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作为社会高等教育的重要主体,为社会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关键内容,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先进思想理论的传授,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思政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的科学融合,能够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价值,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科学的引导和规范,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营造积极的成长氛围,为学生科学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本文通过对高效心理咨询理论价值进行详细阐述,结合高效思政教育实际,对心理咨询的价值取向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科学的价值选择,推动心理咨询工作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高校;心理咨询;价值
1引言
心理咨询是对咨询者的心理问题和疑惑进行有效的解答,提供心理援助,通过言语交流等途径,对其思想意识形成科学的引导,使其能够摆脱困境,保证身心健康。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成熟,心理咨询与教育活动的有效结合,对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高效思政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密切相关,但是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思政教育和心理咨询存在一定的价值冲突,思政教育需要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科学的引导和规范,而心理咨询强调价值的中立性,两者之间在思想理论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区别。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思想意识相对成熟,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而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制约知识心理咨询工作效果的提升。这就需求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要充分发挥思政教育优势,明确心理咨询的价值取向,科学选择心理咨询价值,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2高校心理咨询理论价值分析
心理学是心理咨询工作的主要理论基础,而随着心理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大量的理论学派,为心理咨询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的指导。高校心理咨询工作開展中,要提升主动意识,积极学习先进的心理学理论,充分结合实际教育环境和思政教育需求,有效掌握不同理论间的价值区别,推动心理咨询的针对性开展,关键实际工作对象进行相关理论的科学选择。教师作为咨询活动的主导者和重要主体,要提升主动意识,实现对心理学理论价值的明确,并对理论的价值进行准确判定,在实际咨询活动中进行科学的运用,有效提升咨询工作的有效性。[1]
3高校心理咨询的价值取向
心理咨询价值取向对提升咨询工作成效起到积极作用,教师要深入研究心理学理论,对价值取向进行科学的理解,在咨询活动中进行心理学的科学运用。在价值分析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哲学思想,对价值的意义进行深入研究,与心理咨询工作进行有效结合,实现对心理咨询价值取向的正确界定。在实际咨询工作中,学生在心理问题和自身的思想意识、学习生活情况等方面存在着个体间的显著差异,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心理需求对价值取向进行明确。学生作为心理教育的关键主体,是咨询活动的主要对象,在咨询工作中学生需要教师对自身的思想意识进行主动的倾听和接纳,而在实际工作中,过于重视对学生负面心理的引导,通过批评教育的形式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不能形成较好的心理教育效果。[2]家长对心理咨询的价值取向较为固定,需要教师通过心理引导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有效的规范和引导,而心理教育具有较强的价值中立性,而家长对心理工作成效有较高的期待,要求咨询活动的开展能够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不能有效理解心理教育的思想内涵,不利于现实价值的高效实现。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受到自身教育岗位职能的影响,对心理咨询的价值取向存在一定的不同,辅导员和思政课程教师具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在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咨询工作价值的科学引导,为学生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心理咨询工作者具有丰富的咨询工作经验,需要根据实际的咨询内容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3]
4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心理咨询价值的选择
4.1明确思政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和规范,使学生能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对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支持,使其能够具备较强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有效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而心理咨询活动是对心理学理论的科学应用,需要结合咨询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心理疏导、思想交流等形式,使学生思想形成潜移默化的转变,实现心理问题的有效解决。[4]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体现出较强的个性化,学生处在关键的主体位置,在咨询工作中需要充结合思政教育需求,对咨询工作价值进行科学选择,明确心理教育目标,实现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提升心理咨询的科学性。在思政教育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准确的判定,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活动进行有效的掌握,利用心理咨询的形式实现对学生心理的有效引导,并利用先进思想理论的传授,推动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5]
4.2优化价值引导
对心理咨询价值的选择需要结合社会发展形势,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作为心理咨询工作的基础导向,有效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优势,对学生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进行科学的引导,提升心理咨询的科学性,使咨询活动能够有效适应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推动咨询工作的高效开展。在思政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重要的理论依据,能够对心理咨询工作形成科学的指导,对咨询过程进行有效的规范,明确价值引导方向,有效提升咨询工作成效。同时在咨询工作中要落实以人为本思想,对学生的个性化心理情况进行有效的掌握,有效提升咨询工作的针对性。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全面接纳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思想意识,转变传统的批判态度,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互动,有效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咨询工作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使教师能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教育策略,合理选择和利用心理学知识,形成有效的引导作用。在心理教育中要重视对学生主动意识的激发,使其能够正视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压力,主动配合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活动,有效提升心理教育效果。