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现象如何进入小说视界

来源 :百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dear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岗先生是我在鲁院陕西作家班的同学。他为人仗义,言语间透着一股子豪气。每次见面,都能从他的身上感悟到一种来自大地的芬芳与万物的执着。我与云岗先生交流不多,晤面也少,但每次邂逅,总能感受到他浓烈的乡情——我们的心是相通的。
  在与世俗世界格格不入中,我慢慢地读出了他为人处世的妙处。我开始有意无意地关注他的小说。尤其是最近发表的几个乡村题材的中篇小说,让我眼前一亮,会心一笑:老兄的创作已经回归了本源,进入了一个专属作家自我的视界。这种感觉,强烈地表现在他的中篇小说《对面那个圪梁梁上》(刊发于《山东文学》)、《油菜花盛开的村庄》(刊发于《天津文学》)和《请神容易送神难》(刊发于《延安文学》)的字里行间,引发了我对生活现象如何进入小说创作的思考。
  贾平凹说,世俗生活往往是人类最崇高的事情。在从事小说创作之前,我对这种说法的体会并不深刻。因为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尤其是从事诗歌和散文创作的文友,在写作中总会想方设法地绕过一些生活里的俗人俗事,专拣那些表面美好的事情,加上优美的辞藻,成就一篇虚幻的美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可厚非。我想说的是,一个作家要接近生活的本质,除了对美好的向往,还应该一头扎入生活的海洋,围绕你身边的人物,亲身体验那些看似庸常的生活细节。这样,才能给你的读者提供一頓可口解馋的精神大餐。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来观照一番云岗先生的小说文本。也许,他的实践能给我们提供一种突围文学创作困境的可能。
  中国当前正处于国运上升之势,真正的作家要站得更高,准确把握和看待当下的时代和趋势。作品能不能反映这个伟大的时代,真正和时代发生关系,这是对每一个写作者的考验。
  云岗的三部中篇小说,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对乡村生活的文学关照。进一步说,即在时代大背景下对农民生存与生活状态的即时摹写与刻画,一种传承于传统的现实主义的自觉。譬如《对面那个圪梁梁上》对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现实的介入。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精准扶贫”政策下北寺村村民的迷茫与无奈,扶贫干部的苦恼与努力,以及村干部的狡黠与世故。一组群像,一曲悲调,一部创业史,一把辛酸泪;尽管充满了艰辛,但在无奈的间隙中,分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油菜花盛开的村庄》通过描写孤寡老人四贵住进城、回村、开地、受批评、再复耕、受奖励的同时获得心灵慰藉等故事情节,直面乡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状态。《请神容易送神难》更是不遗余力地讲述了渭北孔庄在改革开放初期,村里人的慌乱与迷失,以及村民对扑面而来的社会变革从不适应到适应的心路历程。其中,有含泪的歌颂,有无声的叹息,当然也有秉笔直书的愤慨。正如穆旦所言:“我特别主张要写出有时代意义的内容。问题是,首先要把自我扩充到时代那么大,然后再写自我,这样写出的作品就成了时代的作品。”如今我们面临的问题,并非是文学的写作者太少,而是能刻画时代、记录时代的杰作太少。现实主义不是守旧、僵化、固步自封的概念,而应该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云岗的小说,我们不敢说他做到了极致,但至少我们可以大声肯定他的自觉追求与实践意义。
