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给小学德育工作带来新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方法。在数字环境下,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拓宽德育工作路径、提高德育工作效率,开辟农村小学一对一德育工作新模式,是本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数字环境;小学;农村;一对一;德育
在数字环境下,网络已经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态度等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立足于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实际情况,尝试通过微信、微课、微博和电子档案等途径,构建数字环境下农村小学一对一德育工作新模式。
一、利用微信与学生展开一对一思想交流
沟通,是德育工作的根本。通过沟通,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学生的思想引导,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然而,由于学生在校时间有限,除了集体的上课时间和活动时间之外,留给教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的机会并不多。同时,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与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时候,难免产生紧张或羞涩的情绪,不容易打开心房。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微信的作用,通过微信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思想交流。
例如,学生A平时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也跟同学相处融洽。然而,近日来他上课时候经常溜号,下课不是自己在一边独坐,就是跟学生产生争执。老师利用课间时间跟他进行交流,但是他总是认为老师在批评他,除了认错之外,就只会沉默不语。因为A是留守儿童,跟姑姑同住,于是,老师加了A同学姑姑的微信,并约定每天晚上7点是师生之间的聊天时间。A同学在与老师微信聊天的过程中逐渐放下心理戒备,向老师坦露了心胸,老师了解到是因为过年A同学的父母都要留在外地加班,不能回家过年了,A同学思念父母,心里难过,才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情绪。于是,老师一边加强对A同学的心理疏导,另一边加强与A同学父母的沟通,终于做通了A同学的思想工作,使他恢复了积极、阳光的状态。
可见,微信因为具备私密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对一思想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利用微课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思想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教师应该把握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熏陶。而微课因為具备内容精炼、传播方便的特点,可以应用于德育工作当中,为教师对学生开展一对一的思想教育提供机会和平台。
例如,教师可以每天给学生发送一个跟德育教育有关的微课,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书写学习心得或完成学习任务。比如,期末考试临近,教师可以给学生分享以“诚信”为主题的微课,要求每个学生学习完微课之后,用3-5句话回答问题,并统一在晚上8点,将答案上传到班级讨论群组。本次微课教师所提的问题是:通过观摩今天的微课,你学到了什么?这教育我们在考试的时候要怎么做?教师通过检查每个学生的答案,就能够了解学生的微课学习情况。同时,学生通过浏览群组中其他同学的答案,能够对于自己的答案进行补充与反思,深化学习心得。
可见,微课在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应用,为一对一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三、利用微博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思想引导
众所周知,如果微博会员将某人添加为“特别关注的人”,那么就可以利用微博的“推送”功能,向此人推送各种资讯。数字环境下的德育工作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功能,将需要接受一对一辅导的学生添加为“特别关注的人”,并通过资讯推送,对学生加以思想引导。
例如,同学C品学兼优,唯一的不足就是性格过于怯懦。明明作文水平很高,但是到公众发言的时候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明明卷面成绩很好,但是面对老师课堂提问的时候却总是不敢大声回答。考虑到这种过分内向和自卑的性格可能对以后学生适应社会产生阻碍,于是教师将该学生添加为“特别关注的人”,并经常向其推送“我要高声唱”、“悦纳自己,我是最棒的”、“那一次当众演讲,让我打开了发现自己的大门”等文章,使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学会悦纳自己、树立自信。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引导加上微博推送文章的熏陶,教师以“双管齐下”的方式,逐渐使学生养成了自信、乐观的性格。
可见,在数字环境下,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微博的推送功能,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思想影响。
四、利用电子档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思想评价
在德育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评价,达到以评价促学习、以评价促发展的目的,提高学生德育学习的效率。除了传统的写书面评语、口头点评等方式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子档案”,记录每个学生在德育学习中的点滴成就和细微变化,并书写个性评语,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思想评价。
例如,学生D在入学之初,教师就为他建立“电子档案”。在档案建立初期,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四个层面,采集D同学在德育学习中的“初始信息”。之后,将`D同学在德育学习中取得的成就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下来,并从“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品德修养”、“性格变化”等方面,“绘制”D同学的“成长路线图”,让D同学体会到德育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与此同时,每学期结束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再次组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活动,从不同侧面肯定D同学的德育学习成果和个人成长变化,激励D同学更好的发现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可见,通过建立“电子档案”,不仅能够完整的展现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还能够通过个性化评价使每个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激励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国社会呈现思想多元化的趋势,给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不过,网络和信息技术也给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平台,使德育工作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形式的创新和路径的拓展。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实际情况,尝试通过微信、微课、微博和电子档案等途径,构建数字环境下农村小学一对一德育工作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郑建燕.“互联网+”初中德育渗透新取向及路径选择[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8(07).
