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家猫建立牢固的关系?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anl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猫是我们唯一成功驯养的非群居动物。不过,让猫奴们感到失望的是,我们与猫建立联系要比与狗困难得多。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什么重要的细节?
  从生理上讲,狗似乎无法隐藏它们内心的情绪。在感到满足、紧张或纯粹的快乐时,狗会不停地挪动、嗅鼻子或摇尾巴。在一幅名画中,几只狗围在一起打扑克,但事实上,狗无论如何也不会是玩扑克的好手,因为我们很容易就能知道它们的下一步。
  猫也有复杂的肢体语言,会通过抖动的尾巴、竖起的毛发,以及改变耳朵和胡须的方位来表达情绪。呼噜声通常表示友好或满意。所有这些,都是判断猫是处于友好模式还是勿扰状态的可靠依据。
  相比狗与人类之间比较容易确定的联系,猫尽管历经几千年的驯化,也一直陪伴着我们,但它们的“公共关系”形象似乎依然不是很好。许多人视猫的特立独行是一种额外的收获,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猫过于冷漠或自私。猫的批评者声称,只有当食物碗空了的时候,它们才会真正表达爱意。
  当然,养猫的人会说这些都是胡扯,他们和猫的关系与狗和狗主人的关系一样牢固。但是,为什么猫在大众心目中一直会有冷漠、不友好形象呢?它们真的是这样的吗?
  至少,猫独具个性的形象并没有影响它们的受欢迎程度。据估计,仅在英国就有多达1000万只家猫。2012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大约25%的家庭至少养了一只猫。
  关于猫的形象,一个线索可能来自于它们最初是如何被驯化的。这是一个比狗驯化要渐进得多的过程,而猫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主导作用。在大约一万年前,最早的家猫出现在中东新石器时代的村庄里。它们并不依靠早期的人类宿主来获取食物,而是被鼓励自己去寻找食物,以保证农作物和食物储存不受老鼠和其他害虫的侵害。从一开始,我们和它们的关系就比狗要疏远一些。狗能帮我们打猎,靠人类分享战利品。

  “人类对动物的期望偏差会影响它们的行为。”维塔莱说道。在试图迫使猫表现得更像狗(即给予我们更多关注)的过程中,我们实际上是在迫使它们远离自然的行为。
  希斯特德表示,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将猫的性情与狗混为一谈,而这也是问题的一部分。即使是受过多年训练的专家也不能幸免。“我2007年参加了一个会议,感觉自己像个十足的白痴,”她说,“所有这些关于猫的基本信息我都不知道,比如它们喜欢在不同的地方喝水和吃东西。这是一项全新的研究,但如果你谦卑地意识到你对它们的认识是错误的,你就会开始学到一些有趣的东西。”
  以猫蹭主人的方式为例,这曾被认为是一种标记领土的行为,就像野猫经常蹭树或其领土内的其他地标。但是,当猫咪在人身上这么做时,通常象征着一种归属——猫把它的气味传递到你的皮肤上,同时也把你的气味传递到它的皮毛上。这就是野猫和其他结伴同类之间的行为,一种创造“共同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分朋友和敌人。
  希斯特德表示,有一件事情很关键——放松的猫更愿意交朋友。“它们希望自己的水、食物、睡眠地点和猫砂盆都恰到好处。当这些都安排妥当时,它们就能开始探索与其他动物的社交联系。”
  因此,当你下次回家,发现猫主子在沙发上安静地打量着你,或者懒洋洋地打着哈欠走进走廊时,请不要失望。它在用自己的方式,安静地让你知道,它很高兴见到你。
其他文献
我的奶奶头上的头发虽然已经有一半变成了白色,脸上也多了几道皱纹,但奶奶的手还是很巧。  奶奶会织毛衣。我的毛衣几乎都是奶奶给我织,奶奶给我织了小白兔,小蛇,白天鹅,小狗,小鸡,小熊猫,这些小动物在奶奶的手下变得活灵活现,尤其是那只小熊猫,它的怀里抱着一棵竹子,眼睛睁得大大的,下面还织有小熊它的英文名字。  奶奶还会绣花。奶奶绣的荷花荷叶栩栩如生可漂亮了,荷叶像一把小伞,有的荷花开了,有的荷花没开,
