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经过脂多糖(LPS)攻毒发热后寒体、热体、常体大鼠的病理生理反应。方法:建立寒体、热体、常体Wistar大鼠LPS(20μg/hg)发热模型,绘制各组平均体温变化曲线,测量IL-1β不同时间段含量,在此基础上比较各组体温变化和各组大鼠IL-1β含量差异。结果:寒体、热体、常体大鼠经LPS攻毒发热后体温变化曲线不同;IL-1β含量常体组大鼠高于热体组.热体组大鼠高于寒体组。结论:不同体质大鼠在外感发热过程中症候表现和病理指标之间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