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以及农村经济增长建设,由此也衍生出一系列优秀的农业信息化成果,例如:“金农”工程以及“三电合一”工程等。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全新的生命与活力,对于农业经济增长更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为此,本文以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为研究重点,期望通过理论研究对实践操作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农业经济增长;影响
一、引言
现代社会,我国信息技术获得飞速发展,并且这一发展在我国农业以及农村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中,农村经济随之获得良好发展。党和国家近年来也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三农”问题上,并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具体工作。例如,从2008年开始,中央就开始发文强调要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由此可见,农村信息化工作建设需要切实落实,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和举措进一步推进了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壮大,与此同时也加大了民众参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全面推进我国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二、农村信息化概述
要理解农村信息化的概念,首先要厘清信息化的内涵。依据1997年首次召开的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其中关于信息化的定义描述为:所谓信息化是指培育和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全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展开而言,信息化是在国家统一组织和规划下,涉及农业、工业、社会生活以及科学技术等方方面面。其主要目的在于深入挖掘和广泛使用信息资源,建设国家信息网,制定完善的信息化政策,培育优秀的信息化人才,从而达到不断推进国家现代会进程的伟大目标。
在对信息化理解的基础上来探寻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将更容易。国内学术界对农业信息化的定义主要分为三大类:即系统工程论、信息技术论以及农业经济论三类。首先,从系统工程论的角度出发,农业信息化则是指通过广泛采用各种信息技术和信息装备,对各种农业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使农业走向产业化,这一过程主要分为农业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四个主要环节。其次,从信息技术论角度出发,农业信息化则是指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推动农业综合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动态演进过程。第三,从现代信息技术的角度而言,农业信息化包含指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将农业信息化运用实践工作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对于推进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
1.农业信息化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
农业信息化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信息化属于技术革新和科技发展的范畴,通过技术革新推动信息化进程,同时也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学的理解可谓精华,他很好地阐述了技术、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三者之间的联系,技术在三者之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决定性作用。技术带来的资源的共享,使得优势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使用;同时技术也带来农民思想的解放,他们开始探寻更多更快获得经济效益的工作和职业,从而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2.农业信息化带来了网络资源的共享
信息化发展与网络相辅相成,进而带动了以网络为基础的一系列资源共享活动。早期,由于基础设施以及经济发展程度的限制,农村在资源获取上受到严重阻碍。这就导致许多技术层面以及思想层面的知识难以在农村以农民中获得共享,信息闭塞所带来的结果就固步自封,停滞不前。而加快农村信息化有效化解了这一阻碍,人们借助互联网了解世界,获得资源共享,思想随着开放化和自由化,经济增长随之日益凸显。
3.农村信息化有助于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加大人力资源素质工作的力度,也因此而取得了相应的成就。然而,就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言,农村人力资源总量比较富足,人力资源资本本身却出现了严重贫困的现实,并且两者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尖锐。而通过农村信息化有助于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信息化促进人们的思想更加开化,扩充了人们知识学习的渠道和方法,能够很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配置,促使农村人力资源使用价值不断增值,进而转化为人力资本。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时间越早,途径越多,那么其在社会中的竞争优势就更加明显,农村经济增长速度也会更加显著。
四、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策略
1.不断完善农村信息化管理体制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基层干部要积极转变观念,把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和战略部署来抓,正确认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可利用性。尤其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且合理的农村信息化管理体制。农村信息化管理机制的建设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积极营造良好的农村信息化开发和建设环境。
2.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资本化投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流失,年轻有为的人才大多投向城市发展,为此可用于实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人才严重缺失。基于此,国家要加大对农村信息化人建设人才培养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大力推进农村生产、学习相结合的建设。在人才引进上,要善于实施城乡人才的“双向流动”,积极鼓励优秀的大学生留在基层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在科技方面,也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起以政府为指导,企业为带头人的多元化农村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加强农业信息化产品的研发,并做好人才培养及技术推广工作。
3.将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农村文化与生态资源进行结合
农村既是传统文化的综合体,又是生态资源建设的聚集地,因此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容忽视两者的地位和作用。在进行信息化资源的开发上,基层政府应该对农村文化进行合理的规划与配置,避免产生文化信息化的恶性竞争。在生态资源的开发上,可以结合信息化建设着力打造生态文明旅游文化村。政府一要善于引导信息化研发机构和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文化和生态资源开发的进程中。二要对文化和生态资源开发进行激励,增加公共财政对村文化和生态开发的补偿性投入,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方参与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合作态势。
五、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信息化是网络时代国家对农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是新时期提高农村经济发展重要的方式。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带来的重要影响,一方面,农业信息化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带来了网络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有助于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必须加强重视。合理化的策略对于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首先要不断完善农村信息化管理体制,其次要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资本化投入;最后将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农村文化与生态资源进行结合。通过三管齐下的管理方法和实践策略,定会将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张鸿,张权. 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J]. 统计与决策,2008,12:100-102.
[2]李晓. 农业信息化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
[3]颜连江. 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J]. 时代金融,2014,05:42+44.
[4]李向阳. 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回归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14,04:147-150.
[5]孔令孜,李小红,兰宗宝,麻小燕. 农业信息化对广西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2015,06:1137-1142.
