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党团共建模式在基层党组织的育人功能中作用日益加强,特别是在增强党在高知识群体中的凝聚力、影响力方面,就“131”学生党团互动教育新模式的含义和意义、基本做法以及后续的思考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党团共建;育人功能;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1-0184-02
第十七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高校科学发展的有力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团委在校团委和学院总支、行政的指导下,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和共青团工作的结合,在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逐步摸索出具有学院特色的“131—党团互动教育新模式”,1即始终坚持党建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这一“龙头”地位;3既“三个四”,通过“四种途径”以党建带动团建,发挥“四种作用”,形成“四种合力”,把共青团组织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到党建整体格局,最终达到以团的建設促进党的建设,实现全员育人这一最终目的。
一、“131”学生党团互动教育新模式的含义
“1”:即始终坚持党建在团员青年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龙头”地位,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人才为重点,以班级宿舍建设为基础,以就业工作为导向,以队伍和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团员青年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工作思路,继续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学生教育、管理、指导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3”:即“三个四”:通过“四种途径”以党建带动团建,发挥“四种作用”,形成“四种合力”,把共青团组织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到党建整体格局。
“1”:即达到以团建促进党建,实现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工作格局这一最终目的。
二、构建“131”学生党团互动教育新模式的基本做法
构建“131”学生党团互动教育新模式的基本做法可分为五个方面,下面以青岛科技大学化学分子工程学院作为典型来说明。
(一)坚持从思想上带,发挥好党的思想建设的引领作用,增强团组织的感召力
第一,做好新生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例如,在学生入学教育时,就聘请有关人士开展在大学中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的教育;在教学计划中,充分发挥形势政策课在广大团员青年中思想教育的作用,通过对国内外局势的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二,发挥核心力量的影响力,正确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定期召开学生工作会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就团员青年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了专门安排和部署,并由党总支书记、院长带头给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上党课、团课、形势政策课。
第三,将思想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积极开展教育活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在深化团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上下工夫,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强化素质拓展训练,在提升团员青年综合能力上下工夫,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统揽,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实现学生参加活动由少数到全体,由被动到主动的完全转型;加强大学生政治理论研究学习,鼓励相关学生社团组织发展。
(二)坚持从组织上带,发挥好党的组织建设的辐射作用,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
以“促和谐,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讲党性,突出党员队伍建设,树先锋,强化学风道德建设”为主题,以“推进学生全面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创“星级”支部和争当“优秀党团员”活动为载体,坚持“科学发展,支部和谐,服务同学”的原则,大力加强学院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院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团组织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形成整体合力,使团建工作在党建工作的带动下共同发展。
同时,充分发挥分团委共青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落实团干部“五个一”工作任务,即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共青团会议或组织生活会议,帮助团支部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引导支部同学开展一项特色活动,作一项重点调研,联系帮扶一名特殊青年。
为进一步贯彻“中央16号文件”,结合学院党建工作实际,围绕“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教师党员育人功能这一主题,在总结前几年党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153支部共建模式”。所谓“153支部共建模式”就是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建的一种育人平台:“1”就是一个党支部联系一个或多个团支部;“5”就是1个党员联系和培养考察5个入党积极分子和5个入党申请人;“3”就是1个学生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帮扶班级的3个特殊学生。通过党团共建,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基层党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坚持从制度上带,发挥好党的制度建设的示范作用,增强团组织的战斗力
在长期实践中,通过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规章制度,为团建工作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样本。并把团建工作列入总支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做到党建、团建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提升了团的工作地位,为共青团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优化了团的外部工作环境;把团干部的使用、培养作为学院党员干部培养使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团的活动阵地、活动经费、团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有效激发了团干部的工作热情,为团干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同时,按照党建工作的导向,由基层团组织不断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团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运作提供保障,实行目标管理,进行量化考核,并不断深化“五四红旗分团委”、“五四红旗团支部”创建、优秀团(干部)员三级联创工作。
(四)坚持从作风上带,发挥好党的作风建设的导向作用,增强团组织的创造力
第一,健全学生社区党建工作运行机制。要建立校、院、学生社区参与的协调联系机制,这是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要建立评价监督机制,突出群众的评价和监督,强化党员群众意识,提升党员在广大学生中的形象和威信;要建立争先创优机制,通过示范宿舍评选、党员奉献日等先进性实践活动,使学生党员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带动和产生更多的优秀学生群体。 第二,探索学生社团党建工作有效途径。既要做好自身定位,理顺学生党组织在社团中的具体职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以保障社团健康发展;又要做好组织发展,依托社团党组织对成员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主动吸纳符合入党条件的社团成员加入党组织。
