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XLPE电缆现场交流耐压试验时间参数探讨

来源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11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XLPE(交联聚乙烯)电缆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检验竣工后是否有安装质量、运输损伤问题作为交流耐压试验的重要内容,它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文章结合我国11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XLPE电缆现场耐压试验,对交流耐压试验频率、电压选择以及试验时间进行了简要的探究和阐述。
  关键词:XLPE(交联聚乙烯);电流现场;试验时间;交流耐压
  中图分类号:TM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4-0099-0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XLPE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缺陷进行了研究,如果不能正确模拟世纪状况生成空间电荷,就会让水树枝直接变为电树枝,进而让交联聚乙烯电缆出现记忆效应,甚至存储在单极性电荷中。对于上述情况不仅不能正确检验出XPLE电缆缺陷,甚至还会出现XLPE电缆被击穿的现象。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很多电力部门开始对交联聚乙烯电缆进行交流试验,20世纪90年代我国也开始这项研究工作。目前,我国很多电力部门已经禁止对交联聚乙烯电缆进行直流耐压试验。广义上的交流试验包括:振荡波、0.1 Hz的超低频VLF、交流耐压试验法等。由于设施限制,超低频VLF虽然在低压电缆中有应用,但是仍然不能完全应用到高压电缆中。振荡波法也由于等效作用影响,仍然处于研究过程,应用的比较少。
  1 110 kV及以上交流耐压试验频率和电压选择
  1.1 110 kV及以上交流耐压试验频率
  在电力系统中,交流耐压频率作为相对独立的参数,和时间、电压的相关性比较小。在电流耐压试验频率中,虽然也有不同的观点,但是仍然集中在工频区域、较宽的频率范围和临近工频的区域。在理论上,工频区域的交流耐压试验最满足实际应用的电压分布,也最为合理,由于相关试验设备限制,科学合理的工频频率在电力系统试验现场仍然有很大困难。
  针对上述情况,国内外学者也曾经大规模研究过用其他频率代替工频有效性,在不同的交流频率中,通过测量损坏程度一致,并且有绝缘缺陷的击穿电压样品,得出不同频率下找出绝缘缺陷的概率。经过大量科学数据以及实验结果表明,在很宽的频率区域内部,绝缘体内部介质的电压电流分布仍然相同,在典型的电缆缺陷击穿中,击穿电压也没有过多的差异。尤其是ISH 99伦敦会议中,相关论文得出了不同的波形和频率下的电压击穿试验结果。
  根据上述试验结论,考虑到电力现场试验是工业试验的范畴,影响因素很多,所以不可能绝对的严格,因此在交流耐压试验中,一般选择频率较宽的范围。当整个工程实验频率大于300 Hz时,随着频率增大,串联试验变压器和谐振电抗器的损耗程度就会降低。由于被试验样品电容性质发热极化的问题突出,所以选用大于300 Gz的试验频率是不可取的。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是:IEC60627、IEC60840与国际通用的GB50150-2006推荐的20~300 Hz的频率区域。
  1.2 交流耐压电压试验选择
  在110 kV及以上的交流耐压试验中,耐压时间和试验电压选择具有很大的关联性。通过正常绝缘电缆使用周期方法,利用二维韦伯进行试验时间、电压、概率三者击穿关系表示。在这过程中,F表示电缆击穿概率,E表示电场强度,t表示试验时间,a、b、c分别为绝缘材料、缺陷性质、电缆尺寸等相关常数,并且和r、E没有太大关联。具体的公式为:F(t,E)=1-exp(-ctaEb)。
  从击穿公式中可以看出,如果击穿概率一定,E和t就以反比关系呈现,试验电压和E以正比关系呈现。相关研究表明:由于质量缺陷引入,通常会在1~2 a的运行电压中出现故障,因而在竣工后的现场交流电压中,为了能让试验时间满足击穿概率,让各个缺陷及时暴露,并且试验电压始终高于正在运行电压。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会习惯性选择KU0的额定电压,对于110 kV等级的K,一般选择1.7~2.0,对于220 kV或者以上的XLPE电缆,由于整个绝缘裕度逐渐降低,所以在质量控制中,和110 kV的XLPE电缆相比更加严格。所以就有了随着电压等级升高,K会随之减小的结论。
  2 110 kV及以上的交流耐压试验时间探讨
  缩短时间、提高电压作为考核电气设施绝缘能力的主要方法,一旦试验电压的绝缘能力确定后,施加电压的时间就会成为考核不同种类的电气设备绝缘水平最有效、最直接的参量。对于交联聚乙烯电缆,近年来国内外技术人员针对这种技术进行了研究,并且已经积累了很多工作经验,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考证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CIGRE、IEC逐渐推出了XLPE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标准。在早期试验中,试验时间被定为5 min,结果表明:5 min的试验时间得到的缺陷效果仍然不太明显,所以后来将标准延长到1 h。
  我国电力部门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也逐渐开始了XLPE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检验,并且国内电力部门陆续制定了各自的试验标准。但是目前国内实行的标准在试验时间上仍然存在很多争论,绝大部分选择了1 h或者5 min,但是也有少数选择30 min。
