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国家经济发展日益依赖于世界市场,发展中国家因不健全的工业体系、不占优势的资本和技术,将发展方向转向自己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始转为主要依靠劳动力密集型及资源密集型经济模式,由此忽视了本已经建立或者正在建立的民族工业,工业的落后使得该国彻底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经济无缘,产生“去工业化”问题,导致“新贫困”。本文就去工业化问题做出分析,并对中国工业化发展提出作者的建议。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去工业化;新贫困
一、国际贸易体系下形成各国优势分工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国际经贸的理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进程传入中国。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运行的全球贸易使得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由此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国际贸易体系。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体系诸如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理论、倾销理论、外部规模经济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乃至产业内与产业间贸易理论的出现,使得体系化了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了科学化了的经济发展模板。即各国依照其天然的或者人为的要素禀赋自我分工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等不同类型的经济。
在各国依照自己的优势禀赋要素进行发展时发现: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迈入国际经济分工时自动将该国列入“技术及资本稀缺”一族,放弃原有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已经建立的完善的或者不完善的工业体系。转向依赖人口和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生产,并通过国际贸易带来了贸易财富。发展中国家要将自己的财富积累向工业化方向跨步时发现:自己原有的国民工业已经被废弃了。而在当前的和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产生了大批的失业人口,失业率随着旧有的生产体系的废弃逐渐上升后下降,但人们的生活质量却变差了。造成了“新贫困”。
资本主义贸易分工导致的发展中国家“去工业化”进程中大规模应用劳动力从事简单手工劳动,新模式的形成是否能够带来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化的完成值得深思,因为随着各国自我定位的经济下,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工业体系正走向消亡。
二、发展中国家“去工业化”典型俄罗斯及分析
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转轨中经济分析: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原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效率普遍下降,再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中俄罗斯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分析对象。1986年2月,苏共二十七大提出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变革”的方针,俄罗斯和东欧采取了美国经济学家J.萨克斯的“休克疗法”,社会、经济、金融制度都在短时间内实现改变。
市场化的改革带来的不是繁荣的经济形势而是经济结构的畸形,据统计在1992年至1994年“休克疗法”正式施行的时间内,俄罗斯的经济状况不但没有好转,各项经济指标反而恶化。199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1989年的51.4%,工业产值只相当于1989年的55.4%,农业产值只相当于1989年的37.5%,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达到了900%,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了43%,四分之一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造成了俄罗斯式“新贫困”。
在私有化的过程中,到1995年私有化企业的家数已经超过非私有化的国有企业,两者之比为50.5%和49.5%,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私有化产值已占37%。但是私有化带来了诸多的负效应。一方面,私有化造就了一批私人所有者阶层,但没有增加中产阶级的数量,却扩大了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另一方面,原有工业生产的荒废可以从工业设备的老化上体现。1970年-1990年工业生产设备的平均设备寿命增加了2.38年,从10.8年增加到14.13年,同时,新设备的比重从29.4%下降到了10.9%,超过20年的寿命的设备比重从15%提高到了23%。私有化的俄罗斯在工业设备上呈现出的加速折旧反映了俄罗斯出现了“去工业化”现象,并伴随着大批工人失业,以及居民贫困的而“新贫困”存在。
三、发展中国家成功工业化典型日本及分析
日本是工业革命后起之秀,迅速的迈入了发达国家之林。从日本的经济结构的进程我们能够发现,日本的经济发展与其工业化快速推进是离不开的。
