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j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趋于成熟,特别在生理上身高、体重、骨骼发育等已经接近成人,但高中生面临着极重的升学压力,大多学生没有体育锻炼的意识。导致高中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体育锻炼也随着他们学生时代的结束而结束,对其终身身心的发展极为不利。教师应当在了解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自我锻炼意识和终身锻炼的意识,从而正确引导高中生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高中体育;终身体育意识;对策
  体育教育是一门与其它自然学科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有截然不同的学科,它所肩负的教育任务和其它自然学科一样,共同构成了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我们国家一贯提倡的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中就可以看出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主动锻炼的体育意识,仍是广大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营造学校体育氛围
  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贯彻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的途径,校园体育文化具有丰富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树立和提高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意识,以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是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最有利的场所,要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体育意识,体育宣传是实现培养学生自觉参加课外锻炼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黑板报、橱窗、广播、多媒体等宣传阵地,扩大学生的体育知识面,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激发学生锻炼的热情,定期开展各种活动,营造体育文化氛围,使学生加深对体育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
  学校体育不能只局限于使学生在校期间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还应注意培养学生毕业后坚持终身锻炼的习惯,而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能使学生全面、科学地认识体育现象,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对学生坚持终身锻炼的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应采用针对性强的教材、注意理论传授与实际锻炼相结合,改变单一的理论教学形式,以多渠道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体育理论课突出以学生终身受用的体育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感到有知识可学,用得上,有兴趣,愿意学,并切实指导他们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借以提高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自我体育锻炼习惯
  新课程背景下培养高中生自我体育锻意识应该从培养学生自我锻炼习惯开始,有目的和计划地实施科学的高中体育教学手段,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体育锻炼习惯,将体育锻炼变成自觉活动。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体育运动必须讲究科学性,只有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才能够确保锻炼效果,否则盲目地进行体育锻炼不仅会影响到锻炼成效还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在高中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将科学的锻炼方法呈现给学生并让学生在实践应用当中深化知识的掌握。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对人体结构进行了解,进而掌握各个器官的功能,学习关于体育锻炼的常识,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如何对人的生理造成影响。其次,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合理的生理负荷以及锻炼程序能够取得极佳的锻炼效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并掌握如何做好准备和整理活动等。最后,教师要增强对学生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对体育锻炼的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培养学生的自我体育锻炼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加强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训练活动,通过不断地强化体育训练促使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意志力,鼓励学生对自己严格要求,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反复实践培养自我锻炼的习惯以及自我体育锻炼意识。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时要制定科学全面的训练计划,全面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根据实际教学的要求和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坚持循序渐进从易到难,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三、创新体育教学方法
  从教学的角度来说,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最大的。但是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学的方法过于僵硬,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很好的体现,创新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激发及终身锻炼意识的形成。例如,教师在教学健美操的时候,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进行动作的分解介绍,并且将训练有素的视频给学生看,培养对运动美的感受,也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希望自己也能够达到这样的学习结果。这种对美的欣赏,会成为课后锻炼的动力,是终身锻炼意识形成的雏形。也可以通过录制学生的动作,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和指导,学生之间相互指出错误,而且能有效避免教师在课堂上的盲区。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教学提升,发现自己的教学漏洞,及时弥补。其次,创新教学方法,还在于突出学生体育锻炼的主体地位,着力于满足他们的运动需求。高中生已经有了爱美之心,女孩子想要减肥,男生想要增肌,这些都是最普遍的心理需求。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他们正确的方法指导,在休息时可以小小的锻炼一下,既能激活精力,又达到锻炼目的。而且一些动作还会成为学生日常锻炼的习惯,有助于推进终身锻炼意识的形成。
  四、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价体系
  要建立一个过程性评价体系,首先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认真、全面的收集學生学习过程中的数据,建立一个过程记录档案,包括学生的出勤、学习态度、身体素质、项目技术水平、课外体育锻炼等,通过多项的分析比较,为最后的考核做标准,同时,也起到监督学生学习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要明确评价的细节,比如在篮球选项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讲明评价的标准、各维度所占的分值等,使学生在选项教学一开始就明了自己的学习重点和努力方向。其次,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相互帮助、督促的习惯,对教学的顺利进行有重要作用。
  学生主动锻炼的体育意识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开发学生潜能、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都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从教与学两方面着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树立主动体育锻炼的优良品质。
  参考文献:
  [1]高明.探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J].中外交流,2017(5)
  [2]夏爱博.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探讨[J].都市家教月刊,2017(2):164-164
  (作者单位:安徽省明光市第三中学239400)
其他文献
在课堂中将物理知识生活化,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生活化,使学生热爱生活化的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以此解决当前中学物理课堂中出现的教学困境. In t
摘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首先要找到切入点,在物理教学中这样的切入点很多,如新课引入、课堂实验、课本插图、课后实践活动、科学小故事等,本文借助学生非常喜欢的游戏模式,从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和测试评价等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学习兴趣;实验活动;游戏模式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如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所有老师和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等几方面内容.创新能力的核心
高校教师师德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诸多问题,从如下三方面分析问题的成因和实施对策,从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一是加强师德教
摘要:随着历史的推移,传统文化得以形成,其中蕴含了我国的民族精神。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正是吸收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高中生受应试教育影响,对语文的学习呈现出形式化,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存在认知偏差,只重视考试内容,而忽视了语文自身的文化内涵,导致传统文化正在遗失。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的措施,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参考。  关键词:高中
核心素养是教育本质的全面回归,在根本上体现了从知识本位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象是学生,主体是教师,教师的任务更重,责任更大.本文选取多个课堂教学案例,
摘要:中职历史学科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中职历史教学与文化充分链接和整合,将其与学生的日常社会生活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历史文化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采用丰富多样的中职历史文化教学手段和方法,较好地提高中职历史文化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中职;历史教学;文化  中职历史文化教学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
摘要:创新已经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社会稳定进步的核心动力,对于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职业教育语文教学领域,急需要创新思想来对传统的教学进行改革,这样既可以解决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等问题。又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强化人格塑造、增强素质培养,从而使语文教学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创新措施  与义务教育不同,职业教育具有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崛起和云数据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便与信息技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教育管理应全面走向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引向的教育变革,实现教育管理理论
很多老师由于自我提升、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重重压力,处于亚健康状态,焦虑、失眠、暴躁、疲乏像团乱麻困扰着老师们.处于这种状态中的老师,走进教室,会把坏情绪传染给孩子们,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