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文化丝路”打造“西部特色”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sss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期3天的2013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内容丰富,各项活动安排得紧凑高效。作为会务负责人之一,宁夏广电总台副总台长牛中奇实在太忙了,头两天的论坛上我们根本没有机会采访到他。好在第三天是考察,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纳家户清真寺、中华回乡文化园、沙湖,一路走下来,我们的专访任务,就在与他的“闲聊”中完成了。
  开启“新丝路”搭建“彩虹桥”
  《传媒》:我们了解到,是总台首先提出创办中阿广电论坛的设想并力促首届论坛成功举办的,因此我们想首先请您介绍一下中阿广电论坛的创办背景。
  牛中奇:中阿广电论坛的设想是源于对东盟博览会中广电论坛做法的借鉴。2009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推出了中国—东盟电视交流论坛,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当时我们就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依托每年在银川举办的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2013年升格为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策划组织一个旨在促进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广电行业交流合作的论坛。记得论坛筹备初期,我们向原国家广电总局相关主管部门汇报论坛方案,希望通过宁夏广播电视总台搭建起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交流的平台,着力构建中阿信息交流的广电媒体第一渠道。总局外事司和亚非拉处有关领导听取了我们的想法和方案后非常重视,并向总局领导作了汇报,经宁夏自治区政府与总局函商,决定在中阿论坛期间在宁夏举办中阿广电合作论坛,让宁夏广播电视总台作为承办单位之一,并于2011年尝试性地举办了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交流合作论坛。
  《传媒》:首届论坛取得了怎样的成果?本届论坛有哪些特色和成果?您对本论坛的未来发展有何思路?
  牛中奇:2011年首届中阿广播电视合作论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论坛以“交流合作、共同发展”为主题,围绕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政策、广播电视交流与合作、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广播电视在推动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维护社会和谐中所肩负的职责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还发表了《银川宣言》。
  首届论坛得到了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政府主管部门、广播电视媒体,以及阿拉伯国家联盟、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等国际组织的积极支持与广泛参与。首届论坛取得的成果预示着中阿双方广电交流合作开启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此后,我国中央电视台与埃及、黎巴嫩、摩洛哥、苏丹等国电视机构签署合作协议,相互播出对方提供的新闻节目,并在迪拜设立了中东地区中心记者站,大量报道阿拉伯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宁夏卫视播出了《阿盟掠影》《中阿友谊》等专题节目,逐步成为向中国观众介绍阿拉伯国家经济、文化的窗口。
  今年,我们再接再厉,力图贯彻落实《银川宣言》的条款和内容,并致力于将合作深入化、实效化。本届论坛期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等单位与阿尔及利亚、约旦、突尼斯等国家及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等国际组织签署了多项广播电视领域的综合性合作协议和播放中国影视节目的授权协议,我们宁夏广电总台也与突尼斯国家电视台签署了合作协议。我们还在会议期间举办了广播电视节目技术交流展,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都说明中阿广播电视务实合作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关于论坛未来发展思路,我台已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出申请,希望能在宁夏成立中阿广电交流合作论坛的常设性机构,作为论坛的“秘书处”,负责以后每届论坛的组织工作和论坛闭幕期间的延伸服务。如果这个提案顺利的话,一定会为中阿广电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我们宁夏广电总台上下同心协力,希望把论坛打造成为增进中阿友谊、增强中阿广播电视事业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待平台成熟后,我们可以把全国各地的优秀节目送出去,同时把阿拉伯国家优秀的节目引进来,形成源源不断的交流互动,搭建起中阿广电的“丝绸之路”和“彩虹桥”。
  在改革中求发展
  《传媒》:本世纪初,我国省级广电系统改革提速,纷纷组建广播电视台,请问宁夏广电总台是何时组建的?现阶段发展状况如何?