日本的成长轨迹是“技术技能蓄积的发展”,广泛的国民教育,知识技术积累,基干产业先行。基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培育中小企业和部品工业。是在基础工业的发展下全方位发展。
日本的工业化开始自1980年代,趁着1870年政府殖产兴业政策的契机,开始了棉纺织工业的进程,建立了东方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日清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日本轻工业发达。日本的工业化分为两个阶段:明治维新后,政府的殖产兴业政策进行了(第一次工业化),轻工业的典型是福冈缫丝场,重工业的典型是八幡炼铁厂,19世纪末为止,日本的轻工业产品的出口扩大了。(日本于欧洲一站期间开始的造船业和重化工业的启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的国内投资集中不同,从1950年代后期至1960年代经济开始高速增长,经济发展速度在世界各国中遥遥领先。在工业化进程中注重政府补贴。日本还强调产业结构的完整性和相互联动效果。作为关键的环节钢铁业,也是以官营制铁所开始。并且在日清战争后设立了官营八幡制铁所,现在新日铁的前身,是日本钢铁业的支柱。
八幡 制铁所的利润大多数年份是负值,即使是一战爆发的1914年,利润率也只有4.9%,而同期国债的利率为5.3%,事实上享受国库的补助金。到1914年,累计补助金达到5600万元,相当于同年一般会计岁出的8.6%。
工业化建立起的工业品使得日本建立了自己的国民经济模式,对外的大量工业品倾销,获取了工业化继续发展的资本;对内封闭自身市场,压缩人民的消费能力,使得日本没有沦为欧美国家的商品市场。
四、中国工业化发展、现状
中国工业化的轨迹完全不同于日本。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也开始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始以“自强”为主,重在创办使用机器生产的军事工业和训练新式军队。现代工业诸如军事工业没有经济效益,洋务运动在后期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纺织等民用工业。 中国近代所谓的工业增长实质上是把自己的资源加工好后送到国外,人民生活迅速降低,挣来的钱用于奢侈消费,而没有用来提高民族的知识和技术水准,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开始了资源人力换金钱的“去工业化”道路。
新中国建立至50年代中期,系统地从苏联导入156项重点基干工程,中国开始了发展自主技术力的历程。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迅速迈入了商品贸易,依赖新中国时期建立的工业基础,生产消费品工业,纺织、农机、家电开始出口。并进而进行了私有化改革。大批的旧有工人失业,新贫困问题带来了社会矛盾的加剧。而大量的高技能熟练劳动力转向资源及劳动力密集型工业。这正是其他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
消费品的供给不足很快的由外国商品占领,中国又恢复到了民国时期外国商品市场割据局面即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五、中国工业化发展建议
中国还不是工业化国家,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发展模式无法持续,其导致的新贫困问题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阶级固化和贫富分化严重。政府作为集中力量搞工业建设和社会服务的科教文卫职能被生产总值和市政绩效所取代,社会服务的缺失促使了富裕阶层对其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产生不满。面临这些问题,改变工业发展思路,对工业化企业和产品生产实现资本的再投入,促进产业结构和工业产品的升级,是必须的。
(1)加大对亏损国有企业的补助。对于基础工业部门的扶持力度更应该加大,而不是作所要求的规模化使得早期的盈利成为妄谈。而一旦基础工业的生产废弃了,整个国家的产品都会被其他工业国占据。
(2)加大科技创新和科研院所投入。现代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研发设备和人才培养,科研院所的非商业化生产使得投入的科技发明若不能及时的转化为经济财富,则研发人员和商业推广人员的生产积极性就不高。早期的科技专利的社会化推广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3)改革旧有工业企业管理制度和生产模式。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得现代企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成为可能,落后的官僚化的管理模式极大的阻碍了工业创新,也就导致了工业品的升级换代的速度变得迟缓。以前的计划性生产突然被市场需求取代时,该将生产模式自动的向市场平移,生产出适合市场需要的高质量产品。
(4)开拓海外市场。国际贸易形成了世界市场,中国处于世界市场的一环,应该参与到工业产品市场的争夺战之中。工业化国家的产品市场的占有率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收支。工业品的价值不会随着汇率及通货膨胀的价值减少,反而会增加,在此情况下开拓国外市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陈孔伦,纪洪江.《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9年
[2]俄罗斯.《经济问题》,1988(7)
[3] 胡永和.《中国城镇新贫困问题研究》,2011年版
[4] 唐钧.《中国的贫困与反贫困形式分析》.《1999年社会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5]《中国统计年鉴》1953-1990 1992-2010
[6] 岡崎哲二.《日本工業化的鋼鐵產業》
[7] 派又利(音译).《商工政策史》通商產業省 10卷
[8]《日本史A》.新聞出版發行,2013
[9] 有斐阁.《日本型资本主义》,2004出版
作者简介:
