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应用多种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那么要想上好每一堂课,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教师不仅要明确“教什么”,还要掌握“怎样教”,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学习的参与过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调动一切因素,创设情境,使所有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去,亲自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一、教学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公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公式的推导过程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先让学生观察、自己动手剪、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再通过讨论、比较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宽、面积有哪些关系?从而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最后,再让学生运用所学公式,量一量,算一算学生手中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想问题、寻方法、作结论,整个过程使教与学融为一体。使学生的动手、动脑、观察、概括等能力得到发展,教师不仅把重点放在教给学生如何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上,而且要求学生会利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从而使学生智力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二、教师教学法则、性质时,要引导学生参与法则、性质的推导、总结过程
如计算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怎样算”,而且要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算”,要引导学生参与算理算法的研究过程。又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设计猴王给小猴分饼的故事,3只小猴分别分得一张饼的2/3,4/6,6/9,让学生画一画,比一比,看一看,分别剪下同一圆的2/3,4/6,6/9,比一比谁吃得多,猴王分得是否公平,为什么?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使他们在充分参与中积极思维,从而归纳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在概念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
如教学“体积”概念时,让学生把一个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水慢慢地溢出来,通过观察使学生建立物体要占一定空间的表象,从而使学生归纳总结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总结、归纳的能力也得到不断提高。
四、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分析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的过程
如两步计算应用题是由一步计算应用题发展而来的,教学时应先复习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同学们做黄花25朵,紫花18朵,让学生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问题,学生可提出:黄花和紫花共多少朵?黄花比紫花多多少朵?紫花比黄花少多少朵?让学生自己解答以上问题后,教师提出: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求红花有多少朵?使问题复杂一步,由一步计算应用题变为两步计算应用题,这时教师并不急于讲解、出示答案,而是让学生在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找出谁比总数少3朵这个关键问题之后,试着做一做,这样全体学生树立了解决问题的信心,学生不仅很快解决了这一难点,掌握了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规律,而且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五、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允许学生刨根问底,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
如教学圆周率这一内容时,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学生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当教师说出圆周率的值总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时,学生感到疑惑不解,质问老师,怎么那么精确?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这种刨根问底的精神,然后再通过讲科学家祖冲之的故事,说明这个精确值是多次实验、多次计算的结果,让学生确信无疑。又如教学应用题:一桶油连桶重10.5千克,用去油的一半后连桶重5.5千克,求桶的重量是多少千克?当一名学生说出下面的解法:①5.5-(10.5—5.5),立即有其它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还有和他不同的方法。”这时教师抓住时机鼓励学生这种勇于提出不同看法和见解的精神,这名学生又说出一种解法:②(5.5—10.5÷2)×2在这名同学的带动下,其它学生也积极思维,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学生们接二连三地又说出了另外的解法,如③5.5×2—10.5④10.5—5.5,在学生勇于探求不同解法的过程中,不仅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们的思维空前活跃,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们的智力潜能。
总之,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的着眼点,都应该放在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上。要想拥有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从多方面优化教学过程,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教学的轴心,想方设法唤起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努力为他们创造参与的条件,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和谐地运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参与性、独立性、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教学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公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公式的推导过程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先让学生观察、自己动手剪、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再通过讨论、比较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宽、面积有哪些关系?从而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最后,再让学生运用所学公式,量一量,算一算学生手中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想问题、寻方法、作结论,整个过程使教与学融为一体。使学生的动手、动脑、观察、概括等能力得到发展,教师不仅把重点放在教给学生如何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上,而且要求学生会利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从而使学生智力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二、教师教学法则、性质时,要引导学生参与法则、性质的推导、总结过程
如计算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怎样算”,而且要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算”,要引导学生参与算理算法的研究过程。又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设计猴王给小猴分饼的故事,3只小猴分别分得一张饼的2/3,4/6,6/9,让学生画一画,比一比,看一看,分别剪下同一圆的2/3,4/6,6/9,比一比谁吃得多,猴王分得是否公平,为什么?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使他们在充分参与中积极思维,从而归纳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在概念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
如教学“体积”概念时,让学生把一个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水慢慢地溢出来,通过观察使学生建立物体要占一定空间的表象,从而使学生归纳总结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总结、归纳的能力也得到不断提高。
四、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分析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的过程
如两步计算应用题是由一步计算应用题发展而来的,教学时应先复习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同学们做黄花25朵,紫花18朵,让学生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问题,学生可提出:黄花和紫花共多少朵?黄花比紫花多多少朵?紫花比黄花少多少朵?让学生自己解答以上问题后,教师提出: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求红花有多少朵?使问题复杂一步,由一步计算应用题变为两步计算应用题,这时教师并不急于讲解、出示答案,而是让学生在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找出谁比总数少3朵这个关键问题之后,试着做一做,这样全体学生树立了解决问题的信心,学生不仅很快解决了这一难点,掌握了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规律,而且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五、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允许学生刨根问底,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
如教学圆周率这一内容时,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学生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当教师说出圆周率的值总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时,学生感到疑惑不解,质问老师,怎么那么精确?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这种刨根问底的精神,然后再通过讲科学家祖冲之的故事,说明这个精确值是多次实验、多次计算的结果,让学生确信无疑。又如教学应用题:一桶油连桶重10.5千克,用去油的一半后连桶重5.5千克,求桶的重量是多少千克?当一名学生说出下面的解法:①5.5-(10.5—5.5),立即有其它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还有和他不同的方法。”这时教师抓住时机鼓励学生这种勇于提出不同看法和见解的精神,这名学生又说出一种解法:②(5.5—10.5÷2)×2在这名同学的带动下,其它学生也积极思维,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学生们接二连三地又说出了另外的解法,如③5.5×2—10.5④10.5—5.5,在学生勇于探求不同解法的过程中,不仅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们的思维空前活跃,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们的智力潜能。
总之,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的着眼点,都应该放在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上。要想拥有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从多方面优化教学过程,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教学的轴心,想方设法唤起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努力为他们创造参与的条件,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和谐地运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参与性、独立性、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