  牛中奇:宁夏广播电视总台组建于2004年12月,由原宁夏人民广播电台、原宁夏电视台、宁夏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等22家事业单位、3家产业公司整合而成,2005年7月正式挂牌运行。总台所属机构分为5个职能管理部门、11家业务部门、5家事业单位、1个分支机构和2个台管台控的集团公司。拥有广播、电视、报纸、有线电视网络、网站五大传播媒介。广播有新闻频率、交通频率、经济频率、都市频率4套频率,全天播音78小时,收听人口超过1000万;电视开设公共频道、卫视频道、经济频道、影视频道、少儿频道、家有购物频道6套电视频道,全天播出90小时,节目覆盖宁夏全境和周边省区。其中宁夏卫视已在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直辖市、省会城市落地,收视人口达到6亿。
  宁夏广电总台成立9年来,根据宁夏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广电体制改革,将有线电视网络、广告、节目制作、物业管理等业务剥离出去,成立了传媒集团、电影集团两个台管台控的集团公司,形成了以广告和有线电视网络经营为主体,影视剧生产、音视频网站、移动电视等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多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在改革中,把中央和宁夏的改革政策与总台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相结合,细化了政策措施,加强了思想教育,确保了转企干部职工的平稳过渡,也使广大干部职工在改革中做到了队伍不乱、思想不散,促进了改革的顺利推进。传媒集团公司组建后,把拓展网络公司业务作为主业来抓,积极整合全区网络,目前已实现“一省一网”的目标,成功对网络公司股权进行了回购。积极组建面向市场的节目制作公司,开拓会展、演艺等新的业务领域。
  《传媒》:组织中阿广电论坛这样的大型论坛,从宏观上来说,对推动中阿广电交流和发展意义重大,那么具体到论坛对贵台的发展方面,有哪些实际意义?
  牛中奇:论坛的意义自不待言,论坛对我台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一是推动了我台的品牌创建,扩大了我台的影响力;二是增进了我台与国内各台以及阿拉伯国家各台的交流和友谊;三是为我台的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我台可以基于中阿广电合作论坛做很多事情。通过本次论坛,我们已与多个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台的负责人达成共识,强调论坛结束后还要继续加强我们互相之间的往来合作。
  打造“西部特色”节目
  《传媒》:目前各省级电视台都在特色上下功夫,贵台在未来的发展方面有怎样的定位和规划?
  牛中奇:由于地域等客观条件制约,宁夏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不能参照经济发达地区的广电媒体发展模式,要因地制宜走自己的路。我们要不断突破创新,坚持本地化,要做出特色。
  首先是做好宁夏卫视。一是要明确定位,把宁夏卫视打造成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的窗口和平台。广播电视就是为大众服务的,不同国家的人们总有了解和被了解的渴望与诉求,但是因为语言不通或者没有平台给彼此了解带来了障碍。而宁夏广电总台的地域及文化优势,可以成为中阿广电交流的重要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翻译阿语节目,让阿拉伯国家更多有趣、有益的节目来到中国。二是宁夏卫视一定要打造出自己的精品节目。我希望未来的发展可以朝着具有“西部特色”的节目制作方向前进。彰显西部的豪迈之情、阳刚之气,这是一个方向,也是一种理念,我认为在这方面可以发挥的潜力很大。
  其次,宁夏广电总台要成为有文化担当,兼顾娱乐性、传递正能量的综合性广电媒体,我们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在坚持自我的同时寻求未来多元化发展。宁夏广电总台不仅要加强与阿拉伯国家广电的合作,同样也要寻求与国内一流媒体和制作单位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前景。现阶段,歌唱类、相亲类、舞蹈类、知识竞赛类的节目充斥荧屏。除了几个在节目制作方面很有实力的电视台以外,很多地方台想要发展,却没有创新方向和思路,于是只能走模仿的道路。虽投入重金到节目制作中,最后往往也很难形成良好的盈利模式,获得可观回报。我们不会走这样的路。
  宁夏广播电视媒体未来发展的潜力很大,但是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缺少适应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与引进广播电视人才是宁夏广电总台未来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制定和实施人才计划,我也希望人才计划成为宁夏广电总台未来发展的长期战略性规划。
其他文献
旨在加强中阿广播电视交流合作的《银川宣言》签订两年后,9月14日-16日,2013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如期召开。作为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同期举办的12项活动之一,该论坛吸引了来自中国及埃及、伊拉克、苏丹、沙特等16个阿拉伯国家的广播电视政府主管、媒体机构负责人、相关专家学者,以及阿拉伯国家联盟和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等国际组织的160多位代表出席。  共商发展大计  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
