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儿童文化;游戏;渗透;发现;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1-0068-01
每个儿童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情感、有个性、生动活泼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化”。教师应了解儿童文化的特点,以平等、欣赏的态度接纳儿童文化,保护儿童文化的独立性及其存在的权利。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的大门,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儿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儿童才不会把您当成一个偶然闯入他们那个童话世界大门的人,当成一个对守卫的这个世界里发生的一切都无动于衷的看守人。” 因此,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要努力在儿童文化的视野下,坚持不懈地用自己的教学行动来诠释:教师可以“优雅地教”,儿童应是“慢慢地学”。那么,小学数学如何做到“优雅地教,慢慢地学”呢?经过大量的实践与思考,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容地教,点滴地学,着眼“耐烦”。一要动脑而不动恼,临事沉着,在处理儿童的问题时不情绪化,尽量避免因发脾气而造成“反教育”;二要求好但不急切,能欣赏课堂的细节,能体验儿童的甘苦,充分利用“期待效应”,引导儿童展现各自的潜能;三要积极但不冒进,不因贪功而揠苗助长,也不把“好学生”或好成绩作为炫耀自己教学水平的资本。于是,点点滴滴,终能汇成小溪、大海。
2.活动地教,体验地学,着眼“赋闲”。一要努力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开展有效的体验学习,让儿童考察之、经历之、感受之,不断积累活动经验;二要从具体形象慢慢进入抽象概括、规律提炼,进而实现“操作层”与“符号层”的自由转换;三要引导儿童多获得直接经验,同时获得需要的满足、心理的平衡、悟性等种种内在精神活动,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全面激活,使之成为一种“完整有效的心智活动”。
3.发现地教,探究地学,着眼“留白”。一要给儿童自由探究的空间和自由摸索的时间,引领他们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建构,在建构中发展;二要引导儿童拓宽视野,跳出课本学数学,跳出课堂学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三要给儿童自由发挥的舞台和自由展示的天地,让他们在开放的探究与发现活动中,觉得数学有趣、有用、好玩,获得“智力或美学上的满足”。
4.渗透地教,归纳地学,着眼“绵延”。渗透是在儿童无意识的情况下,教师结合当前学习活动的内容,有意识地逐渐进入、润物无声的一种教学策略。归纳是人类从古到今普遍采用的从多种多样的经验中识别出普遍性规则或模式、从特殊到一般的高度智慧的学习策略。渗透教学与归纳学习,要求我们充分研究整个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从儿童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活背景出发,科学巧妙地进行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过程调控,以做到前有孕伏、中有渗透、后有拓展,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5.游戏地教,玩耍地学,着眼“悬疑”。一要努力克服现行数学教育轻慢儿童好玩天性的弊端,引导儿童在玩中学,在玩中探,在玩中思,在玩中总结;二要精心设计和选择与课标及数学教材相匹配的数学游戏题材,让儿童好奇、惊讶、疑惑、探寻直至大悟、兴奋;三要让数学游戏与探究富有挑战性、层次性,让儿童欲罢不能,逐步进阶,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实质性的成长与进步。
总之,师生心慢下来,行动才能快起来,对自己心中所有求解的疑问要有耐心,并且要试着去爱这些问题……如此,你会慢慢地、不知不觉地,在未来的日子里迈向答案。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1-0068-01
每个儿童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情感、有个性、生动活泼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化”。教师应了解儿童文化的特点,以平等、欣赏的态度接纳儿童文化,保护儿童文化的独立性及其存在的权利。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的大门,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儿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儿童才不会把您当成一个偶然闯入他们那个童话世界大门的人,当成一个对守卫的这个世界里发生的一切都无动于衷的看守人。” 因此,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要努力在儿童文化的视野下,坚持不懈地用自己的教学行动来诠释:教师可以“优雅地教”,儿童应是“慢慢地学”。那么,小学数学如何做到“优雅地教,慢慢地学”呢?经过大量的实践与思考,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容地教,点滴地学,着眼“耐烦”。一要动脑而不动恼,临事沉着,在处理儿童的问题时不情绪化,尽量避免因发脾气而造成“反教育”;二要求好但不急切,能欣赏课堂的细节,能体验儿童的甘苦,充分利用“期待效应”,引导儿童展现各自的潜能;三要积极但不冒进,不因贪功而揠苗助长,也不把“好学生”或好成绩作为炫耀自己教学水平的资本。于是,点点滴滴,终能汇成小溪、大海。
2.活动地教,体验地学,着眼“赋闲”。一要努力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开展有效的体验学习,让儿童考察之、经历之、感受之,不断积累活动经验;二要从具体形象慢慢进入抽象概括、规律提炼,进而实现“操作层”与“符号层”的自由转换;三要引导儿童多获得直接经验,同时获得需要的满足、心理的平衡、悟性等种种内在精神活动,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全面激活,使之成为一种“完整有效的心智活动”。
3.发现地教,探究地学,着眼“留白”。一要给儿童自由探究的空间和自由摸索的时间,引领他们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建构,在建构中发展;二要引导儿童拓宽视野,跳出课本学数学,跳出课堂学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三要给儿童自由发挥的舞台和自由展示的天地,让他们在开放的探究与发现活动中,觉得数学有趣、有用、好玩,获得“智力或美学上的满足”。
4.渗透地教,归纳地学,着眼“绵延”。渗透是在儿童无意识的情况下,教师结合当前学习活动的内容,有意识地逐渐进入、润物无声的一种教学策略。归纳是人类从古到今普遍采用的从多种多样的经验中识别出普遍性规则或模式、从特殊到一般的高度智慧的学习策略。渗透教学与归纳学习,要求我们充分研究整个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从儿童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活背景出发,科学巧妙地进行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过程调控,以做到前有孕伏、中有渗透、后有拓展,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5.游戏地教,玩耍地学,着眼“悬疑”。一要努力克服现行数学教育轻慢儿童好玩天性的弊端,引导儿童在玩中学,在玩中探,在玩中思,在玩中总结;二要精心设计和选择与课标及数学教材相匹配的数学游戏题材,让儿童好奇、惊讶、疑惑、探寻直至大悟、兴奋;三要让数学游戏与探究富有挑战性、层次性,让儿童欲罢不能,逐步进阶,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实质性的成长与进步。
总之,师生心慢下来,行动才能快起来,对自己心中所有求解的疑问要有耐心,并且要试着去爱这些问题……如此,你会慢慢地、不知不觉地,在未来的日子里迈向答案。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