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须担负起培养新时代国际化人才的重任。将通识教育的理念全面深入贯彻到大学英语教学之中,合理规划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构建国际化人才素养标准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这将是未来大学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大学英语;专业课;融合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单一
英语教学改革正在进行,但一言堂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并未完全摒弃,多数学生依旧停留在被动状态,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掌握专业英语,难以灵活运用英语知识解决问题。目前,英语教学由基础英语教师负责,而这些教师对于专业知识并不了解,虽然英语基础扎实,但对于行业技能掌握不够准确,无法突出教学重点,造成英语教学与岗位对教学的需求出现了偏差。
1.2兴趣缺乏
大学英语的教学对象是非英语专业学生,这也就意味着他们都有自己特定的专业,且这些专业很可能与英语毫不相关。相对于专业学习,英语是令大多数学生望而生畏的学科。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和与学生面谈发现,学生认为大学英语的重要性远不及高中阶段,英语交流是为了获得必要的学分,根本谈不上所谓的兴趣。基于大学英语跨文化课程,如果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展,没有动力的支撑,没有目标的驱使,缺乏兴趣的学习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2.1外语教学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外语教学指的是教授和学习母语以外的语言的人类活动。长期以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因为各种英语考试中基本不涉及文化的内容,所以他们常常只重视语言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而忽略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其实,在用英语与人交际的过程中,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有差异的。在用英语交际时,如果用汉语表达的习惯和方式,肯定会出现误解,闹出各种笑话。由此,达不到语言交流和沟通的目的。从这一点上来看,只教授语言知识的教学与语言的交际功能是相违背的。只有充分了解了英美文化,才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达到准确的沟通目的。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一门外语,所以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英美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2.2文化导入的内容
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材内容涉及的英美国家以及其他以英语为主要语言和官方语言的国家的文化,包括但不限于该群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工具、附属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规范、律法、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都可以贯穿在语言技能的培养和教学之中。
3英语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效融合的策略
3.1设立新课堂
虽然跨文化交际课程需要理论的支撑,但又不能纯粹局限于书本案例的分析,更多地需要在实践中比较文化差异,解决文化冲突。大学校园确实缺少跨文化交流环境。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可以利用的本市的留学生资源,聘请一些优秀的留学生,让他们走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接触。这些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他们既有流利英文的语言优势,又具备自己的文化特点,让他们讲解跨文化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决策。留学生选取他们熟知的文化背景素材,精心准备讲课方案和计划,加上他们正在中国学习中文,对中国文化不算陌生,这样他们就能真正做到不同文化的比较和结合。他们热情饱满,能说能唱,善于和学生进行语言交流,整个班级的学习积极性更容易被调动起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能得到锻炼。这样的新课堂深受大家欢迎,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2运用新媒体
在形式上,将微课堂理念引入教学,注重信息化和新媒体的应用。教材每个单元最后有根据课外阅读材料生成的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学生可以直接获取视频、音频、文字等相关内容或延伸内容,进而充分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学习,结合课堂所学进行整理,轻松了解更全面的跨文化知识,使学习更有效。此外,为了配合学生的课堂及自我学习,以每个跨文化班级为单位,教师为学生建立微信群,加强课后沟通、交流,并发布作业等各项学习通知。当学生有问题时可以随时询问,教师线上及时回复。在这一过程中每个班级群可规定每周二和周四晚上六点至八点半或九点,群内学生用英语开展积极的沟通,他们或提前准备有关跨文化的各种问题,或根据老师提出的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既锻炼了口语交流能力,又提升了跨文化思维能力。当然,对于羞于开口的学生,教师在后台要加以鼓励,促进整个活动顺利、高效、持续进行。新媒体的运用适应当今数字时代的发展潮流,作为辅助手段对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3.3创造新环境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提升绝不是一两堂课或一两次讲座就能达到目标的,而需要长期坚持。教师要寻找一切可用的资源和契机,一以贯之,将这个项目做下去。前面的课堂设计、材料使用、媒体引入都有不错的成效。那么如何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呢?可以通过创立英语角,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学生可自愿报名参加,一旦报名就意味着不能中途放弃,而要坚持到底,认真做好这件事情。每周安排一个有关英语文化的话题,大家以小组讨论、分组汇报、上台演讲等形式开展口语交流活动,面对面地自如交谈,拓宽跨文化思维,切实利用新环境大胆表达,再一次把文化知识的理解融入实际生活,这样的语言输出途径有利于学生活学活用。
3.5开展与文化有关的讲座和课程
有意识地开展一些英美文化知识的专题讲座,开设一些英美文化和文学的课程,系统地介绍英美国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以及有关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3.6网络平台多模态体验式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对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开发,对网络资源实施有效的整合,进而为多模态体验式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应的资源保障,为学生创设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条件,提高学生针对英语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基础。在合作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以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依托,设置教师提出教学问题,学生跟帖回复、讨论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如教师在 Friendship 主题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选取有关友谊方面的电影 The Sisterhood of the Traveling Pants 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电影加以观看,并随之按照电影内容提出问题,为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以锻炼,可以要求学生在回复和讨论环节以情境模拟的方式讨论电影内容、探究电影所表现的情感,并简单地抒发自己对 Friendship 的理解和认识,确保在多模态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能获得理想化的体验,使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显著的培养。
结束语
通过学习英美文化,提高學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师不仅要尊重大学英语教学的普遍规律,以及语言和文化的特殊性,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水平,开拓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视野,让学生置身于广阔的社会文化情景之中,实现英语综合能力和学生人格、文化素质的同步提升,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莫毅德.融合通用英语与专业英语建构理工类大学英语课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9):309-311.
[2] 周晓红.浅论大学英语文学的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12):136+138.