[6] 4.3思政课程与心理咨询的科学融合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社会的复杂变化,思政教育的高效开展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而学生发展压力的不断提升,对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咨询工作与思政课程教学的科学融合,能够充分发挥思想理论的先进性,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成科学的引导,为咨询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条件。首先教师要优化思政教育思路,提升主动意识,充分认识到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与学生进行高效的沟通交流,引导其能够将自身的心理问题和疑惑进行主动的表达,推动心理咨询价值的高效实现。要加强对思想理论的研究,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科学优化,将心理引导进行有效的融入,提升思政教育效果。要将以人为本思想进行科学融入,充分认识到学生心理方面的个性需求,合理选择相应的心理学思想,提升咨询工作效果。在咨询活动中要科学融合思想政治内容,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对其心理形成正面影响,推动心理咨询效果的提升。其次是要强化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在思政课堂中渗透德育知识,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的开展,实现良好道德品质的科学养成,为心理咨询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能够对自身思想行为进行自觉规范,并能够根据自身心理需求主动参与到咨询活动中,营造积极的心理教育氛围,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最后是随着课程思政的高效开展,思政教育对学科教学的渗透对提升思政教学效果起到积极作用,丰富的学科教学内容为思想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为思政与心理咨询工作的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就要求专业课程教师要提升主动意识,充分结合学科教学实际,科学融入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内容,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科学的引导,为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支持。
4.3完善心理咨询机制
完善的心理咨询工作机制是保证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能够对心理咨询工作进行有效的规范,提升咨询效果。学校要加强对心理咨询的重视和支持,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统筹师资力量、基础设施等资源,对咨询活动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要加强对教职工和学生的宣传教育,将心理咨询的重要作用进行科学推广,营造积极的心理教育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咨询活动中,并能够将自身的心理困惑和需求进行主动表达,提升咨询工作成效。要完善监管机制,对心理咨询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对教育环节进行全面规范,有效减少对学生的硬性规定和评判,对咨询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同时要构建长效工作机制,结合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学生的实际思想心理动态,进行相关工作机制的针对性调整,有效提升咨询活动的适应性。要完善评价机制,对心理咨询成效进行及时跟进,对心理教育效果形成准确的评价,有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思政教育开展和进一步的心理教育提供可靠的依据。教师通过要对学生的咨询过程进行全面的记录和整理,建设完善的心理咨询档案,并通过对咨询内容的深入分析,深入挖掘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咨询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4.5创新心理咨询模式
心理咨询价值的科学选择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而随着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化,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提升,容易在生活学习中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而传统的心理咨询工作主要是通过谈话等形式进行,而当前学生对心理咨询工作缺乏有效的主动意识,无法形成较好的参与效果。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模式带来了的积极的影响,网络和智能设备的普及为咨询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便利,能够通过网络途径进行高效的互动交流,学生将自身的心理诉求进行主动的表达,有效提升咨询效果。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咨询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教师可以利用结合薛恒的实际咨询问题,合理选择网络资源对引导内容进行有效的丰富,并将思政教育内容进行科学的融入,形成对学生思想和心理的科学引导。要合理利用网络渠道构建高效的沟通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将自身的心理成长经历进行分享,通过积极的讨论和互动,营造积极的心理教育环境。
4.6加强心理咨詢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心理咨询的主导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教育能力,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思想理论优势和丰富的教育经验,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对先进思想理论的学习领悟,准确掌握时代发展形势,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形成有效的了解,为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学校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在设置专职心理咨询岗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思政教师优势,引导其积极参与到心理咨询工作中,充实心理教育队伍力量。教师要提升主动意识,积极学习先进的心理学理论,提升心理教育能力。要完善考核机制,制定完善的咨询工作考核标准,对工作成效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实现对心理咨询价值的科学选择,并对教师形成有效的督促作用,使其能够对心理学理论进行科学的选择和合理的运用,将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有效的运用,推动心理咨询效果的提升。
5结语
心理咨询工作是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开展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基础保障。而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复杂,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不断提升,容易导致心理压力和问题的出现,心理咨询的高效开展能够有效掌握学生的实际心理动态,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思政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密切相关,在咨询工作中要科学把握与思政教育间的联系,实现价值取向的科学判定和选择,提升咨询活动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李旭妍. 高校心理咨询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结合探讨[C].荆楚学术(2020年2月). 2020.
[2]邓占梅. 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现状分析与思考[J]. 镇江高专学报, 2019, 32(4):59-62.
[3]刘丽.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述及实践思考[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3):22-23.
[4]吕小玉.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体"的路径探究[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9, 159(1):120-123.