  三部小说,各具特色。既努力摹写了来自土地的芬芳,又通过不同的侧重,避免了文本的雷同,在小说艺术的探索上,突破了作家自我重复的误区。这一点,值得我们关注与肯定。发表在《延安文学》上的《请神容易送神难》,题材不算新颖,写法也比较谨慎,所涉及的内容也大多是我们日常惯见,甚至熟视无睹的身边事。一句话,过去时的话题剪辑,体现了作家的自信——套用一句话:我在此权且把他的这种文学叙事称之为“现象流”。四万多字的篇幅,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小“包工头”苟社教回村“接神”引发的一系列事件。在那个年代,“接神”降雨,抑或镇村辟邪,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几乎是北方大部分乡村顶礼膜拜的民俗之一。但因为商品经济的影响,孔庄的“接神”大礼在村干部的叹息里变了味道。穿插其中的婚外恋、事实婚姻、背井离乡、封建迷信、凶杀案、基层政权的瘫痪等等社会现象,一个个粉墨登场,直击读者心扉。尽管似曾相识,但仍然让我们在掩卷之余久久不能释怀——这既是现实的冷酷,也是文学带给我们的冲击。“现象流”,有如生活流一般,在不知不觉中氤氲了我们的视线,温润着我们的心灵:不再暴戾,不再迷茫。发表在《天津文学》的《油菜花盛开的村庄》,在朴拙的叙事中始终散发着时淡时浓的油菜花的馨香,恰似一曲耐人咀嚼的老年人的婚恋之歌。这篇小说的情节虽然比较简单(一个不适应城里生活的老人四贵,在老伴离世后,孑然一身回到村庄自发开垦废弃宅基地),但却给我们摆出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问题、婚恋问题、废弃宅基地的复耕问题。小说没有停留在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的揭露上,而是集中笔墨,给我们成功塑造了一个对土地充满依恋,善良而又勤劳、质朴的颇具意味的老农民形象。通过不同角度,多层散点,或刻画,或勾勒,或浓,或淡,或细腻,或粗犷的手法,成功塑造了四贵老汉善良、担当、勤劳、乐观以及有情有义的农民形象。发表于《山东文学》的《对面那个圪梁梁上》在文本结构上,采取第一人称讲故事与现实生活相交织的艺术手法,从容不迫地徐徐展开叙事。同时,间以悬疑小说的手法,让小说反复回环,风生水起,于无声处制造波澜,险象环生,从而带来了引人入胜的阅读审美。帮扶干部刘辉在下村途中,为了缓解沉闷的气氛,给年轻的机关干部小田、司机老黄讲述多年前他的一个扶贫故事。不经意间,勾起了刘辉当年扶贫时的一段感情涟漪。无巧不成书。他的故事又在现实中显现了一遍。不同的是当年的女主角早已被生活的重担,挤压成了一个麻木,甚至逃离生活的老妇人。现实中的一切似乎刚刚开始,小说的故事却又戛然而止……人生无处不遗憾,这也许是作家在讲述故事之余,给我们埋下的一条灰线,让读者在感慨之余,在心灵上留下一个无声的叹息。
  生活现象,无疑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其中充溢着泥沙与黄金。时代呼唤每一个作家与时俱进,慧眼识金,在纷繁的生活中完成文学叙事,在独具个性的叙事里追求自觉的审美——云岗已经在路上了。
其他文献
新桃已换旧符,团圆的酒杯即将举起,父母爱人孩子的笑脸就在眼前——或许,就是在那一刻,在一只脚已经踏进“年”的门槛将要落下时,集结的号角响起。  面对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阻击战在全国范围内展开。1月25日上午,根据成都市武侯区防疫指挥部的部署,武侯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发出指令,要求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共产党员立即停止休假,第一时间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机关干部职工闻令而动,有外出计
期刊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西贝儿  金秋十月,又到了购物的好季节。你在关注今年秋冬服装流行款式和色彩、想象着用苏格兰风格、洛可可风格以及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民族风格扮靓自己的同时,是不是也正在搜索几天之后的“十一”黄金周期间各大商场的打折信息?动作迅速、出手快的或许已经加入了商场里那些“拼命三郎”的行列;还没有来得及行动的,大多也曾在过去的某个“你消费我买单”的促销活动里被商家“打过兴奋剂”,加入过抢
期刊
