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就是惜福

来源 :行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se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已进入21世纪,人们的思想已趋成熟和稳定。他们不再慌乱,不再盲从,而是以审慎的目光与成熟的心理素质来对待周围的一切。正因为如此,佛法的高瞻远瞩,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凸显。许多对于宇宙人生有着真知灼见的人,已经明显地感觉到佛法对于现实社会的“有用性”。他们正致力于从各个不同的层面去研究佛法的现实价值。比如:佛教与世界和平;佛教对解决社会冲突及社会压力的作用;佛教和当代伦理价值危机;佛教的生命观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等。其中,佛教与环保的关系被人关注已久。
  过去的一百年,尽管充满了战火硝烟,却也是人类社会进步最快的一百年;同时,也是美丽的地球遭受最多摧残的一百年。许多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梦,几乎都在这一百年中变为现实,电的发明与开发利用、宇宙飞船登月、电脑网络的普及等。每一项科技发明,都在不断刺激着人们的欲望,使人们的欲望得到空前的满足。可是,人们对于自身的了解,却无奈地停留在初始的阶段,摆在人们面前的未知领域,总是随着他们知识的增长而无限地延伸着。
  快乐永远是短暂的,过度开发的地球反过来也在报复人类;迷信科技万能的轻率之举所造成的人为灾难已是不计其数。你可曾听到,核辐射造就的畸形儿们回荡在广岛上空的哭声;你可曾看到,二战老兵那因病痛折磨而扭曲的面孔!我们不禁要问:究竟谁是胜利者?
  地球已不堪重负。仅在20世纪,全球的热带雨林保有量就减少了50%。许多前所未有的课题摆在了科学界面前,一系列的新名词也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沙尘暴等等。王勃美好的诗句被大自然无情地改写,一时间:朝霞与黄沙齐飞,长天共污水一色。
  人类无止尽地想把自己的欲望扩展到更广袤的空间,到头来,却无奈的被大自然逼回到狭窄的空调房子里。痛定思痛,人们终于发现,他们所追求的,正是以往被自己所忽略的。正如在沙漠中寻宝的人最终发现,极普通的水,才是最可宝贵的!他们开始担心,对于后代来说:“蓝蓝的天上白云飘,青青草地马儿跑”,或许只能是一个神话,一个遥远而美丽的梦。


  虽说佛教的根本目的是在于济世度人,但其对于世间诸苦的体认,却是无所不包的,即使是面对发生在当今21世纪的人们的苦难,仍然不失为一剂良药。所谓治病,不外乎标、本两个方面。所谓标,就是对外部环境的控制和治理;所谓本,则是对内部因素的发掘与修正。从“标”而言,佛法教人“惜福”,我想,就此二字,已经足够了。举个例子:比如垃圾,在上海的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中,就把垃圾处理,与水环境、汽车尾气、都市绿化等同列为四大环保课题之一,可见垃圾对于城市环境的危害之大。据统计:美国每人每天制造垃圾32公斤,回收率仅为30%;而法国的人均数是22公斤,回收率为32%;韩国的回收率为38%。可见,垃圾的制造量,并不与科技的发展状况成正比,而是与人的自身素质密切相关。
  在这方面,巴西的库里地巴市政府,可以说是极有远见的。他们早在60年代就提出“垃圾不是垃圾”的口号。意思是提请大众爱护环境,鼓励人们自觉的处理垃圾,将其分类回收。提出“混制为垃圾、分制为资源”的环保理念,从而使他们的城市不仅改善了以往污水横流的局面,同时也大大节省了市政开支,并且还从治理垃圾中获得了一份可观的收入。他们制定了三项治理垃圾的基本原则:一、减少丢弃量;二、尽量重复使用;三、循环回收。
  以上三项原则,可以说每一项都是从“惜福”两个字所开出的。
  记得我刚到广化寺出家的时候,常常听人谈起圆拙老法师,而听的最多的,除了老法师如何的持戒精严之外,就是他老人家“惜福”的生活习惯。记忆最深的,则是老法师如何的爱惜纸张,常常从废弃的旧稿纸中,把空白的部分裁下来,留作回信或写便条用。就这一点来说,太虚大师、弘一大师,还有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都有着同样的习惯。我想,这并不是简单的雷同,这其中,包含着一种对于佛法和人生的洞见。惜福,并非为自己,而是为众生。
  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把惜福的理念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实质上,这是完全可行的,而且也是简便易行的。那么,我们的自然资源至少可以节省三分之一,而地球也将多出三分之一的绿色。就像一则公益广告所说的:多一片黄沙就多一份忧愁;多一片绿色就多一份希望!