[5]帅 蒋. 新教育理念下分析如何实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J]. 现代教育论坛, 2020, 3(6):5-5.
[6]刘艺博, 周建忠.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对策[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0(20):55-56.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 河南 许昌 461000)
关键词:思想政治;高校;心理咨询;价值
1引言
心理咨询是对咨询者的心理问题和疑惑进行有效的解答,提供心理援助,通过言语交流等途径,对其思想意识形成科学的引导,使其能够摆脱困境,保证身心健康。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成熟,心理咨询与教育活动的有效结合,对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高效思政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密切相关,但是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思政教育和心理咨询存在一定的价值冲突,思政教育需要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科学的引导和规范,而心理咨询强调价值的中立性,两者之间在思想理论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区别。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思想意识相对成熟,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而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制约知识心理咨询工作效果的提升。这就需求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要充分发挥思政教育优势,明确心理咨询的价值取向,科学选择心理咨询价值,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2高校心理咨询理论价值分析
心理学是心理咨询工作的主要理论基础,而随着心理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大量的理论学派,为心理咨询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的指导。高校心理咨询工作開展中,要提升主动意识,积极学习先进的心理学理论,充分结合实际教育环境和思政教育需求,有效掌握不同理论间的价值区别,推动心理咨询的针对性开展,关键实际工作对象进行相关理论的科学选择。教师作为咨询活动的主导者和重要主体,要提升主动意识,实现对心理学理论价值的明确,并对理论的价值进行准确判定,在实际咨询活动中进行科学的运用,有效提升咨询工作的有效性。[1]
3高校心理咨询的价值取向
心理咨询价值取向对提升咨询工作成效起到积极作用,教师要深入研究心理学理论,对价值取向进行科学的理解,在咨询活动中进行心理学的科学运用。在价值分析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哲学思想,对价值的意义进行深入研究,与心理咨询工作进行有效结合,实现对心理咨询价值取向的正确界定。在实际咨询工作中,学生在心理问题和自身的思想意识、学习生活情况等方面存在着个体间的显著差异,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心理需求对价值取向进行明确。学生作为心理教育的关键主体,是咨询活动的主要对象,在咨询工作中学生需要教师对自身的思想意识进行主动的倾听和接纳,而在实际工作中,过于重视对学生负面心理的引导,通过批评教育的形式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不能形成较好的心理教育效果。[2]家长对心理咨询的价值取向较为固定,需要教师通过心理引导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有效的规范和引导,而心理教育具有较强的价值中立性,而家长对心理工作成效有较高的期待,要求咨询活动的开展能够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不能有效理解心理教育的思想内涵,不利于现实价值的高效实现。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受到自身教育岗位职能的影响,对心理咨询的价值取向存在一定的不同,辅导员和思政课程教师具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在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咨询工作价值的科学引导,为学生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心理咨询工作者具有丰富的咨询工作经验,需要根据实际的咨询内容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3]
4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心理咨询价值的选择
4.1明确思政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和规范,使学生能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对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支持,使其能够具备较强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有效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而心理咨询活动是对心理学理论的科学应用,需要结合咨询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心理疏导、思想交流等形式,使学生思想形成潜移默化的转变,实现心理问题的有效解决。[4]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体现出较强的个性化,学生处在关键的主体位置,在咨询工作中需要充结合思政教育需求,对咨询工作价值进行科学选择,明确心理教育目标,实现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提升心理咨询的科学性。在思政教育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准确的判定,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活动进行有效的掌握,利用心理咨询的形式实现对学生心理的有效引导,并利用先进思想理论的传授,推动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5]
4.2优化价值引导
对心理咨询价值的选择需要结合社会发展形势,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作为心理咨询工作的基础导向,有效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优势,对学生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进行科学的引导,提升心理咨询的科学性,使咨询活动能够有效适应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推动咨询工作的高效开展。在思政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重要的理论依据,能够对心理咨询工作形成科学的指导,对咨询过程进行有效的规范,明确价值引导方向,有效提升咨询工作成效。同时在咨询工作中要落实以人为本思想,对学生的个性化心理情况进行有效的掌握,有效提升咨询工作的针对性。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全面接纳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思想意识,转变传统的批判态度,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互动,有效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咨询工作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使教师能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教育策略,合理选择和利用心理学知识,形成有效的引导作用。在心理教育中要重视对学生主动意识的激发,使其能够正视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压力,主动配合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活动,有效提升心理教育效果。[6] 4.3思政课程与心理咨询的科学融合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社会的复杂变化,思政教育的高效开展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而学生发展压力的不断提升,对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咨询工作与思政课程教学的科学融合,能够充分发挥思想理论的先进性,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成科学的引导,为咨询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条件。