  根据原有的固体介质击穿理论,常见的固体介质击穿有:热、电、电化学击穿三种情况。由于三种击穿形式发展时间不同,所以电压作用、固体介质之间的关系和不同击穿生成的范围不尽相同。
  根据电子击穿理论,传导电子通常由电场得到,通过晶格电离能量得到电子崩,当其发展到足够强大时,固体介质就会被击穿。在这过程中,电击穿的作用时间相对较短,并且电场均匀程度和击穿场强具有直接联系,热击穿一般由介质发热引起。当电场作用在固体介质时,介质就会出现损耗发热,进而介质温度升高,介质电阻具有温度系数的现象,由于温度升高,所以电阻值就会降小,在电流增大的同时,损耗增加。因此,同一时间的介质热量超过发热热量时,介质温度也会不断增加,进而出现介质碳化、分解,直到介质被击穿。电击穿比热击穿需要的时间段,电化学击穿在由树枝化、局部放电造成的局部缺陷,进而在介质劣化的过程中被击穿,所需的时间更长。
  对于XLPE电缆安装、运输,引入的缺陷主要包括:接头制作工艺不好、接地不良、划伤绝缘、绝缘嵌入半导电以及绝缘吸潮等。在现场交流试验中,为了将缺陷在试验时间内展现,很多电力单位已经将经验技术集中在一个小时和5 min。在国内国际报道中,已经多次报道了XLPE电缆通过5 min交流耐压的试验,但是经常在搬运后就出现事故。
  3 结 语
  11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XLPE电缆现场交流耐压试验作为一项长期统计和探索的问题,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60 min是比较合理的,不能再延长。
  参考文献:
  [1] 王超,张丽涛.110 kV电力电缆串联谐振交流耐压试验分析[J].电气制造,2012,(1):58-59.
  [2] 慕永明,涂丽波,石文才,等.应用变频谐振技术进行110 kV高压电缆耐压试验[J].炼油与化工,2008,(3):29-30.
  [3] 王学锦,黄友滔,戴瑞海,等.采用串联谐振对110 kV交联电缆进行交流高电压耐压试验[J].医药工程设计,2008,(3):60-62.
  [4] 范迪铭,吕景顺,彭鹏.1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现场交流耐压试验[J].甘肃电力技术,2009,(3):1-3,15.
其他文献
【正】 我们集安县,是个山区县,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素称“吉林小江南”。在农作物生产中,大豆生产尤为突出,曾多年创造和保持了全国小面积和大面积单位产量的最高纪录。小面
摘 要:近年来,人们对配电网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建设严重滞后,各种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如何做好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建设工作,使配电网更好适应快速发展着的社会经济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文章分析了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和重要性,并对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建设中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配电网的建设和改造提供依据。  关键词: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建设
【正】 这儿提供一些我国台湾的出版情况,供同行们采购图书时参考。台湾截至目前登记的出版社已近两千个,很多只出过一两本书就不存在了,所以谁也说不清究竟有多少家在出书。
本文研究了主动性技术泄露战略对专利竞赛中处于落后企业所起的作用。该战略的实施可以延长专利竞赛时间、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进而增加竞赛中研发进度落后企业专利竞赛获胜
【正】 1、图书馆书刊文献采访工作存在着很大的浪费。概括有下面一些: (一)贪多求全。图书馆不论类型,规模如何,那类见到书刊文献订单就订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特见是国内出
【正】 弗·伊·列宁在早期革命活动中就把对读者的研究与对社会及其阶级和阶层等的研究结合起来了。他特别关心工人的阅读内容,最感兴趣的是马克思主义出版物的传播
【正】 期刊装订成册有利于期刊的保存与管理,能延长期刊的使用寿命。装订好的期刊陈列上架整齐美观,便于读者浏览查阅。因此它是期刊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不同类型
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同时设计与运作多个创新项目或替代方案(创新项目群)是现代企业的主流创新模式。本文运用系统论思想和GERT网络理论,通过对这一企业技术创新主流模式的剖析
【正】 在“文化大革命”中,北京市通县一中图书馆遭到严重破坏。由于各级领导的关注,师生的热情协助,经过两年的整顿,逐步纳入正轨,正常地开展了各项工作。目前我馆藏书刊资
本文基于全面创新管理的框架,以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调查问卷为基础,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按照企业的规模、创新绩效、所处的发展阶段对样本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