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道路设计的种种理念层出不穷。本文就目前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新的思考和建议,以使城市道路设计更加科学、完善。
【关键词】 城市道路;道路设计;存在问题;建议
引言: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动脉,承担着重要的交通运输功能,它的畅通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随着城市化发展的突飞猛进,我们道路设计者有必要对城市道路设计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剖析和研究,以便及时解决目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使城市道路设计工作更加的与时俱进。
1 设计思路问题
目前,国内有些城市在道路设计前不注重路网长期规划,在选择道路密度及宽度标准时应从路网均衡的角度进行考虑,而不能仅从后期发展道路不够宽的角度将主干路机动车道布置成8~10条,车道拓宽到80~150m,横断布置形式采用三幅路甚至四幅路,表面上看这样设计可以使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提高了交通安全性,但实际上三者在同一道路上同时优先这就意味着三者都不优先,特别是在穿越核心商业区、城市中心区的干路为甚。而当今我国倡导城市集中资金建设主干路、立交,而忽略支路尤其是貫通性支路的规划建设,支路不成系统、网络,非机动车、行人均汇集到贯通性的主干路上,不仅导致干路上交叉口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干扰度加重,还会影响行人过街的安全性,反而大大降低了主干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因此,应该重新审视以往将支路设计成连接主次干路的“断头路”的理念的合理性。
2 忽视交通分析的问题
城市道路设计中交通分析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主要内容包括车流量及流向、车辆类型、车速、区域路网等系统分析,此环节可以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经调查分析后得出,进而确定道路等级及规模。然而实际工作中许多项目筹备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的交通分析,这必将导致城市道路与周边路网不相协调,进而出现交通拥堵现象。特别是平面交叉口范围内交通分析的科学与否将直接决定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好坏。所以,设计部门在设计前应重视交通分析这一重要环节,深入细致地做好方案、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前期设计工作,以保证城市道路使用的通畅性。
3 关于平面交叉口设计问题
很多交叉口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预留拓展用地,道路设计者只强调路段设计却忽略了交叉口的设计。由于城市道路的用地是有规划控制的,交叉口段一般是黄金路段,一般规划不会划出更多的土地作为道路用地,随着城市交通流量不断的增加,必将导致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不足,使车辆在交叉口范围内出现延误,这是当今很多城市出现道路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理论上讲,每个交叉口的车道数应为路段上车道数的一倍,才能保证路段的通行能力。因此应在规划管理上应做出相应的调整,根据道路等级在交叉口的100~200m范围内预留一定的车道拓展用地,若将来交通流增长,则可以很方便地扩建交叉口,进而保证路网的通行能力。
4 横断面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4.1机动车道宽度的确定
道路横断面的布设中,机动车道的宽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中规定设计时速≥40Km/h的大型汽车或大、小汽车混行车道的宽度为3.75m,而这一宽度已达到我国高速公路的车道宽度,同样也达到了法国、加拿大、德国、英国高速公路的车道宽度。实际上,在上个世纪北京市就已经有人根据设计实际情况对车道宽度进行的缩窄尝试,部分车道宽度从3.5~3.75m缩为3.25~3.5m,经缩窄车道宽度后增加车道数量,对于当时的交通拥堵现象就起到了较好的舒缓作用。
4.2关于人非共板的问题
由于人非共板节省道路用地这一独特的优越性,现在许多城市的道路设计均广泛流传着这种断面形式。这种断面形式体现了生态设计这一理念,另一方面也给非机动车和行人带来了矛盾,影响行人的安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设置分边石,并且辅以点式分离,即采用盆景或花箱将非机动车和行人进行隔离,既提高了安全性又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另外,人非共板在交叉口处或单位出入口衔接时,对自行车行驶的连续性影响较大,非机动车需要从共板的面通过过渡段下到相交路口的地面。并且在穿过交叉口过街时,由于多数人行横道直接对应着人非共板处,还会导致非机动车与行人在过街时发生冲突,此问题可以通过在人行横道内侧增设回字形非机动车专用车道来解决。除此之外,在设计前期还要确定道路是以交通性为主还是生活性为主,若是承担着人流物流的运输功能的交通性为主的道路,应着重考虑道路设计时的安全性、适应性和可识别性;若是以居住街道、商业街道、行政街道等生活性为主的道路,由于这类道路人流非机动车流多且混杂,宜减少草坪用地,绿化般采用行道树木和灌木。
4.3断面布置的远近结合考虑
很多设计者在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时缺乏远近期结合考虑。例如若将一个宽12m的机非混行支路改造为双向四车道的机动车道时,车道用地就不够用,这就将会面临着拓宽车道或砍树的问题。因此在横断面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种类似的可能性,机非加分隔带的总宽度应与远期规划的道路断面宽度相匹配。各城市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长期规划目标,科学预测交通量,明确机动车、非机动车规划目标年的路权,在此基础上研究远近期过渡段的道路横断布置形式。