首先教师要优化思政教育思路,提升主动意识,充分认识到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与学生进行高效的沟通交流,引导其能够将自身的心理问题和疑惑进行主动的表达,推动心理咨询价值的高效实现。要加强对思想理论的研究,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科学优化,将心理引导进行有效的融入,提升思政教育效果。要将以人为本思想进行科学融入,充分认识到学生心理方面的个性需求,合理选择相应的心理学思想,提升咨询工作效果。在咨询活动中要科学融合思想政治内容,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对其心理形成正面影响,推动心理咨询效果的提升。其次是要强化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在思政课堂中渗透德育知识,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的开展,实现良好道德品质的科学养成,为心理咨询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能够对自身思想行为进行自觉规范,并能够根据自身心理需求主动参与到咨询活动中,营造积极的心理教育氛围,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最后是随着课程思政的高效开展,思政教育对学科教学的渗透对提升思政教学效果起到积极作用,丰富的学科教学内容为思想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为思政与心理咨询工作的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就要求专业课程教师要提升主动意识,充分结合学科教学实际,科学融入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内容,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科学的引导,为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支持。
4.3完善心理咨询机制
完善的心理咨询工作机制是保证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能够对心理咨询工作进行有效的规范,提升咨询效果。学校要加强对心理咨询的重视和支持,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统筹师资力量、基础设施等资源,对咨询活动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要加强对教职工和学生的宣传教育,将心理咨询的重要作用进行科学推广,营造积极的心理教育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咨询活动中,并能够将自身的心理困惑和需求进行主动表达,提升咨询工作成效。要完善监管机制,对心理咨询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对教育环节进行全面规范,有效减少对学生的硬性规定和评判,对咨询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同时要构建长效工作机制,结合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学生的实际思想心理动态,进行相关工作机制的针对性调整,有效提升咨询活动的适应性。要完善评价机制,对心理咨询成效进行及时跟进,对心理教育效果形成准确的评价,有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思政教育开展和进一步的心理教育提供可靠的依据。教师通过要对学生的咨询过程进行全面的记录和整理,建设完善的心理咨询档案,并通过对咨询内容的深入分析,深入挖掘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咨询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4.5创新心理咨询模式
心理咨询价值的科学选择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而随着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化,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提升,容易在生活学习中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而传统的心理咨询工作主要是通过谈话等形式进行,而当前学生对心理咨询工作缺乏有效的主动意识,无法形成较好的参与效果。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模式带来了的积极的影响,网络和智能设备的普及为咨询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便利,能够通过网络途径进行高效的互动交流,学生将自身的心理诉求进行主动的表达,有效提升咨询效果。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咨询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教师可以利用结合薛恒的实际咨询问题,合理选择网络资源对引导内容进行有效的丰富,并将思政教育内容进行科学的融入,形成对学生思想和心理的科学引导。要合理利用网络渠道构建高效的沟通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将自身的心理成长经历进行分享,通过积极的讨论和互动,营造积极的心理教育环境。
4.6加强心理咨詢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心理咨询的主导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教育能力,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思想理论优势和丰富的教育经验,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对先进思想理论的学习领悟,准确掌握时代发展形势,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形成有效的了解,为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学校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在设置专职心理咨询岗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思政教师优势,引导其积极参与到心理咨询工作中,充实心理教育队伍力量。教师要提升主动意识,积极学习先进的心理学理论,提升心理教育能力。要完善考核机制,制定完善的咨询工作考核标准,对工作成效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实现对心理咨询价值的科学选择,并对教师形成有效的督促作用,使其能够对心理学理论进行科学的选择和合理的运用,将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有效的运用,推动心理咨询效果的提升。
5结语
心理咨询工作是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开展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基础保障。而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复杂,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不断提升,容易导致心理压力和问题的出现,心理咨询的高效开展能够有效掌握学生的实际心理动态,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思政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密切相关,在咨询工作中要科学把握与思政教育间的联系,实现价值取向的科学判定和选择,提升咨询活动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李旭妍. 高校心理咨询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结合探讨[C].荆楚学术(2020年2月). 2020.
[2]邓占梅. 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现状分析与思考[J]. 镇江高专学报, 2019, 32(4):59-62.
[3]刘丽.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述及实践思考[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3):22-23.
[4]吕小玉.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体"的路径探究[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9, 159(1):120-123.
[5]帅 蒋. 新教育理念下分析如何实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J]. 现代教育论坛, 2020, 3(6):5-5.
[6]刘艺博, 周建忠.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对策[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0(20):55-56.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 河南 许昌 4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