第三,开辟校园网络党建工作宣传阵地。通过开辟党建网站、红色论坛等方式,及时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大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及时答复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增强政治导向、思想导向,增强党组织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吸引力,使校园网络真正成为党建育人的重要阵地。
(五)坚持“131—党团互动教育新模式”,以团建促党建,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工作格局
“推优”是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来源。各党支部应把加强团员教育管理作为培养、壮大党的后备力量的重要工作。要求各团支部每学期初都制订一个详细的发展计划,每年推荐一定数量的优秀团员,作为党员发展的重点培养对象,推进“育才荐才”工作,利用学院党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干部培训班等培训阵地,分期分批对全院的团员青年进行轮训。
“党建是龙头,团建是抓手”,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党建、团建要一起抓,统筹资源,形成合力,达到党建和团建工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应不断探索“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工作的新形式,逐渐形成高举党建旗帜,有力发挥党的思想引领、组织辐射、制度示范、作风导向作用,不断增强共青团的感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党团互动示范育人的教育新模式,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推动团员青年成长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构建“131”学生党团互动教育新模式的几点思考
(一)关于党团共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高校的中心工作是科学研究、人才培養和社会服务。因此,高校党支部共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促进高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加强自身功能,更好地适应环境。这就要求党组织及有关领导加强对党团共建的领导和指导。
(二)关于党团共建的基本原则
党团共建要有成效,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通力协作原则。共建双方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找准切入点,做实事。二是注重实效原则。寻求共同的基础、目标,加强共建的实效性。三是互利双赢原则。双方充分实现资源共享,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吸取对方有利的条件和各方面资源加以利用。双方真诚、平等、全心全意地进行合作,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共建的目标。
(三)关于支部共建的保障机制
从“131学生党团互动教育模式”运行的情况看,党团共建活动要有实效,必须要有一定的保障机制。一是有思想基础。要统一认识,以促进科研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二是有现实基础。共建的双方在学科专业、管理理念上要保持一致;三是有组织地推进。要在学校党委或党总支的统一领导下,协调落实共建计划。
“131学生党团互动教育模式”是党团共建的一种新方法。它体现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和教师党员的先进性、有效性。由于党组织共建本身具有鲜明的实践性,需要结合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因此,“131学生党团互动教育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教师党员如何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也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党团共建;育人功能;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1-0184-02
第十七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高校科学发展的有力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团委在校团委和学院总支、行政的指导下,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和共青团工作的结合,在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逐步摸索出具有学院特色的“131—党团互动教育新模式”,1即始终坚持党建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这一“龙头”地位;3既“三个四”,通过“四种途径”以党建带动团建,发挥“四种作用”,形成“四种合力”,把共青团组织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到党建整体格局,最终达到以团的建設促进党的建设,实现全员育人这一最终目的。
一、“131”学生党团互动教育新模式的含义
“1”:即始终坚持党建在团员青年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龙头”地位,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人才为重点,以班级宿舍建设为基础,以就业工作为导向,以队伍和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团员青年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工作思路,继续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学生教育、管理、指导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3”:即“三个四”:通过“四种途径”以党建带动团建,发挥“四种作用”,形成“四种合力”,把共青团组织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到党建整体格局。
“1”:即达到以团建促进党建,实现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工作格局这一最终目的。
二、构建“131”学生党团互动教育新模式的基本做法
构建“131”学生党团互动教育新模式的基本做法可分为五个方面,下面以青岛科技大学化学分子工程学院作为典型来说明。
(一)坚持从思想上带,发挥好党的思想建设的引领作用,增强团组织的感召力
第一,做好新生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例如,在学生入学教育时,就聘请有关人士开展在大学中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的教育;在教学计划中,充分发挥形势政策课在广大团员青年中思想教育的作用,通过对国内外局势的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二,发挥核心力量的影响力,正确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定期召开学生工作会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就团员青年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了专门安排和部署,并由党总支书记、院长带头给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上党课、团课、形势政策课。
第三,将思想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积极开展教育活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在深化团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上下工夫,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强化素质拓展训练,在提升团员青年综合能力上下工夫,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统揽,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实现学生参加活动由少数到全体,由被动到主动的完全转型;加强大学生政治理论研究学习,鼓励相关学生社团组织发展。
