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理顺管理,确保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gyogf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化市地处吉林省边远山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教育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深入,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全面推进,通化市也加大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力度,市教育局积极创建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制定了“以教育信息化为突破口,通过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经过不断的努力,通化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务实与创新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领导重视、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更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体制。由于历史原因,过去通化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部门众多,信息办、电教馆、教育技术装备处、信息中心、教研室等部门都参与教育信息化工作,“多头管理”对工作造成诸多不便与负面影响。2003年,通化市教育局将信息化工作确立为今后的长期重点工作,为了加强管理,明确责任,对涉及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管理机构进行了科学整合,成立了“通化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将信息化规划设计和设施建设、网络中心管理及资源应用、信息化培训与教学管理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工作职能全部集中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此举有效地促使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得到最大整合,建设与应用更趋于科学合理,教育信息化工作正式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一、统一规划,统筹管理,教育信息化建设得到整体推进
  
  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信息化的主要特点就是资源的共建共享。管理机构理顺以前,各部门和各学校以自身工作为重点,没有统一的规划,各自为战,造成建设布局失衡、标准不统一、重复建设等现象,严重制约了信息化整体效益发挥。通化市教育局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面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结合本地特点,先后制定了《通化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通化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通化市教育信息化评估督导方案》等文件,科学谋划,精心落实,使全市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统一到一个轨道上来,取得了跨越式的高速发展。
  近年来,通化市以“分步实施、适度超前、注重实效”为原则,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首先,加大专项经费投入,消除信息化建设盲点。为了发挥信息化整体效益,切实为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提供有效的现代化手段支撑,通化市通过财政、教育、学校等多方面积极筹措,共投入信息化建设资金6000多万元,仅市本级就投入了近2000万元,基本消灭了信息技术设备空白点,市直属学校全部建成了校园网。截至目前,全市645所中小学中,拥有计算机室、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697个,多媒体教室终端586个,拥有计算机21568台,建立校园网362个,学校资源中心98个,现有设施基本满足了教学和办公的需要。其次,加强网络中心建设,努力构建城域网框架。为进一步加快通化市教育信息化步伐,发挥信息化整体效益,通化市规划2010年建成高标准的教育城域网,以完全实现网络内教育资源共享、办公信息互通。近年来,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建立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并以“通化教育信息网”为主要管理平台,开通了政务公开系统、网络办公系统、教育动态信息系统、教育资源系统等功能系统。目前,全市大部分学校与信息中心实现了网络连接、网络互通和资源共享。再次,优化教育资源系统,建立动态信息库。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问题,亦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没有资源支持,信息化只是空架子。针对此问题,通化市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加强了资源建设。开通了“通化教育资源中心”,通过采购和合作等方式,建立了系统的远程网络教学资源系统。同时,组织学校开发本地系列教学资源,在有条件的学校建设了学校资源中心,与市资源中心互联互通。通过多途径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基本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优质的教学资源大幅提升了通化教育的品位,也促进了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建设、管理、应用一体,教育信息化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通化市教育局始终强调,信息化建设是为了应用和推动教育发展,既要建好又必须用好,要真正使其成为教师教学的有效工具、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平台。以前建设应用管理分离,管建不管用,整体效益很难发挥。机构整合后,以建设为基础,以应用为前提,以支持教育发展为目标,教育信息化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根据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开发管理系统,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目前,教育局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初步实现了文件传输、在线培训考试、学籍管理、校舍管理、综合信息查询等工作。在教育管理决策、教育信息处理、教育教学过程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其次,根据教学需要,创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的新模式。在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其创新能力的教育改革大环境下,通化市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现代工具作用,根据现有条件,完善设施,指导落实教育教学应用。在指导和规范的基础上,通过举办“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大赛”、“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成果评选”、“优秀信息技术教师送课观摩研讨”等大型教研活动使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素养均得到明显提高。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目标。结合基础教育改革,本着“依据现有设备条件,注重可学性、可操作性,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的原则,指导学校教学应用工作。