2020年2月,随着回蓉人员陆续增多,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按照武侯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武侯区政府办公室8名工作人员(其中区地志办5人)组成的工作组于2月1日下沉到簇锦街道五七〇一厂社区,协助开展疫情防控。  区政府办工作组全体成员到社区报到并了解社区情况后,当即结合社区实际,与社区一起制定了工作方法,将人员分派至每一个管理网格中。  2月1—4日,按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
期刊
疫情暴发的阴霾,笼罩在城市的上空。  为防止疫情扩散,我们的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为保护大家的安全,宅在家里也成了对社会的贡献。可是还有一群人,他们明知将自己暴露在外有多么危险,却毅然选择坚守在防疫一线……  这些可爱的共产党员先锋队队员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时许下的铮铮誓言。没有誰生而英勇,她只是选择了无畏。她就是屏山中学教师、屏山中学党员先锋队成员——赵鹏。  作为一名优秀的英语老师,在
期刊
水调歌头·钟南山院士赞  肺炎江汉起,病毒四方延。颟顸胥吏可恨,侥幸欲瞒天。喜有南山国士,人老临危受命,前线解疑难。大胆揭隐幕,防疫始新篇。  居陋室,怀远处,意蹁跹。举杯遥敬,耄耋钟老体康安。尚记当年除恙,更謝今朝驱疠,救世胜医仙。伟绩丰碑在,万世永流传。  水调歌头·李兰娟院士赞  逆行援武汉,巾帼往前冲。个人生死罔顾,年老履匆匆。火眼金睛辨鬼,闭路封城参赞,众始远魔凶。大难出高策,千古女英雄
期刊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  2020年,我们的寒假,不经意的,变成了暑假。可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暑假!不能下楼,不能出门,连上课,都只能通过网络。通过电视和网络以及爸妈的讲解,我知道我们国家正在经历一场灾难。看到每天直线上升的感染人数,我小小的心第一次知道:瘟疫,是会死人的。当然,在看到国家、人民深陷灾难漩涡的同时,我也看到了前线医护人员那一封封请战书、那一个个红手印、那一颗
期刊
鲁迅先生有一言:“我们也正是如此努力,向上走,不去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虽然我们在尽力聚众生之火,但大可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即便没有聚火成山,我们也要做那撒满黑夜的光。”所以,我们有明天,有未来,回过头,今天的一切,都是明天的起跑线。  儿子发来的朋友圈  “短暂”的一天过去,程友谊被巨大的疲惫感侵袭。  元宵节这天,已是晚上10点过了,汉源县富泉派出
期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是为序。  (一)  为你拂去昨夜的尘埃,  初升的朝霞染透了天空的異彩。  疲惫的星辰就要将暗夜掩埋,  那沉寂在地平线之后的喑哑与粗粝,  再也无法阻挡一个黎明的到来。  这一轮崭新的日出,  是你写下的  生命的络脉。  (二)  为我许诺清晰明媚的未来,  这一泓无声的星河,  你捧出滚烫的期待。  炽烈的心火点燃了夜的苍白,
期刊
父亲生前曾多次和我聊起他当兵时的事情,特别是他所在的解放军第54军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从朝鲜西海岸撤防,于1959年初入藏平叛并差点儿留在西藏工作的事。这让我对那片遥远而神秘的土地充满了一种别样的向往。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12月初我因公务去了一趟西藏,在拉萨市朵森格路上的自治区群众艺术馆,李维森副馆长陪同我们参观了正在排练的西藏传统民族歌舞《朗玛堆谐》。我
期刊
2012年底,我认识了齐旭峰先生。  初次与之相见,我对他印象很深。他的个头不算高,面色黝黑,一身黑色唐装。他有点儿谢顶,脑门中央空虚,但卷曲的长发缠绕,齐力支持中央。席间,有同饮者怂恿,旭峰稍作逊让便站了起来,一嗓子男高音,声震瓦屋,满屋皆惊。歌罢继饮,犹余音绕梁,时过数载,仍使我难以忘怀。初次相见,交谈无多,印象却很深刻:这个人率真、个性,是典型搞艺术的范儿。  时间一长,了解便也多了。他年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