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语文 阅读 主体 兴趣
【Abstract】The reading teaching is the central link of the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and the cultivation of reading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reading teaching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Keywords】Chinese;reading;subject;interest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79-01
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对阅读教学的关注尤其多。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始终不放心、不放手,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满堂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基本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但是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而不是我们教师。教师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与众不同,有创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须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上阅读课文时,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就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
二年级时,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读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以上便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至理解全篇内容。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促使阅读活动深入开展的强大内驱力,它是整个阅读过程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它能驱使学生自主地、自觉地开展各种阅读活动,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平时学生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首要任务。
转变为“我要学”。问题越多,好奇心越强,兴趣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思维就越活跃。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我采用整体入手的原则,我在教学伊始,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在读准、读通的前提下,检查对课文整体感知的情况以及对“将”“相”“和”三字的理解。然后由“和”字引出“不和”。此时我设疑激趣: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失和?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言归于好了呢?学生带问题默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最后通过讨论,初步理出故事的来龙去脉,即前两个故事是失和的原因,第三个故事是事情的结果。设置阅读悬念就是让学生产生对读物的阅读期待,学生的“阅读期待”,很大程度上决定阅读是否深入。在“阅读期待”中,满足好奇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心理取向。学生不断产生一种新的期待心理。可以激发学生对读物的更强烈阅读愿望,这种期盼正是学生阅读兴趣的生长点。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五动,就是动眼、动口、动耳、动手、动脑。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五动的习惯,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眼看、口读、耳听、手写、脑想有机结合的习惯。这里教师要注意两点:一是教师设计的活动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可操作性,对隐性活动要进行有效处理,使之显性化,以免影响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馈调控。二是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注意各方面的结合。如对重点语段的背诵,就要在动眼、动口的基础上,再結合动手,所谓的读十遍不如抄一遍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这里的抄一遍,并非是对所记内容作简单的抄,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动脑的重要性,先对此内容作内在关系上的梳理,把握其规律性,在此基础上,再与眼手结合,达到有效记忆的目的。
三、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多做一些服务性工作,努力为学生创设课外阅读的条件,让学生在幽雅的环境中舒舒服服地进行课外阅读。图书室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来源,有了图书室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室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的好场所。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以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为了介绍图书,也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
总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们要持之以恒地阅读,坚持不懈地练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红.如何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06(12):48-50
[2]庞国艳.小学高年级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初探[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0(5):14-15
[3]祁洁.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文学教育:中,2014(9):133
【关键词】语文 阅读 主体 兴趣
【Abstract】The reading teaching is the central link of the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and the cultivation of reading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reading teaching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Keywords】Chinese;reading;subject;interest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79-01
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对阅读教学的关注尤其多。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始终不放心、不放手,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满堂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基本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但是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而不是我们教师。教师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与众不同,有创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须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上阅读课文时,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就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
二年级时,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读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以上便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至理解全篇内容。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促使阅读活动深入开展的强大内驱力,它是整个阅读过程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它能驱使学生自主地、自觉地开展各种阅读活动,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平时学生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首要任务。
转变为“我要学”。问题越多,好奇心越强,兴趣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思维就越活跃。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我采用整体入手的原则,我在教学伊始,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在读准、读通的前提下,检查对课文整体感知的情况以及对“将”“相”“和”三字的理解。然后由“和”字引出“不和”。此时我设疑激趣: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失和?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言归于好了呢?学生带问题默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最后通过讨论,初步理出故事的来龙去脉,即前两个故事是失和的原因,第三个故事是事情的结果。设置阅读悬念就是让学生产生对读物的阅读期待,学生的“阅读期待”,很大程度上决定阅读是否深入。在“阅读期待”中,满足好奇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心理取向。学生不断产生一种新的期待心理。可以激发学生对读物的更强烈阅读愿望,这种期盼正是学生阅读兴趣的生长点。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五动,就是动眼、动口、动耳、动手、动脑。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五动的习惯,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眼看、口读、耳听、手写、脑想有机结合的习惯。这里教师要注意两点:一是教师设计的活动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可操作性,对隐性活动要进行有效处理,使之显性化,以免影响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馈调控。二是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注意各方面的结合。如对重点语段的背诵,就要在动眼、动口的基础上,再結合动手,所谓的读十遍不如抄一遍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这里的抄一遍,并非是对所记内容作简单的抄,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动脑的重要性,先对此内容作内在关系上的梳理,把握其规律性,在此基础上,再与眼手结合,达到有效记忆的目的。
三、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多做一些服务性工作,努力为学生创设课外阅读的条件,让学生在幽雅的环境中舒舒服服地进行课外阅读。图书室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来源,有了图书室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室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的好场所。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以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为了介绍图书,也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
总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们要持之以恒地阅读,坚持不懈地练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红.如何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06(12):48-50
[2]庞国艳.小学高年级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初探[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0(5):14-15
[3]祁洁.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文学教育:中,2014(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