[3] 戴小春.高校课程结构优化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
(作者单位: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大学英语;专业课;融合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单一
英语教学改革正在进行,但一言堂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并未完全摒弃,多数学生依旧停留在被动状态,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掌握专业英语,难以灵活运用英语知识解决问题。目前,英语教学由基础英语教师负责,而这些教师对于专业知识并不了解,虽然英语基础扎实,但对于行业技能掌握不够准确,无法突出教学重点,造成英语教学与岗位对教学的需求出现了偏差。
1.2兴趣缺乏
大学英语的教学对象是非英语专业学生,这也就意味着他们都有自己特定的专业,且这些专业很可能与英语毫不相关。相对于专业学习,英语是令大多数学生望而生畏的学科。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和与学生面谈发现,学生认为大学英语的重要性远不及高中阶段,英语交流是为了获得必要的学分,根本谈不上所谓的兴趣。基于大学英语跨文化课程,如果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展,没有动力的支撑,没有目标的驱使,缺乏兴趣的学习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2.1外语教学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外语教学指的是教授和学习母语以外的语言的人类活动。长期以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因为各种英语考试中基本不涉及文化的内容,所以他们常常只重视语言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而忽略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其实,在用英语与人交际的过程中,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有差异的。在用英语交际时,如果用汉语表达的习惯和方式,肯定会出现误解,闹出各种笑话。由此,达不到语言交流和沟通的目的。从这一点上来看,只教授语言知识的教学与语言的交际功能是相违背的。只有充分了解了英美文化,才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达到准确的沟通目的。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一门外语,所以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英美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2.2文化导入的内容
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材内容涉及的英美国家以及其他以英语为主要语言和官方语言的国家的文化,包括但不限于该群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工具、附属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规范、律法、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都可以贯穿在语言技能的培养和教学之中。
3英语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效融合的策略
3.1设立新课堂
虽然跨文化交际课程需要理论的支撑,但又不能纯粹局限于书本案例的分析,更多地需要在实践中比较文化差异,解决文化冲突。大学校园确实缺少跨文化交流环境。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可以利用的本市的留学生资源,聘请一些优秀的留学生,让他们走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接触。这些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他们既有流利英文的语言优势,又具备自己的文化特点,让他们讲解跨文化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决策。留学生选取他们熟知的文化背景素材,精心准备讲课方案和计划,加上他们正在中国学习中文,对中国文化不算陌生,这样他们就能真正做到不同文化的比较和结合。他们热情饱满,能说能唱,善于和学生进行语言交流,整个班级的学习积极性更容易被调动起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能得到锻炼。这样的新课堂深受大家欢迎,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2运用新媒体
在形式上,将微课堂理念引入教学,注重信息化和新媒体的应用。教材每个单元最后有根据课外阅读材料生成的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学生可以直接获取视频、音频、文字等相关内容或延伸内容,进而充分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学习,结合课堂所学进行整理,轻松了解更全面的跨文化知识,使学习更有效。此外,为了配合学生的课堂及自我学习,以每个跨文化班级为单位,教师为学生建立微信群,加强课后沟通、交流,并发布作业等各项学习通知。当学生有问题时可以随时询问,教师线上及时回复。在这一过程中每个班级群可规定每周二和周四晚上六点至八点半或九点,群内学生用英语开展积极的沟通,他们或提前准备有关跨文化的各种问题,或根据老师提出的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既锻炼了口语交流能力,又提升了跨文化思维能力。当然,对于羞于开口的学生,教师在后台要加以鼓励,促进整个活动顺利、高效、持续进行。新媒体的运用适应当今数字时代的发展潮流,作为辅助手段对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3.3创造新环境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提升绝不是一两堂课或一两次讲座就能达到目标的,而需要长期坚持。教师要寻找一切可用的资源和契机,一以贯之,将这个项目做下去。前面的课堂设计、材料使用、媒体引入都有不错的成效。那么如何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呢?可以通过创立英语角,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学生可自愿报名参加,一旦报名就意味着不能中途放弃,而要坚持到底,认真做好这件事情。每周安排一个有关英语文化的话题,大家以小组讨论、分组汇报、上台演讲等形式开展口语交流活动,面对面地自如交谈,拓宽跨文化思维,切实利用新环境大胆表达,再一次把文化知识的理解融入实际生活,这样的语言输出途径有利于学生活学活用。
3.5开展与文化有关的讲座和课程
有意识地开展一些英美文化知识的专题讲座,开设一些英美文化和文学的课程,系统地介绍英美国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以及有关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3.6网络平台多模态体验式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对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开发,对网络资源实施有效的整合,进而为多模态体验式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应的资源保障,为学生创设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条件,提高学生针对英语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基础。在合作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以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依托,设置教师提出教学问题,学生跟帖回复、讨论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如教师在 Friendship 主题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选取有关友谊方面的电影 The Sisterhood of the Traveling Pants 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电影加以观看,并随之按照电影内容提出问题,为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以锻炼,可以要求学生在回复和讨论环节以情境模拟的方式讨论电影内容、探究电影所表现的情感,并简单地抒发自己对 Friendship 的理解和认识,确保在多模态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能获得理想化的体验,使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显著的培养。
结束语
通过学习英美文化,提高學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师不仅要尊重大学英语教学的普遍规律,以及语言和文化的特殊性,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水平,开拓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视野,让学生置身于广阔的社会文化情景之中,实现英语综合能力和学生人格、文化素质的同步提升,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莫毅德.融合通用英语与专业英语建构理工类大学英语课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9):309-311.
[2] 周晓红.浅论大学英语文学的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12):136+138.
[3] 戴小春.高校课程结构优化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
(作者单位: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