逄锦华,山东青岛人。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学号: 1074097,主要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旅游经济学。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去工业化;新贫困
一、国际贸易体系下形成各国优势分工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国际经贸的理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进程传入中国。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运行的全球贸易使得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由此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国际贸易体系。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体系诸如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理论、倾销理论、外部规模经济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乃至产业内与产业间贸易理论的出现,使得体系化了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了科学化了的经济发展模板。即各国依照其天然的或者人为的要素禀赋自我分工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等不同类型的经济。
在各国依照自己的优势禀赋要素进行发展时发现: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迈入国际经济分工时自动将该国列入“技术及资本稀缺”一族,放弃原有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已经建立的完善的或者不完善的工业体系。转向依赖人口和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生产,并通过国际贸易带来了贸易财富。发展中国家要将自己的财富积累向工业化方向跨步时发现:自己原有的国民工业已经被废弃了。而在当前的和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产生了大批的失业人口,失业率随着旧有的生产体系的废弃逐渐上升后下降,但人们的生活质量却变差了。造成了“新贫困”。
资本主义贸易分工导致的发展中国家“去工业化”进程中大规模应用劳动力从事简单手工劳动,新模式的形成是否能够带来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化的完成值得深思,因为随着各国自我定位的经济下,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工业体系正走向消亡。
二、发展中国家“去工业化”典型俄罗斯及分析
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转轨中经济分析: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原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效率普遍下降,再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中俄罗斯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分析对象。1986年2月,苏共二十七大提出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变革”的方针,俄罗斯和东欧采取了美国经济学家J.萨克斯的“休克疗法”,社会、经济、金融制度都在短时间内实现改变。
市场化的改革带来的不是繁荣的经济形势而是经济结构的畸形,据统计在1992年至1994年“休克疗法”正式施行的时间内,俄罗斯的经济状况不但没有好转,各项经济指标反而恶化。199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1989年的51.4%,工业产值只相当于1989年的55.4%,农业产值只相当于1989年的37.5%,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达到了900%,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了43%,四分之一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造成了俄罗斯式“新贫困”。
在私有化的过程中,到1995年私有化企业的家数已经超过非私有化的国有企业,两者之比为50.5%和49.5%,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私有化产值已占37%。但是私有化带来了诸多的负效应。一方面,私有化造就了一批私人所有者阶层,但没有增加中产阶级的数量,却扩大了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另一方面,原有工业生产的荒废可以从工业设备的老化上体现。1970年-1990年工业生产设备的平均设备寿命增加了2.38年,从10.8年增加到14.13年,同时,新设备的比重从29.4%下降到了10.9%,超过20年的寿命的设备比重从15%提高到了23%。私有化的俄罗斯在工业设备上呈现出的加速折旧反映了俄罗斯出现了“去工业化”现象,并伴随着大批工人失业,以及居民贫困的而“新贫困”存在。
三、发展中国家成功工业化典型日本及分析
日本是工业革命后起之秀,迅速的迈入了发达国家之林。从日本的经济结构的进程我们能够发现,日本的经济发展与其工业化快速推进是离不开的。
日本的成长轨迹是“技术技能蓄积的发展”,广泛的国民教育,知识技术积累,基干产业先行。基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培育中小企业和部品工业。是在基础工业的发展下全方位发展。