  而由此,也可以证明,改变环境的关键,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人”,还是要从改造“人”来着手。
  中国儒家讲“恕”,也就是“推己及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佛教“众生平等”的思想,则将此一善念推广到了人以外的所有众生。由此,我们可以说:佛法才是在新世纪中唯一能真正帮助众生渡过难关的良方。只有借助佛法,提倡“心灵环保”,剔除人们内心的垃圾,才能使现实的世界,趋于我们理想中的共同家园——人间净土。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辞汇。它的意思是形容飞扬的尘埃,或是繁华的生活景象。  西汉班固的《西都赋》,有“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这是形容西都长安,人多、事多、钱多,豪华热闹。在卢照邻的诗《长安古意》中,有“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期红尘暗天起。”宋朝程颢的《秋月》诗中有“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在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一回中也说“
期刊
摘 要:本文认为,“政党下乡”“政党在乡”必须向“党建引领”转化,党建引领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中发挥着“强引擎”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政治、组织和群众工作三方面的优势。浙江后岸村的成功案例表明,党建引领的政治优势强化了农村工作的政治站位,党建引领的组织优势提升了农村工作组织能力,党建引领的群众工作优势激发了广大农民参与农村建设的热情。党建引领优势也是破解“能人治村”乱象、“要经济
期刊
摘 要: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和社会组织是实施乡村治理的两个重要主体。本文从政社合作的视角,以安徽省F市为例,采取问卷调查方法深入探讨了乡村治理的现状、困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目前乡村治理还面临政社关系有待改善、合作机制不完善、合作治理程度不高和社会组织发展滞后等问题,影响乡村治理的因素主要有观念、经济、制度和技术等。新时代,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不仅需要重塑
期刊
正在接待客户时,门口来了一位乞丐,看不出实际年龄,应该有五十多岁了吧,满脸憔悴满头银丝。她看着我的眼神里有乞求、有无奈、更多的是饱经沧桑后的疲惫。我急忙走过去,将钱恭恭敬敬地放在她伸出的手掌上。  在我的印象中,这应该是我第一次从内心自自然然生出的悲悯,不是悲悯乞丐,而是悲悯自己。  恩师在许多经教中教导我们,众生与我们是一不是二,似乎今天才悟出一点味来。几十年至今,我不就是一个乞丐吗?乞求各种各
期刊
小时候,奶奶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财主叫沈万三,家财万贯。有次别人恭维他,他得意洋洋口放狂言,说他能叫黄土变成金,要他没钱,除非天塌龙叫唤。说完没多久,累世的福报,就像撕开了一个大口,哗一下全漏完了。结果可想而知。奶奶说:“能吃过天饭,不能说过天话”,这就是祖辈用最浅显的故事教育后辈。  在现实生活中,这类事情倒是真实地上演了,我的一个远房亲戚,素来就好欺负别人,有次和邻居吵架,仗着他有四个
期刊
一个快餐盒 后患无穷  经中国食品专家指出,国内大部份餐盒不合格,化学原料严重超标,长期使用危害度相当于吸毒,餐盒的有害成份会使人体产生胆结石,肾结石,包含的重金属物质会伤害人体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严重的会致癌,并且这些泡沫餐盒弃置后将留存在土地里,需经历一百年的时间降解,降解过程,人们也同时忍受残留的毒素。  地球的筷子手  一次性筷子的制作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固态,使用硫磺和二氧化硫漂制,而硫
期刊
大量的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充斥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人们是否在随手丢弃的时候想过您将为此付出什么代价?  垃圾山的形成: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天一天,一点一点不顾后果的随手丢弃,日积月累,积垢成患。  垃圾成为污染源令环境日渐恶化,水质受污染,耕地无法种植,气候日益恶劣。  全国23个城市的土壤样板抽样检验当中,发现全部含塑化剂DEHP,造成的原因是丢弃的塑料袋及塑料制品所致,除了耕地,湖泊水样也检测出塑
期刊
中国古代典籍上有很多男人拒女投怀而感召福气的例子,亲身经历,确有其事:  我今年27岁,一直没有女朋友,家人有些着急了。看着身边的朋友有的结婚了,有的虽未结婚,但是也谈的差不多了,我经常想为什么会一直单身到现在,是不是有什么德行的亏欠?但是不久有了改观。  事情是这样的,一个我认识多年的女孩,小我两岁,平时打扮和价值观都比较时尚,一直是当普通朋友处的。今年5月初的一天她来办公室找我,说晚上一起吃饭
期刊
如何才能心安  把握现在的幸福  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佛经里的经典故事。这个故事记载在《中阿含经.箭喻经》里,听起来简单却意义深刻,体现了佛法究竟的价值观。也可回答相当多的人对佛法抑或这样那样多充满疑虑的问题。  宗教政策落实以后,信教的环境很宽松,但还是有很多人,尤其是知识份子,对佛教有许多的疑惑。因为不解所以误信,或是排斥,还有很多人一提起佛教,就认为是烧香、拜佛、求菩萨的事,就是迷信。这是大家
期刊
回想父母未生我以前,我本什么也没有。落生以后,只是赤条条的光净身,连一根线也没带来。父母也不嫌我麻烦,也不是因为儿对父母很好,确是欢喜之至,对我这样真诚,毫无贪图心,可说完全是真的。不料想儿子长大成人,嫌父母穷,没给他置下房子地。你想自己一文钱也没带来,怎么也能长大成人,没受着饥饿呢?怀抱三年擦屎刮尿,父母也不嫌我脏。父母老了,吐痰流涕,你嫌他脏,对吗?小孩若是哭一声,父母会察颜观色,说我的孩子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