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新农村建设要充分考虑我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是建立起“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发展机制,解决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来源和物质基础,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
我国提出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基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根据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经验,有关专家提出的的标准是: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必须达到1000美元以上,农业产值比重下降到15%以下,非农人口比重达到70%以上就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
2004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561元,按当前汇率计算达1200美元以上;农业和非农业的产值结构约为15.2:84.8;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大约为46.9:53.1;城镇化水平为41.8%。这些指标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基本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为了实施好我区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也需要客观地认识和评价我区经济所处的发展水平。
“十五”以来,我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坚持大范围宽领域配置资源,全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三化”互动战略,使我区经济社会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形势。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712.1亿元,“十五”前四年年均增长速度达15%以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但总体上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比较落后。2004年我区人口规模占全国总量的2%,而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国总量的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305元,略高于全国水平。在整个经济结构中,非农产值比重为81.3%,非农就业比重为48.1%,城镇化率为46%,表明我区总体上也基本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但从收入水平看,2004年我区人均财政收入1529.4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23.1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606元,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6.2%和88.7%。政府和居民收入双低制约着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能力。
经济总体实力较低要求我们在建设新农村新牧区过程中,一是处理好公平发展和效率发展的关系。不能搞一刀切,各地区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状况切实把握好实施的力度、步骤、节奏和建设重点。二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资金来源要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机制。在政府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财政资金投放向“三农三牧”倾斜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调动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积极性,通过补助投资、直接补贴、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尤其要充分调动农牧民本身的积极性,使其成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主力军。三是要更新投入方式,选准投入重点,确保投入的使用效益。
二、新农村建设要充分考虑我区人口和经济的分散性
我区地广人稀,人口、资源和经济分布极为分散,2004年我区人口规模2384.4万人,人口密度20.1人/平方公里,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14.8%。尤其在广大边远牧区人口和经济更加分散。如果按传统的思路建设新农村新牧区,这种分散性决定了我区农村牧区水、电、路、邮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文教卫生等公用事业建设不仅建设任务量大,而且建成后的使用效率也不高。这就要求的我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要同人口集中和产业集聚结合进来,采取灵活多样的建设方式。
一是要积极推进城市化,尽可能地减少农牧民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绝不是让农牧民留在农村牧区,而是要把更多的农牧民转移出来。为此要伴随工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全区城镇化进程。尤其针对我区地广人稀、农牧民居住分散的实际,更要将人口集中作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切入点。通过人口集中和产业集聚相结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首先,要做大城市规模,为农牧民向城镇转移建设空间载体。目前我区的城镇体系也存在着小而散的问题,尤其是缺乏带动能力强的中心城市。为此,“十一五”期间要努力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扩大城市容量,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其次,要建立和完善促进农牧民转移的制度环境。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完善和规范就业中介服务体系,制定有利于农牧民自主创业的工商和税费政策,解决农民工利益保障等突出问题,确保农牧民能够进得来、留得下。尽快完成由农民劳务输出到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迁徙的转变,实现非农就业的扩大与农村牧区人口减少的有机结合。
二是重新做好村屯规划,建立统筹的城乡建设体系
要在充分查明各地区生态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农村牧区的重点开发地区、限制开发地区和禁止开发地区,并结合城镇体系和交通、通讯、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优化农村牧区的村屯布局。要配合撤乡并镇以及生态移民、扶贫移民等项目,积极推进农村牧区人口向重点开发区域集中。要改变过去单纯的村村通路、通电、通邮的建设方式,要配合村屯规划调整,促进农牧民向交通沿线和城镇周围转移集中,充分利用现有的交通、通讯、电网等基础设施,通过适度的延伸扩容等措施改善农村牧区的基础设施条件,节省资金投入,提高设施利用率。农村牧区公益设施以及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要改变过去小而散的局面,要根据调整后的村屯规划和人口集中情况进行重点建设。
三、新农村建设要充分考虑我区产业结构的低次性
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关键是要把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循环,建立起城乡互动的产业循环体系,实现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