5 关于纵断面设计及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几个问题
5.1纵坡小于规范要求的问题
在地形条件受限或者有明确的规划标高时,有些纵坡会不满足规范要求小于0.3%,设计者为了解决城市道路的排水要求而刻意的将纵坡设计成上下起伏的碎坡,这样做就严重违反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纵断面设计中的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不宜太频繁这一规定。尤其是在旧路改造过程中,很多城市道路地势较平坦,如设计者将纵坡设计成上下起伏的段坡来机械的满足规范要求,将会导致道路两侧的路侧带与原地面建筑衔接不顺畅,树木无法保留等现象。这种情况的正确做法应是加大路面路拱横坡度、设置锯齿形边沟或增加雨水口等措施进行解决,进而保证道路的行车舒适性和道路的美观。
5.2交叉口竖向设计的问题
交叉口竖向设计应综合考虑行车舒适、排水通畅、与周围建筑物协调等因素,合理确定设计标高。应遵循以下原则:1)相交道路中主要道路的横纵坡均保持不变,将次要道路的双向坡横断面逐渐过渡到与主要道路纵坡相一致的单向横坡断面,来保证主要道路的交通顺畅;2)等级相同的道路相交时,一般各自的纵坡均保持不变,而改变它们的横坡度。通常做法是改变纵坡较小道路的横坡与较大纵坡的道路保持一致;3)交叉口范围内至少有一条道路的纵坡是背离交叉口的,以保证路面排水,如遇特殊地形,交叉口范围内的所有纵坡都向着交叉口中心时,应该在交叉口内增设排水管道和雨水口。4)交叉口内的雨水口应设在人行横道上游或低洼处。不应使雨水流过人行横道或流入另一条道路更不可以在交叉口范围内积水。5)交叉口范围内的横坡要平缓一些,一般不应大于路段内的横坡。交叉口内的纵坡不宜大于2%,困难情况下一应大于3%。
6 结语
城市道路设计是城市交通建设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城市规划于建设的成败的关键。当今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进程的加快,使得原有的设计理念存在一些时代性的问题,我们设计者也应有更新更高的要求。笔者从道路规划、设计的角度对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建议,旨在总结经验、抛砖引玉、改进不足,做到精益求精,创造出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朱世峰.城市道路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9,35(18):257-258.
[2]汤振农、程建川可持续城市道路设计探讨[J].中外公路,2010(4).
[3]梁佩恩.浅谈城市道路设计道路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J].山西建筑,2007,33(14):47-48.
[4]韩菲.城市道路设计中的理念与策略[J].山西建筑,2011,37(12):154-155.
[5]罗超文.关于城市道路设计的一些思考[J].规划师,2006,6(22):42-43.
【关键词】 城市道路;道路设计;存在问题;建议
引言: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动脉,承担着重要的交通运输功能,它的畅通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随着城市化发展的突飞猛进,我们道路设计者有必要对城市道路设计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剖析和研究,以便及时解决目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使城市道路设计工作更加的与时俱进。
1 设计思路问题
目前,国内有些城市在道路设计前不注重路网长期规划,在选择道路密度及宽度标准时应从路网均衡的角度进行考虑,而不能仅从后期发展道路不够宽的角度将主干路机动车道布置成8~10条,车道拓宽到80~150m,横断布置形式采用三幅路甚至四幅路,表面上看这样设计可以使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提高了交通安全性,但实际上三者在同一道路上同时优先这就意味着三者都不优先,特别是在穿越核心商业区、城市中心区的干路为甚。而当今我国倡导城市集中资金建设主干路、立交,而忽略支路尤其是貫通性支路的规划建设,支路不成系统、网络,非机动车、行人均汇集到贯通性的主干路上,不仅导致干路上交叉口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干扰度加重,还会影响行人过街的安全性,反而大大降低了主干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因此,应该重新审视以往将支路设计成连接主次干路的“断头路”的理念的合理性。
2 忽视交通分析的问题
城市道路设计中交通分析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主要内容包括车流量及流向、车辆类型、车速、区域路网等系统分析,此环节可以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经调查分析后得出,进而确定道路等级及规模。然而实际工作中许多项目筹备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的交通分析,这必将导致城市道路与周边路网不相协调,进而出现交通拥堵现象。特别是平面交叉口范围内交通分析的科学与否将直接决定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好坏。所以,设计部门在设计前应重视交通分析这一重要环节,深入细致地做好方案、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前期设计工作,以保证城市道路使用的通畅性。
3 关于平面交叉口设计问题