日本的工业化开始自1980年代,趁着1870年政府殖产兴业政策的契机,开始了棉纺织工业的进程,建立了东方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日清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日本轻工业发达。日本的工业化分为两个阶段:明治维新后,政府的殖产兴业政策进行了(第一次工业化),轻工业的典型是福冈缫丝场,重工业的典型是八幡炼铁厂,19世纪末为止,日本的轻工业产品的出口扩大了。(日本于欧洲一站期间开始的造船业和重化工业的启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的国内投资集中不同,从1950年代后期至1960年代经济开始高速增长,经济发展速度在世界各国中遥遥领先。在工业化进程中注重政府补贴。日本还强调产业结构的完整性和相互联动效果。作为关键的环节钢铁业,也是以官营制铁所开始。并且在日清战争后设立了官营八幡制铁所,现在新日铁的前身,是日本钢铁业的支柱。
八幡 制铁所的利润大多数年份是负值,即使是一战爆发的1914年,利润率也只有4.9%,而同期国债的利率为5.3%,事实上享受国库的补助金。到1914年,累计补助金达到5600万元,相当于同年一般会计岁出的8.6%。
工业化建立起的工业品使得日本建立了自己的国民经济模式,对外的大量工业品倾销,获取了工业化继续发展的资本;对内封闭自身市场,压缩人民的消费能力,使得日本没有沦为欧美国家的商品市场。
四、中国工业化发展、现状
中国工业化的轨迹完全不同于日本。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也开始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始以“自强”为主,重在创办使用机器生产的军事工业和训练新式军队。现代工业诸如军事工业没有经济效益,洋务运动在后期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纺织等民用工业。 中国近代所谓的工业增长实质上是把自己的资源加工好后送到国外,人民生活迅速降低,挣来的钱用于奢侈消费,而没有用来提高民族的知识和技术水准,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开始了资源人力换金钱的“去工业化”道路。
新中国建立至50年代中期,系统地从苏联导入156项重点基干工程,中国开始了发展自主技术力的历程。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迅速迈入了商品贸易,依赖新中国时期建立的工业基础,生产消费品工业,纺织、农机、家电开始出口。并进而进行了私有化改革。大批的旧有工人失业,新贫困问题带来了社会矛盾的加剧。而大量的高技能熟练劳动力转向资源及劳动力密集型工业。这正是其他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
消费品的供给不足很快的由外国商品占领,中国又恢复到了民国时期外国商品市场割据局面即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五、中国工业化发展建议
中国还不是工业化国家,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发展模式无法持续,其导致的新贫困问题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阶级固化和贫富分化严重。政府作为集中力量搞工业建设和社会服务的科教文卫职能被生产总值和市政绩效所取代,社会服务的缺失促使了富裕阶层对其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产生不满。面临这些问题,改变工业发展思路,对工业化企业和产品生产实现资本的再投入,促进产业结构和工业产品的升级,是必须的。
(1)加大对亏损国有企业的补助。对于基础工业部门的扶持力度更应该加大,而不是作所要求的规模化使得早期的盈利成为妄谈。而一旦基础工业的生产废弃了,整个国家的产品都会被其他工业国占据。
(2)加大科技创新和科研院所投入。现代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研发设备和人才培养,科研院所的非商业化生产使得投入的科技发明若不能及时的转化为经济财富,则研发人员和商业推广人员的生产积极性就不高。早期的科技专利的社会化推广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3)改革旧有工业企业管理制度和生产模式。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得现代企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成为可能,落后的官僚化的管理模式极大的阻碍了工业创新,也就导致了工业品的升级换代的速度变得迟缓。以前的计划性生产突然被市场需求取代时,该将生产模式自动的向市场平移,生产出适合市场需要的高质量产品。
(4)开拓海外市场。国际贸易形成了世界市场,中国处于世界市场的一环,应该参与到工业产品市场的争夺战之中。工业化国家的产品市场的占有率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收支。工业品的价值不会随着汇率及通货膨胀的价值减少,反而会增加,在此情况下开拓国外市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陈孔伦,纪洪江.《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9年
[2]俄罗斯.《经济问题》,1988(7)
[3] 胡永和.《中国城镇新贫困问题研究》,2011年版
[4] 唐钧.《中国的贫困与反贫困形式分析》.《1999年社会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5]《中国统计年鉴》1953-1990 1992-2010
[6] 岡崎哲二.《日本工業化的鋼鐵產業》
[7] 派又利(音译).《商工政策史》通商產業省 10卷
[8]《日本史A》.新聞出版發行,2013
[9] 有斐阁.《日本型资本主义》,2004出版
作者简介:
逄锦华,山东青岛人。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学号: 1074097,主要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旅游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