但从我区的工业产业结构看,处于产业链低端的能源原材料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0%以上,这些产业虽然在“十一五”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也表现出极大的弱势。首先,以生产资本品为主的产业特性决定了产业成长需要大量的投资支撑但直接带动就业能力较差,存在着所谓的“资本排斥劳动”现象,使我区单位投资额解决的非农就业要低于全国水平。近几年,我区许多地区经济发展中就出现了这种现象,投资规模虽然较大,但有GDP没财富,有GDP没就业。其次,这些产业强烈的资源依赖性使产业转移和集聚受到很大制约,且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特点也限制了其在城镇的发展空间。因此,为了适应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对产业支撑体系的要求,必须完善和优化我区的产业结构。
一是在工业化进程中要以坚持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为基本方向,并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配套服务业,提高整个产业的就业带动能力。尤其要围绕扩大就业容量,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是要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牧业的产业链条,通过扶持优势龙头企业的快速成长壮大,促进农牧业资源开发和农畜产品转化增值,并通过完善利益机制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和农民。
三是针对我区农村牧区生态脆弱、环境承载能力低的实际,要逐步建立农业和农村资源工业开发的利益补偿机制。对于工业企业在农村牧区进行资源性产业开发,要逐步提高占地补偿标准,并建立资源补偿基金,在建设项目中要规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内容,并做好废弃工矿的土地复垦和环境恢复等工作,提高工业发展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能力。
四、新农村建设要充分考虑我区农村牧区人口的低质性
我区许多边远地区的农牧民,由于生存环境封闭、交通通讯不便,信息沟通不灵,教育水平低下,长期远离现代文明使这些地区劳动者个体素质很低。2004年我区农村牧区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26年,其中妇女受教育年限比男性受教育年限低1.15年。人口素质低下不仅使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极度落后,增加了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艰巨性。
首先,素质低下、思想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使其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严重地制约了收入的提高。其次长期封闭保守的生存环境,使其对新的环境具有恐惧感,也会使我区实施人口转移集中战略遇到很大阻力。此外,长期的封建宗族管理制度,也会制约着新农村新牧区的民主政治建设,从而严重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为此,加强教育和培训,改善农村牧区的人口素质,既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主要手段。
总之,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包括了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所有方面。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落脚点虽然在农村牧区,但建设内容却需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统筹考虑,对国民收入分配、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诸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们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必须深刻把握其内涵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彻底从传统的体制、制度与机制中跳出来,摒弃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思想束缚,改变过去的城市单极发展模式,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结合本地实际,恰当地选择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路径和模式。
(作者单位: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是建立起“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发展机制,解决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来源和物质基础,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
我国提出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基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根据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经验,有关专家提出的的标准是: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必须达到1000美元以上,农业产值比重下降到15%以下,非农人口比重达到70%以上就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
2004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561元,按当前汇率计算达1200美元以上;农业和非农业的产值结构约为15.2:84.8;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大约为46.9:53.1;城镇化水平为41.8%。这些指标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基本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为了实施好我区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也需要客观地认识和评价我区经济所处的发展水平。
“十五”以来,我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坚持大范围宽领域配置资源,全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三化”互动战略,使我区经济社会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形势。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712.1亿元,“十五”前四年年均增长速度达15%以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但总体上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比较落后。2004年我区人口规模占全国总量的2%,而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国总量的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305元,略高于全国水平。在整个经济结构中,非农产值比重为81.3%,非农就业比重为48.1%,城镇化率为46%,表明我区总体上也基本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但从收入水平看,2004年我区人均财政收入1529.4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23.1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606元,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6.2%和88.7%。政府和居民收入双低制约着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能力。
经济总体实力较低要求我们在建设新农村新牧区过程中,一是处理好公平发展和效率发展的关系。不能搞一刀切,各地区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状况切实把握好实施的力度、步骤、节奏和建设重点。二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资金来源要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机制。在政府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财政资金投放向“三农三牧”倾斜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调动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积极性,通过补助投资、直接补贴、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尤其要充分调动农牧民本身的积极性,使其成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主力军。三是要更新投入方式,选准投入重点,确保投入的使用效益。
