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互动

来源 :智囊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我是一个IT企业软件公司的管理层,我想问,企业学国学到底学什么?是知识的弥补还是把国学的思想应用于管理的实践?还是心智的修炼?
  傅强:在国学和管理当中有两个偏向:一种是把国学当中的“术”运用到现代组织当中,我个人认为曾仕强可能就是一个代表;另外一块,很多企业家面壁以后,一片空灵了,就突然就走了。学习国学,实际上是利用国学如何去建构这个视野、如何去完成这个使命,这是企业家赋予管理者的一种使命。
  提问:我有一个问题,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我们今天所谈的国学问题就是中华国学或者东方国学?
  董平:这个问题应该是很好的。因为现在很多都是在使用概念的时候就混了。我的理解东方哲学至少要包括:印度哲学、日本哲学、包括东南亚的,然后是我们中国。因而,把中国国学简单地等同于东方哲学,至少在我看来是不严谨的。
  提问:董老师,从学智慧的层面上,不论是西方的管理学还是国学,我们应该从哪几个点上来把握?
  董平:实际上,智慧是没有办法学的,我觉得知识和智慧之间有不同。比如说,《孙子兵法》中讲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到底是知识还是智慧?在我看来,这算知识,这是可以说的,也是可以传达的。那又如何去“知己知彼”,如何去“百战不殆”,十个人就有十个不同的理解,那就是智慧。
  提问:董老师你好,有一个问题,我想请教一下您,我们在员工的管理中如何去“知行合一”?面对社会越来越多的不讲道理的行为,例如说,“我爸是李刚”的行为,我们又如何能够淡定地做到“知行合一”?
  董平:知识一碰到实践,往往会发生困难。但是有一点,我们还是可以讲的,比如说,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如何把你的“知行合一”的观点贯彻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当中。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人,当我进入到这个企业当中,在上班的时候,你一定要以很正面、很良好的形象出现在公众的面前,这不是虚伪的,这是社会公共生活角色要求你这么做的。正因为如此,孔子也讲了,“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至于说我爸是李刚这类事件,我觉得应该淡定地来看这个问题,不能因为社会的风气有些坏,而否认知行合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视网膜切开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应用显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了19例19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结果:手术后视网膜复位16眼,占84.2%.术后1~3个月视网膜脱离复发4眼,3眼再次手术.随访6~28月,平均12.1月,最终视网膜复位13眼占68.4%.结论:视网膜切开术使常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难以治愈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得到了治愈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