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1-0100-01
无公害肉猪的生产过程是安全养猪的生产过程,是建立在常规养猪生产的基础上,通过从猪场到餐桌的全程安全质量控制,使肉猪达到国家无公害标准食品的要求。无公害肉猪生产主要任务是在整个肉猪生产过程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严格控制禁用药物和危害人畜健康的重金属添加剂的使用,对猪的重大疫病进行监测和防疫,并加强猪场粪污的无害化处理,不污染环境,生产出无污染的健康肉猪产品。
无公害肉猪生产包涵了常规养猪和生产的全过程,为提高猪群的整体质量和保持较高生产水平,从建场、引种、环境、饲养管理、屠宰加工、粪污处理等各方面都各方面都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
一、场地选择
猪场要选择环境良好,不受工业“三废”污染及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的污染区域,不选地方疾病高发区作为生产基地;要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距居民区1公里以上,加工厂、屠宰场3公里以上的地区,场周围有围墙和防疫沟,并建有绿化带;管理区、生产区、生活区要分开。
二、严格选种和引种
引种时所选择的猪种,要有良好的经济价值、育种价值和适应性。在个体选择时,要求营养状况良好,四肢强健有力,发育正常,健康无任何临床病征和遗传疾病,体形外貌符合猪种特征。加强系谱审查,防止有害基因和遗传病对生产的影响。
引种时要了解被引猪种地区的疫病情况及整个畜禽类疫病发生的情况,无公害肉猪生产的猪群必须来至非疫区,不得从疫区引进仔猪和种猪;要从有种猪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引进,并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检疫,引进猪要15~30天内进行隔离观察,经兽医检查合格后确定没有疾病才可以进场繁殖使用;只育肥的生产场,仔猪应从严格实行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并达到无公害标准的猪场引进。种猪运输时要尽量减少运输过程中应激,严格执行猪种检疫和隔离制度。
三、合理配制日粮 控制饲料品质
不同生长时期和生理阶段,根据营养需求,配制不同的配合饲料。要合理进行配合饲料的加工、贮存和运输。
猪场使用的饲料及其添加剂要来源于无疫病地区,无霉烂变质,没有农药污染或病原体感染。实行定点采购,产品经质检部门检验,违禁药物、重金属含量和黄曲霉素不超标。饲料中严禁使用影响生殖的激素、具有激素的物质、催眠镇静药、肾上腺素类药。猪场加药饲料和不加药饲料要做明显标记,饲料更换要有记录,出栏前严格按休药期规定更换饲喂无药的饲料。
四、疾病防治
疾病防制是进行无公害肉猪生产的基本保障。集约化无公害肉猪生产的发展,使养猪生产过程产生的应激越来越多,也使猪的疫病发生频繁,许多新发病、变异病和共患病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无公害肉猪生产条件下的疫病综合防制制度。
1.猪舍环境条件
主要目的是防止猪场受外来因素的污染或威胁,又要防止猪场自身污染的产生。为创造适宜的环境,在冬季采用建日光塑料温棚或建设火墙加热的方式提高舍温;夏季采取搭凉棚、洒水或湿帘通风降温。采取喷水的方式调控湿度。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猪场应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建立隔离区,实施灭鼠、灭蝇、灭蚊工作,严禁其他畜禽入内。饲养人员每年要进行体检,如患有肝炎、结核、布病等传染者,不得从事养猪工作。
制定科学规范的免疫程序、药物预防程序和寄生虫控制程序,定期免疫和驱虫,疫苗和药品要来源于兽医部门经营的合格新产品。对猪场周围环境、猪舍、用具进行定期消毒。一旦发生疫病或疑似情况,要在24h内上报当地畜牧主管部门,采取果断的应急措施。进行疫病的控制和扑灭,严禁转移或销售。使用药物时要按规定的药物和用法进行,出栏前15~20天停止一切用药,防止药物残留。
3.规范猪场的生产经营管理
无公害猪场要制定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和饲养管理操作规程。谢绝参观,净道和污道分开,饲料、人员、猪群和废弃物的分流以及猪的转群和出栏管理都要严格进行。
五、猪场粪尿及废弃物的处理
固液分离是将猪场的废弃物和粪尿进行固液分离,然后分别对固形物和液体进行发酵降解,把发酵降解产物作为各种植物生长的有机肥料。就地吸收、消纳、降低污染,净化环境。
六、进行出栏初检
对肉猪在出栏前要进行动态、静态、抽样屠宰检验和饮食状态检查,必须让专业人员进行检测。
通过静态、动态、饮食状态检查,观察出栏猪的精神、行动、毛皮、毛色、粪尿和采食状态,听猪的声音,摸猪的皮肤,检查猪的体温和必要的实验室检验项目。抽样屠宰检验可抽取同期出栏猪的1%进行猪肉质量安全检验。
