则乘势而上,发出了变“村村通”为“户户通”的号召,一时间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捐款的榜单上记载着大家的善举,排名第一的是保子在县城里工作的大哥,他捐了整整一万元。方姨家致富了,但他们没有忘本,没有忘却那些曾经风雨与共的乡亲们。
   临近中午,我们慢慢地往家中踱去。午宴非常丰盛,方姨亲自下厨,菜多得连桌子都放不下。这顿饭菜方姨从清晨就开始准备了,我们细细品味着那一道道佳肴,也感受着方姨那一片真情。
   吃过午饭后,我们围坐在屋后的院子里休息。
   院子的中央有一口老井,井边长着厚厚的绿苔,井口用青石镶嵌着宛如一轮圆圆的明月,井壁凸凹不平。涵涵好奇地站在井旁,她勾着头小心翼翼地向井底张望着,清澈的井水倒映着她的身影。井大约有三四米深,涵涵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老井,对于用惯了自来水的她,既感到惊讶,又有些紧张。保子提来一个水桶,系在井绳上慢慢地放入井底,在摇晃了几下井绳后一桶水便打了上来。
   这口井有近百年,井水清纯透亮,没有一丝杂质。“这井水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喝起来还有一丝甜意”,保子向涵涵介绍着。涵涵捋起了袖口,将手伸向桶中,“哟,水真的不凉啵!”在三十多年前,我正如涵涵一般大小,也曾像今天的她一样站在井旁打量着水中的自己,也曾对这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的一泉井水惊叹不已,甚至还幻想着井里会有没有青蛙,有没有鱼儿。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当初的懵懂少年早已芳华不在。
   我走向井旁,在桶中捧起一掬清水,细细地吮吸、细细地品味,依然是那么的清纯、依然是那么的甘甜,依然是年少时的那一份感觉。这一刻甜在嘴里,暖在心头。
   不知不觉中,山头青翠的松柏变的模糊起来,落日的余晖也渐渐黯淡。我们起身告辞,方姨一路送我们到村口,恋恋不舍,临别时眼里还噙着一丝泪花。方姨没有读过书,也不知晓什么大道理,但她勤劳、善良,朴实的心灵就像那一泉井水一样纯净。
   山村的变化太大了,变得见面却不敢相识,那些曾经低矮的土屋成了气派的洋楼,坑洼的山中小径也化作了平坦的水泥大道,唯一不变的是村中的那口老井。那一泉清纯、甘甜的井水,悠悠地荡漾在我的心田……
   严海,华中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教师。
其他文献
期刊
世界从远古走来,缓缓地踱到18世纪,在蒸汽机的一声轰鸣下,忽然加快了脚步,小跑,跨步跑,越来越快,来不及喘气,一路飞奔进了21世纪.时钟依旧脚踏实地,一步一个指向,我们的生活却
期刊
跋涉人生,几多欢笑几多愁.人生如路,有人选择了一条悠然的路,他们缓缓而行胜似闲庭信步;有人选择了一条飞奔的路,他们疾驰前进,唯恐落人尘后.诚然,是他们的选择决定了他们前
期刊
期刊
OBE理念是一种工程教育改革中的新理念,被国内外许多学校借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考虑到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创新能力的需求,进行教学改革势
爱心小树
期刊
期刊
鸟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