通过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场研讨”、“新课程理念下多媒体教育技术应用”等研讨活动,向全市推广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工作。目前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师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平台,教学应用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有36所学校被评为“国家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和“吉林省电化教育示范校”。再次,加强培训交流,走创新发展之路。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提高,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持,更需要全新的理念和熟练的应用技能。为了提高教师队伍信息技术整体水平,针对教师技术水平现状,教育局加大了培训交流和科研创新力度。一是强化技能,更新理念。结合校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先后开展“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全员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结合基础教育改革还开展了“新课程、新教师、新技术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培训”等系列培训活动。针对专业技术人员,我们还随时开展 “网络管理员培训”、“教学应用软件培训”、“课件开发制作培训”等活动。为了向更高层次发展,积极鼓励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学习先进经验。每年都请一些国内知名的专家教授来通化市举办讲座,帮助大家掌握信息技术最新动态,提高理论研究水平。二是深化科研,开拓创新。我们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大胆进行尝试性研究,先后承担了中央电教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课程整合研究》、东北师范大学《信息化资源及管理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等国家和省级重点科研课题68项。在开展课题研究中,有50多所学校参与了实验,有效促进了信息化的科学发展。三是开展评优活动,展示信息化成果。通化市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评选”、“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教师多媒体软件制作大赛”等竞赛活动。本市也定期组织“中小学教师优秀信息技术成果评选”、“中小学生网页制作大赛”等评优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在近几年的全国赛事中,通化市的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
  (编辑:郭桂真)
其他文献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将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而农村经济活力要想得到充分的发挥,农村公路网络布局建设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农村公路网络是农村地区出行的载体,在农村
本刊讯为配合“第九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的召开,进一步挖掘论坛的学术价值,交流各单位之间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经验和学术成果,探究前沿信息技术在国内外教育领域的应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携手中国惠普公司,在2009年3月3日至5月31日期间,举办“惠普杯”中国教育信息化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共同负责组织承办。  本次评选
公元前十一世纪,古埃及其尼罗河的流量就是用三角堰法来测定的。近代以来,流量计在各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并且相关研究促进了航天航空、雷达遥感、气象科学等的发展。当今世界,人们对高精度测量的需求越来越高。能源日益昂贵,管道运输时测量精度的微小差异,就会导致巨大的经济代价。同时,由于温室效应所产生的《京都议定书》,其限定的排放额度则是依据全球无数个节点的精确测量的结果而达成的。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较流行
黄土高原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探索中,形成了以治理思想、治理理论、治理技术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对策体系,指导了该地区不
科学传播活动中传播者和受众的科学观对科学传播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传播者的科学观往往决定了传播的内容、模式和方法,受众的科学观往往影响着科学传播活动的效果与未来科学传播的发展趋势。从"前科学普及"、"传统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到"公众参与科学",科学传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模式。不同的阶段,传播者和受众的科学观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而且都对科学传播活动的进行起到了重要影响。在"前科学普及"阶段,科学
长春市历来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从软、硬件的投入到信息技术的培训、应用和开发,都走在全省前列。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我们本着“以应用为目的、以实用和适用为原则”的规划方针,以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为主线,用精品资源服务教育、服务社会。以构建网络平台为载体,加强教育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全面实现了长春教育政务的电子化,加快了长春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初步实现了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
编者按:由于受经济与地域因素的影响,吉林省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无论是投入上还是意识上都无法和发达省份相比。在此情况下,吉林省教育厅根据自身定位制定了科学的发展战略,从而取得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突破性进展。  本刊特邀吉林省教育信息中心为我们介绍了近几年该省基础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思路与取得成绩,长春市、蛟河市、通化市也分别对各自区域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做了回顾与总结,以期为其他省市提供借鉴。   
本刊讯为了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的管理和应用水平,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定于2009年7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组织召开“第九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论坛由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  本届论坛以“加强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深化资源整合与应用,推进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为主题,通过学术研讨和展会相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