[6]蒋浩强. 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J]. 财经界(学术版),2015,18:21.
作者简介:
韩丽莉,女,(1979—),山东邹平人,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农经。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农业经济增长;影响
一、引言
现代社会,我国信息技术获得飞速发展,并且这一发展在我国农业以及农村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中,农村经济随之获得良好发展。党和国家近年来也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三农”问题上,并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具体工作。例如,从2008年开始,中央就开始发文强调要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由此可见,农村信息化工作建设需要切实落实,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和举措进一步推进了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壮大,与此同时也加大了民众参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全面推进我国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二、农村信息化概述
要理解农村信息化的概念,首先要厘清信息化的内涵。依据1997年首次召开的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其中关于信息化的定义描述为:所谓信息化是指培育和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全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展开而言,信息化是在国家统一组织和规划下,涉及农业、工业、社会生活以及科学技术等方方面面。其主要目的在于深入挖掘和广泛使用信息资源,建设国家信息网,制定完善的信息化政策,培育优秀的信息化人才,从而达到不断推进国家现代会进程的伟大目标。
在对信息化理解的基础上来探寻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将更容易。国内学术界对农业信息化的定义主要分为三大类:即系统工程论、信息技术论以及农业经济论三类。首先,从系统工程论的角度出发,农业信息化则是指通过广泛采用各种信息技术和信息装备,对各种农业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使农业走向产业化,这一过程主要分为农业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四个主要环节。其次,从信息技术论角度出发,农业信息化则是指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推动农业综合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动态演进过程。第三,从现代信息技术的角度而言,农业信息化包含指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将农业信息化运用实践工作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对于推进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
1.农业信息化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
农业信息化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信息化属于技术革新和科技发展的范畴,通过技术革新推动信息化进程,同时也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学的理解可谓精华,他很好地阐述了技术、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三者之间的联系,技术在三者之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决定性作用。技术带来的资源的共享,使得优势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使用;同时技术也带来农民思想的解放,他们开始探寻更多更快获得经济效益的工作和职业,从而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2.农业信息化带来了网络资源的共享
信息化发展与网络相辅相成,进而带动了以网络为基础的一系列资源共享活动。早期,由于基础设施以及经济发展程度的限制,农村在资源获取上受到严重阻碍。这就导致许多技术层面以及思想层面的知识难以在农村以农民中获得共享,信息闭塞所带来的结果就固步自封,停滞不前。而加快农村信息化有效化解了这一阻碍,人们借助互联网了解世界,获得资源共享,思想随着开放化和自由化,经济增长随之日益凸显。
3.农村信息化有助于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加大人力资源素质工作的力度,也因此而取得了相应的成就。然而,就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言,农村人力资源总量比较富足,人力资源资本本身却出现了严重贫困的现实,并且两者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尖锐。而通过农村信息化有助于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信息化促进人们的思想更加开化,扩充了人们知识学习的渠道和方法,能够很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配置,促使农村人力资源使用价值不断增值,进而转化为人力资本。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时间越早,途径越多,那么其在社会中的竞争优势就更加明显,农村经济增长速度也会更加显著。
四、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策略
1.不断完善农村信息化管理体制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基层干部要积极转变观念,把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和战略部署来抓,正确认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可利用性。尤其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且合理的农村信息化管理体制。农村信息化管理机制的建设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积极营造良好的农村信息化开发和建设环境。
2.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资本化投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流失,年轻有为的人才大多投向城市发展,为此可用于实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人才严重缺失。基于此,国家要加大对农村信息化人建设人才培养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大力推进农村生产、学习相结合的建设。在人才引进上,要善于实施城乡人才的“双向流动”,积极鼓励优秀的大学生留在基层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在科技方面,也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起以政府为指导,企业为带头人的多元化农村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加强农业信息化产品的研发,并做好人才培养及技术推广工作。
3.将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农村文化与生态资源进行结合
农村既是传统文化的综合体,又是生态资源建设的聚集地,因此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容忽视两者的地位和作用。在进行信息化资源的开发上,基层政府应该对农村文化进行合理的规划与配置,避免产生文化信息化的恶性竞争。在生态资源的开发上,可以结合信息化建设着力打造生态文明旅游文化村。政府一要善于引导信息化研发机构和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文化和生态资源开发的进程中。二要对文化和生态资源开发进行激励,增加公共财政对村文化和生态开发的补偿性投入,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方参与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合作态势。
五、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信息化是网络时代国家对农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是新时期提高农村经济发展重要的方式。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带来的重要影响,一方面,农业信息化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带来了网络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有助于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必须加强重视。合理化的策略对于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首先要不断完善农村信息化管理体制,其次要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资本化投入;最后将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农村文化与生态资源进行结合。通过三管齐下的管理方法和实践策略,定会将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张鸿,张权. 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J]. 统计与决策,2008,12:100-102.
[2]李晓. 农业信息化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
[3]颜连江. 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J]. 时代金融,2014,05:42+44.
[4]李向阳. 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回归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14,04:147-150.
[5]孔令孜,李小红,兰宗宝,麻小燕. 农业信息化对广西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2015,06:1137-1142.
[6]蒋浩强. 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J]. 财经界(学术版),2015,18:21.
作者简介:
韩丽莉,女,(1979—),山东邹平人,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农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