(二)坚持从组织上带,发挥好党的组织建设的辐射作用,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
以“促和谐,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讲党性,突出党员队伍建设,树先锋,强化学风道德建设”为主题,以“推进学生全面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创“星级”支部和争当“优秀党团员”活动为载体,坚持“科学发展,支部和谐,服务同学”的原则,大力加强学院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院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团组织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形成整体合力,使团建工作在党建工作的带动下共同发展。
同时,充分发挥分团委共青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落实团干部“五个一”工作任务,即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共青团会议或组织生活会议,帮助团支部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引导支部同学开展一项特色活动,作一项重点调研,联系帮扶一名特殊青年。
为进一步贯彻“中央16号文件”,结合学院党建工作实际,围绕“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教师党员育人功能这一主题,在总结前几年党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153支部共建模式”。所谓“153支部共建模式”就是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建的一种育人平台:“1”就是一个党支部联系一个或多个团支部;“5”就是1个党员联系和培养考察5个入党积极分子和5个入党申请人;“3”就是1个学生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帮扶班级的3个特殊学生。通过党团共建,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基层党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坚持从制度上带,发挥好党的制度建设的示范作用,增强团组织的战斗力
在长期实践中,通过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规章制度,为团建工作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样本。并把团建工作列入总支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做到党建、团建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提升了团的工作地位,为共青团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优化了团的外部工作环境;把团干部的使用、培养作为学院党员干部培养使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团的活动阵地、活动经费、团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有效激发了团干部的工作热情,为团干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同时,按照党建工作的导向,由基层团组织不断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团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运作提供保障,实行目标管理,进行量化考核,并不断深化“五四红旗分团委”、“五四红旗团支部”创建、优秀团(干部)员三级联创工作。
(四)坚持从作风上带,发挥好党的作风建设的导向作用,增强团组织的创造力
第一,健全学生社区党建工作运行机制。要建立校、院、学生社区参与的协调联系机制,这是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要建立评价监督机制,突出群众的评价和监督,强化党员群众意识,提升党员在广大学生中的形象和威信;要建立争先创优机制,通过示范宿舍评选、党员奉献日等先进性实践活动,使学生党员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带动和产生更多的优秀学生群体。 第二,探索学生社团党建工作有效途径。既要做好自身定位,理顺学生党组织在社团中的具体职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以保障社团健康发展;又要做好组织发展,依托社团党组织对成员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主动吸纳符合入党条件的社团成员加入党组织。
第三,开辟校园网络党建工作宣传阵地。通过开辟党建网站、红色论坛等方式,及时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大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及时答复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增强政治导向、思想导向,增强党组织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吸引力,使校园网络真正成为党建育人的重要阵地。
(五)坚持“131—党团互动教育新模式”,以团建促党建,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工作格局
“推优”是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来源。各党支部应把加强团员教育管理作为培养、壮大党的后备力量的重要工作。要求各团支部每学期初都制订一个详细的发展计划,每年推荐一定数量的优秀团员,作为党员发展的重点培养对象,推进“育才荐才”工作,利用学院党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干部培训班等培训阵地,分期分批对全院的团员青年进行轮训。
“党建是龙头,团建是抓手”,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党建、团建要一起抓,统筹资源,形成合力,达到党建和团建工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应不断探索“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工作的新形式,逐渐形成高举党建旗帜,有力发挥党的思想引领、组织辐射、制度示范、作风导向作用,不断增强共青团的感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党团互动示范育人的教育新模式,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推动团员青年成长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构建“131”学生党团互动教育新模式的几点思考
(一)关于党团共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高校的中心工作是科学研究、人才培養和社会服务。因此,高校党支部共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促进高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加强自身功能,更好地适应环境。这就要求党组织及有关领导加强对党团共建的领导和指导。
(二)关于党团共建的基本原则
党团共建要有成效,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通力协作原则。共建双方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找准切入点,做实事。二是注重实效原则。寻求共同的基础、目标,加强共建的实效性。三是互利双赢原则。双方充分实现资源共享,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吸取对方有利的条件和各方面资源加以利用。双方真诚、平等、全心全意地进行合作,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共建的目标。
(三)关于支部共建的保障机制
从“131学生党团互动教育模式”运行的情况看,党团共建活动要有实效,必须要有一定的保障机制。一是有思想基础。要统一认识,以促进科研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二是有现实基础。共建的双方在学科专业、管理理念上要保持一致;三是有组织地推进。要在学校党委或党总支的统一领导下,协调落实共建计划。
“131学生党团互动教育模式”是党团共建的一种新方法。它体现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和教师党员的先进性、有效性。由于党组织共建本身具有鲜明的实践性,需要结合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因此,“131学生党团互动教育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教师党员如何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也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