无公害肉猪的生产过程是安全养猪的生产过程,是建立在常规养猪生产的基础上,通过从猪场到餐桌的全程安全质量控制,使肉猪达到国家无公害标准食品的要求。无公害肉猪生产主要任务是在整个肉猪生产过程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严格控制禁用药物和危害人畜健康的重金属添加剂的使用,对猪的重大疫病进行监测和防疫,并加强猪场粪污的无害化处理,不污染环境,生产出无污染的健康肉猪产品。
无公害肉猪生产包涵了常规养猪和生产的全过程,为提高猪群的整体质量和保持较高生产水平,从建场、引种、环境、饲养管理、屠宰加工、粪污处理等各方面都各方面都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
一、场地选择
猪场要选择环境良好,不受工业“三废”污染及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的污染区域,不选地方疾病高发区作为生产基地;要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距居民区1公里以上,加工厂、屠宰场3公里以上的地区,场周围有围墙和防疫沟,并建有绿化带;管理区、生产区、生活区要分开。
二、严格选种和引种
引种时所选择的猪种,要有良好的经济价值、育种价值和适应性。在个体选择时,要求营养状况良好,四肢强健有力,发育正常,健康无任何临床病征和遗传疾病,体形外貌符合猪种特征。加强系谱审查,防止有害基因和遗传病对生产的影响。
引种时要了解被引猪种地区的疫病情况及整个畜禽类疫病发生的情况,无公害肉猪生产的猪群必须来至非疫区,不得从疫区引进仔猪和种猪;要从有种猪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引进,并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检疫,引进猪要15~30天内进行隔离观察,经兽医检查合格后确定没有疾病才可以进场繁殖使用;只育肥的生产场,仔猪应从严格实行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并达到无公害标准的猪场引进。种猪运输时要尽量减少运输过程中应激,严格执行猪种检疫和隔离制度。
三、合理配制日粮 控制饲料品质
不同生长时期和生理阶段,根据营养需求,配制不同的配合饲料。要合理进行配合饲料的加工、贮存和运输。
猪场使用的饲料及其添加剂要来源于无疫病地区,无霉烂变质,没有农药污染或病原体感染。实行定点采购,产品经质检部门检验,违禁药物、重金属含量和黄曲霉素不超标。饲料中严禁使用影响生殖的激素、具有激素的物质、催眠镇静药、肾上腺素类药。猪场加药饲料和不加药饲料要做明显标记,饲料更换要有记录,出栏前严格按休药期规定更换饲喂无药的饲料。
四、疾病防治
疾病防制是进行无公害肉猪生产的基本保障。集约化无公害肉猪生产的发展,使养猪生产过程产生的应激越来越多,也使猪的疫病发生频繁,许多新发病、变异病和共患病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无公害肉猪生产条件下的疫病综合防制制度。
1.猪舍环境条件
主要目的是防止猪场受外来因素的污染或威胁,又要防止猪场自身污染的产生。为创造适宜的环境,在冬季采用建日光塑料温棚或建设火墙加热的方式提高舍温;夏季采取搭凉棚、洒水或湿帘通风降温。采取喷水的方式调控湿度。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猪场应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建立隔离区,实施灭鼠、灭蝇、灭蚊工作,严禁其他畜禽入内。饲养人员每年要进行体检,如患有肝炎、结核、布病等传染者,不得从事养猪工作。
制定科学规范的免疫程序、药物预防程序和寄生虫控制程序,定期免疫和驱虫,疫苗和药品要来源于兽医部门经营的合格新产品。对猪场周围环境、猪舍、用具进行定期消毒。一旦发生疫病或疑似情况,要在24h内上报当地畜牧主管部门,采取果断的应急措施。进行疫病的控制和扑灭,严禁转移或销售。使用药物时要按规定的药物和用法进行,出栏前15~20天停止一切用药,防止药物残留。
3.规范猪场的生产经营管理
无公害猪场要制定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和饲养管理操作规程。谢绝参观,净道和污道分开,饲料、人员、猪群和废弃物的分流以及猪的转群和出栏管理都要严格进行。
五、猪场粪尿及废弃物的处理
固液分离是将猪场的废弃物和粪尿进行固液分离,然后分别对固形物和液体进行发酵降解,把发酵降解产物作为各种植物生长的有机肥料。就地吸收、消纳、降低污染,净化环境。
六、进行出栏初检
对肉猪在出栏前要进行动态、静态、抽样屠宰检验和饮食状态检查,必须让专业人员进行检测。
通过静态、动态、饮食状态检查,观察出栏猪的精神、行动、毛皮、毛色、粪尿和采食状态,听猪的声音,摸猪的皮肤,检查猪的体温和必要的实验室检验项目。抽样屠宰检验可抽取同期出栏猪的1%进行猪肉质量安全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