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的飞速进步,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知识结构的不断提升,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愈来愈变得复杂善变。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在校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身心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理疾病的发生,就成为学校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一、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认知了解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以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自身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二、探究学生的品德误区及产生原因
品德即道德品质,它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倾向和特征。一般认为,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基本成分,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在整个小学阶段,青少年的品德迅速发展,小学生对于道德观念的理解已基本正确,开始运用道德规范来进行道德判断和评价,能按自己的道德观念去分析具体的道德情境并产生情感体验。当代小学生成长在平稳安定的环境中,他们将走入的却是飞跃变革的社会。因此,他们基本成熟的道德品质带有鲜明的现实性与社会性,他们的观念与习惯、思想与行动常常是矛盾的统一体。这种矛盾有时使他们走进品德的误区。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是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的悖反。绝大多数学生在接受多年的课堂教育后,能够对道德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认识。但在实际行为方面则常常出现学生不会说“请、您好、谢谢”等礼貌用语,对班级内、校园中的废纸杂物视若无睹,出现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一系列违背道德规范的现象,这显示出他们在道德认知与行为之间存在巨大反差。
其二是道德意志难敌眼前利益的诱惑。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有意义的、但当时并不吸引他们的道德目的,而克服那些富有吸引力的动机、需要或者愿望的心理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学业成绩及由此带来的其他成功与辉煌;二是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丰裕的物质生活及由此产生的种种诱因;三是看起来可以无尽挥霍的青春生命。不少我们所认为的优秀学生,他们汲汲以求的是前者,仅仅是前者。因此他们除了对分数感兴趣外,两耳不闻窗外事,两眼无视身边人。他们所追求的是眼前利益,并非人生的终极目标。为了眼前利益他们都放弃了许许多多在这个年龄段所不应或不能放弃的东西,在眼前利益的诱惑下,他们的道德意志显得那么脆弱。
其三是价值与尊严的重新定位。曾几何时,一个热爱劳动、体贴家长、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的孩子就能够让父母和老师感到欣慰满足。而如今这些都远远不够了,它们甚至退居极次要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能挤进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这才是学生的自身价值和人格尊严之所在。社会正是以此来评判学校教育的成败、教师教学的得失、学生本人的优劣的。那么在学生心灵的天平上,传统道德规范所赋予他们的价值观与尊严感无疑已被重新定位了。
不可否认,变化发展的物质世界与人类的精神世界是互为作用的。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在五彩斑斓的社会面前,青少年的无所适从或慌乱盲从有其客观原因。如果我们的德育也陷入迷茫,那么贻误的将是一代人。道德的说理教育以及其他的道德宣传有助于道德知识的普及,加深受教育者对道德规范的认识。要使道德规范真正被受教育者内化、吸收,使道德行为经常化、自动化达到自由的境界,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纠正不良道德行为习惯是极其重要和迫切的。
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加强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的培养
经常沉默寡言的学生偶尔的举手发言,老师有意识地就点了他回答,他回答得非常流利正确。同学们惊讶的同时,投向他的目光里充满了赞许,老师也抓住时机表扬了他的聪明。在以后的日子里,那只充满自信的手频繁地在课堂上举起。这应该是发生在平常教学课堂中的众多典型案例之一。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自信教育”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半年来的观察,我发现许多学生成绩落后不是自身智力的因素使然,而是缺乏自信心在作怪。我以前班上有个学生上课听讲很认真,但成绩总也上不去,并且从来不问问题。我课后问了他一下,他说是以前的老师因为他回答问题错误了就大声训斥他。从此,他不但失去了学习兴趣,而且极度不自信。为了使他重塑自信心,我经常在课上对他进行提问,并及时表扬和鼓励,现在他不但善问并且爱问问题了,学习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培养学生自信心方面,我认为有以下途径:(1)平时和学生多谈话多沟通。通过师生交流,避免直接对抗的形式,使学生认识自己、改造自己。(2)蹲下身来交朋友。教师可以通过“朋友式”的帮忙,帮助学生查找失利原因,并加以鼓励,从而让学生认识自己,重新建立自信心。(3)抓住机会及时鼓励。多让学生感受得到表扬的体验,学生的自信心就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了。(4)善于捕捉闪光点。对学生某个突出的好的方面进行肯定,这样,他在获得此方面自信体验的同时,对其他方面也会有自信心了。自信是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起自信心,还需继续不断地探索。