故乡的草,已漫过我的思绪。我沿着呼唤的指引,抵达到思念的界域。  这个过程,我收获了一个季节,或许是因为它来得早一点,光与影的融合,已长在了我的世界。  梦,从紫丁花的片缝,一层一层开裂,以微小的角度,掠过草尖,形成星星的足印。  草,从故乡,一路行走过来,走过日光的阴暗。  从草海的水域边走来,在异乡,每一个流浪的人,都想念一棵有故乡名字的草。  读雪  山岗、旷野、村落……一地简白。  我涉足
在邵东县城  没有想过元旦给大兴村献诗  在大兴村  也没有想过元旦给邵东县城献诗  距离太近  一首诗刚开头  一抬脚就到了结尾  2021年元旦  我在北京大兴郁花园二里  想把大兴村与邵东县城合二为一献一首诗  我有信心让这一首抵得上所有的45首  因為此时我们之间的距离  远过以往45倍还不止  我还要把这首诗发表在朋友圈里  一并献给1680位或浓于血  或淡如水的亲朋好友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当寒冬来临时,我们有暖气扇、地暖、空调,还有各式各样的暖手宝等取暖神器。那么古人又是如何取暖的呢?便携式取暖小物件  随着烧炭技术的成熟,古人发明了多种多样的取暖神器。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在室内放置专烧木炭的燎炉取暖。当时王公贵族使用的燎炉多为青铜制作,铜质燎炉散热很好,周围雕有纹饰,非常精美。而平民人家的燎炉多为铁、陶制作,工艺也较为简单。  和燎炉相似的取暖器具还有火盆和熏炉
教科书告诉我们,人类从最原始的石器时代发展出如今的文明成就,只经历了一万年,在地球历史上不过沧海一粟。然而越来越多的出土证据却显示,文明似乎在无比久远的上古时期便已存在。  教科书上的历史体系建立在严谨的考古学研究之上,有足够完整的古籍、史书、文物加以支持。但多年来,世界各地挖掘出的一些遗迹在暗示着另一个惊人的可能:在我们本次人类文明出现之前,地球上就曾经有过古人类文明,并多次发展到高度发达的水平
在初阳湖,读《庄子》  老柳逶迤  新柳羸弱  在初阳,我们常以一身苍翠为镜  早晨读书的时候  见有先人藏在那里  两声清脆的鸟鸣从头顶飞过  多么美呀,湖水说  请停一停  天上的白云,湖边的新柳  请停一停  岸上忙碌的人们请停一停  多么美呀  柳木苍翠  湖水为镜,褐色的树干  是二十余年蓬勃的己身  以先人为镜  嫩绿的柳枝  是他茁壮的手臂  以己为镜  一身苍翠,除了初生的自我便再
张玉泉:1978年生于河南鲁山。现工作于北京。曾在《诗刊》《星星》《散文诗》《作品》《延河》《诗林》等多家杂志发表诗歌、散文作品,诗歌入选《2017年中国诗歌选》《2018年中国散文诗精选》《2019年中国优秀散文诗》等选本,曾获第4届全国电力文学著作奖、“星星点灯”全国诗歌征文大赛一等奖等奖项。出版诗集《另外的叙述》《荷之舞》《雨夜花園》等3部。  贺兰之刃  劈开灵魂,一半呈献高山,一半赋予流
一、先看一下一次性筷子的制作过程  1.砍下竹材(很多来自东南亚)。  2.竹子砍下后,工人用机器将其切削成竹条,再加工成筷子的形状。  3.为了保持较好的卖相,经硫磺熏白或双氧水漂白(并非消毒)。  4.晒干、烘干,加工成你我所见的筷子。  5.装箱或裸露进行运送。  从工厂到码头装船,然后从东南亚的港口一路到中国,筷子大概在船上住了一个月,这一个月来,船上的老鼠,蟑螂等在筷子上爬,排泄,但老鼠
爆破实验室  在这里,学生可以学习如何爆破建筑物,设计烟花,从石场壁上平滑地炸掉片石,在摇滚音乐会上燃放烟火,并为电影施放火焰特技。该课程的筛选过程严格程度可以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媲美。考生必须提交一份详尽的背景审查材料,非美国公民可能还要通过烟酒火器局审查。密苏里科技大学还设有炸药工程的科学硕士学位,是美国该类别的首个正式课程。科学硕士的课程包括从聚能装药、能够在金属上切割或打孔小型精密炸弹,到军事
猪肉半瘦半肥  是可以的  蒜只需几瓣调味  当然也是可以的  只是这辣椒——  这大兴郁花园二里的大辣椒  不是我想要的  我想要的小辣椒  在三千里以外的大兴村  我想把手伸长——一再伸长  伸到那块暮色渐浓的自留地里  摘一半青的,摘一半红的  切三个就辣手  放七八個炒肉  此刻也毫无悬念地就会辣出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