期刊
在当今的泛娱乐时代,全国大部分省级卫视都在做娱乐化的节目或栏目,尽管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些都是权宜之计,没有长久的生命力。随着欣赏水平的提高,纯粹文化类节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河南电视台近些年来推出的一系列文化栏目在这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向观众灌输了“文化卫视、文化中国”的理念,比如凸显地方戏曲特色的《梨园春》、弘扬武术文化的《武林风》、展现厚重历史的《华豫之门
期刊
努力实现“四个跨越”是苏州广电传媒集团“十二五”期间发展的目标任务之一。其中,实现从单一的传媒集团向传媒主业、新媒体产业、文化产业“三足鼎立”的传媒文化产业集团的跨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融合,着力构建全媒体运营平台,实现从传统广电媒体向现代化全媒体产业的跨越,这两大跨越体现了苏州广电集团对新媒体的执著追求。  如果说,在新世纪前十年互联网狂潮中,苏州广电传媒集团以旗下的名城苏州网屹立于地区甚至全国
期刊
我做期刊出版这个行当已经有12个年头了,从编辑、记者、发行经理,到运营总监、主编、社长,不同的岗位上我都干过,深深爱着这一行。入行不久,我就开始了期刊创刊号的收藏,起初是到报刊亭购买,后来到旧书摊、古玩城淘刊,而今发展到藏友交换和参加拍卖会,每每有新的期刊创刊号收入囊中就会幸福悠然,多年来淘期刊创刊号作为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且深陷其中、乐此不疲。回想起淘刊的日子温馨难忘,而运气加眼力的一次次“捡漏”
期刊
仲秋时节,金风送爽;江城武汉,万刊云集。  9月14日上午,在中西部最大、全国第三的展览场馆——武汉国际博览中心,首届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盛大开幕。展厅外,人头攒动,开幕式简短而庄重;展厅内,1.3万种海内外期刊在展会上亮相,近50万种图书文化产品参展。展会期间举办期刊传媒国际创新发展论坛、国际版权高峰论坛等系列论坛、专家讲座,以及汽车文化节、演武大会等各类文化活动100多场次。其间,共有3
期刊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又是春晚联欢时,心潮逐浪高。此时此刻,我谈三点感悟。  第一,春晚是满怀着丰收喜悦的庆功会。2012年,我院承担和完成的重大课题多、重大项目多,既有人文科学方面的课题,又有经济科学方面的课题,还有技术科学、公共服务、对外传播的课题。从课题的类型看,既有国家交付的,又有总署下达的任务,更有业界委托的项目。这些课题和项目彰显了研究院在业界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也进一步巩固了研究院
期刊
本刊讯(记者 左志新)9月23日,由中国广播影视杂志社主办的2013“TV地标”电视媒体覆盖传播调研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原广电总局副局长雷元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社长、中国广播电视报刊协会会长梁刚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广电蓝皮书副主编杨明品,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秘书长兼评奖办公室主任赵德全,北京大学视听传
期刊
《前线》杂志是中共北京市委主管主办的理论刊物,是北京市思想理论宣传的排头兵和主阵地。1958年,为响应毛泽东主席关于各地方也要办理论刊物的有关指示,《前线》应运而生。时任北京市委书记的彭真同志亲自题写刊名并撰写了发刊词,时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的邓拓同志担任首任主编。创刊55年来,杂志始终遵循彭真同志“站在革命和建设的最前线”的教导,旗帜鲜明地宣传中央和北京市委的精神,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
期刊
期发行量1660万份、中国驰名商标、被誉为“中国英语学习第一报”……若只看到以上这些标识,恐怕很难将其与一份出自山西的教育类报纸联系起来。1983年4月,山西师范大学的几位老师编发了第一期《中学英语辅导》,希望能对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帮助作用。两年后,这份报纸正式更名为《英语周报》。30年来,这份教育教学报纸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一到多元、从以发行量为纲到品牌战略的树立……走出一条独到的品牌发展
期刊
本刊讯(特约记者 王扬)1月11日,第八届(2012)中国传媒年会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李东东、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今晚传媒集团社长贾长华、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薛进文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主持,近百位传媒界领军人物以“媒体转型与技术创新”为主题,对2012年中国传媒业改革发展状况及传媒科技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本届年会由传媒杂志社主办,今晚报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