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思品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如思品教学侧重教材教学、课本知识教学,忽视了其自身作为中学德育工作的核心媒介而理应发挥的重要作用。出现这种现状,一方面是教师对于初中思品课堂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是思品课堂的教学方法陈旧单一,难以发挥德育功效。在这种背景下,应当厘清思品课堂对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认清中学思品课堂在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定位,以革新教学方法为视角提高中学思品课堂的德育实效。
二、思品课堂对增强中学德育实效的重要意义
学校德育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以学校教育为载体,根据既定的教育目标依照一定的教育模式有序合理地开展以“思想、道德、政治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意在对受教育者施加以上几方面的影响,实质是培养学生品德思想等综合伦理素质的教育活动。基于德育的内涵和培养目标,反观中学教育体系中的开设科目,思品课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一方面,中学思品课的知识体系即是以培养学生基础的道德认知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为导向,高度契合德育的内涵。另一方面,思品课是以一门正式学科的形式存在于中学教育体系中,其是以系统科学的知识讲授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品德思想的知识储备,并帮助学生养成合格的道德思想素质。这种思品课堂的学科优势是其他学科或其他非课堂德育模式都无法比拟的,故而应当重视思品学科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革新思品课堂教学方法,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三、完善初中思品教学方法的有效策略
1.在思品课堂中增加情感因素
在思品课堂中添加情感因素,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通过氛围感染和情绪烘托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初中阶段的学生多是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这种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不够成熟,学生的情感、品格、思想等伦理综合素质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种年龄阶段的孩子情绪更容易波动,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也更容易受到影响,通过添加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增强课堂的感染力,会有更好的授课效果。
2.革新教材使用方法
多数思品课的课堂授课中仍是以教材讲解为主要授课方式,思品教材中以科学合理的知识架构的编排和述写为思品课的知识提供重要的载体,我们需要肯定教材在思品课的重要作用。但是,教材的使用方法必须引起教师的重视,传统的照本宣科教材使用方式必须革新。比如,教材中案例的讲解不能拘泥于课本的案例述写,教师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课本知识为主体,结合时事热点来重新诠释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培养正确的“三观”。教材的使用方法应当是以教材知识为主要框架,丰富知识讲述模式,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提高教学效果和德育实效。
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增强德育实效
思品知识的讲授以课堂授课为主要平台,但也要重视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第二课堂是以非课堂授课为主要形式的从事与教学相关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形式多样,可以在操场、可以在博物馆、也可以在家里。新课改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课程实施方面,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第二课堂正是因为其形式多样,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向,能够成为贯彻新课改目标的重要平台。
德育工作作为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学生的正确“三观”的树立和思想品德等综合素质的养成,不能空喊口号,而应认真地开展落实德育工作。思品课堂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开展平台,更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积极探索,大胆革新思品课堂的教学方式,让每一位思品教师自觉担负起学生德育工作的重任,这正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正是中学教育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吴 栋.以接近性教学法提高初中思品课教学的有效性[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1).
[2]郑致珍.试論情境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2(8).
思品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如思品教学侧重教材教学、课本知识教学,忽视了其自身作为中学德育工作的核心媒介而理应发挥的重要作用。出现这种现状,一方面是教师对于初中思品课堂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是思品课堂的教学方法陈旧单一,难以发挥德育功效。在这种背景下,应当厘清思品课堂对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认清中学思品课堂在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定位,以革新教学方法为视角提高中学思品课堂的德育实效。
二、思品课堂对增强中学德育实效的重要意义
学校德育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以学校教育为载体,根据既定的教育目标依照一定的教育模式有序合理地开展以“思想、道德、政治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意在对受教育者施加以上几方面的影响,实质是培养学生品德思想等综合伦理素质的教育活动。基于德育的内涵和培养目标,反观中学教育体系中的开设科目,思品课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一方面,中学思品课的知识体系即是以培养学生基础的道德认知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为导向,高度契合德育的内涵。另一方面,思品课是以一门正式学科的形式存在于中学教育体系中,其是以系统科学的知识讲授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品德思想的知识储备,并帮助学生养成合格的道德思想素质。这种思品课堂的学科优势是其他学科或其他非课堂德育模式都无法比拟的,故而应当重视思品学科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革新思品课堂教学方法,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三、完善初中思品教学方法的有效策略
1.在思品课堂中增加情感因素
在思品课堂中添加情感因素,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通过氛围感染和情绪烘托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初中阶段的学生多是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这种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不够成熟,学生的情感、品格、思想等伦理综合素质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种年龄阶段的孩子情绪更容易波动,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也更容易受到影响,通过添加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增强课堂的感染力,会有更好的授课效果。
2.革新教材使用方法
多数思品课的课堂授课中仍是以教材讲解为主要授课方式,思品教材中以科学合理的知识架构的编排和述写为思品课的知识提供重要的载体,我们需要肯定教材在思品课的重要作用。但是,教材的使用方法必须引起教师的重视,传统的照本宣科教材使用方式必须革新。比如,教材中案例的讲解不能拘泥于课本的案例述写,教师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课本知识为主体,结合时事热点来重新诠释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培养正确的“三观”。教材的使用方法应当是以教材知识为主要框架,丰富知识讲述模式,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提高教学效果和德育实效。
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增强德育实效
思品知识的讲授以课堂授课为主要平台,但也要重视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第二课堂是以非课堂授课为主要形式的从事与教学相关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形式多样,可以在操场、可以在博物馆、也可以在家里。新课改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课程实施方面,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第二课堂正是因为其形式多样,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向,能够成为贯彻新课改目标的重要平台。
德育工作作为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学生的正确“三观”的树立和思想品德等综合素质的养成,不能空喊口号,而应认真地开展落实德育工作。思品课堂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开展平台,更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积极探索,大胆革新思品课堂的教学方式,让每一位思品教师自觉担负起学生德育工作的重任,这正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正是中学教育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吴 栋.以接近性教学法提高初中思品课教学的有效性[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1).
[2]郑致珍.试論情境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