[2]王聪; 沈贵鹏.“互联网+教育”在中小学德育中的实践初探[J].大众文艺,2018(12).
关键词:数字环境;小学;农村;一对一;德育
在数字环境下,网络已经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态度等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立足于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实际情况,尝试通过微信、微课、微博和电子档案等途径,构建数字环境下农村小学一对一德育工作新模式。
一、利用微信与学生展开一对一思想交流
沟通,是德育工作的根本。通过沟通,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学生的思想引导,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然而,由于学生在校时间有限,除了集体的上课时间和活动时间之外,留给教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的机会并不多。同时,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与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时候,难免产生紧张或羞涩的情绪,不容易打开心房。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微信的作用,通过微信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思想交流。
例如,学生A平时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也跟同学相处融洽。然而,近日来他上课时候经常溜号,下课不是自己在一边独坐,就是跟学生产生争执。老师利用课间时间跟他进行交流,但是他总是认为老师在批评他,除了认错之外,就只会沉默不语。因为A是留守儿童,跟姑姑同住,于是,老师加了A同学姑姑的微信,并约定每天晚上7点是师生之间的聊天时间。A同学在与老师微信聊天的过程中逐渐放下心理戒备,向老师坦露了心胸,老师了解到是因为过年A同学的父母都要留在外地加班,不能回家过年了,A同学思念父母,心里难过,才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情绪。于是,老师一边加强对A同学的心理疏导,另一边加强与A同学父母的沟通,终于做通了A同学的思想工作,使他恢复了积极、阳光的状态。
可见,微信因为具备私密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对一思想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利用微课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思想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教师应该把握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熏陶。而微课因為具备内容精炼、传播方便的特点,可以应用于德育工作当中,为教师对学生开展一对一的思想教育提供机会和平台。
例如,教师可以每天给学生发送一个跟德育教育有关的微课,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书写学习心得或完成学习任务。比如,期末考试临近,教师可以给学生分享以“诚信”为主题的微课,要求每个学生学习完微课之后,用3-5句话回答问题,并统一在晚上8点,将答案上传到班级讨论群组。本次微课教师所提的问题是:通过观摩今天的微课,你学到了什么?这教育我们在考试的时候要怎么做?教师通过检查每个学生的答案,就能够了解学生的微课学习情况。同时,学生通过浏览群组中其他同学的答案,能够对于自己的答案进行补充与反思,深化学习心得。
可见,微课在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应用,为一对一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三、利用微博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思想引导
众所周知,如果微博会员将某人添加为“特别关注的人”,那么就可以利用微博的“推送”功能,向此人推送各种资讯。数字环境下的德育工作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功能,将需要接受一对一辅导的学生添加为“特别关注的人”,并通过资讯推送,对学生加以思想引导。
例如,同学C品学兼优,唯一的不足就是性格过于怯懦。明明作文水平很高,但是到公众发言的时候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明明卷面成绩很好,但是面对老师课堂提问的时候却总是不敢大声回答。考虑到这种过分内向和自卑的性格可能对以后学生适应社会产生阻碍,于是教师将该学生添加为“特别关注的人”,并经常向其推送“我要高声唱”、“悦纳自己,我是最棒的”、“那一次当众演讲,让我打开了发现自己的大门”等文章,使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学会悦纳自己、树立自信。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引导加上微博推送文章的熏陶,教师以“双管齐下”的方式,逐渐使学生养成了自信、乐观的性格。
可见,在数字环境下,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微博的推送功能,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思想影响。
四、利用电子档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思想评价
在德育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评价,达到以评价促学习、以评价促发展的目的,提高学生德育学习的效率。除了传统的写书面评语、口头点评等方式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子档案”,记录每个学生在德育学习中的点滴成就和细微变化,并书写个性评语,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思想评价。
例如,学生D在入学之初,教师就为他建立“电子档案”。在档案建立初期,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四个层面,采集D同学在德育学习中的“初始信息”。之后,将`D同学在德育学习中取得的成就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下来,并从“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品德修养”、“性格变化”等方面,“绘制”D同学的“成长路线图”,让D同学体会到德育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与此同时,每学期结束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再次组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活动,从不同侧面肯定D同学的德育学习成果和个人成长变化,激励D同学更好的发现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可见,通过建立“电子档案”,不仅能够完整的展现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还能够通过个性化评价使每个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激励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国社会呈现思想多元化的趋势,给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不过,网络和信息技术也给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平台,使德育工作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形式的创新和路径的拓展。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实际情况,尝试通过微信、微课、微博和电子档案等途径,构建数字环境下农村小学一对一德育工作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郑建燕.“互联网+”初中德育渗透新取向及路径选择[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8(07).
[2]王聪; 沈贵鹏.“互联网+教育”在中小学德育中的实践初探[J].大众文艺,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