很多交叉口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预留拓展用地,道路设计者只强调路段设计却忽略了交叉口的设计。由于城市道路的用地是有规划控制的,交叉口段一般是黄金路段,一般规划不会划出更多的土地作为道路用地,随着城市交通流量不断的增加,必将导致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不足,使车辆在交叉口范围内出现延误,这是当今很多城市出现道路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理论上讲,每个交叉口的车道数应为路段上车道数的一倍,才能保证路段的通行能力。因此应在规划管理上应做出相应的调整,根据道路等级在交叉口的100~200m范围内预留一定的车道拓展用地,若将来交通流增长,则可以很方便地扩建交叉口,进而保证路网的通行能力。
4 横断面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4.1机动车道宽度的确定
道路横断面的布设中,机动车道的宽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中规定设计时速≥40Km/h的大型汽车或大、小汽车混行车道的宽度为3.75m,而这一宽度已达到我国高速公路的车道宽度,同样也达到了法国、加拿大、德国、英国高速公路的车道宽度。实际上,在上个世纪北京市就已经有人根据设计实际情况对车道宽度进行的缩窄尝试,部分车道宽度从3.5~3.75m缩为3.25~3.5m,经缩窄车道宽度后增加车道数量,对于当时的交通拥堵现象就起到了较好的舒缓作用。
4.2关于人非共板的问题
由于人非共板节省道路用地这一独特的优越性,现在许多城市的道路设计均广泛流传着这种断面形式。这种断面形式体现了生态设计这一理念,另一方面也给非机动车和行人带来了矛盾,影响行人的安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设置分边石,并且辅以点式分离,即采用盆景或花箱将非机动车和行人进行隔离,既提高了安全性又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另外,人非共板在交叉口处或单位出入口衔接时,对自行车行驶的连续性影响较大,非机动车需要从共板的面通过过渡段下到相交路口的地面。并且在穿过交叉口过街时,由于多数人行横道直接对应着人非共板处,还会导致非机动车与行人在过街时发生冲突,此问题可以通过在人行横道内侧增设回字形非机动车专用车道来解决。除此之外,在设计前期还要确定道路是以交通性为主还是生活性为主,若是承担着人流物流的运输功能的交通性为主的道路,应着重考虑道路设计时的安全性、适应性和可识别性;若是以居住街道、商业街道、行政街道等生活性为主的道路,由于这类道路人流非机动车流多且混杂,宜减少草坪用地,绿化般采用行道树木和灌木。
4.3断面布置的远近结合考虑
很多设计者在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时缺乏远近期结合考虑。例如若将一个宽12m的机非混行支路改造为双向四车道的机动车道时,车道用地就不够用,这就将会面临着拓宽车道或砍树的问题。因此在横断面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种类似的可能性,机非加分隔带的总宽度应与远期规划的道路断面宽度相匹配。各城市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长期规划目标,科学预测交通量,明确机动车、非机动车规划目标年的路权,在此基础上研究远近期过渡段的道路横断布置形式。
5 关于纵断面设计及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几个问题
5.1纵坡小于规范要求的问题
在地形条件受限或者有明确的规划标高时,有些纵坡会不满足规范要求小于0.3%,设计者为了解决城市道路的排水要求而刻意的将纵坡设计成上下起伏的碎坡,这样做就严重违反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纵断面设计中的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不宜太频繁这一规定。尤其是在旧路改造过程中,很多城市道路地势较平坦,如设计者将纵坡设计成上下起伏的段坡来机械的满足规范要求,将会导致道路两侧的路侧带与原地面建筑衔接不顺畅,树木无法保留等现象。这种情况的正确做法应是加大路面路拱横坡度、设置锯齿形边沟或增加雨水口等措施进行解决,进而保证道路的行车舒适性和道路的美观。
5.2交叉口竖向设计的问题
交叉口竖向设计应综合考虑行车舒适、排水通畅、与周围建筑物协调等因素,合理确定设计标高。应遵循以下原则:1)相交道路中主要道路的横纵坡均保持不变,将次要道路的双向坡横断面逐渐过渡到与主要道路纵坡相一致的单向横坡断面,来保证主要道路的交通顺畅;2)等级相同的道路相交时,一般各自的纵坡均保持不变,而改变它们的横坡度。通常做法是改变纵坡较小道路的横坡与较大纵坡的道路保持一致;3)交叉口范围内至少有一条道路的纵坡是背离交叉口的,以保证路面排水,如遇特殊地形,交叉口范围内的所有纵坡都向着交叉口中心时,应该在交叉口内增设排水管道和雨水口。4)交叉口内的雨水口应设在人行横道上游或低洼处。不应使雨水流过人行横道或流入另一条道路更不可以在交叉口范围内积水。5)交叉口范围内的横坡要平缓一些,一般不应大于路段内的横坡。交叉口内的纵坡不宜大于2%,困难情况下一应大于3%。
6 结语
城市道路设计是城市交通建设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城市规划于建设的成败的关键。当今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进程的加快,使得原有的设计理念存在一些时代性的问题,我们设计者也应有更新更高的要求。笔者从道路规划、设计的角度对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建议,旨在总结经验、抛砖引玉、改进不足,做到精益求精,创造出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朱世峰.城市道路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9,35(18):257-258.
[2]汤振农、程建川可持续城市道路设计探讨[J].中外公路,2010(4).
[3]梁佩恩.浅谈城市道路设计道路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J].山西建筑,2007,33(14):47-48.
[4]韩菲.城市道路设计中的理念与策略[J].山西建筑,2011,37(12):154-155.
[5]罗超文.关于城市道路设计的一些思考[J].规划师,2006,6(2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