一、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认知了解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以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自身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二、探究学生的品德误区及产生原因
品德即道德品质,它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倾向和特征。一般认为,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基本成分,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在整个小学阶段,青少年的品德迅速发展,小学生对于道德观念的理解已基本正确,开始运用道德规范来进行道德判断和评价,能按自己的道德观念去分析具体的道德情境并产生情感体验。当代小学生成长在平稳安定的环境中,他们将走入的却是飞跃变革的社会。因此,他们基本成熟的道德品质带有鲜明的现实性与社会性,他们的观念与习惯、思想与行动常常是矛盾的统一体。这种矛盾有时使他们走进品德的误区。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是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的悖反。绝大多数学生在接受多年的课堂教育后,能够对道德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认识。但在实际行为方面则常常出现学生不会说“请、您好、谢谢”等礼貌用语,对班级内、校园中的废纸杂物视若无睹,出现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一系列违背道德规范的现象,这显示出他们在道德认知与行为之间存在巨大反差。
其二是道德意志难敌眼前利益的诱惑。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有意义的、但当时并不吸引他们的道德目的,而克服那些富有吸引力的动机、需要或者愿望的心理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学业成绩及由此带来的其他成功与辉煌;二是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丰裕的物质生活及由此产生的种种诱因;三是看起来可以无尽挥霍的青春生命。不少我们所认为的优秀学生,他们汲汲以求的是前者,仅仅是前者。因此他们除了对分数感兴趣外,两耳不闻窗外事,两眼无视身边人。他们所追求的是眼前利益,并非人生的终极目标。为了眼前利益他们都放弃了许许多多在这个年龄段所不应或不能放弃的东西,在眼前利益的诱惑下,他们的道德意志显得那么脆弱。
其三是价值与尊严的重新定位。曾几何时,一个热爱劳动、体贴家长、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的孩子就能够让父母和老师感到欣慰满足。而如今这些都远远不够了,它们甚至退居极次要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能挤进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这才是学生的自身价值和人格尊严之所在。社会正是以此来评判学校教育的成败、教师教学的得失、学生本人的优劣的。那么在学生心灵的天平上,传统道德规范所赋予他们的价值观与尊严感无疑已被重新定位了。
不可否认,变化发展的物质世界与人类的精神世界是互为作用的。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在五彩斑斓的社会面前,青少年的无所适从或慌乱盲从有其客观原因。如果我们的德育也陷入迷茫,那么贻误的将是一代人。道德的说理教育以及其他的道德宣传有助于道德知识的普及,加深受教育者对道德规范的认识。要使道德规范真正被受教育者内化、吸收,使道德行为经常化、自动化达到自由的境界,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纠正不良道德行为习惯是极其重要和迫切的。
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加强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的培养
经常沉默寡言的学生偶尔的举手发言,老师有意识地就点了他回答,他回答得非常流利正确。同学们惊讶的同时,投向他的目光里充满了赞许,老师也抓住时机表扬了他的聪明。在以后的日子里,那只充满自信的手频繁地在课堂上举起。这应该是发生在平常教学课堂中的众多典型案例之一。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自信教育”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半年来的观察,我发现许多学生成绩落后不是自身智力的因素使然,而是缺乏自信心在作怪。我以前班上有个学生上课听讲很认真,但成绩总也上不去,并且从来不问问题。我课后问了他一下,他说是以前的老师因为他回答问题错误了就大声训斥他。从此,他不但失去了学习兴趣,而且极度不自信。为了使他重塑自信心,我经常在课上对他进行提问,并及时表扬和鼓励,现在他不但善问并且爱问问题了,学习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培养学生自信心方面,我认为有以下途径:(1)平时和学生多谈话多沟通。通过师生交流,避免直接对抗的形式,使学生认识自己、改造自己。(2)蹲下身来交朋友。教师可以通过“朋友式”的帮忙,帮助学生查找失利原因,并加以鼓励,从而让学生认识自己,重新建立自信心。(3)抓住机会及时鼓励。多让学生感受得到表扬的体验,学生的自信心就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了。(4)善于捕捉闪光点。对学生某个突出的好的方面进行肯定,这样,他在获得此方面自信体验的同时,对其他方面也会有自信心了。自信是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起自信心,还需继续不断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