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之间应该“改革互惠”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mwdev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3日下午,在故宫东侧的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举行了中川秀直先生《涨潮时代》中文版的发行仪式。除了中川先生本人和小池百合子(前日本防卫大臣)等政治家、宫本雄二驻华大使出席以外。另有十多家日本大报和电视台记者从东京随行前来跟踪采访。日本的记者对其国内政治动向十分敏感。也可以说比较“势利眼”,如果他们不是判断中川先生在日本政坛以及在中日关系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决不会兴师动众地追随而来。也不会在那几天的日本全国大报上连篇累牍地报道中川先生在中国的行踪和言论。
  笔者作为该书中文版的主要译者之一。也随着中川先生来北京参加新书发布会。
  笔者与中川先生已经有好几年的交往。小泉内阁时代,中日关系因为小泉参拜靖国神社问题而陷入僵局。有一次。中川先生、笔者和另一名强硬派评论家一起在日本富士电视台的重头节目里讨论靖国神社问题,当时中川先生提出了在该问题上打开僵局的颇为建设性的意见。事后了解到中川先生为此遭到日本强硬派的不少攻击。
  作为主要译者之一。也基于与中川先生交往中了解到的情况,笔者觉得本书中文版有不少新意。
  首先。对于打破日本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中川先生提出了新的改革和发展方向。这是完全不同于迄今为止的官僚主导路线的。中川先生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官僚集团以及官僚主导的政策的改革措施。同时,他又提出了鼓舞人心的到2020年的“GDP倍增计划”。他认为。通过一系列改革刺激经济增长,可以使日本经济恢复活力,重新占据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就是他强调的“涨潮”(水涨船高之意)路线。
  其次,作为自民党主要负责人之一。中川先生在本书里总结了他所担当的国内选举对策的心得和经验,作出了“日本社会与政治已进入全新阶段”的判断,并为执政的自民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建议和对策。
  中国与日本国情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但现在中国国内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政治体制及其变化发展,同属人类政治文明的一部分,有可以借鉴之处。中日两国之间可以超越政治体制的不同。在执政党的反腐败、立足民众等对策措施方面相互比较和借鉴。通过本书,中国读者也能够了解到日本政治新的变化及其一些趋势走向。还可以作为“他山之石”,借以参考。
  本书的另一个重点部分是有关亚洲外交和中日关系的内容。中川先生提出了“新亚洲主义”的主张,呼吁亚洲各国进一步加强合作和相互了解,他认为亚洲的未来走向应该是“开放型的自主亚洲”。其中他把主要篇幅用在中日关系上。主线是主张积极发展两国关系。中日之间建立对等、互惠的新型关系。
  2006年10月安倍首相访华,中日之间达成了建立“战略互惠关系”的协议。但当时只提出了口号。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对此。中川先生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后。提出了不少充实“战略互惠关系”的新的建议和构想,为推进中日关系做出了扎扎实实的贡献。安倍首相上台之后逐渐修正了他本人原来的对华强硬的主张,尤其是调整了小泉内阁时代在历史问题上与中国全面对着干的路线。到了福田内阁。中日关系逐渐走向了春暖花开。其间。中川先生作为安倍内阁的执政党干事长、福田首相的密友。台前幕后的穿针引线,功不可没。
  本书日文版于2006年秋出版发行。这次中川先生访华参加本书中文版发行仪式时发表了演讲,其中谈到“日中关系即将进入‘亚洲两强共存’、‘改革互惠’的新阶段”,这一思路也是值得回味的。在各自的经济、社会乃至政治改革上,中日之间也可以加强交流,相互启发和促进。中方一直比较重视日本战后的发展经验,而日本近几年对于中国的改革思路也多有研究乃至借鉴。这方面的交流可以成为两国共同性的一个新的交汇点。