二、新农村建设要充分考虑我区人口和经济的分散性
我区地广人稀,人口、资源和经济分布极为分散,2004年我区人口规模2384.4万人,人口密度20.1人/平方公里,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14.8%。尤其在广大边远牧区人口和经济更加分散。如果按传统的思路建设新农村新牧区,这种分散性决定了我区农村牧区水、电、路、邮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文教卫生等公用事业建设不仅建设任务量大,而且建成后的使用效率也不高。这就要求的我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要同人口集中和产业集聚结合进来,采取灵活多样的建设方式。
一是要积极推进城市化,尽可能地减少农牧民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绝不是让农牧民留在农村牧区,而是要把更多的农牧民转移出来。为此要伴随工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全区城镇化进程。尤其针对我区地广人稀、农牧民居住分散的实际,更要将人口集中作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切入点。通过人口集中和产业集聚相结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首先,要做大城市规模,为农牧民向城镇转移建设空间载体。目前我区的城镇体系也存在着小而散的问题,尤其是缺乏带动能力强的中心城市。为此,“十一五”期间要努力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扩大城市容量,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其次,要建立和完善促进农牧民转移的制度环境。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完善和规范就业中介服务体系,制定有利于农牧民自主创业的工商和税费政策,解决农民工利益保障等突出问题,确保农牧民能够进得来、留得下。尽快完成由农民劳务输出到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迁徙的转变,实现非农就业的扩大与农村牧区人口减少的有机结合。
二是重新做好村屯规划,建立统筹的城乡建设体系
要在充分查明各地区生态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农村牧区的重点开发地区、限制开发地区和禁止开发地区,并结合城镇体系和交通、通讯、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优化农村牧区的村屯布局。要配合撤乡并镇以及生态移民、扶贫移民等项目,积极推进农村牧区人口向重点开发区域集中。要改变过去单纯的村村通路、通电、通邮的建设方式,要配合村屯规划调整,促进农牧民向交通沿线和城镇周围转移集中,充分利用现有的交通、通讯、电网等基础设施,通过适度的延伸扩容等措施改善农村牧区的基础设施条件,节省资金投入,提高设施利用率。农村牧区公益设施以及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要改变过去小而散的局面,要根据调整后的村屯规划和人口集中情况进行重点建设。
三、新农村建设要充分考虑我区产业结构的低次性
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关键是要把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循环,建立起城乡互动的产业循环体系,实现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
但从我区的工业产业结构看,处于产业链低端的能源原材料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0%以上,这些产业虽然在“十一五”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也表现出极大的弱势。首先,以生产资本品为主的产业特性决定了产业成长需要大量的投资支撑但直接带动就业能力较差,存在着所谓的“资本排斥劳动”现象,使我区单位投资额解决的非农就业要低于全国水平。近几年,我区许多地区经济发展中就出现了这种现象,投资规模虽然较大,但有GDP没财富,有GDP没就业。其次,这些产业强烈的资源依赖性使产业转移和集聚受到很大制约,且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特点也限制了其在城镇的发展空间。因此,为了适应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对产业支撑体系的要求,必须完善和优化我区的产业结构。
一是在工业化进程中要以坚持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为基本方向,并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配套服务业,提高整个产业的就业带动能力。尤其要围绕扩大就业容量,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是要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牧业的产业链条,通过扶持优势龙头企业的快速成长壮大,促进农牧业资源开发和农畜产品转化增值,并通过完善利益机制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和农民。
三是针对我区农村牧区生态脆弱、环境承载能力低的实际,要逐步建立农业和农村资源工业开发的利益补偿机制。对于工业企业在农村牧区进行资源性产业开发,要逐步提高占地补偿标准,并建立资源补偿基金,在建设项目中要规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内容,并做好废弃工矿的土地复垦和环境恢复等工作,提高工业发展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能力。
四、新农村建设要充分考虑我区农村牧区人口的低质性
我区许多边远地区的农牧民,由于生存环境封闭、交通通讯不便,信息沟通不灵,教育水平低下,长期远离现代文明使这些地区劳动者个体素质很低。2004年我区农村牧区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26年,其中妇女受教育年限比男性受教育年限低1.15年。人口素质低下不仅使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极度落后,增加了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艰巨性。
首先,素质低下、思想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使其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严重地制约了收入的提高。其次长期封闭保守的生存环境,使其对新的环境具有恐惧感,也会使我区实施人口转移集中战略遇到很大阻力。此外,长期的封建宗族管理制度,也会制约着新农村新牧区的民主政治建设,从而严重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为此,加强教育和培训,改善农村牧区的人口素质,既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主要手段。
总之,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包括了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所有方面。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落脚点虽然在农村牧区,但建设内容却需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统筹考虑,对国民收入分配、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诸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们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必须深刻把握其内涵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彻底从传统的体制、制度与机制中跳出来,摒弃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思想束缚,改变过去的城市单极发展模式,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结合本地实际,恰当地选择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路径和模式。
(作者单位: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