  从中川先生的著作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日本对于中国的崛起及其未来的走向是很在意的。的确。中日两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加在一起占了整个东亚地区的八成以上。“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句话用在中日关系上真是非常贴切。双方都应该认识到时代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相互了解和沟通,共同担负起构筑东亚共同体的责任。希望本书能够成为中国读者了解日本现状和未来走向的一把钥匙。
其他文献
6月10日,比利时四年一次的联邦议会选举结束了,荷语基督教民主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其领导人伊夫·莱特姆受命组阁。然而,一场旷日持久的组阁拉锯战由此展开,截至12月初,比利时连续170多天处在无政府状态。打破了20年前创下的148天无政府纪录。    发源于法国境内的伊瑟河只有78公里长,它在比利时境内注入北海。1914年10月下旬,法国比利时联军沿河布防。鏖战15个日夜,付出伤亡近6万人(其中比军
没了“九二共识”的“中心任务”    据台湾岛内媒体报道,10月31日,国民党召开中常会,讨论由考纪部门拟定的2008年“中心任务”。敏感的媒体发现,往年该党“中心任务”有关两岸政策的陈述。都有“以国统纲领与九二共识作为最高指导依据,并据此原则推动两岸交流”的语句,但今年却没有了“国统纲领与九二共识”字眼。联系此前该党出现的“台独选项论”、“台湾就是中华民国论”、“返联公投”等种种“本土化”迹象,
     
李孝萱国画欣赏      李孝萱  1959年4月生于天津市汉沽区,1982年毕业于天津美院中国画系,之后到天津塘沽图书馆、塘沽展览馆工作。1985年调入天津美院中国画系任教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院中国画系教授,写意人物画工作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4年武汉首届美术文献提名展获文献奖。  参加的画展有:1993年,北京中央美院陈列馆李孝萱卷个展。1993年,首届中国美术批评
王义桅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助理    中国崛起与中国威胁,为何是一对孪生兄弟?      “崛起”似乎成为对中国想当然的定位随着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热播,崛起热更是有了历史的比较的视角在全民大谈崛起之时,老外颇有些莫名惊诧《金融时报》刊文讽刺“中国的大国情结蠢蠢欲动”更有人不断寻找蛛丝马迹,为中国威胁论做出自己的诠释  中国崛起与中国威胁,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仅仅怪人
国民党日子不好过,民进党亦面临两难抉择;外部势力插手力度加大,大陆政策可考虑适时调整。    莫拉克台风肆虐台湾,岛内损失惨重,台风刚过,政坛又起波澜。本月,台湾接连发生三起大事:一是达赖窜访台湾,重创两岸得之不易的政治互信。二是“内阁”闪电总辞,马英九滑至谷底的支持度稍有回升;三是陈水扁一审被判无期徒刑,民进党政治纷扰了犹未了。    达赖窜访台湾    8月25日,高雄市长陈菊公开宣布邀请达赖
中川秀直,日本当今政坛重量级政治家。毕业于庆应大学法学部,当过记者,1976年起从政,当选为众议院议员,8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历任国土政务次宫、通产政务次官等职。1994年社会党党首村山富市当选首相后任首相助理,2000年任森喜朗内阁的要职官房长官,2005年10月,出任自民党三大职务之一的政调会长,2006年9月,出任党内仅次干安倍总裁(首相)的二把手干事长,2007年8月辞职。  当前,日中两
自從伊核问题出现后,伊朗一直在与国际社会角力。
希拉克在“告别演说”中,仍不忘传递一个重要信息:法国不是一个平庸之国,它对世界负有特殊责任;面对文明的冲突和极端主义的上升,必须保持宽容心态,尊重文化差别,开展文化对话。    距4月22日法国总统大选还有42天的时候,即3月11日,法国总统希拉克发表演说,宣布不再竞选连任。这虽在意料之中,却也引人感伤:希拉克时代悄然过去,他留下了怎样的政治遗产?新一代领导人即将上台,法国外交的独特性还能保持吗?
阳光下的“藏独”黑手    2008年3月14日。星期五,“日光城”拉萨又迎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古城的各族市民也像往常一样,上班、上学、逛街、做生意、转经,也有一些来自内地和国外的游客在街头游览。然而,临近中午时分,一场可怕的劫难突然降临。  上午11时左右,一些僧人在小昭寺突然用石头袭击执勤民警,一些不法分子则开始在八廓街聚集,呼喊分裂国家的口号,而同时潜伏在城区各处的不法分子也迅速出动。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